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y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寓言的独特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低、中、高年级的每册课文,都或多或少地编入了此类文章。教好这些课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寓言的概念和特点
  何谓寓言?“寓”即寄托、包含在内。“言”即讲道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通过一个假托的简单的故事,用比喻、象征或拟人等手法说明某种道理,常常带有讽刺或劝喻性的作品。寓言篇幅短小,内容单纯。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无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以简单的故事体现出来。也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处点明寓意。
  写作寓言的目的就是借用比较短小、浅显的故事来表达比较重要、深刻的道理。寓言这一文学体裁主要有下面三个特点。
  1.1 寓意于“言”,“言”此意彼,“言”小意大。《刻舟求剑》讲的是古代一个楚国人在乘船时,把宝剑掉到了江里,他在船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等船靠岸后,才在有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找剑。这样找剑,当然是找不到的。作者用这样的故事,讽刺了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的人。
  1.2 主题大多带有讽刺性和劝喻性,着重说明不应当怎样做或应当提防些什么。如《狼和小羊》讲的是狼为了吃掉小羊,找了很多借口,虽然这些借口被一一驳倒,但最后还是龇着牙把小羊吃掉了。作者以此来提醒人们,要看清像狼一样的残暴凶恶的真面目。
  1.3 篇幅短小,内容单纯,故事能发人深思。《狐假虎威》讲的是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恐吓群兽的故事,它能启发人们憎恨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势当做自己的威风,以吓唬弱小者的人的卑劣行径。
  2.寓言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阅读寓言,要学会准确地把握寓意,防止“及表不及里”,或牵强附会地理解。运用寓言,要注意有的放矢、掌握分寸,防止生搬硬套、滥用误用。寓言教学,首先应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而言,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感想。其教学难点是小学生不易分清故事和含义。因为寓言讽刺的真正对象不是寓言本身的形象,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一些学生在学习寓言时,往往只懂得讲寓言的故事,而讲不出寓意,或将寓言的故事情节当成寓意,这就是寓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及表不及里”的现象。因此,寓言故事应讲究教学方法。
  2.1 寓言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2.1.1 引导学生感受寓言中描写的形象,寓言的寓意是包含在故事情节中并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的。学生只有在具体完整地感知寓言中的形象后,才能领会寓言的寓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分析,因为寓言的形象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的。
  2.1.2 通过预读领会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并在阅读中抓住简短的语言文字,认真领会每句话的含义。只有细细咀嚼、品味,才能更好地体会出寓言所包含的寓意来。
  2.1.3 揭示寓意。学生只有在感受了寓言中的形象之后,才能领会它的寓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于将寓意告诉学生。揭示寓意是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也只有分析了寓言中的形象,使学生在了解了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再揭示寓言的寓意,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2.2 教学寓言时要注意的问题。由于教材选取的大多是古代寓言,所以寓意含蓄而深刻。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形象为主的,领悟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包括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有一定难度,所以,让学生理解寓意,教学时就要力求化难为易,注意下面几方面的联系。
  2.1.1 与现实联通。寓言教学需在虚构与实际之间游走。寓言用虚构的故事、夸饰的情节道出恒久的道理。天真的孩子会在课堂里无所顾忌地喊出:“老师,这是假的!”那么此时老师要以合理的方法让学生把知识和现实有效地联系起来,以便孩子的理解和应用。
  2.1.2 与古文接通。寓言教学需在今文与古文之间转换。小学课本中的寓言故事都是以现代白话文的形式选入的,虽然读来明白如话,但从语文课的角度来讲,古代寓言在经过翻译之后,其语言失去了典雅、庄重、凝练和隽永的意味。这是一种遗憾。儿童时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期,利用这个时机学习一点文言文事半功倍,也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提高艺术鉴赏力,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
  在引导学生把握寓言的寓意时,语文教师千万不可只做揭示和督促记忆这两件事情,而是要架一座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桥梁,将学生快快乐乐地带到更幸福的知识彼岸。
  总之,在寓言教学中,只要我们真正弄清寓言的概念和特点,区分寓意和故事的差别,按照寓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能完成寓言这一体裁的教学任务。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以新大纲为指导,让学生在语文课中玩中学,学中乐。
其他文献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虽然已经脱离了“哑巴英语“的时代,但英语口语课堂中还是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行为。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去除思想和心理障碍,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开口大胆说英语,就成了目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问题 对策  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然而,
期刊
【摘要】“导学案”教学是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它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 核心目的 培养人才的需求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相结合,即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
期刊
听力即听的能力,指学生吸收和理解言语材料所载信息交际能力。它是一种主动型、隐性的技能。学生通过听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呢?  1.首先要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不要担心学
期刊
在踏进中学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的加大,有许多同学就担心起来,担心生活不习惯等,尤其是担心学不好数学。因为数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使中学的好多学生感到乏味、厌倦,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如果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那么恐惧感也就自然消失。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的方法更是各式各样,各显神通,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自主学习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阅读思维逻辑的情境性、、教学的形式多样性以及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因此,阅读教学中,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引发情感,以情动人  阅读的内容能决定情感性。欲想使语文阅读教学富有感染力,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诸多问题而影响工作。如何及时解决这些日常出现的故障,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使日常工作得以优质高效的完成,就要做到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基本的维护。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维护方法,及时排除碰到的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可以提高计算机在日常办公中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 软硬件故障 维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动力,是儿童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学科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学习,主动地与老师配合,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的阅历浅,年龄较小,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1.设质疑问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期刊
【摘要】本文对自己上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钻研教材,备好课。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三、丰富充实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关心爱护学生,“赏识”是教师的法宝。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体会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总结,下面我谈谈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体会,期望能抛砖引玉。  1.钻研教材,备好课  很多人认为信息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1.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