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糯玉米新品种宿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重点介绍了宿糯3号的育种思路、亲本及杂交种的选育过程、历年试验结果、主要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合理密植、隔离种植、短期采收等。
  关键词:糯玉米;宿糯3号;品种选育;栽培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31-02
  宿糯3号糯玉米新品种系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原宿州市农科所)在宿糯1号、2号之后选育成的又一个高产优质综抗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为:皖玉2011003),并在皖北地区推广种植。
  1 选育思路和目标
  糯玉米是普通玉米在特殊环境下发生突变再经人工选育而成的新的玉米品种类型[1]。糯玉米起源于我国,具有丰富的糯玉米种质资源,但我国特别是安徽省内糯玉米育种起步相对较晚,生产上目前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产量较低,和普通玉米品种有一定的差距,或产量虽然接近普通玉米品种,但口感、品质等较差。选育出高产稳产而又优质的糯玉米杂交种,是糯玉米育种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我们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理论,将主要的糯玉米种质资源根据血源关系分为父本和母本2大类群,然后将这些种质材料在我院科研基地进行了适应性和丰产性鉴定,筛选出适合皖北地区栽培种植的优良糯玉米种质资源。根据筛选结果,在父本群和母本群群内内进行回交转育改良,从在F4开始进行配合力测定,同时注重品质的改良,最终在F7育成2个糯玉米自交系,并组配成优良糯玉米组合宿糯3号。
  2 亲本及杂交种选育
  父本SN22和母本SN24采用回交转育、中高代配合力测试结合碘酊法筛选糯质粒以及蒸煮品尝品质筛选等环节选育而成。
  父本SN22是我院选育的糯玉米杂交种皖玉18的父本,该亲本自交系是以糯质玉米自交系衡白522与山东省农科院所选普通玉米自交系鲁系9801杂交,在用鲁系9801回交1次,通过宿州海南两地连续自交选育6代而成。SN24系2004年夏在宿州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以糯玉米自交系糯78与SN21杂交,经海南和宿州两地南繁北育连续自交6代,同时进行品质筛选,选育出的糯质玉米自交系。在2007年夏季组配成SN24×SN22组合并定名为宿糯3号,进入宿州市农业科学院鲜食玉米组产比鉴定试验。
  3 历年试验结果
  2008年,宿糯3号参加宿州市农科院鲜食糯玉米组产比鉴定试验,其鲜果穗产量10个参试品种排名第2位,比对照品种苏玉糯1号增产达10.2%,蒸煮品尝品质评价高达89分,居10个参试组合第1位。
  2009年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组区域试验,试验结果汇总:宿糯3号在7个试点全部比对照皖玉13增产,平均产量达784.3kg/667m2,增产21.24%,产量居第1位,7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数达100%。
  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35.3cm,穗位98.9cm,穗长18.1cm,穗粗4.7cm,秃尖2.8cm,籽粒白色,轴白色。出苗至采收71d,比对照早1d。
  2010年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组区域试验,试验结果汇总:宿糯3号的鲜穗平均产量高达678.0kg/667m2,比对照皖玉13增产3.60%,5个试点增产,4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数达56%。
  4 主要特征特性及优缺点
  4.1 宿糯3号杂交种特征特性及优缺点 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214cm,穗位87cm,穗长15.3cm,穗粗4.6cm,秃尖1.7cm,籽粒白色,轴白色。倒伏率为0.1%,倒折率为0.8%,田间发病级别平均为:小斑病3级、纹枯病1级,锈病、茎腐病轻。专家品质综合评分为86.0分。2009年和2010年安徽省鲜食玉米区试宿糯3号品质评价平均86分,口感佳。宿糯3号皖北地区夏播生育期为95d,出苗到鲜穗采收时间为70d,比对照皖玉13早熟1d,为中早熟糯玉米品种。该品种综合抗性较好,根据安徽省鲜食糯玉米组区域试验汇总该品种田间表现为:抗倒伏倒折,抗小斑病,高抗纹枯病、锈病、茎腐病较轻。
  4.2 宿糯3号亲本特征特性及优缺点 父本SN22特征特性及优缺点:株型为半紧凑类型,幼苗叶鞘为紫红色,叶色为淡绿色,植株高度为165cm,穗位高为80cm,行籽数为28粒。轴色白、粒色白、粒型为硬粒型。抗倒性好,抗叶斑病强。雄穗分枝数为14个,散粉性能好,花粉量大,花丝颜色为红色。果穗形状为筒型,穗长为14.0cm,穗粗为3.8cm,轴粗为2.5cm,穗行数10~12行。母本SN24特征特性及优缺点:株型为半紧凑类型,幼苗叶鞘为淡紫色,叶片色为绿色。植株高度为161cm,穗位高度为76cm,雄穗分枝个数为9个。包叶颜色为绿色,果穗形状为筒型,果穗长度11.6cm,果穗粗为4.2cm,穗轴粗为2.7cm,果穗行数为16行,行粒数为24粒,轴色白、粒色白、籽粒类型为硬籽型。根系比较发达,抗倒伏,耐旱能力强。综合抗性较好,抗叶斑病、青枯病以及粗缩病,抗地下害虫及玉米螟教好,植株持绿时间较长,保绿度较高。
  5 适应地区与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我院鲜食组产比鉴定及安徽省鲜食组2a试验汇总结果表明:该糯玉米品种适宜在安徽特别是皖北地区推广种植。普通玉米的生产以获得干子粒的最大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来确定栽培体系[3]。宿糯3号作为糯玉米品种其与普通玉米栽培技术差别较大,需考虑市场需求变化来确立其栽培技术体系,并兼顾其产量和品质。宿糯3杂交种种植密度3 500~4 000株/667m2,但必须和普通玉米进行隔离种植,否则造成不同玉米花粉的污染。隔离方法主要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不少于400m;时间隔离不少于15d。另外,必须把握好鲜果穗的采收期,宿糯3号鲜果穗的适采期一般为授粉后24d左右。具体采收时间根据播种季节和当时的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春播适宜在授粉后19~23d,夏播玉米的适宜采收期在授粉后22~25d,秋天播种适宜的采收期较长,一般在授粉后23~28d。最好在清晨温度较低时采收,采收后应及时保鲜加工或上市,采收后处理时间不应超过24h,以防止鲜果穗变质[2]。食用时隔水蒸煮,隔水蒸煮的时间一般在水沸腾后30min即可。
  参考文献
  [1]姜岩,孙玲,陈蕾,等.糯玉米系列品种选育及开发应用[J].玉米科学,2005,13(增刊):18-19.
  [2]张建,周广成,李猛,等.宿糯1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0):116-117.
  [3]蔡志飞,薛林,黄小兰,等.鲜食苏玉(糯)1号单交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0,8(2):55-56.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了解人工植物浮岛在锦江河中的净化效果,通过浮游生物变化分析人工植物浮岛在治理锦江河中的作用。方法:在铜仁市锦江河市区段以美人蕉、菖蒲、空心菜为材料设置人工植物浮岛,5个月后对浮岛区、非浮岛区的浮游动、植物及其他主要水质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水体经过浮岛区后,水质净化效果较明显,浮游生物数量明显下降,各区域浮游生物数量为:浮岛区下游<浮岛区<浮岛区上游,经浮岛处理后的水体,总氮(TN)
期刊
摘 要:该文对南京市浦口区2016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浦口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并从菌源、品种抗性、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防控对策;浦口区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91-03  浦口区隶属南京市,位于南京市西北部,地处
期刊
摘 要:为了解不同除草剂及其药剂组合对小麦田主要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小麦田春季除草剂提供依据,于2016年春季组织进行了不同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中,以50%异丙隆·啶磺草胺WP除草效果最理想,其次是5%唑啉草酯·炔草酯SL+50%苯磺·异丙隆WP。大面积建议推广50%异丙隆·啶磺草胺WP作为春季麦田杂草防除补救措施的药剂。  关健词: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1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包括甲胺磷、敌敌畏、氧化乐果、甲拌磷、乐果、二嗪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水胺硫磷和喹硫磷,并且对该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和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的线性均可达到0.995以上,精密度在5.7%以内,检出限范围为0.01~0.07μg/L,加标回收率在61%~124%。  关
期刊
摘 要:该文基于2010—2014的5年间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调查数据和水质监测结果,对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变化趋势和成因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探讨,分析了水源地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新老问题,并提出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期刊
摘 要:该文针对新疆草地退化严重的现状,选择在天山北坡中山带草甸进行了草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的不同,对草地产量影响也不同,其中以施氮肥225kg/hm2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施肥;草甸;天山北坡  中图分类号 S8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136-0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lt
期刊
摘 要:该文以生态经济的视角,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影响的综合体现,并以此为原则选择3个产出指标和7个投入指标对河南省18市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各地市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运用DEA对效率较低市的农业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较高,但仍存在地区差异,部分地市的农业资源投入均不同程度
期刊
摘 要: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环境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而环境地学课程是环境科学的专业基础课,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已不能跟上环境科学知识的前沿,有必要对环境地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该文提出了环境地学课程改革的对策,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实习、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利用等,使环境地学的课程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环境地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
期刊
摘 要:该文研究了酱油产品的体态澄清度与原料利用率及菌体自溶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豆在121℃下蒸煮20min,原料夹生率达到6%以下;在原油灭菌工序中利用菌体的自溶,先缓慢加温至45℃并保温40min,再加温至80℃后冷却,产品的体态澄清且理化结果达到特级酱油的指标要求。  关键词:广式;高盐稀态;蒸煮;自溶;澄清度  中图分类号 TS2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
期刊
摘 要: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但仍有部分农场主在建设农场初期缺乏适当的基本设计规划,从而影响后期的建设发展。该文以宣州区之龙家庭农场为例,剖析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以期对建设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家庭农场;特色农产品;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