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海德是一个传奇。他的故事很精彩,他的名字为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所熟悉,也为后辈青年人所铭记。
光顾上海“时代精神”书店的美国小伙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George Hatem),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1931年到瑞士的日内瓦大学攻读临床诊断,1933年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求学时期,马海德结识了一位中国留学生。马海德对中国充满着好奇,强烈的治病救人理想促使他决心到中国去行医。
1933年秋,漂洋过海的马海德,踏上了遥远东方中国的土地,来到了被西方人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他在上海九江路开了一家西医诊所。
当时上海的霞飞路上,有一家“时代精神”书店。马海德经常去这家书店看书,而且一看就是大半天时间,显得很特别。
马海德的特别举止引起了书店老板,一对德国夫妇的注意。老板虽不知这个年轻人的身份,但看他魁梧、端正、很潇洒的样子,对进步书籍如此痴迷,就把他介绍给了好友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是一位美国进步女作家,马海德通过她又结识了一批在上海的进步外国人士,如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英国人格兰尼奇、西伯等。
在路易·艾黎的帮助下,马海德在上海考察了热带病状况,他发现许多工人和城市贫民的营养状况不良,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缫丝厂童工,由于双手整天泡在热水里被烧成了溃疡。
考察使马海德认识到,中国工人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更需要吃的、穿的来维持生活最低需求,而这是他作为一个医生所无法解决的。他朦胧意识到,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才能徹底改变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史沫特莱的引荐下,马海德还在上海认识了被中国人誉为“国母”的宋庆龄。
1936年的一天,宋庆龄要马海德去她家一悟,她告诉马海德,在陕西保安的中共中央为打破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准备邀请一位医生帮助革命根据地建立医疗机构,另外邀请一位诚实公正的西方新闻记者到陕北解放区采访,由宋庆龄在上海物色合适人选。
宋庆龄告诉马海德,他的条件非常合适,既是医学博士,又年轻、无家庭牵挂。另一位被选中的西方新闻记者,就是埃德加·斯诺。
“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
1936年夏,马海德和斯诺来到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保安后,他们很快也换上了一身红军的服装,热情投入到了采访活动中。
周恩来很快为他们安排约见毛泽东。毛泽东如实回答了斯诺的提问,同时也热情欢迎马海德的到来。因为当时陕北根据地,还没有一个正规大学毕业的医生。马海德是第一位到访延安的医学洋博士。马海德也向毛泽东提出,希望能多了解边区的医学、医院、医疗条件等情况。
随后,马海德便和斯诺一起,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苏区考察和采访。斯诺真实地记录下了他在陕北苏区看到的每件事,以及他所接触到的红军、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普通的老百姓。
而马海德则在认真考察了前线、后方大大小小的红军医院和门诊部之后,写出了一份《苏区医疗卫生工作考察报告》。并针对苏区面临国民党严重封锁而缺医少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力加强疾病预防工作的建议。
马海德与斯诺在边区采访了4个多月。当斯诺完成采访任务离开边区时,马海德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说:“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要为中国革命事业作一些贡献。”
马海德参加红军的请求,得到毛泽东的赞许,并委任这位26岁的美国医学博士为卫生部顾问。后来又任命他为军委卫生部总顾问。
马海德为了方便结识红军官兵和边区群众,按本名“海德姆”在阿拉伯文中的骏马之意,起了个中国边区同胞普遍使用的“马”姓,这也表达了他愿为中国革命奉献,愿为边区人民服务的决心。
斯诺离开延安后写下了震惊世界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世人了解到,在中国的西北角,有一股红色力量,它能为这个古老国家带来新生。
斯诺为了保护马海德和他在美亲友的安全,特意在书中隐去了他的名字。因之很长时期内,人们不清楚斯诺的延安之旅,还有一位美国医学博士同行。而此时,这位医学博士早已成为延安红军队伍的一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马大夫”。
健康顾问和“万能医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底,马海德在延安办起了卫生部直属医疗所和陕甘宁边区医院。
马海德除了担任卫生部顾问这一职务外,更重要的是保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身体健康。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养成了夜里办公,白天休息的习惯。马海德觉得这样对毛泽东的健康不利,容易引起神经衰弱。他从医学的角度,帮助毛泽东调整好生物钟,有时还拉毛泽东参加各类体育、文艺活动,一起打打乒乓球、跳跳舞、看文艺晚会等。当他发现毛泽东有轻微风湿性关节炎后,就陪他多散散步,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
有一段时间,毛泽东的工作非常繁忙,马海德担心他身体会吃不消,就想利用打麻将来让毛泽东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
一次,他拿着毛泽东要和的牌不放,结果这一把被别人和了。毛泽东嗔怪道:“都是老马打十三不靠闹的,你就不能打别个牌吗?”马海德调皮地说:“取消十三不靠,我就不跟你们玩了。”两个人像孩子似的争吵着,最后还是毛泽东让了步,无可奈何地说:“好,就打你的十三不靠吧!”
打牌结束后,毛泽东轻松地伸伸胳膊。马海德说:“怎么样,主席,争争吵吵,比干打八圈开心多了吧!”毛泽东恍然大悟,笑说:“亏你老马想得出来。”马海德说:“这对松弛你的神经有好处啊!”毛泽东双手抱拳打趣说:“那就感谢博士了!”
周恩来在延安时有一次骑马,不慎落马跌下,摔断了右臂,马海德立即组织当时在延安的印度医疗队的巴苏华、柯棣华等著名医生为周恩来进行会诊,当他们发现周恩来的臂骨愈合不理想,右臂肌肉出现萎缩时,感到十分内疚。他抱着积极负责的态度,想方设法帮助周恩来渡过难关,直到中共中央决定送周恩来去苏联治疗伤臂为止。
1937年2月,马海德被派往山西八路军抗日前线时,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底,他返回延安后开始筹建八路军后方医院。
马海德为人正直诚恳、医德高尚、工作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为了更贴近边区群众,他不仅学习汉语,还学会了当地陕北方言,深受周边群众欢迎。
除了看病之外,马海德还被称作“万能博士”,因为边区地处偏远,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备,一些同志的手表、手电筒、打火机、钢笔等日常生活物件坏了,也常来找热心的马海德。马大夫有求必应,谁来找他,他都义务给人家修理,工人家庭出身的马大夫心灵手巧,坏物件到了他手上,常常三两下就给“鼓捣”修好了。
延河畔,他与苏菲的一世姻缘
在延安的岁月里,马海德不仅追寻着他的理想,还收获 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1939年冬,有位八路军女战士周苏菲,来找马海德看病,她是鲁艺学员,脸庞红扑扑的,有—双会说话的眼睛,笑容粲然。苏菲的俊美深深吸引了马海德,他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甚至有点惊异。
俗话说“一见钟情”。马海德与苏菲的姻缘,也许就在这次第一印象中决定了。而爱情之花的绽放,却在1940年除夕文娱晚会之后。
那天晚饭后,礼堂锣鼓敲得震天响,苏菲和女友跟随人流向礼堂跑去,文艺晚会已开演,礼堂里挤满了人……马海德身穿戏装,幽默的表演让全场像开了锅似的,大家喝彩、拍手称快。连坐在第一排长凳上的毛泽东和中央几位首长,也笑得前仰后合。
晚会之后,礼堂里举行舞会。马海德温文尔雅地邀请苏菲跳舞。苏菲起初不太熟练,但慢慢就跟上了节拍,越跳越有兴趣,一直跳到了舞会结束。
分手时,苏菲回到窑洞宿舍,躺在炕上久久不能入睡,眼前总浮现出马海德的身影和声音……
到了半夜时分,住在窑洞里间的李大姐突然呻吟起来,她马上要临产了,而丈夫还在前线未归……几个女友都为她焦急,又不知怎么办。苏菲忽然想起马海德说他今晚就住在附近山上窑洞,于是自告奋勇去请马大夫。
寒冷冬夜,苏菲摸黑翻过山梁到了东山,因不知马大夫住在哪间窑洞,又不敢敲门,急得蹲在地上哭起来。
正在这时,一扇窑洞门开了,苏菲定睛一看,走出來的人,正是她要找的马海德。
苏菲抹抹眼泪,像见了救星似的央求说:“有个大姐要生孩子了,快救救她吧。”马海德有点犹豫,说他不是产科医生。可苏菲不由分说,拉着他就出了门。
到了苏菲她们住的窑洞,产妇李大姐正在痛苦挣扎中,马海德赶快采取了措施,并留下苏菲给他做助手……黎明前,一个小女婴终于顺利降生了,李大姐看着啼哭的婴儿,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天蒙蒙亮了,苏菲请劳累一夜的马大夫赶快回去休息。马海德却精神地说:“我们出去散步,看日出好吗?”说着拉苏菲来到延河边。他们沿河边走着、谈着……这对异国情倡越谈越亲近。
就在这个早晨,马海德向苏菲倾吐了爱慕之情,尔后他拥着苏菲,亲吻她的手和面庞……在延河边第一缕温暖的阳光下,他们忘记了一切,沉浸在幸福之中。
两人道别后,马海德马上向组织打了结婚报告,然后骑着马一口气跑到了王家坪,冲进门去找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开口就说:“我要结婚了!”
那时在延安结婚,经组织批准就算数了,而马海德觉得一定要郑重其事地去边区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那天,马海德和苏菲手拉手到了边区政府办公的山坡窑洞内,当办事员把写好的结婚证书交给马海德和苏菲时,马海德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本来结婚证书是两联的,应由男女双方各执一张保存,可马海德不同意把证书撕开,他说:“我们一辈子不分开!”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苏菲的一往情深,也印证了他们的一世情缘。
1940年3月3日,在延安一家饭馆里,马海德与苏菲举行了婚礼。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首长都来参加,他们频频举杯为新郎新娘敬酒。
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
抗战胜利后,马海德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参加军调部工作,第一次来到北平。而仅仅3年之后,他就再一次来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马海德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新生。当天,马海德就提出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周恩来亲自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在他的中国籍证明书上亲笔签字。
几天后,毛泽东又邀请马海德一家到中南海做客,毛泽东对熟识的马大夫说:“祝贺你呀!原来你算是我们中国的女婿,现在你入籍了,就是完全的中国人了!”至此,马海德成为第一个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国家卫生部顾问。协助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为照顾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为每人增加了一份较高的工资,当通知马海德前去领取时,却遭到了拒绝。他有着自己的理由:“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
50年代初,马海德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消灭传统恶性疫病——性病上。1953年,马海德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并由他担任该所顾问。经过10余年努力,到60年代初期,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了性病,为当时世界所罕见。
随后,马海德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防治麻风病上,他率领麻风病防治队到各地普查普治,广泛宣传麻风病可以防治、并不可怕的科学道理。
“文革”后,马海德恢复了在卫生部的工作。1983年,邓小平在庆祝马海德来华工作50N年大会上紧握他的手说:“50年,不容易啊!”多年受“特嫌”猜疑却忍辱负重工作的马海德,对邓小平这一句发自肺腑的深情话语感到无比温暖。
马海德在晚年访问了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所到之处,一面以亲身经历宣传新中国的成就,一面学习治疗麻风病的经验,争取合作,为加快消灭中国的恶性疫病——麻风病竭尽全力。当大批麻风病人经过联合药疗被治愈后,马海德又投入到为中国17万因麻风病致残者解决康复问题和麻风病防治人员培训等工作之中。
由于马海德在治疗和消灭麻风病领域所做的突出贡献,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为他颁发了国际公共卫生及麻风病防治成就证书。1987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他名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他再度荣获印度甘地国际麻风奖。
晚年马海德身患多种疾病,后又患癌症,于1988年10月3日病逝,走完了他78年的生命历程。
临终前,他最感遗憾的是,若能再给他几年时间,就一定能在中国消灭麻风病。中国卫生部领导在病榻前授予他“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这是对马海德光辉一生的最好评价。
光顾上海“时代精神”书店的美国小伙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George Hatem),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1931年到瑞士的日内瓦大学攻读临床诊断,1933年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求学时期,马海德结识了一位中国留学生。马海德对中国充满着好奇,强烈的治病救人理想促使他决心到中国去行医。
1933年秋,漂洋过海的马海德,踏上了遥远东方中国的土地,来到了被西方人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他在上海九江路开了一家西医诊所。
当时上海的霞飞路上,有一家“时代精神”书店。马海德经常去这家书店看书,而且一看就是大半天时间,显得很特别。
马海德的特别举止引起了书店老板,一对德国夫妇的注意。老板虽不知这个年轻人的身份,但看他魁梧、端正、很潇洒的样子,对进步书籍如此痴迷,就把他介绍给了好友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是一位美国进步女作家,马海德通过她又结识了一批在上海的进步外国人士,如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英国人格兰尼奇、西伯等。
在路易·艾黎的帮助下,马海德在上海考察了热带病状况,他发现许多工人和城市贫民的营养状况不良,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缫丝厂童工,由于双手整天泡在热水里被烧成了溃疡。
考察使马海德认识到,中国工人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更需要吃的、穿的来维持生活最低需求,而这是他作为一个医生所无法解决的。他朦胧意识到,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才能徹底改变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史沫特莱的引荐下,马海德还在上海认识了被中国人誉为“国母”的宋庆龄。
1936年的一天,宋庆龄要马海德去她家一悟,她告诉马海德,在陕西保安的中共中央为打破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准备邀请一位医生帮助革命根据地建立医疗机构,另外邀请一位诚实公正的西方新闻记者到陕北解放区采访,由宋庆龄在上海物色合适人选。
宋庆龄告诉马海德,他的条件非常合适,既是医学博士,又年轻、无家庭牵挂。另一位被选中的西方新闻记者,就是埃德加·斯诺。
“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
1936年夏,马海德和斯诺来到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保安后,他们很快也换上了一身红军的服装,热情投入到了采访活动中。
周恩来很快为他们安排约见毛泽东。毛泽东如实回答了斯诺的提问,同时也热情欢迎马海德的到来。因为当时陕北根据地,还没有一个正规大学毕业的医生。马海德是第一位到访延安的医学洋博士。马海德也向毛泽东提出,希望能多了解边区的医学、医院、医疗条件等情况。
随后,马海德便和斯诺一起,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苏区考察和采访。斯诺真实地记录下了他在陕北苏区看到的每件事,以及他所接触到的红军、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普通的老百姓。
而马海德则在认真考察了前线、后方大大小小的红军医院和门诊部之后,写出了一份《苏区医疗卫生工作考察报告》。并针对苏区面临国民党严重封锁而缺医少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力加强疾病预防工作的建议。
马海德与斯诺在边区采访了4个多月。当斯诺完成采访任务离开边区时,马海德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说:“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要为中国革命事业作一些贡献。”
马海德参加红军的请求,得到毛泽东的赞许,并委任这位26岁的美国医学博士为卫生部顾问。后来又任命他为军委卫生部总顾问。
马海德为了方便结识红军官兵和边区群众,按本名“海德姆”在阿拉伯文中的骏马之意,起了个中国边区同胞普遍使用的“马”姓,这也表达了他愿为中国革命奉献,愿为边区人民服务的决心。
斯诺离开延安后写下了震惊世界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世人了解到,在中国的西北角,有一股红色力量,它能为这个古老国家带来新生。
斯诺为了保护马海德和他在美亲友的安全,特意在书中隐去了他的名字。因之很长时期内,人们不清楚斯诺的延安之旅,还有一位美国医学博士同行。而此时,这位医学博士早已成为延安红军队伍的一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马大夫”。
健康顾问和“万能医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底,马海德在延安办起了卫生部直属医疗所和陕甘宁边区医院。
马海德除了担任卫生部顾问这一职务外,更重要的是保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身体健康。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养成了夜里办公,白天休息的习惯。马海德觉得这样对毛泽东的健康不利,容易引起神经衰弱。他从医学的角度,帮助毛泽东调整好生物钟,有时还拉毛泽东参加各类体育、文艺活动,一起打打乒乓球、跳跳舞、看文艺晚会等。当他发现毛泽东有轻微风湿性关节炎后,就陪他多散散步,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
有一段时间,毛泽东的工作非常繁忙,马海德担心他身体会吃不消,就想利用打麻将来让毛泽东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
一次,他拿着毛泽东要和的牌不放,结果这一把被别人和了。毛泽东嗔怪道:“都是老马打十三不靠闹的,你就不能打别个牌吗?”马海德调皮地说:“取消十三不靠,我就不跟你们玩了。”两个人像孩子似的争吵着,最后还是毛泽东让了步,无可奈何地说:“好,就打你的十三不靠吧!”
打牌结束后,毛泽东轻松地伸伸胳膊。马海德说:“怎么样,主席,争争吵吵,比干打八圈开心多了吧!”毛泽东恍然大悟,笑说:“亏你老马想得出来。”马海德说:“这对松弛你的神经有好处啊!”毛泽东双手抱拳打趣说:“那就感谢博士了!”
周恩来在延安时有一次骑马,不慎落马跌下,摔断了右臂,马海德立即组织当时在延安的印度医疗队的巴苏华、柯棣华等著名医生为周恩来进行会诊,当他们发现周恩来的臂骨愈合不理想,右臂肌肉出现萎缩时,感到十分内疚。他抱着积极负责的态度,想方设法帮助周恩来渡过难关,直到中共中央决定送周恩来去苏联治疗伤臂为止。
1937年2月,马海德被派往山西八路军抗日前线时,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底,他返回延安后开始筹建八路军后方医院。
马海德为人正直诚恳、医德高尚、工作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为了更贴近边区群众,他不仅学习汉语,还学会了当地陕北方言,深受周边群众欢迎。
除了看病之外,马海德还被称作“万能博士”,因为边区地处偏远,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备,一些同志的手表、手电筒、打火机、钢笔等日常生活物件坏了,也常来找热心的马海德。马大夫有求必应,谁来找他,他都义务给人家修理,工人家庭出身的马大夫心灵手巧,坏物件到了他手上,常常三两下就给“鼓捣”修好了。
延河畔,他与苏菲的一世姻缘
在延安的岁月里,马海德不仅追寻着他的理想,还收获 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1939年冬,有位八路军女战士周苏菲,来找马海德看病,她是鲁艺学员,脸庞红扑扑的,有—双会说话的眼睛,笑容粲然。苏菲的俊美深深吸引了马海德,他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甚至有点惊异。
俗话说“一见钟情”。马海德与苏菲的姻缘,也许就在这次第一印象中决定了。而爱情之花的绽放,却在1940年除夕文娱晚会之后。
那天晚饭后,礼堂锣鼓敲得震天响,苏菲和女友跟随人流向礼堂跑去,文艺晚会已开演,礼堂里挤满了人……马海德身穿戏装,幽默的表演让全场像开了锅似的,大家喝彩、拍手称快。连坐在第一排长凳上的毛泽东和中央几位首长,也笑得前仰后合。
晚会之后,礼堂里举行舞会。马海德温文尔雅地邀请苏菲跳舞。苏菲起初不太熟练,但慢慢就跟上了节拍,越跳越有兴趣,一直跳到了舞会结束。
分手时,苏菲回到窑洞宿舍,躺在炕上久久不能入睡,眼前总浮现出马海德的身影和声音……
到了半夜时分,住在窑洞里间的李大姐突然呻吟起来,她马上要临产了,而丈夫还在前线未归……几个女友都为她焦急,又不知怎么办。苏菲忽然想起马海德说他今晚就住在附近山上窑洞,于是自告奋勇去请马大夫。
寒冷冬夜,苏菲摸黑翻过山梁到了东山,因不知马大夫住在哪间窑洞,又不敢敲门,急得蹲在地上哭起来。
正在这时,一扇窑洞门开了,苏菲定睛一看,走出來的人,正是她要找的马海德。
苏菲抹抹眼泪,像见了救星似的央求说:“有个大姐要生孩子了,快救救她吧。”马海德有点犹豫,说他不是产科医生。可苏菲不由分说,拉着他就出了门。
到了苏菲她们住的窑洞,产妇李大姐正在痛苦挣扎中,马海德赶快采取了措施,并留下苏菲给他做助手……黎明前,一个小女婴终于顺利降生了,李大姐看着啼哭的婴儿,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天蒙蒙亮了,苏菲请劳累一夜的马大夫赶快回去休息。马海德却精神地说:“我们出去散步,看日出好吗?”说着拉苏菲来到延河边。他们沿河边走着、谈着……这对异国情倡越谈越亲近。
就在这个早晨,马海德向苏菲倾吐了爱慕之情,尔后他拥着苏菲,亲吻她的手和面庞……在延河边第一缕温暖的阳光下,他们忘记了一切,沉浸在幸福之中。
两人道别后,马海德马上向组织打了结婚报告,然后骑着马一口气跑到了王家坪,冲进门去找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开口就说:“我要结婚了!”
那时在延安结婚,经组织批准就算数了,而马海德觉得一定要郑重其事地去边区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那天,马海德和苏菲手拉手到了边区政府办公的山坡窑洞内,当办事员把写好的结婚证书交给马海德和苏菲时,马海德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本来结婚证书是两联的,应由男女双方各执一张保存,可马海德不同意把证书撕开,他说:“我们一辈子不分开!”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苏菲的一往情深,也印证了他们的一世情缘。
1940年3月3日,在延安一家饭馆里,马海德与苏菲举行了婚礼。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首长都来参加,他们频频举杯为新郎新娘敬酒。
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
抗战胜利后,马海德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参加军调部工作,第一次来到北平。而仅仅3年之后,他就再一次来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马海德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新生。当天,马海德就提出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周恩来亲自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在他的中国籍证明书上亲笔签字。
几天后,毛泽东又邀请马海德一家到中南海做客,毛泽东对熟识的马大夫说:“祝贺你呀!原来你算是我们中国的女婿,现在你入籍了,就是完全的中国人了!”至此,马海德成为第一个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国家卫生部顾问。协助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为照顾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为每人增加了一份较高的工资,当通知马海德前去领取时,却遭到了拒绝。他有着自己的理由:“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
50年代初,马海德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消灭传统恶性疫病——性病上。1953年,马海德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并由他担任该所顾问。经过10余年努力,到60年代初期,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了性病,为当时世界所罕见。
随后,马海德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防治麻风病上,他率领麻风病防治队到各地普查普治,广泛宣传麻风病可以防治、并不可怕的科学道理。
“文革”后,马海德恢复了在卫生部的工作。1983年,邓小平在庆祝马海德来华工作50N年大会上紧握他的手说:“50年,不容易啊!”多年受“特嫌”猜疑却忍辱负重工作的马海德,对邓小平这一句发自肺腑的深情话语感到无比温暖。
马海德在晚年访问了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所到之处,一面以亲身经历宣传新中国的成就,一面学习治疗麻风病的经验,争取合作,为加快消灭中国的恶性疫病——麻风病竭尽全力。当大批麻风病人经过联合药疗被治愈后,马海德又投入到为中国17万因麻风病致残者解决康复问题和麻风病防治人员培训等工作之中。
由于马海德在治疗和消灭麻风病领域所做的突出贡献,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为他颁发了国际公共卫生及麻风病防治成就证书。1987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他名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他再度荣获印度甘地国际麻风奖。
晚年马海德身患多种疾病,后又患癌症,于1988年10月3日病逝,走完了他78年的生命历程。
临终前,他最感遗憾的是,若能再给他几年时间,就一定能在中国消灭麻风病。中国卫生部领导在病榻前授予他“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这是对马海德光辉一生的最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