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二交响曲》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二交响曲》是马勒艺术风格确立以及宗教信仰的回应,作曲家不仅大胆地将葬礼进行曲放在第一乐章,并将其艺术歌曲的旋律以及人声的演唱融入这首交响曲中,显示出锐意创新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从第一乐章的"葬礼进行曲"到最后一个乐章的"复活颂"也是马勒对永生与救赎这一问题的回应。
  关键词:古斯塔夫·马勒;《第二交响曲》;创作特征
  引言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家和作曲家,他的创作跨越了两个世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黄昏,也是一个新的音乐时代来临的转折点。处在这个非常时期,马勒的创作是其生命的写照,也是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总结。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简介
  1894 年,马勒在阿特湖(Attersee)畔史坦因巴赫(Steinbach)工作小屋完成了《第二交响曲》。该作品属于他的中期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通过纯熟的交响乐写作技巧,表现了自己对人生问题的种种思索,它刻画了人生的悲剧如死亡的葬礼,并表现了作曲家企图在死亡和宗教中寻找人生目的的悲观消极的思想。
  这部作品的标题“复活” 取自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克洛普斯托克(Friedrich Klopstock)的同名赞美诗,是马勒借助宗教力量寻找人生意义的一次尝试,表现了由英雄的葬礼以及对英雄一生的回顾而引起的对人生问题哲理性思考,体现了“生必有死,死而复活” 圣经的思想,反映了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社会中一部分不满于现实而又未能找到正确出路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
  这部作品共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C 小调,庄严的快板;第二乐章:舞曲,bA 大调,中速的快板;第三樂章:谐谑曲,C 小调,流畅地进行,这是《孩子们的神奇号角》中一首叫做《圣安东尼对鱼儿说教》歌谣的管弦乐改编曲;第四乐章:女低音独唱,bD 大调,严肃而朴真,歌曲选曲自《孩子们的神奇号角》中的一首歌曲《神光》;第五乐章:合唱,神秘的慢板,女高音,女低音独唱与乐队,在女高音独唱和无伴奏混声合唱中唱出了克洛普斯托克的《复活颂歌》。
  二、创作特征
  《第二交响曲》构思于1888 年,繁重的指挥任务让马勒一直无暇顾及,直到1893 年夏天才下定决心要集中精力进行创作。于是他在幽静的阿特湖畔的小镇上开始了一个“夏日作曲家”的生活,他主要思考救赎与永生这个神秘的课题:“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道路指向何方?死亡能解释生命的意义吗?”这些人生问题成为他规模宏大的第二交响曲的中心题旨。该曲最开始命名为“c 小调交响曲”,随后又用“葬礼”这个标题取而代之,三年后以交响诗的形式出版。其大胆的音乐语言以及宏大的规模都彰显着马勒不甘平庸、锐意创新的精神。且从《第二交响曲》开始,马勒效仿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直接加入了人声的演唱,并撰写了文学标题,后又因担心被归为像理查德·斯特劳斯那样的标题音乐作曲家而取消了。尽管马勒取消了标题,但这首交响曲的文学性还是非常明确的。
  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曲名《葬礼》得自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同名诗作,马勒曾在1896年写给马尔夏克的信中说到,这是为《第一交响曲》中的英雄“提坦”而举行的葬礼,英雄正忍受着悲哀和痛苦,并被带进了坟墓,进入了最后的安息。在小提琴和中提琴持续的震音背景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了一段意寓着生与死的动机音型,这个主题音型在后面还衍生出了许多其他的主题,并且都采用c小调。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和英国管奏出,与弦乐声部形成对位,持续的切分节奏以及三连音型描绘出为英雄送葬的队列,旋律悲壮豪迈。第二主题在明朗的E大调上出现,一改前面的阴郁与沉闷,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如歌,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铜管有力的吹奏强化了第一主题的力度,荡气回肠,动人心魄。展开部结构庞大,主题繁多。尽管这首交响曲的乐队编制相当庞大,6支圆号、6支小号,并在末乐章增加到10支,但是马勒在应用这些乐器的时候却非常经济有效。这一乐章充满了撼动人心的冲突与强烈的对比,带来强烈的戏剧张力。他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声音的世界来充分表达他的思想:“你为什么活着?你为什么受苦?难道这是天大的笑话!”
  第二乐章马勒没有采用传统的柔板,而是“有节制地行板”。旨在表现对英雄一生的回忆,为了突出这一乐章的独立性,作曲家明确要求乐队在第一乐章结束后等待5分钟后再演奏第二乐章,这恐怕在音乐史上是鲜有的特例,何以采用这样的手法,我们可以从1903年3月25日他写给JuliusBuths的信中得知一二:哦,好吧,在第一乐章之后使用这么长时间的停顿可能暗示着音乐会进入了中场休息。直觉告诉我,你一定会觉得这里的停顿是自然的,一直以来我也这么认为,迄今为止我指挥过的演出也的确带来这样的印象。第一乐章之后确实应该有一个比较长的停顿才好,因为第二乐章的音乐并不是简单的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而是与第一乐章完全不同。这是我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想法……这个行板乐章是作为一首间奏曲(如果说第一乐章表现的是一个英雄的葬礼,这里就是对其一生的回应,如同太阳仍然对着他微笑)。第一、三、四、五乐章的主题和情绪都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第二乐章特立独行,在某种意义上,它打断了这个严肃的主题。这一乐章被马勒精心构思成一首田园风味的乐曲,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速度被有意识地放慢,超凡脱俗、优雅精美,既有海顿《巴黎交响曲》的清新,也有舒伯特的优雅。仿佛受难的英雄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痛苦,进入了甜美的梦幻世界,疲惫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憩。这一乐章所具有的独特抒情气质,使得它犹如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与其他乐章独立开来。
  第三乐章犹如从第二乐章意犹未尽的梦中醒来,再次回到生活的喧哗之中,这一乐章看似诙谐逗趣,却也隐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焦躁与激流,莫名的恐惧阵阵袭来。第三乐章几乎是“少年魔角”的乐队版,旋律来自马勒早年创作的艺术歌曲集《少年魔角》中的一首《圣安东尼对鱼儿的布道》。歌曲和歌词都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何才能在乐队上准确地表现这种讽刺和嘲讽意味呢?如果说有人能够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那这个人非马勒莫属了,作曲家用他特有的诙谐的舞蹈音调以及降E大调单簧管奇特的独奏,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第四乐章第四和第五两个乐章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整体,按照惯例,乐队演出也是两个乐章连续不断地演奏。   第四乐章犹如第五乐章的前奏曲,其纯净动人的旋律让我们在天崩地裂的时刻到来之前,让心灵得到暂时的放松与休憩。马勒的交响曲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人声声部,即女中音独唱:“哦,小小的红玫瑰,人类处于绝境,遭遇着大苦难,因此,我想进入天国。”木管组和铜管组演奏的赞美诗主题强调了庄严肃穆的情感,这是马勒音乐中尤为令人着迷之处。它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宁静和永恒,但仔细看谱,我们发现在前35小节里面竟然包含了21次的节拍变化,不停地在4/4拍和3/4拍之间转换,45小节处在配器上也非常巧妙,作曲家用两支短笛与人声形成对位,带来明亮又缥缈的效果。隐约的小号声常常应该着女中音,如同天堂的回声,令人神往。
  第五乐章这是马勒笔下最超美绝伦的乐章,庞大的终曲显示出马勒前所未有的创作野心和无比的自信。这一乐章常常被拿来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相对比,但該曲无论是在演奏的时间长度、乐队的规模还是哲学的深度上都超越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开始“神秘的慢板”风格类似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终乐章的开头,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划破前面乐章的闲寂余韵,远处再次传来令人闻之惊心的号角声,长笛演奏的夜莺犹如来自天界的歌曲。接下来的音乐是交响音乐史上最令人屏息的时刻之一。在一片寂静中,合唱队以最轻缓的无伴奏演唱,唱出了德国诗人克洛普斯托克的赞美诗《复活颂》:“你将复活,是的,我这一把尘土,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复活……”长路将尽,救赎在望,马勒在此再无保留,《复活颂》的旋律渐渐升高为响彻天地的号角音调,打击乐器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来,仿佛在召唤沉睡的亡灵从墓穴起身,等待最后的审判,音乐随即引入一段光怪陆离的进行曲,这是穷人和富人的队伍,他们在死后都要去接受最后的审判,正如勃鲁盖尔绘画中耶稣复活的场景:“地动山摇,墓穴全部裂开,死者都站起身,漫山遍野地鱼贯加入行进之列。不分贫富贵贱,国王也好,乞丐也好,义人也好,不信神的也好,全部都不由自主地举步向前;四际都是令人闻而恐惧的哭喊施恩与宽赦之声。哭声愈来愈高,直震天际——我们的感官弃我们而去;意识随着永恒圣灵之逼临而消陨。”(马勒1901年12月4日写给爱尔玛的信中所述)
  三、结束语
  作曲家凯鲁比尼(Cherubini)曾说:“一切写得美好的音乐作品,即使它没有赋格曲的特性和形式,但至少它应该具有赋格曲的精神。” 纵观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作曲家将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有机地融为一体,仿佛是天然浑成,毫无雕琢之气,正是这种匠心独具的手笔,才绘就出这一幅绚烂多彩的音乐画卷。为后人树立了在作曲技法上不断探索和积极进取的榜样,成为19 世纪和20 世纪音乐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1]李欧梵.马勒的《复活》交响曲[J].读书,2012(05):151-156.
  [2]李欧梵.马勒的《复活》交响乐[J].书城,2003(12):67-68.
  [3]伦毅杰.永恒的静穆——马勒《C小调第二(复活)交响曲》及其演释[J].音乐爱好者,1997(03):18-19.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其他文献
一、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执行党与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上。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就一定要把党的最高纲领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共产党员不但要
期刊
摘 要:党建新闻宣传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党建新闻宣传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新媒体条件下加强党建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党建新闻宣传;对策  新媒体是当前当前党建新闻宣传工作的信托平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平台。在新
期刊
摘 要:影片《诸神之怒》以宙斯之子珀尔修斯打败了北海巨妖、拯救了人类、拒绝了宙斯赐予的神位、返回人间继续打渔的故事为背景,珀尔修斯希望能够和十岁的儿子赫利俄斯一起在小村庄过着幸福的打渔生活,而不愿再卷入任何的战争中。可是,囚禁克洛诺斯的地狱深渊即将崩塌,克洛诺斯将会逃脱。在世界一片混乱之时,宙斯需要珀尔修斯的帮助以对抗即将到来的危险,珀尔修斯在火神赫淮斯托斯的帮助下和希腊安德洛墨达女王以及波塞冬的
期刊
摘 要:当前,电力系统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人值班和集中监控以及变电站配置的多样性都对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微机化、监控计算机化。变电站无人值班与集控站的推广,是企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安全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电网现代化控制和管理水平的一种先进方式,是现代化电网运行管理发展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站;监控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及思想活动规律,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是教育职工、提高素质、凝聚人心、保证发展的人心工程。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的催化剂  (一)思想政治工作可发挥员工的无限能量与自身价值。随着现代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职工的
期刊
摘 要: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一种是依靠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并购。并购存在一定风险,现实中有很多并购失败的例子。在并购整合中,人是最灵活且关键的因素,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组织成员缺乏安全感、文化冲突、没有激励措施等,这都阻碍并购的顺利实现,因此企业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并购;人力资源整合;员工;文化;激励  一、简述并购及人力资源整合概念  企业并
期刊
摘 要:柴可夫斯基是一位“世界性”的作曲家,他将民族主义深刻地渗透在他的作品中间,他的作品是他的精神、生活以及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对于标题音乐,柴可夫斯基深刻地将其理解为“音乐内容为本,文字说明为辅”,音乐的标题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标题音乐。在交响曲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在旋律写作、标题音乐、配器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民族主义;标题音乐;《曼弗雷德》 
期刊
摘 要:天堂岛是地球上一处神秘所在,这座小岛的神秘之处更在于岛上生存着一群特殊的人,亚马逊族人。戴安娜是亚马逊族女王希波吕忒的女儿,自幼生活在天堂岛上,她们的族人都是女性。一位名为史蒂夫的士兵来到了岛上,戴安娜得知世界已经处于一片混乱,混乱的开始战争的前兆也意味着战神的降临。戴安娜与史蒂夫一同前往陷于战乱中的人类世界。战争最后史蒂夫在同伴的掩护下牺牲自己引爆了装载毒气弹的飞机,戴安娜也殊死搏斗打败
期刊
摘 要:鲁菜是我国饮食文化里宝贵的财富,发源于齐鲁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传承。近几十年来,鲁菜因陈旧的观念而备受其他菜系以及外来饮食文化的冲击。本文从鲁菜的传统特色和风俗习惯等角度对鲁菜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调整鲁菜体系,改良鲁菜文化,树立“文化重构”的创新性理念,对鲁菜进行改良,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期望鲁菜发展走出低谷再现辉煌。  关键词:鲁菜;饮食;特色;发展  中式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例来探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村民委员会在宪法的指导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带领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010年10月第十一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对本法进行修订并公布。为了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基层群众性自治及其相关法律应运而生。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本法相对比较完善。但虽经过前前后后几次修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