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话,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朝鲜族小学生的汉语写话能力,一向都是汉语教学中难以攀爬的一座高峰。最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汉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长期坚持小练笔,定能为学生汉语写话能力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小练笔重在“小”字。因为篇幅短小虽多练却也不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因为篇幅短小,愈能对症下药,把学生掌握不好的片断加强训练;因为篇幅短小,利于精批精改,学生的问题容易被发现。长此以往,学生写话水平的提高便不再是难事。
小练笔的合理安排,有效落实则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从而使我们的汉语课堂更加的灵动和亮丽。
一、有情可表时练笔
汉语课程资源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做个有心人,去努力开发,就能时时处处利用它来增加学生汉语实践机会。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教学中教师的精当讲解,学生的熟读体会,都会使学生与课文的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之中,有许多话要说,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把“点”选择好了,训练到位了,便有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效来。
例如,在汉语教材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教学中,我寻找到了这个可练的动情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是无边的恐惧,是无声的寂静。七岁的阿曼达,他恐惧了,害怕了,他是怎样熬过这漫长的36个小时?请想象,他会想些什么,他会不断地对自己、对同学说些什么呢?课件再现当年洛杉矶地震的恐怖镜头,讓学生进行练笔。我们可以想象,七岁的阿曼达在面临死亡时,会有多少话要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说啊,他的恐惧,他的绝望,他的痛不欲生,或他的美好回忆和希望都化成了学生手下的“小练笔”,学生激动万分,挥笔疾书,三言两语或四五句话。小练笔成了学生情感宣泄的出口,真可谓“情动而辞发”。这一次的小练笔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至今都让我久久难以忘却。
当然,要抓住情感共鸣处,教师首先要深入细读文本,钻研文本,自己先走进文本去产生情的感动,再以“情”来观照文本,从中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精彩语言处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话的熟练技能……”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对于这些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我们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小练笔,这样的练笔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话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空白悬念处练笔
课文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文章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充完整,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对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充,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例如,四年级上册《小摄影师》文章的最后讲到高尔基对秘书说:“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就结束了,当然到这为止,已经能非常好地表现高尔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心的文章立意了,如果再接下去写这个故事的话反而显得文章叙述过于拖沓了。但是,正因为文章的留白处,给我们的孩子留出了练笔的空间——“小男孩会再回来吗?为什么?接下来的事情又会怎样发展?”通过自己的联想,每个孩子都编写出属于自己的《小摄影师》的新结局,过了一把当作家的瘾,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四、迁移仿写时练笔
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仿写是引导小学生领悟写话方法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写话的起点都是仿写。汉语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是名家的名篇佳作,语言规范,生动感人,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良好教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美”——文中写得最精彩的佳段,引导学生读懂“美”,让学生陶醉在“美”中的时候,抓住时机“仿写”。可以写一个句子、几句话,也可以写一段话。相继进行仿写便是常用的且极有实效的练笔方法。从形式上,可学习范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在内容上应抒写自我之境、自得之情。
五、拓展延伸时练笔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
文章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
如学了五年级上册《蜜蜂》一课之后,同学们知道法布尔放出去的蜜蜂有三只没有回来。此时,让学生创作《三只小蜜蜂历险记》,想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个小练笔的安排,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编出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童趣的好故事。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其实,每一篇文章有多个层面的教学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设计小练笔。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那样,小小练笔同样也会绽放夺目的光彩。长此以往,学生的写话将越来越精彩,汉语课堂将越来越有活力。
小练笔的合理安排,有效落实则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从而使我们的汉语课堂更加的灵动和亮丽。
一、有情可表时练笔
汉语课程资源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做个有心人,去努力开发,就能时时处处利用它来增加学生汉语实践机会。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教学中教师的精当讲解,学生的熟读体会,都会使学生与课文的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之中,有许多话要说,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把“点”选择好了,训练到位了,便有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效来。
例如,在汉语教材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教学中,我寻找到了这个可练的动情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是无边的恐惧,是无声的寂静。七岁的阿曼达,他恐惧了,害怕了,他是怎样熬过这漫长的36个小时?请想象,他会想些什么,他会不断地对自己、对同学说些什么呢?课件再现当年洛杉矶地震的恐怖镜头,讓学生进行练笔。我们可以想象,七岁的阿曼达在面临死亡时,会有多少话要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说啊,他的恐惧,他的绝望,他的痛不欲生,或他的美好回忆和希望都化成了学生手下的“小练笔”,学生激动万分,挥笔疾书,三言两语或四五句话。小练笔成了学生情感宣泄的出口,真可谓“情动而辞发”。这一次的小练笔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至今都让我久久难以忘却。
当然,要抓住情感共鸣处,教师首先要深入细读文本,钻研文本,自己先走进文本去产生情的感动,再以“情”来观照文本,从中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精彩语言处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话的熟练技能……”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对于这些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我们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小练笔,这样的练笔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话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空白悬念处练笔
课文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文章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充完整,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对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充,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例如,四年级上册《小摄影师》文章的最后讲到高尔基对秘书说:“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就结束了,当然到这为止,已经能非常好地表现高尔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心的文章立意了,如果再接下去写这个故事的话反而显得文章叙述过于拖沓了。但是,正因为文章的留白处,给我们的孩子留出了练笔的空间——“小男孩会再回来吗?为什么?接下来的事情又会怎样发展?”通过自己的联想,每个孩子都编写出属于自己的《小摄影师》的新结局,过了一把当作家的瘾,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四、迁移仿写时练笔
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仿写是引导小学生领悟写话方法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写话的起点都是仿写。汉语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是名家的名篇佳作,语言规范,生动感人,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良好教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美”——文中写得最精彩的佳段,引导学生读懂“美”,让学生陶醉在“美”中的时候,抓住时机“仿写”。可以写一个句子、几句话,也可以写一段话。相继进行仿写便是常用的且极有实效的练笔方法。从形式上,可学习范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在内容上应抒写自我之境、自得之情。
五、拓展延伸时练笔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
文章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
如学了五年级上册《蜜蜂》一课之后,同学们知道法布尔放出去的蜜蜂有三只没有回来。此时,让学生创作《三只小蜜蜂历险记》,想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个小练笔的安排,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编出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童趣的好故事。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其实,每一篇文章有多个层面的教学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设计小练笔。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那样,小小练笔同样也会绽放夺目的光彩。长此以往,学生的写话将越来越精彩,汉语课堂将越来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