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2006年6月,笔者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并与单纯西药止痛和腰椎牵引治疗280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按《实用骨科学诊断标准》,580例患者分别采取随机抽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男180例,女120例,年龄15~70岁,平均38.5岁,病程1~9月,平均3个月。
突出情况:L4、5,L5S1右160例,左1肋例,中央型40例,突出情况G0.3~0.6mm,对照组280例,男200例,女8例,年龄16~74岁,平均32.6岁,中央型20例,右突180例,左突80例,突出情况系列0.3~0.6cm,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①口服芬必得0.3,维生素B6,维生素VB1,20ng.每天3次,VB12,5日,疼痛患者加散力痛0.5,强的松10mg。但强的松用量3~5天。②腰椎牵引间断持续牵引者。牵引量为15~30kg,每日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时间1~2小时。或重量以体重50%牵引,一次为30分左右,每牵引5~10分钟,间歇1~5分钟,进行牵引力逐渐加大后逐渐放松。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乌头汤和独活寄生汤加味,(制川乌10g、制草乌10g、桂枝15g、黄芪30g、当归15g、白芍30g、甘草10g、寄生20g、川牛膝20g、蜈蚣3条、地龙20g、秦艽10g、元胡20g、丹参20g、全蝎6g),阳虚加杜仲、淫羊藿,疼痛较重者乃正虚邪恶,痰瘀痹阻,应化痰祛瘀,搜风通络。加白芥子、胆南星,肢体麻木者加桃仁、红花,重着沉困者加防己、苡仁,湿热明显者黄柏、知母,上方剂文火煎取汁800ml,2日1剂,早晚分服,观察方法:每1个疗程观察1次,主要以临床表现和专科本体,必要时行腰椎CT检查。
结 果
2周内症状全部消失,治疗组220例,对照组1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84,P<0.01)。
明显有效症状减轻,治疗组80例,对照组17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54,P>0.05)。
随访情况:半年后CT检查治疗组15例,对照组26例,因未严格休息,反复参加体力劳动后疼痛加重,CT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破裂游离型,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20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停药后自行缓解。
讨 论
椎间盘通常包括三个部分:①软膏板;②纤维环:③髓核。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①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椎体的发育,②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③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④缓冲作用。⑤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⑥保持椎间孔的大小。⑦维持脊柱的曲度。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常见的一下5种:①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②外伤 ③过度负荷 ④腰穿 ⑤长期震动。
过去用地塞米松静注或肌注,强的松片口服治疗神经水肿,促进消退吸收,但此药不良反应大,尤其年老体弱者易致感染扩散及继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应激性溃疡等,目前临床已少用,而且大剂量原则不超过3~5天。
我们尝试在西药止痛和腰椎牵引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和乌头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位快,症状消失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发病多见中老年人,多以气血虚弱,肾精不足,寒邪偏重,而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20岁以后,椎间即开始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抗负荷也随之减退,因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弯曲扭转等负荷,椎间盘的纤维环由里向外产生裂隙,逐渐加重,裂隙增大,纤维环逐渐变薄,当外伤用力可加重椎间突出和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而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以及神经受压的症状与体征。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了口服止痛药和牵引,而治疗组加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和乌头汤加减煎剂。方中桂枝、川乌、制草乌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黄芪、当归、川芎扶正祛邪,益气固表。养血活血利血通经,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可防止二乌辛香燥热而伤阴之功。独活、桑寄生、川牛膝引药下行,补肝肾,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使药直达病灶。蜈蚣、全蝎、地龙、丹参、秦艽,临床研究证明,诸药具有溶栓、纤溶、促血运之功,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提高药物有效率,是抗炎抗内毒素,消除氧自由基,修复病灶,促使神经细胞和水肿消除的重要配药。从而达到破血逐瘀,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此方合药具有松弛椎间盘周围组织和消除神经根水肿,促使细胞再生,配合腰椎间盘牵引促使突出腰椎间盘复位。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按《实用骨科学诊断标准》,580例患者分别采取随机抽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男180例,女120例,年龄15~70岁,平均38.5岁,病程1~9月,平均3个月。
突出情况:L4、5,L5S1右160例,左1肋例,中央型40例,突出情况G0.3~0.6mm,对照组280例,男200例,女8例,年龄16~74岁,平均32.6岁,中央型20例,右突180例,左突80例,突出情况系列0.3~0.6cm,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①口服芬必得0.3,维生素B6,维生素VB1,20ng.每天3次,VB12,5日,疼痛患者加散力痛0.5,强的松10mg。但强的松用量3~5天。②腰椎牵引间断持续牵引者。牵引量为15~30kg,每日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时间1~2小时。或重量以体重50%牵引,一次为30分左右,每牵引5~10分钟,间歇1~5分钟,进行牵引力逐渐加大后逐渐放松。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乌头汤和独活寄生汤加味,(制川乌10g、制草乌10g、桂枝15g、黄芪30g、当归15g、白芍30g、甘草10g、寄生20g、川牛膝20g、蜈蚣3条、地龙20g、秦艽10g、元胡20g、丹参20g、全蝎6g),阳虚加杜仲、淫羊藿,疼痛较重者乃正虚邪恶,痰瘀痹阻,应化痰祛瘀,搜风通络。加白芥子、胆南星,肢体麻木者加桃仁、红花,重着沉困者加防己、苡仁,湿热明显者黄柏、知母,上方剂文火煎取汁800ml,2日1剂,早晚分服,观察方法:每1个疗程观察1次,主要以临床表现和专科本体,必要时行腰椎CT检查。
结 果
2周内症状全部消失,治疗组220例,对照组1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84,P<0.01)。
明显有效症状减轻,治疗组80例,对照组17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54,P>0.05)。
随访情况:半年后CT检查治疗组15例,对照组26例,因未严格休息,反复参加体力劳动后疼痛加重,CT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破裂游离型,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20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停药后自行缓解。
讨 论
椎间盘通常包括三个部分:①软膏板;②纤维环:③髓核。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①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椎体的发育,②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③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④缓冲作用。⑤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⑥保持椎间孔的大小。⑦维持脊柱的曲度。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常见的一下5种:①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②外伤 ③过度负荷 ④腰穿 ⑤长期震动。
过去用地塞米松静注或肌注,强的松片口服治疗神经水肿,促进消退吸收,但此药不良反应大,尤其年老体弱者易致感染扩散及继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应激性溃疡等,目前临床已少用,而且大剂量原则不超过3~5天。
我们尝试在西药止痛和腰椎牵引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和乌头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位快,症状消失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发病多见中老年人,多以气血虚弱,肾精不足,寒邪偏重,而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20岁以后,椎间即开始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抗负荷也随之减退,因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弯曲扭转等负荷,椎间盘的纤维环由里向外产生裂隙,逐渐加重,裂隙增大,纤维环逐渐变薄,当外伤用力可加重椎间突出和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而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以及神经受压的症状与体征。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了口服止痛药和牵引,而治疗组加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和乌头汤加减煎剂。方中桂枝、川乌、制草乌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黄芪、当归、川芎扶正祛邪,益气固表。养血活血利血通经,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可防止二乌辛香燥热而伤阴之功。独活、桑寄生、川牛膝引药下行,补肝肾,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使药直达病灶。蜈蚣、全蝎、地龙、丹参、秦艽,临床研究证明,诸药具有溶栓、纤溶、促血运之功,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提高药物有效率,是抗炎抗内毒素,消除氧自由基,修复病灶,促使神经细胞和水肿消除的重要配药。从而达到破血逐瘀,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此方合药具有松弛椎间盘周围组织和消除神经根水肿,促使细胞再生,配合腰椎间盘牵引促使突出腰椎间盘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