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部空间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流动的空间,所以,在考虑布局的方向性时,在近端处要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景观。该文论述了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概念,着重阐述了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要素,提出在外部空间设计上应迎合大众文化品味和文化素养不断的提高,以地面标高、绿化、水体、墙体、灯光照明上等多种要素为载体,增强景观效果,创造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关键词:城市;外部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运用建筑形体及其他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地貌、山水植被、光色等等,进行空间组合,使在体量、尺度、造型形式乃至质地肌理等方面大小高卑、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变化,都能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愉悦,并臻于艺术上的完美。
1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
为了获得宜人、丰富的外部空间,仅仅一种手法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建筑以及不同的环境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法。
(1)空间的延伸和渗透
内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及渗透是空间的连续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时
空的连续。如河的沿河游园,借助两条河流,做到水中有景,景中有水,是典型的空间延伸和渗透手法的运用。
(2)层次与序列
要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就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就要有序列,有高潮和过渡。
(3)建筑尺度的处理
建筑作为外部环境的主体其本身的尺度必须有适应人体尺度的过渡。正如芦原义信所提的第二次质感一样。
建筑本身需要以一个较大的尺度去适应其所处的大环境,又要以一个较小的尺度去满足其本身的外部环境。建筑物应该具有多层次的尺度关系。
(4)其他
在建筑外部环境运用中,小品及雕塑的运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贝幸铭先生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门前的雕塑。有时,雕塑或小品往往就是环境的主题。如南京市南京大屠杀纪念广场的主题雕塑等等。
2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要素
2.1地面标高的变化
考虑地面标高的变化,是景观艺术的一种处理方法。任何场所都有一个隐形的基准线,当人们位于这个基准线的表面时,感觉到平淡无奇和理所当然;高于这个基准线时,人会产生一种优越感,甚至权威感;低于这个基准线时,人会感到一种亲切与庇护感。在具体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人对不同标高的心理反应。因此,一般雄伟的建筑都放置在一个台基上,例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庄严肃穆的殿堂高高在上,人们静立其前,仿佛又看到了古代君主率领其臣民,满怀虔诚,在这里祈求上天的恩赐,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的环境设计对人心灵上的震撼力可见一斑。
除了心理和情感的作用外,利用高差的变化还能解决功能上的问题。例如在一个广场的流动空间中分隔出一个静止空间,改变标高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此外,倾斜面标高过渡的空间,比水平面看起来更有趣。
2.2墙体的选择
矮墙主要用于划分领域的分隔处,如绿化带的围护墙、阴角处的转折墙等。高墙只要超出人的高度,就能产生封闭性。高墙中间留出一个纵向的缺口,就能产生出人口的感觉,人们会产生通过这个缺口进人另一个空间的期待感。如果设置几道墙,使墙壁的位置产生重叠或是有前有后,空间的层次就更加复杂。空间的封闭性与开敞性相互交融,随着人们位置的移动,景观渐露,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另外墙壁的封闭性也使之可以创造出宁静的外部空间。如用三面墙围合一个空间,前方一侧敞口,人们就会感到这一空间的恬静和愉快,若前面还有小河或小池,那种感觉更是妙不可言了。用直墙、曲墙、折墙、高墙、矮墙、漏窗墙等加以布置,在墙体的位置上灵活处理,再加上墙体不同材料、质感景观的变化,就完全可以创造出有变化的外部空间。
2.3水体的灵活运用
水体能给外部空间带来不少情趣。静止的水面上,美丽的建筑物及配景倒映在水面上,使空间格外深邃。若是有水鸟在水面上翻飞,此种景观更富有情调。到了夜间,倒影中呈现出灯光照明,闪闪烁烁,另有一番趣味。水面还可以喷水,使平面的水体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果,增加了空间的开阔感。人们还常常在流水的某些地方作成堤堰,使水像瀑布一样落下,夸大水的动势。有时在堤堰的墙体上,有意凸出一些石块,流水与石块冲撞溅起水花,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水体也可用作分隔空间,隔岸观花,使一些景象只能远观不能近看,或是让人们只看到景物的某一侧面。这样就可以充分表现一些特殊材料的远观效果或有意识地遮盖一些隐蔽物。总之,水体的灵活安排,值得设计者的仔细推敲。
2.4绿化的设计
草坪和树木代表着生命,是动态,而其他建筑物是静态。植物的存在使外部空间增添了一种动与静的鲜明对比。另外,植物还会不断生长,随季节的变换而发生变化,给人以时间的概念。树木多姿多彩的形态,对丰富外部空间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5外部空间照明设计
在广场、园林中,公共照明设施必不可少。其中灯具设计与照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要素。外部空间照明设计有两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功能对照明的技术要求,二是空间景观对照明的要求。外部空间环境照明对于功能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道路空间上。路面的明度要能易于分辩物体,并且对路面要均匀照射,不应有黑暗的死角。
3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1)规划师和建筑师对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规划师不仅白己要重视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还要说服开发商也重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对外部空间环境必须有止确的认识。没有止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止确的方法。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孤立看待。积极空间有利于营造高品质、人性化、具有私密性和归宿感的空间环境氛围。高品质的外部空间环境当然需要高品质的绿化、小品、铺地、水景等配套。但是,高品质的绿化、小品、铺地、水景等并不是造就高品质外部空间环境的充分条件,更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既定的空间形态。
(3)更新设计观念,改变设计方法。必须整体考虑居住小区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对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必须有既定的目标和追求,而不是把建筑摆好之后才来考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只有更新设计观念,改变设计方法,才有希望营造高品质的外部空间环境。
4总结
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是一门广博精深的艺术,创造城市外部空间要体现社会的、文化的和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在各种综合因素的条件下取得平衡。设计师们只有热爱生活,用心去体验,那么就不难创造出一个能与人产生共鸣的环境,人们也乐于在这个空间驻足倾听。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3.
[2]林水輝,李增烈.汕头中信海滨花园规划设计[J].新建筑,1999, (2): 6-7.
关键词:城市;外部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运用建筑形体及其他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地貌、山水植被、光色等等,进行空间组合,使在体量、尺度、造型形式乃至质地肌理等方面大小高卑、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变化,都能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愉悦,并臻于艺术上的完美。
1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
为了获得宜人、丰富的外部空间,仅仅一种手法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建筑以及不同的环境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法。
(1)空间的延伸和渗透
内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及渗透是空间的连续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时
空的连续。如河的沿河游园,借助两条河流,做到水中有景,景中有水,是典型的空间延伸和渗透手法的运用。
(2)层次与序列
要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就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就要有序列,有高潮和过渡。
(3)建筑尺度的处理
建筑作为外部环境的主体其本身的尺度必须有适应人体尺度的过渡。正如芦原义信所提的第二次质感一样。
建筑本身需要以一个较大的尺度去适应其所处的大环境,又要以一个较小的尺度去满足其本身的外部环境。建筑物应该具有多层次的尺度关系。
(4)其他
在建筑外部环境运用中,小品及雕塑的运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贝幸铭先生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门前的雕塑。有时,雕塑或小品往往就是环境的主题。如南京市南京大屠杀纪念广场的主题雕塑等等。
2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要素
2.1地面标高的变化
考虑地面标高的变化,是景观艺术的一种处理方法。任何场所都有一个隐形的基准线,当人们位于这个基准线的表面时,感觉到平淡无奇和理所当然;高于这个基准线时,人会产生一种优越感,甚至权威感;低于这个基准线时,人会感到一种亲切与庇护感。在具体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人对不同标高的心理反应。因此,一般雄伟的建筑都放置在一个台基上,例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庄严肃穆的殿堂高高在上,人们静立其前,仿佛又看到了古代君主率领其臣民,满怀虔诚,在这里祈求上天的恩赐,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的环境设计对人心灵上的震撼力可见一斑。
除了心理和情感的作用外,利用高差的变化还能解决功能上的问题。例如在一个广场的流动空间中分隔出一个静止空间,改变标高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此外,倾斜面标高过渡的空间,比水平面看起来更有趣。
2.2墙体的选择
矮墙主要用于划分领域的分隔处,如绿化带的围护墙、阴角处的转折墙等。高墙只要超出人的高度,就能产生封闭性。高墙中间留出一个纵向的缺口,就能产生出人口的感觉,人们会产生通过这个缺口进人另一个空间的期待感。如果设置几道墙,使墙壁的位置产生重叠或是有前有后,空间的层次就更加复杂。空间的封闭性与开敞性相互交融,随着人们位置的移动,景观渐露,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另外墙壁的封闭性也使之可以创造出宁静的外部空间。如用三面墙围合一个空间,前方一侧敞口,人们就会感到这一空间的恬静和愉快,若前面还有小河或小池,那种感觉更是妙不可言了。用直墙、曲墙、折墙、高墙、矮墙、漏窗墙等加以布置,在墙体的位置上灵活处理,再加上墙体不同材料、质感景观的变化,就完全可以创造出有变化的外部空间。
2.3水体的灵活运用
水体能给外部空间带来不少情趣。静止的水面上,美丽的建筑物及配景倒映在水面上,使空间格外深邃。若是有水鸟在水面上翻飞,此种景观更富有情调。到了夜间,倒影中呈现出灯光照明,闪闪烁烁,另有一番趣味。水面还可以喷水,使平面的水体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果,增加了空间的开阔感。人们还常常在流水的某些地方作成堤堰,使水像瀑布一样落下,夸大水的动势。有时在堤堰的墙体上,有意凸出一些石块,流水与石块冲撞溅起水花,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水体也可用作分隔空间,隔岸观花,使一些景象只能远观不能近看,或是让人们只看到景物的某一侧面。这样就可以充分表现一些特殊材料的远观效果或有意识地遮盖一些隐蔽物。总之,水体的灵活安排,值得设计者的仔细推敲。
2.4绿化的设计
草坪和树木代表着生命,是动态,而其他建筑物是静态。植物的存在使外部空间增添了一种动与静的鲜明对比。另外,植物还会不断生长,随季节的变换而发生变化,给人以时间的概念。树木多姿多彩的形态,对丰富外部空间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5外部空间照明设计
在广场、园林中,公共照明设施必不可少。其中灯具设计与照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要素。外部空间照明设计有两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功能对照明的技术要求,二是空间景观对照明的要求。外部空间环境照明对于功能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道路空间上。路面的明度要能易于分辩物体,并且对路面要均匀照射,不应有黑暗的死角。
3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1)规划师和建筑师对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规划师不仅白己要重视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还要说服开发商也重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对外部空间环境必须有止确的认识。没有止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止确的方法。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孤立看待。积极空间有利于营造高品质、人性化、具有私密性和归宿感的空间环境氛围。高品质的外部空间环境当然需要高品质的绿化、小品、铺地、水景等配套。但是,高品质的绿化、小品、铺地、水景等并不是造就高品质外部空间环境的充分条件,更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既定的空间形态。
(3)更新设计观念,改变设计方法。必须整体考虑居住小区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对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必须有既定的目标和追求,而不是把建筑摆好之后才来考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只有更新设计观念,改变设计方法,才有希望营造高品质的外部空间环境。
4总结
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是一门广博精深的艺术,创造城市外部空间要体现社会的、文化的和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在各种综合因素的条件下取得平衡。设计师们只有热爱生活,用心去体验,那么就不难创造出一个能与人产生共鸣的环境,人们也乐于在这个空间驻足倾听。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3.
[2]林水輝,李增烈.汕头中信海滨花园规划设计[J].新建筑,1999, (2):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