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与斯宾塞,弥尔顿和济慈齐名,并无可争辩的获得“人民诗人”的称号。本文主要从韵律及神话因素两方面探讨丁尼生的诗歌创作风格。
关键词:丁尼生;韵律;神话因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1
丁尼生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抒情诗,叙事诗及历史诗剧。其诗歌风格主要体现在神话故事丰富,音律整齐,这也使得他成为维多利亚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一)借用旧神话,赋予新意义
纵观丁尼生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神话故事及远古传奇的隐性存在,其中代表作《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是诗人借鉴古希腊神话奥德修斯的故事撰写而成,而《尤利西斯》却摆脱了原故事的剧情,诗人赋予其新的故事架构,也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奥德修斯是希腊西部伊塔卡岛之王。罗马神话传说中称之为尤利西斯。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10年期间,奥德修斯献木马计里应外合攻破特洛伊。最终历尽艰辛回到故土伊塔卡,同儿子特勒马科斯一起,杀死纠缠他妻子的、挥霍他的家财的求婚者,合家团圆。
而《尤利西斯》更像是一场英雄的自我独白,诗中以第一人称尤利西斯的口吻描述了战争之后的生活单调而苦闷,不禁回想起那些与部下一起并肩战斗的日子,虽是险象环生但激情饱满。尤利西斯决定将国家交给儿子,自己带领旧部重新出发,去挑战生命的极限。而诗中最精彩的部分则在于后半部分尤利西斯激情饱满的精彩演说,“礁石上的灯标开始闪光了:/长昼将尽,月亮缓缓攀登,/尽管被时间消磨,被命运削弱,/奋斗、探索、寻求,而不屈服”。诗中尤利西斯不愿固守陈规,他将生命的意义寄托于对未知的不断探索,即使人到暮年但仍保持年轻的心态。在丁尼生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信念坚定,充满斗志的英勇老者,而摆脱了我们对于人到暮年垂垂老矣的固化形象。
而这首诗更像是丁尼生在写自己,他作为“隐含作者”与尤利西斯这一人物完全重合。隐含作者信奉的价值观一般不是“个人的,特有的,而都是公众的普遍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对读者起到道德和情感的作用”。而《尤利西斯》中的第一人称说话人的特点都符合西方传统观念所普遍看中的道德价值:不服老,积极进取等。作者与诗中人物尤利西斯减小距离,更是呈现出诗人本身的主观感情色彩。正如丁尼生说道:“尤利西斯表达了我需要勇往直前,搏击生活的困难的感情”。
(二)音韵优美,格律整齐
丁尼生的诗歌音律整齐,诗歌的音乐性极强,因此被冠以“音韵大师”的称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短篇诗歌《溅吧,溅吧,溅吧》的第一节。首行诗“break,break,break”,诗人重复使用了爆破音/b/, 营造出一种急切的氛围,呈现出了巨浪拍打岩石的强烈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双元音/ei/有绵长深远之意,诗人驻足海边,触景生情,内心悲伤也借由重复的双元音一并迸发,缅怀挚友的悲伤瞬间流露。第二行“on thy cold gray stones, O sea”中, 双元音/ai/,/ei/等和长元音/i:/减慢了整首诗的节奏,整行诗缓慢而深沉,给人一种强烈的悲痛感。而句末的“O sea”直接展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郁结和好友离世的惋惜之情。从第一节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借用不同的音韵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拉近了读者与诗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心情。
除此之外,《鹰》也是对丁尼生严格诗律的完美注解。诗中第一行“ he claps the crag with crook hands”, 诗人不仅使用了头韵(alliteration),而且爆破音/k/进一步体现出了鹰的苍劲有力。第四行诗“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采用辅音押韵(consonance),节奏性强,充满音乐感。最后一行中“he falls” , 诗人使用摩擦音/f/和单音节词“fall”衬托出了鹰俯冲时的风驰电掣,速度惊人之快。整首诗读起来铿锵有力,与鹰的形象十分吻合。也正因为如此,现代诗人奥登称丁尼生“可能是耳朵最灵的英国诗人”。
单凭上述两点并不足以涵盖丁尼生这一代诗歌大师的诗歌特点,除此之外,丁尼生诗歌简明,所表达的情感为人们所共有,是维多利亚时期不可多得的优秀抒情诗人。
参考文献:
[1]金冰.诗人之“手”—A.S. 拜厄特重新解读丁尼生[J].外国文学评论,2009,(4):18.
[2]飞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3]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M.H. Abrams.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 II[M].New York
关键词:丁尼生;韵律;神话因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1
丁尼生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抒情诗,叙事诗及历史诗剧。其诗歌风格主要体现在神话故事丰富,音律整齐,这也使得他成为维多利亚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一)借用旧神话,赋予新意义
纵观丁尼生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神话故事及远古传奇的隐性存在,其中代表作《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是诗人借鉴古希腊神话奥德修斯的故事撰写而成,而《尤利西斯》却摆脱了原故事的剧情,诗人赋予其新的故事架构,也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奥德修斯是希腊西部伊塔卡岛之王。罗马神话传说中称之为尤利西斯。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10年期间,奥德修斯献木马计里应外合攻破特洛伊。最终历尽艰辛回到故土伊塔卡,同儿子特勒马科斯一起,杀死纠缠他妻子的、挥霍他的家财的求婚者,合家团圆。
而《尤利西斯》更像是一场英雄的自我独白,诗中以第一人称尤利西斯的口吻描述了战争之后的生活单调而苦闷,不禁回想起那些与部下一起并肩战斗的日子,虽是险象环生但激情饱满。尤利西斯决定将国家交给儿子,自己带领旧部重新出发,去挑战生命的极限。而诗中最精彩的部分则在于后半部分尤利西斯激情饱满的精彩演说,“礁石上的灯标开始闪光了:/长昼将尽,月亮缓缓攀登,/尽管被时间消磨,被命运削弱,/奋斗、探索、寻求,而不屈服”。诗中尤利西斯不愿固守陈规,他将生命的意义寄托于对未知的不断探索,即使人到暮年但仍保持年轻的心态。在丁尼生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信念坚定,充满斗志的英勇老者,而摆脱了我们对于人到暮年垂垂老矣的固化形象。
而这首诗更像是丁尼生在写自己,他作为“隐含作者”与尤利西斯这一人物完全重合。隐含作者信奉的价值观一般不是“个人的,特有的,而都是公众的普遍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对读者起到道德和情感的作用”。而《尤利西斯》中的第一人称说话人的特点都符合西方传统观念所普遍看中的道德价值:不服老,积极进取等。作者与诗中人物尤利西斯减小距离,更是呈现出诗人本身的主观感情色彩。正如丁尼生说道:“尤利西斯表达了我需要勇往直前,搏击生活的困难的感情”。
(二)音韵优美,格律整齐
丁尼生的诗歌音律整齐,诗歌的音乐性极强,因此被冠以“音韵大师”的称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短篇诗歌《溅吧,溅吧,溅吧》的第一节。首行诗“break,break,break”,诗人重复使用了爆破音/b/, 营造出一种急切的氛围,呈现出了巨浪拍打岩石的强烈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双元音/ei/有绵长深远之意,诗人驻足海边,触景生情,内心悲伤也借由重复的双元音一并迸发,缅怀挚友的悲伤瞬间流露。第二行“on thy cold gray stones, O sea”中, 双元音/ai/,/ei/等和长元音/i:/减慢了整首诗的节奏,整行诗缓慢而深沉,给人一种强烈的悲痛感。而句末的“O sea”直接展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郁结和好友离世的惋惜之情。从第一节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借用不同的音韵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拉近了读者与诗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心情。
除此之外,《鹰》也是对丁尼生严格诗律的完美注解。诗中第一行“ he claps the crag with crook hands”, 诗人不仅使用了头韵(alliteration),而且爆破音/k/进一步体现出了鹰的苍劲有力。第四行诗“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采用辅音押韵(consonance),节奏性强,充满音乐感。最后一行中“he falls” , 诗人使用摩擦音/f/和单音节词“fall”衬托出了鹰俯冲时的风驰电掣,速度惊人之快。整首诗读起来铿锵有力,与鹰的形象十分吻合。也正因为如此,现代诗人奥登称丁尼生“可能是耳朵最灵的英国诗人”。
单凭上述两点并不足以涵盖丁尼生这一代诗歌大师的诗歌特点,除此之外,丁尼生诗歌简明,所表达的情感为人们所共有,是维多利亚时期不可多得的优秀抒情诗人。
参考文献:
[1]金冰.诗人之“手”—A.S. 拜厄特重新解读丁尼生[J].外国文学评论,2009,(4):18.
[2]飞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3]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M.H. Abrams.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 II[M].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