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行业未来的三大趋势是:第一,手机电脑化;第二,手机行业互联网化;第三,软、硬件互联网服务垂直一体化。手机会替代PC成为大众最常用终端。”
——小米科技CEO雷军。
“绝大部分会失败。第一是两个产业差别巨大,企业基因不同;第二,绝大多数互联网品牌对手机不但不加分,还要扣分;第三,不以用户需求为使命,而为嵌入自己服务为目标,无法得到用户口碑;第四,不愿意嵌入用户爱戴的竞争对手服务会被诟病;第五,用Android打造封闭iPhone式高利润封闭产业链是不现实的。”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
“做不成。这根本不是什么产品设计、产品生产的问题,互联网企业就没有做端到端体验研发的能力。”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
“目前传统互联网盈利 ‘三板斧’在移动终端都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与世纪初的PC互联网泡沫十分相似,破裂的轻响仿佛已在耳畔。”
——百度CEO李彦宏。
“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 ”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其著作《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英文版发行活动上说,中国GDP赶上美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唯有投资教育才能保证中国的未来。
“讲真话现在成了很大的优点,为此我感到极大悲哀。”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海峡青年论坛上说,当代社会许多问题都表现为把过去的底线当成上限来肯定,例如夸食品没有添加剂,夸一个人不偷东西等。
“面对盛宴(欧锦赛),很多电视媒体忙这忙那,就是不懂得请个明白人把球说得入心入耳。至于请比基尼美女播报天气,至多只能制造一个并不高明的噱头。很难想象,一个真正的球迷,会奔着几个比基尼女郎轻易放弃自己的收视习惯。”
——《人民日报》批评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在欧锦赛开赛后,每晚派比基尼女郎播报当地天气。
“当周国平、张洁、苏童、叶兆言、陈忠实、贾平凹、梁晓声等一干大作家今天还都手抄毛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华中师大年轻的毕业生以‘红卫兵’为毕业照,就不足为怪了。一个忘记昨天的民族,它的明天是可悲的,甚至是可怕的。”
———中国历史学家雷颐对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以“红卫兵”造型拍毕业照发表评论,同时讽刺此前受杂志社邀请抄写毛泽东“延安讲话”的中国作家们,称他们“忘记昨天”。
“中国的环保具有叠加、多因素、压缩式的特点,所以希望大家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暖风吹得游人醉,莫把中国当美国。”
——中国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世界环境日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PM2.5标准与国际实行了低水平接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外国经验的结合。
“虽然我们在日本也会对外国人很友善,但我们对彼此也是一样好。而中国人显然对外国人特别好,我希望中国人对彼此能更好一些。”
——今年2月游武汉期间丢失脚踏车、但在中国网民帮助下三天内寻回脚踏车的日本环球旅行者河原启一郎发现,在中国旅游时,如果自己尝试说中文,中国店主往往态度恶劣,一改用日语,对方态度就会发生180度转变,并且会热情地帮助他。
“一辆奔驰车按照夏利的速度跑,你觉得合理吗?”
——中国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2011至2015年)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谈到目前高铁统一降速是否合理时如此回应。
“你企业生产1000万件产品,国内就能消化500万件,怎么能让外国制造商不看好中国呢?”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针对近日有关美、日资金大规模撤出中国的说法,提到中国吸引外资仍保有优势。
“我以为,顶层设计绝不能仅仅理解为是成立一个什么权威部门,在会议室里闭门造车拿出个什么一揽子计划……曾经有些人提出的一些改革方案不是从教科书上照抄下来的,就是从外国人那里照搬过来的,那样的‘设计’与中国火热鲜活的改革,实际相差千万里。”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针对社会上“改革需要顶层设计”的呼声,指出“顶层设计”不仅是设计方案,而是要构建科学改革观。
“我认为,作为企业最高经营管理人,CEO肩负着4项重任。1,明确企业经营的理念。2,建立能够实现这一理念的制度,并贯彻执行,也就是高效率运作以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3,建立防止组织失控的企业管理制度。4,建立培养接班人的制度并实际挑选接班人。”
——索尼集团原董事长兼CEO出井伸之。
“时代环境变化导致你永远不可能复制一个自己,所以人和人的传承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满意的。唯一能满意的就是你选的人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而不是应对你曾经面临过的挑战。”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认为,民营企业的选人体制最好能够逐步改变成让制度选人,让业绩来证明人,让价值观来凝聚人,让事业来激励人。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很重要,但的确不重要。你是个充满造假的民族,假奶粉、假足球、假票房、盗版!这样一个民族凭什么你的电影能够让别人去听,关键是世界有没有兴趣听你讲假故事。这样的民族凭什么电影走出去。”
——6月17日上海电影节产业论坛,以快意直言著称的知名导演冯小刚在聊到如何向世界输出中国故事时再开“小钢炮”。“我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总能抓住机会、在事业发展中得心应手的人多半是一有机会就帮助别人并给他人机会的人,而那些习惯紧紧捂住自已一些资源、怕因为自己的帮助让别人超过自己的人做事情总是很艰难。”
——优米网的创始人王利芬。
责编/林学勤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