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不乏创新的自觉意识。《论语·宪问》中说:“裨湛草创之”;《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汉书·叙传下》中说:“礼仪是创”。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精辟论述,蕴涵着中华民族先贤重视创新的思想,反映出我们民族创新意识的久远渊源和绵延不绝的传统。现实生活中,有外卖平台跨界创新,助力书香中国的建设;有老字号适时创新,让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有博物馆与时俱进,让文化传播走出新天地。社会的发展昭示我们:一个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中,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一个民族,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
“外卖”售书受热捧
外卖堪称宅家一族的最爱,快餐、奶茶……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可你知道吗?如今在外卖平台上可以订购“精神食粮”了。2020年4月1日,北京市72家实体书店成为第一批进驻美团平台的示范企业,点“外卖”成为疫情之下读者购书的一个新选择。
据介绍,为了此次合作,美团启动实体书店外卖业务线,对书店免收入场费之外,还降低服务费率,让利书店。
其实,不仅在北京,在上海,外卖图书也有着积极尝试。据报道,70岁的上海外文书店近日悄然出现在美团外卖频道。毋庸置疑,“外卖”售书既可以看作当下实体书店的积极自救之举;也可以称得上是为消费者构建起了新消费场景。
文本解读:湖北省枝江市一中 万安
1.全民阅读。读书,虽然靠自觉,却也需要各种方式助力。就像有些书店用车将图书运到厂矿企业、街边村头等处售卖,无形中引起一些不常到书店的人的兴趣,使他们下意识地买几本回去读。这就是流动式促销的好处,既为书店创收,也让更多的人提供方便。
2.跨界创新。外卖作为一个点餐消费平台,一直以来都和吃喝密切相关,如今,这个平台竟然卖起了图书,这种跨界发展无疑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一方面,外卖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点餐消费形式,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人们心中也有着先入为主的好感,实体书店利用这种渠道开展图书销售,更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从而拉近消费距离;另一方面,外卖消费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比较稳定、快捷和精准的投递配送渠道,借助这种渠道开展图书销售,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可持续发展。“外卖”售书要既能够满足读者在外卖平台上选购“精神食粮”的目的,又能够激活实体书店的活力,更能够给外卖平台带来盈利点,这需要多方位努力,倘若只是将其当做疫情期间的应急之举,而没有配套的招数,“外卖”售书要实现持续向好发展就难免困难重重。
【时文链接】
扬长避短“外卖售书”才能走得远
樊树林
“短平快”毫无疑问是“外卖售书”的最大长处。外卖有外卖的利好,在服务半径和送达时间上要大大优于网店售书,而且程序非常简便,能在很大程度上“用时间赢得一定空间”。如果“外卖售书”要想继续走下去,自身的优势必须牢牢把握,以此获得买家的称赞和支持。
“外卖售书”若想走得稳,要扬长更要避短。目前而言,“外卖售书”自身天生的短板更是显而易见。从报道来看,在外卖平台上,不同书店标注的起送价格不同,一般只在各大门店周围三公里范围内接单配送,而且在平台内上架的书籍品类有限,很多读者不一定能挑选到心仪的书籍。同时,食物和图书属于混搭配送,能否保证书籍的完好无损,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外卖平台和实体书店“联姻”,在疫情防控之下,的确可以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如何让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成为图书市场的一匹“黑马”,成为全民阅读的供给侧缩微型改革,必须审时度势,补齐短板。这就需要外卖平台和实体书店同向发力,围绕问题导向进行不断完善。
一方面,需要在图书供给上进行扩面,让书籍尽量包罗更多种类,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外卖平台要遵照科学适用的原则,在服务半径上进行适度拉宽,在配送时间上也尽量满足消费者;第三,读书是需要分享的,“外卖售书”依然需要将线上和线下进行结合,这就需要实体书店能提升服务质量,把实体书店的讲座、沙龙等线下优势转移到线上,并积极探索为读者开辟网上讲座、网络沙龙等阅读服务,以此来圈粉、吸粉。
人间有味在读书!期待“外卖售书”能成为全民阅读中不一样的烟火!(选自四川文明网)
评点:外卖图书这种销售形式是在疫情环境下倒逼出来的,而且平台上书籍品类有限,配送服务半径一般只局限在门店周围三公里,还有平台上标注的价格也千差万别,这些都是外卖售书存在的问题。希望疫情过后,在保持这种图书外卖的同时,能够采取积极措施,扩展配送半径,丰富图书种类,让外卖售书成为文化供给和消费的一种常态,以此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推书香社会的建设。
老字号因直播收益,文化因直播传承
严奇
非遗传承人在直播镜头前泡茶、纳鞋底、鉴宝,大师们在镜头前一亮相,竟变身带货能力可观的“小哥哥”“小姐姐”。吴裕泰、内联升、潘家园……如今,北京一半以上老字号已人驻淘宝直播,开网店,做直播,运营粉丝社群,迭代产品。
可以看到,近几年诸多百年老店纷纷倒闭,非遗手艺无人继承,一些老字号产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陷人生死存亡的困境。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绝地求生,一些老字号不得不转变思路,从专心于手艺的“小世界”,走向分心于营銷的“大世界”,上街叫卖、跨界转型、短视频营销等自救手段纷纷出现。
前段时间,由淘榜单联合淘宝直播发布的《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近年来,直播带货发展迅猛,许多实体经济产业正逐渐向“直播带货”延伸。“传统手艺 电商 直播”也是老字号走出销售困境的有利模式。 借用“弱传播”理论中的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传播。”老字号既需要产品上的革新,也需要传播上的蓄力。传统手艺只有被传播,才有价值;传统手艺只有被关注,才能发挥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独到吸引力的,手艺人要有文化自信,不要怕亮出来没人看。實践证明,哪怕是《鉴宝》这样的“高龄游戏”,直播后也一样吸粉无数。
直播带货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泡茶、制作、鉴宝等等工序也是彰显文化魅力,营销文化体验的过程。老字号因直播给产品找到了出路,亦给传统手艺留下了传承的空间。好东西不能局限于老客户的口口相传,积极走出去“亮亮相”,才能在商业市场中找到出路,实现“薪火相传”。
面向未来,老字号如果想走出困境,就必须与时代紧紧贴合在一起,顺应时代潮流,学会利用新兴的传播技术,增加“流量”
评点:可以看到,近几年诸多百年老店纷纷倒闭,非遗手艺无人继承,一些老字号产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绝地求生,一些老字号不得不转变思路,从专心于手艺的“小世界”,走向分心于营销的“大世界”,上街叫卖、跨界转型、短视频营销等自救手段纷纷出现。
“云刷馆”,创造博物馆发展新天地
商婉青
“云刷馆”正吸引着千万人次在线参观。这种“云游”博物馆模式,给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可能。未来,线上线下相结合,将会是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
作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博物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的旅游景点之一,很多人都想亲眼目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
疫情期间,因无法到博物馆参观,“云刷馆”发展了起来。相比于线下参馆,“云刷馆”有着更加多样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人口观看线上展览,或借助全景虚拟技术等在线逛展馆。直播也是“云刷馆”很受欢迎的一种方式。苏州博物馆在两场直播中,共计吸引193万观看流量,58万人观看,相当于苏州博物馆近3个月的观众量,且当天文创产品成交额较往日翻了4倍。借助于新媒体,博物馆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宣传和经营。
同时,“云刷馆”能够让更多人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线上观展能够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文物,了解民族文化,拓展眼界。更让那些以往受地理因素限制的人,获得了欣赏文物的机会。这对于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多地文博机构已恢复开放。但是,将之前“云刷馆”的线上模式与线下活动互补,无疑对博物馆的发展是有利的。目前,博物馆的线上发展还不够完善,通过加强技术支持,丰富内容展示,将线上展示、讲座和直播等逐渐变为常态需要是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同时,博物馆线下参观也要紧随时代发展,增加更多智能化服务,与线上一同发展进步。
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博物馆要冲破传统的束缚,紧跟时代步伐,加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行列。博物馆的影响力不应该只在馆内,要不断通过线上吸引观众,反哺线下,创造博物馆发展新天地。
评点:一座博物馆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殿堂。技术的进步给历史文物的呈现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编辑:于智博)
“外卖”售书受热捧
外卖堪称宅家一族的最爱,快餐、奶茶……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可你知道吗?如今在外卖平台上可以订购“精神食粮”了。2020年4月1日,北京市72家实体书店成为第一批进驻美团平台的示范企业,点“外卖”成为疫情之下读者购书的一个新选择。
据介绍,为了此次合作,美团启动实体书店外卖业务线,对书店免收入场费之外,还降低服务费率,让利书店。
其实,不仅在北京,在上海,外卖图书也有着积极尝试。据报道,70岁的上海外文书店近日悄然出现在美团外卖频道。毋庸置疑,“外卖”售书既可以看作当下实体书店的积极自救之举;也可以称得上是为消费者构建起了新消费场景。
文本解读:湖北省枝江市一中 万安
1.全民阅读。读书,虽然靠自觉,却也需要各种方式助力。就像有些书店用车将图书运到厂矿企业、街边村头等处售卖,无形中引起一些不常到书店的人的兴趣,使他们下意识地买几本回去读。这就是流动式促销的好处,既为书店创收,也让更多的人提供方便。
2.跨界创新。外卖作为一个点餐消费平台,一直以来都和吃喝密切相关,如今,这个平台竟然卖起了图书,这种跨界发展无疑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一方面,外卖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点餐消费形式,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人们心中也有着先入为主的好感,实体书店利用这种渠道开展图书销售,更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从而拉近消费距离;另一方面,外卖消费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比较稳定、快捷和精准的投递配送渠道,借助这种渠道开展图书销售,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可持续发展。“外卖”售书要既能够满足读者在外卖平台上选购“精神食粮”的目的,又能够激活实体书店的活力,更能够给外卖平台带来盈利点,这需要多方位努力,倘若只是将其当做疫情期间的应急之举,而没有配套的招数,“外卖”售书要实现持续向好发展就难免困难重重。
【时文链接】
扬长避短“外卖售书”才能走得远
樊树林
“短平快”毫无疑问是“外卖售书”的最大长处。外卖有外卖的利好,在服务半径和送达时间上要大大优于网店售书,而且程序非常简便,能在很大程度上“用时间赢得一定空间”。如果“外卖售书”要想继续走下去,自身的优势必须牢牢把握,以此获得买家的称赞和支持。
“外卖售书”若想走得稳,要扬长更要避短。目前而言,“外卖售书”自身天生的短板更是显而易见。从报道来看,在外卖平台上,不同书店标注的起送价格不同,一般只在各大门店周围三公里范围内接单配送,而且在平台内上架的书籍品类有限,很多读者不一定能挑选到心仪的书籍。同时,食物和图书属于混搭配送,能否保证书籍的完好无损,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外卖平台和实体书店“联姻”,在疫情防控之下,的确可以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如何让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成为图书市场的一匹“黑马”,成为全民阅读的供给侧缩微型改革,必须审时度势,补齐短板。这就需要外卖平台和实体书店同向发力,围绕问题导向进行不断完善。
一方面,需要在图书供给上进行扩面,让书籍尽量包罗更多种类,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外卖平台要遵照科学适用的原则,在服务半径上进行适度拉宽,在配送时间上也尽量满足消费者;第三,读书是需要分享的,“外卖售书”依然需要将线上和线下进行结合,这就需要实体书店能提升服务质量,把实体书店的讲座、沙龙等线下优势转移到线上,并积极探索为读者开辟网上讲座、网络沙龙等阅读服务,以此来圈粉、吸粉。
人间有味在读书!期待“外卖售书”能成为全民阅读中不一样的烟火!(选自四川文明网)
评点:外卖图书这种销售形式是在疫情环境下倒逼出来的,而且平台上书籍品类有限,配送服务半径一般只局限在门店周围三公里,还有平台上标注的价格也千差万别,这些都是外卖售书存在的问题。希望疫情过后,在保持这种图书外卖的同时,能够采取积极措施,扩展配送半径,丰富图书种类,让外卖售书成为文化供给和消费的一种常态,以此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推书香社会的建设。
老字号因直播收益,文化因直播传承
严奇
非遗传承人在直播镜头前泡茶、纳鞋底、鉴宝,大师们在镜头前一亮相,竟变身带货能力可观的“小哥哥”“小姐姐”。吴裕泰、内联升、潘家园……如今,北京一半以上老字号已人驻淘宝直播,开网店,做直播,运营粉丝社群,迭代产品。
可以看到,近几年诸多百年老店纷纷倒闭,非遗手艺无人继承,一些老字号产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陷人生死存亡的困境。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绝地求生,一些老字号不得不转变思路,从专心于手艺的“小世界”,走向分心于营銷的“大世界”,上街叫卖、跨界转型、短视频营销等自救手段纷纷出现。
前段时间,由淘榜单联合淘宝直播发布的《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近年来,直播带货发展迅猛,许多实体经济产业正逐渐向“直播带货”延伸。“传统手艺 电商 直播”也是老字号走出销售困境的有利模式。 借用“弱传播”理论中的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传播。”老字号既需要产品上的革新,也需要传播上的蓄力。传统手艺只有被传播,才有价值;传统手艺只有被关注,才能发挥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独到吸引力的,手艺人要有文化自信,不要怕亮出来没人看。實践证明,哪怕是《鉴宝》这样的“高龄游戏”,直播后也一样吸粉无数。
直播带货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泡茶、制作、鉴宝等等工序也是彰显文化魅力,营销文化体验的过程。老字号因直播给产品找到了出路,亦给传统手艺留下了传承的空间。好东西不能局限于老客户的口口相传,积极走出去“亮亮相”,才能在商业市场中找到出路,实现“薪火相传”。
面向未来,老字号如果想走出困境,就必须与时代紧紧贴合在一起,顺应时代潮流,学会利用新兴的传播技术,增加“流量”
评点:可以看到,近几年诸多百年老店纷纷倒闭,非遗手艺无人继承,一些老字号产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绝地求生,一些老字号不得不转变思路,从专心于手艺的“小世界”,走向分心于营销的“大世界”,上街叫卖、跨界转型、短视频营销等自救手段纷纷出现。
“云刷馆”,创造博物馆发展新天地
商婉青
“云刷馆”正吸引着千万人次在线参观。这种“云游”博物馆模式,给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可能。未来,线上线下相结合,将会是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
作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博物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的旅游景点之一,很多人都想亲眼目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
疫情期间,因无法到博物馆参观,“云刷馆”发展了起来。相比于线下参馆,“云刷馆”有着更加多样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人口观看线上展览,或借助全景虚拟技术等在线逛展馆。直播也是“云刷馆”很受欢迎的一种方式。苏州博物馆在两场直播中,共计吸引193万观看流量,58万人观看,相当于苏州博物馆近3个月的观众量,且当天文创产品成交额较往日翻了4倍。借助于新媒体,博物馆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宣传和经营。
同时,“云刷馆”能够让更多人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线上观展能够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文物,了解民族文化,拓展眼界。更让那些以往受地理因素限制的人,获得了欣赏文物的机会。这对于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多地文博机构已恢复开放。但是,将之前“云刷馆”的线上模式与线下活动互补,无疑对博物馆的发展是有利的。目前,博物馆的线上发展还不够完善,通过加强技术支持,丰富内容展示,将线上展示、讲座和直播等逐渐变为常态需要是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同时,博物馆线下参观也要紧随时代发展,增加更多智能化服务,与线上一同发展进步。
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博物馆要冲破传统的束缚,紧跟时代步伐,加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行列。博物馆的影响力不应该只在馆内,要不断通过线上吸引观众,反哺线下,创造博物馆发展新天地。
评点:一座博物馆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殿堂。技术的进步给历史文物的呈现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