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堂教学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性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师, 应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尽快提高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设置目标
  计算机教学经常出现的弊病,就是教师上课开门见山地讲解本堂课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刚一上课就不喜欢听讲。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应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法。实例教学是通过学习一个个包含许多知识点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每学习一个实例,学生就掌握了一个知识模块。采用实例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增强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采用实例教学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它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操作内容和具体步骤,而是通过一个个实际例子,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既掌握了操作知识点,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讲数据库(A C C E S S 2000)中如何制作表单时,先把学生最喜欢的QQ窗口界面展示给大家,告诉学生QQ窗口界面就是一个表单,并告诉学生,学完表单,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QQ的窗口界面。这样使学生对表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认识到表单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而激发起学习表单的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二、精讲多练,培养能力
  这种做法的弊端是:①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被动学习。②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③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我在讲《FLASH动画设计》中的伸长的红线这个例子时,我首先讲了如何画一条水平的宽为2磅的红线,以及如何在第1帧处和第30帧处设置红线的属性。让学生们分析这个动画是动作补间动画,还是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分析出是形状的变化,应是形状补间动画。动画设置成功,屏幕上播放出了由一个红点伸长为一条红线的动画。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要是把伸长的红线再缩回小红点,应该怎样去操作呢?把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样,学生进行紧张的思考、再操作,得到一条伸长之后又缩回的红线。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他们不再是生硬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灵活地吸收和掌握,当学生成功后会有一种成就感,也就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学习情境
  提高教学效果情境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计算机知识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求计算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奥秘的兴趣。比如,我每次给学生讲解新知识让学生做练习时,总是给一个真实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可以拉近教学与实际应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A C E S S 2000中表的创建,Flash中动画制作的练习等等,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操作知识点,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熟练运用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采取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出错原因。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核方法设置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成绩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考评学生成绩时就应带着工作实际问题来进行,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学工作依然是一个新领域,这意味着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与积累、探索与创新。
其他文献
从小我就对机械特别着迷,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我拆过。长大之后,自然就对车由衷地热爱,特别喜爱看旅行电影和游记。曾经被这样的画面所吸引:一辆敞篷吉普在公路上飞驰,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荒原。  而今,25岁的我拥有了第一辆车—哈弗H3。宽大的车身,黑亮的外观,充满力度感的线条,像头蓄势待发的猛兽,17寸的铝合金轮辋则像是四只巨爪在蠢蠢欲动。让我着迷的是,它需要我抬起腿来坐到座位上,而不像轿车那样需要往下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海底世界的样子,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潜入海底去深人了解它。
课堂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构建充满价值的数学课堂呢?
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个别差异是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若按同一标准、同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创新是运用知识,变知识为智慧和能力的过程。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兴趣——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动力    学生对某一事件的热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只要引导得好,兴趣就变成了积极性和责任感,促使创造性思维的迅速发展。  1.在矛盾中享受思考的快乐。在学习第十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