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风,关系到知识、学术的健康发展;学风,关系到知识界、学术界的声誉和科学人才的成长;学风,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态度……教育学风还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问题。
一、由季羡林提出“三辞”想到的教育学风问题
著名学者季羡林在《病榻杂记》中以真挚语言,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及“国宝”三顶桂冠。这是三顶光荣桂冠,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令人错愕的是,老人每每思及桂冠,屡屡坚辞不受。对老人的“纯真”和“执拗”,感佩之余,让人读出这是委婉的反讽。季羡林先生以敬畏之心反讽了沽名钓誉之徒的浅薄与放肆。老人对“大师”这一称号满怀敬畏,因为大师是术业有专攻的饱学之士,是才高品亦高的耿介之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现实生活中,大师、巨匠、泰斗……成了一顶顶廉价的破毡帽,“给他点洪水,他就泛滥;给他个鸡窝,他就下蛋!”糊弄了几篇文字,就敢称作家;捣腾出了一点名气,就妄称大师。[1]早在1998年季羡林先生在《关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一文中就指出:在我们国内有一极小部分“学者”,头顶高级职称却述而不作,一篇像样的论文也不写。至于与他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则视若路人,有关的中外学术杂志则更是陌生。看了这种现象,我有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难说我是杞人忧天吗?[2]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在忧患之中慨然提出“三辞”,不仅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更是对当前的浮夸学风下了一帖清凉剂。看看我们当前的教育界,许多高校三天两头提出要“培养”出多少“大师”的指标,要把多少学科提升到国际领先的地位,孰不知“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用行政手段封赠的“大师”也未必是真“大师”,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需要遵循自身的学术规律。与其整日呼唤“大师”的横空出世,不如先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形成学术民主、自由创造的空气。[3]教育学风不正,除了搞坏教育风气,阻碍教育水平的提高;搞垮教育学者队伍,培养庸人懒汉;拖垮中国教育,使其无法立足于世界外,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若任其发展下去,季先生“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就不再是感觉而是现实了。
二、新世纪端正教育学风教育评论不能缺席
我国的教育学风问题,令许多有识之士忧虑和反思。教育学风不正现象是社会大环境、教育界及其学者自身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说外部社会环境更具根本性,其中包括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功利要求,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以及市场经济对教育的负面冲击等因素。还有教育内部的因素:诸如有些学者或缺乏毅力或不甘寂寞,往往受功利的驱使,不认真做学问,急功近利;学术创新不是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而是大做名词游戏,哗众取宠;更有薄行而无俊才者,剽窃他人之作据为己有;在评价研究成果时,只讲优点不讲不足,甚至无原则地抬高和吹捧;博士生硕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学术标准,“严进宽出”不利于培养优良学风,相反助长了“混学位”的思想;对学术的“量化”管理和“时限”管理,既不利于学术积累,又助长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等等。表面上看是一种学术规范的缺失,但实质上反映的是学术研究中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学术发展内在机制的整体缺失。
教育评论应该是保证教育界弘扬优良学风的重要监督机制,然而,教育评论开展不足,且存在着随意、功利、庸俗、空泛诸多弊端。长期以来,教育评论总是开展得不好,现已受到不良学风的干扰。要把教育评论开展好,纠正不正之教育学风,有三种错误观念首先要纠正。第一种错误观念是批评某人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是对某人不利或与其为难。形成这种看法与中华民族有一种“隐恶扬善”的伦理传统,不赞成公开说别人的缺点有关。实际上,认真的、严肃的教育评论是“与人为善”,对对方有利对教育发展有利,而不是什么和某人过不去。第二种错误观念是某人一旦受到批评,其教育著述或行为就一定有错误、有问题,至少是水平不高。事实上,任何教育著述或行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所以,要把批评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正常行为,提倡批评和反批评,不要大惊小怪。第三种错误观念是评论者一定比被评论者高明。如果怀着这种想法开展教育评论,其结果必然是意气之争,对教育的发展毫无益处。评论者与被评论者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是一致的。
纠正上述几种错误观念的同时,我们应当树立起一种正确对待教育评论的态度,把教育评论看做是纠正不正之教育学风、促进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评论应该是明辨是非正误,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园地,而不是较量高低直到把对方打下去的擂台。我们不仅欢迎批评也欢迎自我批评,教育评论应当追寻新的思想沟壑,要树正气。新世纪,要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活动,必须解决好如下十大问题:教育的政治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问题;“双百方针”的贯彻问题;正确对待批评问题;教育评论家队伍建设问题;认真履行教育评论的社会职能问题;教育评论家加强学习的问题;倡导求真的学风问题;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问题;讲究评论方法、注重评论实效问题;教育评论独立品格的形成问题。[4]教育评论是保证教育和教育界遵循学术规范的重要监督措施,其舆论导向对净化教育学术环境、匡正不良教育学风、推动教育发展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因为教育评论直接对教育文化进行干预、阐释和判断,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影响教育的风气。
三、新世纪教育评论的现状与作用
新世纪是一个教育文化催生并造就教育评论的时代,这是一场教育评论不能缺席的教育文化盛宴。然而,当教育评论介入教育文化运作之后,我们似乎不应仅仅为拥有可圈可点的教育评论著述而鼓与呼。曾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过,文化的可贵应该在于它拥有的一份时代觉醒和社会批判,唤醒社会成员的反省能力,把他们导向人的全面解放。循此正视我们的教育评论,作为教育评论学研究者,有骨在喉,不吐不快。
教育评论在我国教育界仍然是一个薄弱的领域。目前,我国虽然有大量的教育评论著述问世,但其中更多的是推介式评论,真正站在评论家的立场,面对社会、读者和作者,进行切实评论的著述只占一部分。对教育文化批评式评论也因评论者和编者怕得罪人,怕惹出笔墨官司而步履艰难。那么影响我国教育评论发展滞后的症结何在呢?一般认为:一是教育界对教育评论不够重视;二是教育评论家队伍缺乏;三是教育评论阵地稀少;四是平庸和人情评论的存在。应当承认,上述问题的确是当前教育评论存在的问题,但它们却并不是根本的症结。笔者认为,当前教育评论最关键的问题是,对教育评论作用的理解。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文化的介绍、鉴别和评说,它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这一点在教育界似乎已达成共识。但我们的教育学术界在更多意义上或曰实际上,是将教育评论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宣传手段,在教育图书评论上尤为突出。有些教育评论文章(尤其是教育图书评论),确有不顾作品的实际内容、相互抬高、吹得天花乱坠的倾向。更可悲的是有些教育著述尚待问世,叫好声却已连绵不断,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是假”。所谓“纯粹”,即为了教育文化主体个人的利益。比如教育图书评论可以带来图书的销售、评奖以及作者个人声誉诸多好处。这其中也有许多难言之隐,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而教育评论的本质作用却正由于这些“可以理解”而蜕变为不可理解。
教育评论从本质上说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对教育文化进行鉴别、评说产生社会舆论作用,从而使教育在社会文明建设和人自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评论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教育发展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作用。第一,评介作用。教育文化只有通过教育评论活动的推荐、传播、宣传、评介,才能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所知晓、所接受、所利用,使优良的教育文化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第二,升华作用。教育评论之所以能对教育工作者予以指导,就在于教育评论对纷繁的教育文化不仅有所鉴别推荐、有所赞赏、有所批评,做到“评理若衡,照辞如镜”,而且对其思想内涵还有所发挥、有所提高,做到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第三,推动作用。它一方面积极肯定和推荐好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教育文化,另一方面又不留情面地揭露和批评不良的教育文化,推动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当然,强调教育评论的社会作用,并不是说教育评论是万能的。这就涉及到教育评论的另一个主要症结,便是我们的教育评论缺乏公正、客观,不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这一点与上一点直接关涉,正因为一部分是为了个人的目的,所以教育文化主体与评论者合作双簧的现象就客观存在着,平庸、人情评论不少。也正是因此,使大众不能放心地借助教育评论著述,对教育形成自己的判断。本文所强调的是教育评论的公正、客观,而不是在强调一定要以否定来评判教育文化,捧杀与棒杀都不应当是教育评论的正确功用。只有客观、公正的评论,才能保障教育评论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也才能帮助大众正确认识教育文化,并利用教育文化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要使教育评论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就需要教育评论者的素质不但有教育理论水准和正确的公允的判断力,更要有坚持这个水准和判断的勇气。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气氛的营造,有了一定的氛围,才能有独立、权威的评论者群落产生的温床,也才能有保障这个群落得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点需要教育界、学术界、舆论界等的支持,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倡导和培育。
四、新世纪教育评论家的觉醒与发展
新世纪,是我国教育深刻变革的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今天,就得要有教育评论。因此,当务之急是呼吁开展教育评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提倡教育界开展学术争鸣,反对一言堂,改变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的状态,在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事教育评论活动的教育评论家要以追求真理为已任,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是: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实际与教育科学结合起来,依照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引导教育工作者探求教育真理和实现教育价值。然而,当前我国教育评论出现了一种只褒不贬,甚至褒之过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育无可贬之处,那当然可喜可贺。事实上,我国教育在兴旺发达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需要批评的地方。就教育评论本身这种碍于“面子”的人情评论,已到了非批评不可的地步。我们的教育评论家不应是教育的美容师只粉饰教育,而应是教育“这棵参天大树的啄木鸟”。教育评论家不加强自身的德、才、学、识修养,就无力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教育评论家要站在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高度,对中国教育进行恰如其分的褒贬,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远离教育实际的引经据典、照搬外国,封闭于孤芳自赏的书斋,沉醉于玄而又玄的教育评论固然可悲;然而,趋时媚俗用经营手段操作教育评论的商业性行为,更是教育评论之大忌。越来越多的肯于用自己头脑思索的教育评论家,正在自觉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论学体系,客观、公正地评论中国教育。
教育评论的软弱,从客观上讲,一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学术界人际关系始终错综复杂;二是由于我们的报刊等学术媒体为避免得罪人和笔墨官司,一般不太愿意刊发批评式教育评论;三是不少人对教育评论缺乏理解和尊重,怀疑教育评论的学术性。另外,教育评论的软弱还因为教育评论处在幼稚期,如同正在学步的幼儿,需要各方面的扶持和帮助。教育评论终归要走向成熟,走向成熟的教育评论是评判和鉴别教育文化优劣、辨析教育思潮、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科研活动,是联系教育内部及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文化健康发展和繁荣的正确途径。21世纪,在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的教育现象面前,教育评论家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论个性,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努力做出尽可能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评论。高水平的教育评论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和认识教育文化的精髓,提高人们对教育文化的鉴别能力,也能影响大众的教育消费取向。教育评论要发展,必须争取评论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双百方针”在教育科学领域的贯彻不受干扰。教育评论需要有揽古今中外之珍奇于襟怀的博大胸怀,不蹈故常,不计个人恩怨之气概。教育评论重在建设,而对教育的公正批评正是建设性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物质上的建设就是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再改造一样,教育评论就是通过对教育事实的分析、评说,澄清教育是非来扬弃教育的旧观念,形成和发展新的教育观念,因而一定是建设性的。
五、新世纪教育评论应大力倡导优良教育学风
新世纪,我们如何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呢?第一,要选择有评论价值或适合于评论的教育文化。一般应从教育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而不是以评论者个人的主观意愿。第二,教育评论一定要抓住教育文化的特点,好则说好,坏则说坏,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并且要讲明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让人读过心服口服。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要做那些捧场文字,而应讲究科学,讲究公正,讲究学术良心。第三,要对所评教育文化内容适当阐述,给人以更多的关于教育评论对象的信息,做到“评”与“介”相结合。一些教育评论变成对所评教育文化的简介是不行的。相反,一些教育评论让人看不到所评教育文化的梗概也是不成功的。好的教育评论,应在评论过程中,有意识地、巧妙地把所评教育文化的内容渗透其中,做到“评”中有“介”,“介”中有“评”,使“评”与“介”有机融合为一体。第四,好的教育评论不应该仅局限于对所评教育文化的评说,还应该对与其相关的教育文化作比较分析。任何一种教育文化都是在借鉴前人创造的教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要阐明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将它与其他教育文化进行比较,以说明它的创新之处,以及对教育和社会的贡献。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评论都应做到这一点。第五,好的教育评论不应该局限在评论某一教育文化上,应该就事论理,生发开去,以新的思想和观点给人以启发。但这要恰如其分,切不可舍本追末,画蛇添足。
新世纪,通过教育评论要倡导以下几种优良教育学风。第一,要提倡创新的学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领域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总在原起点踏步停滞不前,教育的生命就终结了,人类也就无法进步了。教育如何创新?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回答它要有科学态度和方法。首先,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已有的优秀教育文化。同理,也要积极吸收教育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内,能为教育所用的优秀成果。其次,要利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时代变迁,伴随着会有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方法,我们要善于吸收新的材料和方法,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再次,要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第二,要提倡求真的学风。求真要求教育工作者以执着的敬业乐业精神,耐得住坐冷板凳的寂寞,刻苦钻研教育业务,花大气力,下苦功夫,研究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大量的复杂的感性材料的归纳、分析和判断,对教育文化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合理的实践改革。第三,要提倡严谨的学风。凡是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必须养成严谨的学风。我国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养成严谨之学风,给学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从小就受到熏陶成为学风严谨的人。第四,要提倡刻苦的学风。做学问的学者,求学的学子,要想有成就,都必须刻苦钻研,“浮躁”、“急功近利”是无法求取“真经”的。第五,要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民主氛围。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达到对有缺陷的教育文化能秉笔直书、真诚帮助,对错误的教育思潮和不良教育学风敢于批评、以理服人。
注释:
[1]秦宁.季羡林辞“大师”是委婉的反讽[N].南京晨报,2007-1-8.
[2]季羡林.关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J].新华文摘,1998,(3).
[3]吴中杰.由季羡林“三辞”想到的[N].人民日报,2007-1-8.
[4]刘尧.教育评论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2.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一、由季羡林提出“三辞”想到的教育学风问题
著名学者季羡林在《病榻杂记》中以真挚语言,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及“国宝”三顶桂冠。这是三顶光荣桂冠,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令人错愕的是,老人每每思及桂冠,屡屡坚辞不受。对老人的“纯真”和“执拗”,感佩之余,让人读出这是委婉的反讽。季羡林先生以敬畏之心反讽了沽名钓誉之徒的浅薄与放肆。老人对“大师”这一称号满怀敬畏,因为大师是术业有专攻的饱学之士,是才高品亦高的耿介之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现实生活中,大师、巨匠、泰斗……成了一顶顶廉价的破毡帽,“给他点洪水,他就泛滥;给他个鸡窝,他就下蛋!”糊弄了几篇文字,就敢称作家;捣腾出了一点名气,就妄称大师。[1]早在1998年季羡林先生在《关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一文中就指出:在我们国内有一极小部分“学者”,头顶高级职称却述而不作,一篇像样的论文也不写。至于与他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则视若路人,有关的中外学术杂志则更是陌生。看了这种现象,我有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难说我是杞人忧天吗?[2]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在忧患之中慨然提出“三辞”,不仅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更是对当前的浮夸学风下了一帖清凉剂。看看我们当前的教育界,许多高校三天两头提出要“培养”出多少“大师”的指标,要把多少学科提升到国际领先的地位,孰不知“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用行政手段封赠的“大师”也未必是真“大师”,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需要遵循自身的学术规律。与其整日呼唤“大师”的横空出世,不如先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形成学术民主、自由创造的空气。[3]教育学风不正,除了搞坏教育风气,阻碍教育水平的提高;搞垮教育学者队伍,培养庸人懒汉;拖垮中国教育,使其无法立足于世界外,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若任其发展下去,季先生“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就不再是感觉而是现实了。
二、新世纪端正教育学风教育评论不能缺席
我国的教育学风问题,令许多有识之士忧虑和反思。教育学风不正现象是社会大环境、教育界及其学者自身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说外部社会环境更具根本性,其中包括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功利要求,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以及市场经济对教育的负面冲击等因素。还有教育内部的因素:诸如有些学者或缺乏毅力或不甘寂寞,往往受功利的驱使,不认真做学问,急功近利;学术创新不是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而是大做名词游戏,哗众取宠;更有薄行而无俊才者,剽窃他人之作据为己有;在评价研究成果时,只讲优点不讲不足,甚至无原则地抬高和吹捧;博士生硕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学术标准,“严进宽出”不利于培养优良学风,相反助长了“混学位”的思想;对学术的“量化”管理和“时限”管理,既不利于学术积累,又助长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等等。表面上看是一种学术规范的缺失,但实质上反映的是学术研究中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学术发展内在机制的整体缺失。
教育评论应该是保证教育界弘扬优良学风的重要监督机制,然而,教育评论开展不足,且存在着随意、功利、庸俗、空泛诸多弊端。长期以来,教育评论总是开展得不好,现已受到不良学风的干扰。要把教育评论开展好,纠正不正之教育学风,有三种错误观念首先要纠正。第一种错误观念是批评某人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是对某人不利或与其为难。形成这种看法与中华民族有一种“隐恶扬善”的伦理传统,不赞成公开说别人的缺点有关。实际上,认真的、严肃的教育评论是“与人为善”,对对方有利对教育发展有利,而不是什么和某人过不去。第二种错误观念是某人一旦受到批评,其教育著述或行为就一定有错误、有问题,至少是水平不高。事实上,任何教育著述或行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所以,要把批评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正常行为,提倡批评和反批评,不要大惊小怪。第三种错误观念是评论者一定比被评论者高明。如果怀着这种想法开展教育评论,其结果必然是意气之争,对教育的发展毫无益处。评论者与被评论者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是一致的。
纠正上述几种错误观念的同时,我们应当树立起一种正确对待教育评论的态度,把教育评论看做是纠正不正之教育学风、促进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评论应该是明辨是非正误,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园地,而不是较量高低直到把对方打下去的擂台。我们不仅欢迎批评也欢迎自我批评,教育评论应当追寻新的思想沟壑,要树正气。新世纪,要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活动,必须解决好如下十大问题:教育的政治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问题;“双百方针”的贯彻问题;正确对待批评问题;教育评论家队伍建设问题;认真履行教育评论的社会职能问题;教育评论家加强学习的问题;倡导求真的学风问题;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问题;讲究评论方法、注重评论实效问题;教育评论独立品格的形成问题。[4]教育评论是保证教育和教育界遵循学术规范的重要监督措施,其舆论导向对净化教育学术环境、匡正不良教育学风、推动教育发展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因为教育评论直接对教育文化进行干预、阐释和判断,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影响教育的风气。
三、新世纪教育评论的现状与作用
新世纪是一个教育文化催生并造就教育评论的时代,这是一场教育评论不能缺席的教育文化盛宴。然而,当教育评论介入教育文化运作之后,我们似乎不应仅仅为拥有可圈可点的教育评论著述而鼓与呼。曾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过,文化的可贵应该在于它拥有的一份时代觉醒和社会批判,唤醒社会成员的反省能力,把他们导向人的全面解放。循此正视我们的教育评论,作为教育评论学研究者,有骨在喉,不吐不快。
教育评论在我国教育界仍然是一个薄弱的领域。目前,我国虽然有大量的教育评论著述问世,但其中更多的是推介式评论,真正站在评论家的立场,面对社会、读者和作者,进行切实评论的著述只占一部分。对教育文化批评式评论也因评论者和编者怕得罪人,怕惹出笔墨官司而步履艰难。那么影响我国教育评论发展滞后的症结何在呢?一般认为:一是教育界对教育评论不够重视;二是教育评论家队伍缺乏;三是教育评论阵地稀少;四是平庸和人情评论的存在。应当承认,上述问题的确是当前教育评论存在的问题,但它们却并不是根本的症结。笔者认为,当前教育评论最关键的问题是,对教育评论作用的理解。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文化的介绍、鉴别和评说,它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这一点在教育界似乎已达成共识。但我们的教育学术界在更多意义上或曰实际上,是将教育评论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宣传手段,在教育图书评论上尤为突出。有些教育评论文章(尤其是教育图书评论),确有不顾作品的实际内容、相互抬高、吹得天花乱坠的倾向。更可悲的是有些教育著述尚待问世,叫好声却已连绵不断,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是假”。所谓“纯粹”,即为了教育文化主体个人的利益。比如教育图书评论可以带来图书的销售、评奖以及作者个人声誉诸多好处。这其中也有许多难言之隐,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而教育评论的本质作用却正由于这些“可以理解”而蜕变为不可理解。
教育评论从本质上说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对教育文化进行鉴别、评说产生社会舆论作用,从而使教育在社会文明建设和人自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评论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教育发展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作用。第一,评介作用。教育文化只有通过教育评论活动的推荐、传播、宣传、评介,才能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所知晓、所接受、所利用,使优良的教育文化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第二,升华作用。教育评论之所以能对教育工作者予以指导,就在于教育评论对纷繁的教育文化不仅有所鉴别推荐、有所赞赏、有所批评,做到“评理若衡,照辞如镜”,而且对其思想内涵还有所发挥、有所提高,做到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第三,推动作用。它一方面积极肯定和推荐好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教育文化,另一方面又不留情面地揭露和批评不良的教育文化,推动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当然,强调教育评论的社会作用,并不是说教育评论是万能的。这就涉及到教育评论的另一个主要症结,便是我们的教育评论缺乏公正、客观,不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这一点与上一点直接关涉,正因为一部分是为了个人的目的,所以教育文化主体与评论者合作双簧的现象就客观存在着,平庸、人情评论不少。也正是因此,使大众不能放心地借助教育评论著述,对教育形成自己的判断。本文所强调的是教育评论的公正、客观,而不是在强调一定要以否定来评判教育文化,捧杀与棒杀都不应当是教育评论的正确功用。只有客观、公正的评论,才能保障教育评论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也才能帮助大众正确认识教育文化,并利用教育文化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要使教育评论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就需要教育评论者的素质不但有教育理论水准和正确的公允的判断力,更要有坚持这个水准和判断的勇气。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气氛的营造,有了一定的氛围,才能有独立、权威的评论者群落产生的温床,也才能有保障这个群落得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点需要教育界、学术界、舆论界等的支持,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倡导和培育。
四、新世纪教育评论家的觉醒与发展
新世纪,是我国教育深刻变革的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今天,就得要有教育评论。因此,当务之急是呼吁开展教育评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提倡教育界开展学术争鸣,反对一言堂,改变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的状态,在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事教育评论活动的教育评论家要以追求真理为已任,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是: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实际与教育科学结合起来,依照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引导教育工作者探求教育真理和实现教育价值。然而,当前我国教育评论出现了一种只褒不贬,甚至褒之过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育无可贬之处,那当然可喜可贺。事实上,我国教育在兴旺发达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需要批评的地方。就教育评论本身这种碍于“面子”的人情评论,已到了非批评不可的地步。我们的教育评论家不应是教育的美容师只粉饰教育,而应是教育“这棵参天大树的啄木鸟”。教育评论家不加强自身的德、才、学、识修养,就无力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教育评论家要站在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高度,对中国教育进行恰如其分的褒贬,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远离教育实际的引经据典、照搬外国,封闭于孤芳自赏的书斋,沉醉于玄而又玄的教育评论固然可悲;然而,趋时媚俗用经营手段操作教育评论的商业性行为,更是教育评论之大忌。越来越多的肯于用自己头脑思索的教育评论家,正在自觉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论学体系,客观、公正地评论中国教育。
教育评论的软弱,从客观上讲,一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学术界人际关系始终错综复杂;二是由于我们的报刊等学术媒体为避免得罪人和笔墨官司,一般不太愿意刊发批评式教育评论;三是不少人对教育评论缺乏理解和尊重,怀疑教育评论的学术性。另外,教育评论的软弱还因为教育评论处在幼稚期,如同正在学步的幼儿,需要各方面的扶持和帮助。教育评论终归要走向成熟,走向成熟的教育评论是评判和鉴别教育文化优劣、辨析教育思潮、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科研活动,是联系教育内部及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文化健康发展和繁荣的正确途径。21世纪,在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的教育现象面前,教育评论家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论个性,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努力做出尽可能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评论。高水平的教育评论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和认识教育文化的精髓,提高人们对教育文化的鉴别能力,也能影响大众的教育消费取向。教育评论要发展,必须争取评论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双百方针”在教育科学领域的贯彻不受干扰。教育评论需要有揽古今中外之珍奇于襟怀的博大胸怀,不蹈故常,不计个人恩怨之气概。教育评论重在建设,而对教育的公正批评正是建设性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物质上的建设就是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再改造一样,教育评论就是通过对教育事实的分析、评说,澄清教育是非来扬弃教育的旧观念,形成和发展新的教育观念,因而一定是建设性的。
五、新世纪教育评论应大力倡导优良教育学风
新世纪,我们如何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呢?第一,要选择有评论价值或适合于评论的教育文化。一般应从教育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而不是以评论者个人的主观意愿。第二,教育评论一定要抓住教育文化的特点,好则说好,坏则说坏,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并且要讲明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让人读过心服口服。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要做那些捧场文字,而应讲究科学,讲究公正,讲究学术良心。第三,要对所评教育文化内容适当阐述,给人以更多的关于教育评论对象的信息,做到“评”与“介”相结合。一些教育评论变成对所评教育文化的简介是不行的。相反,一些教育评论让人看不到所评教育文化的梗概也是不成功的。好的教育评论,应在评论过程中,有意识地、巧妙地把所评教育文化的内容渗透其中,做到“评”中有“介”,“介”中有“评”,使“评”与“介”有机融合为一体。第四,好的教育评论不应该仅局限于对所评教育文化的评说,还应该对与其相关的教育文化作比较分析。任何一种教育文化都是在借鉴前人创造的教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要阐明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将它与其他教育文化进行比较,以说明它的创新之处,以及对教育和社会的贡献。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评论都应做到这一点。第五,好的教育评论不应该局限在评论某一教育文化上,应该就事论理,生发开去,以新的思想和观点给人以启发。但这要恰如其分,切不可舍本追末,画蛇添足。
新世纪,通过教育评论要倡导以下几种优良教育学风。第一,要提倡创新的学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领域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总在原起点踏步停滞不前,教育的生命就终结了,人类也就无法进步了。教育如何创新?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回答它要有科学态度和方法。首先,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已有的优秀教育文化。同理,也要积极吸收教育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内,能为教育所用的优秀成果。其次,要利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时代变迁,伴随着会有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方法,我们要善于吸收新的材料和方法,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再次,要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第二,要提倡求真的学风。求真要求教育工作者以执着的敬业乐业精神,耐得住坐冷板凳的寂寞,刻苦钻研教育业务,花大气力,下苦功夫,研究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大量的复杂的感性材料的归纳、分析和判断,对教育文化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合理的实践改革。第三,要提倡严谨的学风。凡是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必须养成严谨的学风。我国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养成严谨之学风,给学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从小就受到熏陶成为学风严谨的人。第四,要提倡刻苦的学风。做学问的学者,求学的学子,要想有成就,都必须刻苦钻研,“浮躁”、“急功近利”是无法求取“真经”的。第五,要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民主氛围。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达到对有缺陷的教育文化能秉笔直书、真诚帮助,对错误的教育思潮和不良教育学风敢于批评、以理服人。
注释:
[1]秦宁.季羡林辞“大师”是委婉的反讽[N].南京晨报,2007-1-8.
[2]季羡林.关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J].新华文摘,1998,(3).
[3]吴中杰.由季羡林“三辞”想到的[N].人民日报,2007-1-8.
[4]刘尧.教育评论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2.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