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价值策略研究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礼”文化是指以儒家政治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体现在观念形态的哲学体系中的多元动态文化系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文化中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历经时代弥新,已成为约束人们思想行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遵循,反映出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并演化为一种心理自觉。就当下而言,“礼”文化仍然是积聚民心的思想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礼”文化与新时期培育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乃一脉相承。在“新常态”背景下,重视传统“礼”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与环节,有利于以“文化正能量”纠正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的“中性化”、“模糊化”,从而突破话语上的“围城现象”,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分析研判和引导管理能力,切实做到学而用、学而信、学而行。
  一、传统“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遵循
  1“礼”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礼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大学生是礼文化的传承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一是道德价值取向一致。礼文化体系中“礼者,君之大炳也”强调发挥道德教化的内在机制,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思潮、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具有社会价值取向的一致;“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与高校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人格塑造取向的一致。二是秩序规范作用相同。外在的礼更多的可以认为是“仪”,而内在的礼则是礼文化的精神实质。
  2“礼”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是礼学经典的借鉴。《礼记》《周礼》《仪礼》“三礼”经典所反映出的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如“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借鉴。二是礼乐文明的启迪。礼乐文明注重人的外在系统规范和内在心理平衡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视外在技能培养与内在道德提高的一致,在德育培养中渗透艺术教育,以“乐”熏陶情操。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礼”文化的扬弃
  一要发扬积极因素。礼乐、礼法等社会治理的思想,礼治中有关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思想,礼仪规范中的行为范式、道德准则,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礼文化来引导纠正大学生偏离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情感、欲望和言行举止,使大学生达到德行合一的状态,是礼文化学习的题中应有之意。二要摒弃消极因素。对于封建礼治中“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负面因素要善于鉴别,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对进行重新整合。
  二、基于“礼”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礼”文化资源运用不足
  许多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大学生传统“礼”文化教育衔接机制,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的。课程理论性、概括性和意识形态性较强,很少能够注意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及有效方法;辅导员队伍大都只对大学生提出比较宽泛的规范与要求。难以将问题导向与“礼”文化要求结合起来,示范作用弱化。
  2课程教学使用载体单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选修课这两类课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但高校还未能够普遍开设古典诗词赏析、古典名著选读、古典音乐鉴赏和古典绘画艺术欣赏等公共选修课程。另外,在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中,活动载体运用不充分,文化沙龙、名画名曲欣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还没有形成常态化。
  3大学生文化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礼”文化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认知上也存在偏差,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敬畏感和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的危机感。他们追求高档消费,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他们公德意识差.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无视传统师德孝道,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礼仪。
  三、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策略
  1礼教相合,人伦美德,美育而生——坚持“成人为成才之本”的正确引导
  “礼”是是对人伦道德的实体性的规定,“教”是从期许到现实的实现方式,礼教结合施于大学生的过程是以美育德、以美成德、以美养德的过程。发挥礼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吸取儒家礼乐文化的合理内核,把握以人性为重的“做人”教育、“成人”教育,可使大学生通过了解各行各业精英的道德品质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联,使他们得到情感的升华和深刻的自省,其目的是“培养一位好人”、一个有德性的人。
  2内感于礼,外见于行,化育而成——构建基于“礼”文化的课程体系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对人思想的规制和引导。同样是对人内外、言行的塑造,更需要实现内外、形中的一致性转变。既体现“礼”于道德的预先性规约,又实现“行”于德行的过程性陶染。
  增设传统礼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包括古礼专题课程、礼学思想解读、关于礼的书籍导读、礼文化鉴赏等必修课,《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中华古典精品选修课,丰富“礼”文化知识体系。
  创新课程教学手段,丰富课程教学载体。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运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礼、懂礼、明礼。
其他文献
【摘要】要适应并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仅要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有突破性的改变。教学模式上始终践行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体,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不断转变,激发学习兴趣。近年来教育者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而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教学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这里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改革;
期刊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共处的边疆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发展宗教旅游。近年云南的宗教旅游发展良好,例如建水的儒家文化旅游,大理宾川的鸡足山佛教文化旅游和大理巍山的道教文化旅游等。除此之外,曲靖宣威的松鶴寺也是佛教文化旅游的一个好地方。  松鹤寺是宣威市的重要旅游点,又名东山寺,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宣威市以东5公里处的东山半山腰,海拔2240米,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
期刊
【摘要】计量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手段,计量科学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计量史作为计量科学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样蕴含着较大的社会价值。但是目前社会对计量史学习研究的重视程度仍旧不高,大多数民众的计量意识薄弱。本文通过提出进行计量史研究学习的几太重要原因,强调了计量史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量史;历史意识;社会教育  计量是用于实现保障量值准确可靠、单位统一的
期刊
【摘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着教学效率偏低的现状,阻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对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低效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应对建议,期望对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低效教学;应对建议  一、高中历史课堂中低效教学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不利于提
期刊
一、国内研究状况  司法部于2005年中期组成课题组(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课题组),集中力量开展“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问题”的调研工作。该次调查以全国31个省(区、市)所有在押的有18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为总体,分别抽取了12个省、区、市的36座监狱中(重型犯监狱、普通犯监狱、女犯监狱各占三分之一)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样本11527个,采集数据超出50万条。最终形成的《监狱服刑人员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得出竞技太极拳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膝关节、踝关节、腰、髋部和大腿;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为关节损伤、软组织挫伤、韧带损伤、肌肉损伤以及腰肌劳损;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为局部负担量过大、技术要领不正确等,針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竞技太极拳运动员避免损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期刊
【摘要】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年至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莫属印度的一个省,开启了缅甸被殖民统治的历史时期;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缅甸社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本文着重干在殖民背景下解析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经济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殖民统治;缅甸教育  在英国殖民统
期刊
【摘要】缅甸号称“微笑佛国”,是一个信封小乘佛教的国家;自佛教传入缅甸之后,在缅甸王权的支持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缅甸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所以本文旨在探讨缅甸人行善的这一行为思想和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缅甸;缅甸佛教;行善  全球最乐善好施的国家排名缅甸连续三年排行榜首,据德国《焦点》周刊11日报道,慈善援助基金会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慈善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缅
期刊
【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和一切工作,既要着眼干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增长,而且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能不能实现物质生活的宽袼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能不能持久地调动人民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也关系到21世纪现代化事业
期刊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公益诉讼问题已经引起个人、组织以及机关等普遍关注。地球是我们是全人类共同生活的地方,那么我们应该让自己生活在舒适的生活当中,保护环境既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虽然法律应该赋予每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但是,权利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行使才能得以实现。一旦发生环境遭受破坏,那么究竟谁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一直是困扰环保志愿者们、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