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体育教学中也能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育教学既要学习技能、技巧,同时也要经常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理论指导实践。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体育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练习保护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体育动作的理解,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必须进行适当的提问。通过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把握好“度”,以便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之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智力的飞跃。
  1.提问的角度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一般都包含了动作完成目标和结果目标。比如《篮球直线运球》它的动作完成目标是90%的学生能基本区分原地运球和直线运球的不同按球部位和方法,而结果目标是在10秒以内完成10米距离的直线运球。如果学生建立了以结果目标为主的学习方式,那么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放松了对动作标准的要求,在几次练习后如果没有达成结果性的目标,又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影响了完成目标的达成。因此体育课堂中的提问要把握教学目标,多提有利于动作完成目标的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规范、标准的动作技能。
  案例《篮球直线运球》
  ①师:知道怎样拍球球才会落在直线上吗?请大家试试看。
  ②师:我发现有的同学运球的时候人走球却不走,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回答: 1力气不够
  2拍球的侧面……
  ③师:哦!我们要赶着它走的话,要拍球的侧面。大家再原地试试,谁来说说,直线运球和原地拍球有什么区别吗?
  分析:两个问题解决了教师所设定的两个目标。
  通过问题①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在随之的练习中体会将球的落点控制在“直线”上的动作要领。
  问题②是解决如何“走直线”。两个问题短小,看似简单,但是却是仅仅围绕了教学中的目标,是解决动作标准性目标的关键问题。
  问题③是一个机动性重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中学生完成动作人数的比例、进行重设、如果完成比例低则再进行引导“你觉得原地拍球和直线运球手的姿势有区别吗”等。将学生的引导到动作完成的目标上来。
  2.设置有难度的问题
  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的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跳一跳,摘桃子”。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与所具有的水平相适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原地正面投掷垒球》
  师:大部分同学们刚才的飞机都飞的很漂亮,但是为什么也有飞不起来?
  生1我的飞机翅膀大,浮力大所以飞得远。
  生2我向下飞了,所以掉下来了……
  师:飞机飞得远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觉得正确姿势是怎样的?谁来边说边做。学生演示,并自我概括。
  师演示集中姿势,请学生评析。
  师:手臂姿势怎样?
  师:刚才大家说了还要手腕,你能说说手腕怎么用力吗?学生练习。
  师:哦!还有腰腹动作,谁来说说怎么运用?学生练习。
  师:手腕、手臂、腰腹怎样配合。学生交流并练习、交流、分析。
  “如何使飞机飞得远”是一个高认知水平的问题从学生答案中可以看出,既有飞机本身的原因、也有动作、姿势和用力等综合因素。教师采用上台阶式的难度提问的办法,让学生整体感知、分布体验、结合联系分析“手臂、手腕、腰腹”的具体动作之后又提出相应的问题,师生通过交流、练习再具体分解手臂的位置在出手合适的高度手腕发力、再配合腰腹力量的使用。
  3.適当的提问,掌握好密度
  規范语言,提简明性问题。铃木健二《人际关系趣谈》人们的说话压缩在45秒之内最易于理解。对小学生来说,45秒这个时间所含的信息量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特别是还要在接受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所以,对低段学生所提的问题以短句为主,语句中以一个关键词句的信息含量比较合适,一次提一个问题。中高段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信息量,关键词一般一个问题有两至三个,一次最多可以提两个递进关系的问题。
  案例《单跳双落 搬运大萝卜》
  ①师:同学们,你们会跳兔子舞吗?生(不会、会)
  ②师:接下来,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练一下。
  师:我们跟着音乐做,尤其注意单单双。
  师:很好!看看队伍是不是整齐,那接下来我们能不能尽量往前跳。
  ③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兔子舞,学会了一个动作是什么呢?就是单单双的动作。
  师:对,跳现在我们改成1、2、3跳的时候,2要长,1、2——3,2越长越好。
  分析问题①看似简短明确,但实际上引起了学生们的不同答案的争辩,有学生喊会,有学生喊不会,给教学组织带来了阻碍。对于此类属调查、了解学生旧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更适合采用问题与动作配合的办法。问题②实际上是一个动作导向,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做相同的动作。答案没有可选性。不如直接提出明确的要求:“接下来我们就尝试向前跳”。问题③对于低段孩子来说,两个问题的叠加,显然太长,而且两个问题既看不出是教师自己认为问题不妥的补充,也看不出是是启发需要,也不具有递进的关系从答案看,学生显然无法适从。
  4.提问关注度的选择
  关注度就是对所有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在内的种种,关注程度就是指对当前的状态和热度。
  案例《50米快速跑》,在准备部分的环节中,利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学校地形跑,学生有序的跑回来后让孩子汇报: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为题进行汇报。当孩子妙语连珠的说出小草偷偷的钻出来了,花园里水池的水满了,玉兰树的花也开了,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设施很全面……等语言,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气氛热烈。但不难发现有失体育课的特点。
  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出发提高“提问”的内容质量,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好问题的数量。控制好师生对话的时间,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科学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类别:北京市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BBA13040
其他文献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也为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基本学习工具,使之与英语学科的教与学有机地融合。整合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突破单一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和探
期刊
在小学学习阶段,数学往往会成为一部分学生最怕的学科,学生总感觉好多知识点容易遗忘,做题时思维混乱,越是高年级成绩就越低。那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逐步发展的,低年级更多的是具体形象思维,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到了中高年级,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减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但是学生仍然不能像成人那样完全依托着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维,他们往往还要以具体的表象作为认识的支柱
期刊
估算是根据已知条件,对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合理的推断或估计。它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检验计算结果。因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加大了估算内容的比重,对估算教学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层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照例,具体目标阐述得如此详尽、细致,估算教学的过程也应该生动、有
期刊
近几年,我观摩过卉原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即墨二十八中等校的高效课堂,清楚地认识到:课改是必须的。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行为及方法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必要前提。因此,自我校施行“能动学堂”课改以来,我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大胆探索实现有效课堂的途径方法,积累了一些感悟与体会,现就“能动学堂”下的语文课教学反思几点,与同行共勉。  一、“能动学堂”语文教
期刊
我国自主学习的思想始于孔孟,但是真正研究却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国外相差20年之久,并且发展相对缓慢。随着课改的进行,教学案等教学模式随之出现,它一改过去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等旧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教学案设计的角度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学生来说教学案的具体使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初中生物教学案的合理的设计和使用就尤为重要。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  (1)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特点有:1.性
期刊
在新形势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并促进他们综
期刊
课堂追问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锁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抛砖引玉,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当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那么,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追问,演绎课堂精彩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在粗浅处追问——深化  法国教育家第斯
期刊
201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我们看高考的语文试卷,无论是阅读题还是写作题,都突出了“坚持以考生为本,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关注社会热点,凸显时代主题”的特色。这应该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起到指导性的作用。然而,看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很难适应。可怜的孩子们校里校外,手里捧着参考资料,心中想着“同步训练”“单元测试”;回到家放下书包,提起笔、弓起腰、塌下背、拼命写、疯狂抄。他们几乎变成了
期刊
高中政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舞台,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包括了德育教育的部分环节,而且很多德育难点都可以在政治理论中找寻解决的方法或突破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教师的师德为力量,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鼓舞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以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政治知识在日常生活、社会建设和政治生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的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使师生真正成为了学习和发展的共同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教学中实践着,下面我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进行了归纳,使语文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