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我国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均积极倡导进行合作学习的探索。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2004)则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年来,从教学实践来看,绝大多数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新课程倡导的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遇到很多难题甚至难以实施。本人在政治课教学中着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和探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围绕高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谈点粗浅看法。
通过上课和不断听课学习,发现目前政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误区。
首先,有些老师为了上课而刻意追求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重视活动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老师通常将研究题目布置下去,让周围四五个同学自由讨论,然后挑选几个同学汇报结果,最后老师简单总结,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教学老师可有可无,小组合作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处于缺乏监控的放任自由状态,效果较差。一些老师上课前甚至将讨论结果已经给了学生,指定某些学生回答指定问题,这已经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其次,小组合作人员结构不科学,参与度不均衡。部分老师对小组合作人员配备往往好生与差生搭配,以为这样可以带动其他学生一起进步。其实学生并不能完全将他们分为优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各自的特长也大相径庭。还有一些老师根本不分青红皁白,胡乱组合,只要几个人在一起讨论就认为是合作学习。这对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已经歪曲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状况也是良莠不齐的。其表现形式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甚至活动中还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如何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第一,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主题。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选择,是能否真正达到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和首要环节。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所有问题都要求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主题。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主题,可以结合学生在教材、报刊、 网络 媒体和生活中亲身经历或感受的正反事例组织教学。教学中也可以创设各种生活情景,提供各种体验,引导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产生兴趣、感动和疑问,并从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最终明确学习的内容与实质。
第二,合理划分合作小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习的性质、任务、期限,可以采用如指令性划分、随机性划分、自由性划分等多种合作小组划分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合作小组,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随机性划分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自由性划分有利于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实践把合作学习小组分为教学小组、课题小组、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的类别。在分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那些由于某种原因而孤立的学生应该怎么办。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出班上善于与这类学生沟通的人,进行私人谈话,鼓励他们进行相互帮助。还可以给他们出些主意,然后密切关注这一小组。
第三,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教师组织教学,形式多样,但一个好的课堂模式可以为教学保驾护航,反之,还会影响教学秩序和进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从预设到合作探究再到总结这种模式效果较好。第一步,教师布置课前形式个人自主学习任务。如一些有合作价值的思考题,学生通过看书和查找资料将答案写在预习本上,以备在小组内部发言。第二步,教师组织课堂小组合作交流。课堂上合作交流包括小组成员内部合作交流、小组之间合作交流。第三步,小组汇报员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成果。小组汇报员汇报本组交流辩论的情况和组间的交流情况,其他同学有疑问可以向汇报员提问并进行辩论。第四步,教师课堂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和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学生对的观点要肯定,错误的观点要否定,创新的观点要鼓励。很多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应科学评价。科学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意图、课程的理念可以得到有效贯彻,学生可以学有所得。我们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客观评价。首先,教师对合作小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合作小组在课堂上对所讨论、交流问题的掌握程度(如对相关概念、原理、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合作小组在课前搜集的资料及其质量;课前设计的合作方案、探究计划情况等。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评价时,可在黑板评分栏内给出公正的评价分值,对富有创意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小组,适当加分。其次,合作小组对本小组成员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主要由检查者(组长、记录员)根据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代表小组回答问题、搜集资料或制定探究计划等),并依据老师对小组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分值。再次,合作小组对小组成员作业进行评价。这里的“作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延续,包括课后训练、探究报告、心得体会、社会调查实践等。合作小组的检查者可以根据教师的批改情况,对完成作业者给予一定的分值。对不完成(或完成不佳)者扣减相应的分值。到了期末,教师对整个班级合作小组的上述三种评价分值计算出平均分,并以平均分为标准评定出全班所有学生各个评价项目的分值。
近年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取得了不少成绩,仍存在较多问题,笔者会在今后的新课程教学中继续探索,力争解决上述的一些不足,以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取得更大成效,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作者单位: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通过上课和不断听课学习,发现目前政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误区。
首先,有些老师为了上课而刻意追求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重视活动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老师通常将研究题目布置下去,让周围四五个同学自由讨论,然后挑选几个同学汇报结果,最后老师简单总结,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教学老师可有可无,小组合作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处于缺乏监控的放任自由状态,效果较差。一些老师上课前甚至将讨论结果已经给了学生,指定某些学生回答指定问题,这已经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其次,小组合作人员结构不科学,参与度不均衡。部分老师对小组合作人员配备往往好生与差生搭配,以为这样可以带动其他学生一起进步。其实学生并不能完全将他们分为优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各自的特长也大相径庭。还有一些老师根本不分青红皁白,胡乱组合,只要几个人在一起讨论就认为是合作学习。这对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已经歪曲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状况也是良莠不齐的。其表现形式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甚至活动中还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如何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第一,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主题。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选择,是能否真正达到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和首要环节。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所有问题都要求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主题。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主题,可以结合学生在教材、报刊、 网络 媒体和生活中亲身经历或感受的正反事例组织教学。教学中也可以创设各种生活情景,提供各种体验,引导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产生兴趣、感动和疑问,并从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最终明确学习的内容与实质。
第二,合理划分合作小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习的性质、任务、期限,可以采用如指令性划分、随机性划分、自由性划分等多种合作小组划分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合作小组,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随机性划分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自由性划分有利于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实践把合作学习小组分为教学小组、课题小组、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的类别。在分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那些由于某种原因而孤立的学生应该怎么办。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出班上善于与这类学生沟通的人,进行私人谈话,鼓励他们进行相互帮助。还可以给他们出些主意,然后密切关注这一小组。
第三,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教师组织教学,形式多样,但一个好的课堂模式可以为教学保驾护航,反之,还会影响教学秩序和进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从预设到合作探究再到总结这种模式效果较好。第一步,教师布置课前形式个人自主学习任务。如一些有合作价值的思考题,学生通过看书和查找资料将答案写在预习本上,以备在小组内部发言。第二步,教师组织课堂小组合作交流。课堂上合作交流包括小组成员内部合作交流、小组之间合作交流。第三步,小组汇报员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成果。小组汇报员汇报本组交流辩论的情况和组间的交流情况,其他同学有疑问可以向汇报员提问并进行辩论。第四步,教师课堂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和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学生对的观点要肯定,错误的观点要否定,创新的观点要鼓励。很多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应科学评价。科学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意图、课程的理念可以得到有效贯彻,学生可以学有所得。我们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客观评价。首先,教师对合作小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合作小组在课堂上对所讨论、交流问题的掌握程度(如对相关概念、原理、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合作小组在课前搜集的资料及其质量;课前设计的合作方案、探究计划情况等。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评价时,可在黑板评分栏内给出公正的评价分值,对富有创意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小组,适当加分。其次,合作小组对本小组成员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主要由检查者(组长、记录员)根据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代表小组回答问题、搜集资料或制定探究计划等),并依据老师对小组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分值。再次,合作小组对小组成员作业进行评价。这里的“作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延续,包括课后训练、探究报告、心得体会、社会调查实践等。合作小组的检查者可以根据教师的批改情况,对完成作业者给予一定的分值。对不完成(或完成不佳)者扣减相应的分值。到了期末,教师对整个班级合作小组的上述三种评价分值计算出平均分,并以平均分为标准评定出全班所有学生各个评价项目的分值。
近年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取得了不少成绩,仍存在较多问题,笔者会在今后的新课程教学中继续探索,力争解决上述的一些不足,以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取得更大成效,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作者单位: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