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性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师, 应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尽快提高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设置目标
计算机教学经常出现的弊病,就是教师上课开门见山地讲解本堂课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刚一上课就不喜欢听讲。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应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法。实例教学是通过学习一个个包含许多知识点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每学习一个实例,学生就掌握了一个知识模块。采用实例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增强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采用实例教学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它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操作内容和具体步骤,而是通过一个个实际例子,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既掌握了操作知识点,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讲数据库(A C C E S S 2000)中如何制作表单时,先把学生最喜欢的QQ窗口界面展示给大家,告诉学生QQ窗口界面就是一个表单,并告诉学生,学完表单,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QQ的窗口界面。这样使学生对表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认识到表单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而激发起学习表单的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二、精讲多练,培养能力
这种做法的弊端是:①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被动学习。②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③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我在讲《FLASH动画设计》中的伸长的红线这个例子时,我首先讲了如何画一条水平的宽为2磅的红线,以及如何在第1帧处和第30帧处设置红线的属性。让学生们分析这个动画是动作补间动画,还是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分析出是形状的变化,应是形状补间动画。动画设置成功,屏幕上播放出了由一个红点伸长为一条红线的动画。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要是把伸长的红线再缩回小红点,应该怎样去操作呢?把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样,学生进行紧张的思考、再操作,得到一条伸长之后又缩回的红线。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他们不再是生硬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灵活地吸收和掌握,当学生成功后会有一种成就感,也就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学习情境
提高教学效果情境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计算机知识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求计算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奥秘的兴趣。比如,我每次给学生讲解新知识让学生做练习时,总是给一个真实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可以拉近教学与实际应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A C E S S 2000中表的创建,Flash中动画制作的练习等等,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操作知识点,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熟练运用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采取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出错原因。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核方法设置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成绩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考评学生成绩时就应带着工作实际问题来进行,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学工作依然是一个新领域,这意味着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与积累、探索与创新。
一、设置目标
计算机教学经常出现的弊病,就是教师上课开门见山地讲解本堂课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刚一上课就不喜欢听讲。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应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法。实例教学是通过学习一个个包含许多知识点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每学习一个实例,学生就掌握了一个知识模块。采用实例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增强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采用实例教学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它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操作内容和具体步骤,而是通过一个个实际例子,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既掌握了操作知识点,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讲数据库(A C C E S S 2000)中如何制作表单时,先把学生最喜欢的QQ窗口界面展示给大家,告诉学生QQ窗口界面就是一个表单,并告诉学生,学完表单,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QQ的窗口界面。这样使学生对表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认识到表单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而激发起学习表单的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二、精讲多练,培养能力
这种做法的弊端是:①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被动学习。②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③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我在讲《FLASH动画设计》中的伸长的红线这个例子时,我首先讲了如何画一条水平的宽为2磅的红线,以及如何在第1帧处和第30帧处设置红线的属性。让学生们分析这个动画是动作补间动画,还是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分析出是形状的变化,应是形状补间动画。动画设置成功,屏幕上播放出了由一个红点伸长为一条红线的动画。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要是把伸长的红线再缩回小红点,应该怎样去操作呢?把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样,学生进行紧张的思考、再操作,得到一条伸长之后又缩回的红线。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他们不再是生硬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灵活地吸收和掌握,当学生成功后会有一种成就感,也就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学习情境
提高教学效果情境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计算机知识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求计算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奥秘的兴趣。比如,我每次给学生讲解新知识让学生做练习时,总是给一个真实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可以拉近教学与实际应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A C E S S 2000中表的创建,Flash中动画制作的练习等等,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操作知识点,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熟练运用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采取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出错原因。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核方法设置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成绩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考评学生成绩时就应带着工作实际问题来进行,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学工作依然是一个新领域,这意味着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与积累、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