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香港 动感之都“闯关记”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700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是亚洲繁华的“国际都会”、“动感之都”和“魅力之都”。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有机会在工作了之后重返校园,而且能够去香港读书,所以我很珍惜自己在香港公开大学度过的一年学习时光。这样的经历来之不易,重返校园的亲切感和初次感受香港大学环境的新鲜感让这一年的每一天都变得很有意义。从一开始申请去香港进修到后来的学习,我攻克了很多难题,感觉自己像是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卡,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一年的经历像是一个新奇的“闯关记”,这个过程让我收获了不少,充实又新奇的感觉让我对香港的留学经历印象深刻。
  门槛之外的工作
  对于留学生来说,提交申请是叩开名校大门的重要一步,去香港留学自然也是这样,如果说这是道门槛的话,那么在这道门槛之外,你必须得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要想申请到心仪的大学,就必须在在申请前充分了解各大学的相关情况,熟悉申请要求和申请程序。
  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招生简章,把握准申请时间。
  我当初拿到招生简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光是浏览一下目标大学的招生简章也没想得那么容易。因为虽然香港很多大学的招生简章有中英文两种版本,但几乎所有专业的招生简章都是英文的,如果你英文阅读水平不算太高,那读起来绝对不像在国内选择大学那么轻松。所以一定要非常仔细地读,遇到模糊的地方要多咨询相关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否则很有可能因为误解或其他原因而耽误申请。通常情况下,香港的大学是在每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开始报名,到第二年的1月中旬结束。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等大学的报名结束时间就较晚。我当时就是申请工作做晚了,错过了很多大学的报名时间,因此也错过了不少机会。所以提醒大家,如果想申请去留学,一定要早做准备,切勿贻误时机。
  香港有两种研究生项目,一种是面向大众的以实用型为主的MA (Master of Arts),学制一年,学费一年大概八万多港元,没有奖学金,但招生名额较多;另一种是研究型的,学制两年,每月有一万多元的奖学金,但招生名额非常少,主要是为有研究潜力的人而设,一般这样的项目是比较青睐应届毕业生的。所以在申请之前要先了解这两种项目的区别再决定,我后来申请的就是第一种,学制一年。申请者在申请前,要了解这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明确自己的申请方向。
  申请去香港读研究生与申请美国大学所需提交的资料大同小异,一般需要提交以下这些材料:经过学校公证的本科成绩单,英文水平证明,通常要求是托福或雅思成绩,内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或专四、专八考试证书也可接受,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或雅思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因为如今留学申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香港有些大学现在也要求GRE成绩。然后剩下的就是填写申请表格了。
  除了这些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 “套磁”了。所谓 “套磁”就是指通过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你的目标教授建立联系,加深教授对自己的印象,从而增加自己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你可以将详细的个人简介寄给教授,表达自己想要继续深造的渴望,或者直接表示出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并针对教授的研究项目和领域提一些自己的问题等。
  为课消得人憔悴
  经历了漫长的申请和等待后,我同时收到了香港教育学院英文教育专业和香港公开大学翻译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因主一直对翻译专业情有独钟,我最终选择了香港公开大学。虽然这所学校在香港并非一流,但我觉得不是只有一流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关键还是靠自己。
  香港的大学教育比内地要严格很多,所以想在那里混日子是很难的。翻译专业课所含的信息量非常大,为了能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我平均每周都要看10~20篇文献资料。而且,几乎每门专业课都会要求交小组作业和论文,这就要求我们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我感觉自己在香港一年(三个学期)读的书比在内地本科四年读的书都多。尽管我之前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各科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我的生活被homework、reading、presentation、assessment、test、thesis所填满,累是不言而喻的。
  香港的学术氛围也非常严谨。我们在交每一份作业和论文之前,都要将作业和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标清来源,还要签下诚信协议,保证自己没有抄袭。学校对论文抄袭的处理得很严格,对抄袭者不但要进行全校通报批评,还会剥夺毕业资格。
  翻译专业的选修课是公认较难的课程,因为所有选修课都与香港法律或内地法律相关,对于没有法律背景的学生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记得我第一次去试听选修课《香港法概论》时,带这门课程的的教授就建议我们内地学生不要选这门课,因为香港本地的学生大多数都有法律背景,而如果我们没有的话会学得比较吃力,同时这门课大部分都用英文授课,对英语法律术语掌握不多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困难。的确如他所说,上完他的第一节课,我就感觉自己仿佛是在陌生的世界走了一遭,云里雾里的。我当时不知哪来的勇气,不顾前辈的建议,毅然选了这门课。每次上完课后,我都会把老师的讲义看上很多遍,将其中涉及的每一个词汇和术语都查字典理解透彻,遇到不懂的就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与此同时,我还试着多阅读与这门课相关的文献资料。如此坚持下来,我慢慢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了。这门课结束时,我拿到了B+的成绩,我的执着和坚持也算终于有了回报。第二个学期,我又选了这位教授的《香港公司法》课程。我每天熬到深夜,仔细看书,研究香港公司法的每一个条例,认真撰写研究论文。最后这门课结课时,我竟然拿到了A的好成绩,而且是全班第一名。选修课的学习为我增添不少信心。也让我更加相信,只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攻克学业道路上的诸多难关。
  写论文如蜜蜂酿蜜
  无论是上翻译专业课还是选修课,我们都少不了要写论文。这一年下来,我在写论文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研究生在写论文时,可以通过搜集和阅读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摸清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而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萌生出新见解。在写论文时,最好不要盲从权威,要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写论文不应像“蚂蚁搬家”一样简单地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将它们“搬”到自己的论文中,也不应像蜘蛛一样只会构筑资料网,而应像“蜜蜂酿蜜”一样,从多方面采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把握所做课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尽量得出更为严密、重要和详实的结论,为拟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提供基础。
  “蜜蜂酿蜜”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从多渠道“采蜜”,而我认为写论文也要学会从多方面采集资料。写这些论文需要具备很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收集资料。香港各大学的图书馆资源都非常雄厚,学生可以在里面阅览电子书和许多英文原版书,也可以利用其中的维普中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寻国内的各种报刊杂志,这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除了学校里的图书馆资源外,大家还可以使用针对香港市民开放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它由67家固定图书馆和10家流动图书馆组成。全香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是位于香港岛天后站铜锣湾的中央图书馆。该图书馆共有12层,拥有丰富的馆藏,各种资料应有尽有。我读研时就充分利用了这家图书馆的丰厚资源,在这里完成了不少论文。
  受益匪浅 感慨颇多
  一年的时间在忙碌中转瞬即逝。现在回想起自己在香港的一年学习时间,我觉得受益很多,感慨也很多。对于那些心怀梦想、向往去香港留学的学生来说,我有一些小的建议,希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向香港本地的学生学习,从他们身上你会学到很多自己以前从不在意的东西。与他们相处的一年中,我发现他们对新事物、新科技、新观念等都有高度的敏感,他们乐于发现和接受新事物,更乐于对新观念提出挑战。这绝对是值得内地学生学习的地方。香港当地的大学生有一些是在职读书,还有一些是退休后继续学习的,这种学无止境的追逐精神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以在学习之余,应该多接触一些香港当地的学生,取长补短,提高自身。其次是一定要学会分配时间。在香港的大学里,课程作业比较繁多,而且老师布置作业时都会给学生规定时限,我就遇到过同一天要交三四份不同课程作业的情况。面对如此繁重的课业任务,你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掌握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提高做事效率。如果你留意一点就会发现,那些成绩好的人都是擅长分配时间的人。再次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香港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较为开放、自由,容易滋生一些极端、激进的想法。所以一定要保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每一件事情、每一种观点要有判断力,有自己的看法,不要随波逐流。
其他文献
生长的风是一种透明的事物,是穿在空气上的衣衫。有时像云朵或叶子一样,飘逸、轻盈,倏忽刮过脸颊,擦出满眼的泪水;有时像武器、破旧的毛毡勇猛地撞击,沉重得令人摇晃。不像四季,有鲜花和衰草的痕迹,验证一茬生命的起始和完结。风总是很新鲜,随处都是它的家乡,而没有一处是它的坟冢。风没有青春也没有老朽,风只是一种事物,始终走在路上。某些时候,风穿过蓝色的百叶窗拂到我的眼睛、嘴唇,我就断定它来自一条小溪,被许多
期刊
竖一支笔当桅杆,拉一张纸页当风帆,我置舟于水的源头顺流而下。  在青春的河流上,我仰望一轮金黄的太阳诞生时渲染的辉煌;我祈祷一枚昏黄的落日搁浅时苍凉的平静。带一册明媚的忧伤随风翻阅,躺在月光下的石头怀抱着露水,野百合开放在没有海鸥没有汽笛的故事里花骨未眠。溪边传来竹楼少女掌灯时圆润得像珍珠似的歌喉。  我感叹时光之纷扰,我感知季节之浪漫,我感谢青春之妙曼,我感念生命之枯荣。这是黎明前黑暗的思索。 
期刊
大多数PC游戏玩家基本上都在使用传统的Qwerty键盘进行游戏,但少数用户更喜欢单手键盘。著名游戏周边厂商雷蛇近期发布了一款“Tartarus”单手游戏键盘,拥有15个独立按键和25个可编程的按钮。  就像一般的高端单手键盘一样,Tartarus拥有可以编程的按键,通过Synapse 2.0将设置保存在云端,可以在不同计算机上使用。相比更高端的单手键盘Orbweaver,Tartarus没有采用人
期刊
寂静的夏天,我做了个冗长的梦。冗长的梦里,是溢满了阳光的空气。温热的空气,缓缓,描摹出一整季的夏光。夏光融化成整杯的奶茶,飘香,氤氲出夏日的味道。  寻着夏日的气息,游弋天际,觅得一丝清凉。倏尔,看见消逝的美丽。消逝的美丽是寂静的,就像淡蓝色的天空中,淡淡的云躲在淡淡的风里。夏季的风里,有绮丽的梦想。他们说,梦想会长出美丽的翅膀。  美丽的翅膀在空中画出音符,一路歌唱。歌唱着点燃理想,照亮远方。远
期刊
怀旧情绪的力量很强大,因为那些回不去的日子总是闪亮得刺人眼。当时间把回忆拉得越来越长时,那种情绪总有一天会发酵泛滥,让你措手不及。所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很受欢迎,因为它们都带着怀旧的情绪,都或多或少戳中了70、80后人想回到过去却回不去的痛处,当然,90后也同样被感触。青春本就是回不去的旅程,无论70、80还是90后,我们都一样。  好在怀旧电影为我们编织了很多梦境,回不去的
期刊
一  “这次半期考,又是我们班的姚麦和许恬恬并列年级第一,真是可喜可贺呀!”老师一走进教室就笑容可掬地向大家公布了这一好消息。  同学们热烈鼓掌,大声叫好。可是我却板着脸,无动于衷。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加班加点,把眼睛都熬出了黑眼圈,哪怕只超过她半分,我也会开心。我转过头把恶恨恨的目光瞟向她时,没想到,姚麦也正好转头看我,眼中满是不屑。我倔强地咬紧嘴唇。无论如何,我都要赢过她。我知道她是不好战胜
期刊
如果没有电影《小时代》的大红,郭敬明大多时候应该都还是位偶像作家,可是这一年,电影《小时代》帮郭敬明彻底牢固了他身上的标签:多元偶像。是的,作家、明星、导演、商人,在他的粉丝心目中,不同的头衔都可以随意与“郭敬明”三个字搭配使用。  郭敬明的青春似乎很长,长到送走一部分青春老去的80后又迎来一批更死忠的90后粉丝,而他依然不动声色地沉溺在忧伤文字与大把华丽的青春故事中。可是,别指望从文字中看到真实
期刊
淡蓝色的封面本身就是一种坦然和淡定,像海和天一样的深远宽广又不那么沉重。时下这样的书很流行, 反证了我们这时代的喧嚣与人心的浮躁。  似乎总是匆匆忙忙在路上,早上睁开眼睛便着急,飞快地洗漱吃饭奔向一天工作、学习开始的地方。工作日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放学、下班、回家、吃饭,路上的风景往往被堵车屏蔽,大城市的交通恼人,更烦心……我们在焦虑中度过一天又一天,忘记了这世界上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生活中有琴
期刊
去坐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一直是我多年的夙愿,年少时总在书里看到关于摩天轮的传说,而我念念不忘的不是那浪漫的传说,而是想要在转动的摩天轮里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在星光下的动人画面。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患上时间恐惧症,也或多或少地在忙乱的生活里有点惊慌失措了。所以我们总喜欢打着青春的幌子四处游走,旅行便成了我青春的最大写照。  May 9th,2013 袖珍书一般的小酒店  经过一整
期刊
一天,地理课上,老师正讲述八大行星:金、木、水……我突然灵光一闪,拽了拽同桌问:“地球是什么星?”问完之后那个后悔啊!同桌看了我一眼,幽幽地说:“你脑子里没进水,是进了地沟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