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任教师如何营造诚信向上的好班风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众多学生中,没有缺点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所以批评在许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批评作为一门艺术,其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教师说什么(批评的内容),而是取决于教师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时机。
  那么,怎样开展批评教育,才能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批评教育艺术让人深感钦佩,受益匪浅。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实践经验,浅谈一下如何对待犯错的学生、巧妙使用批评的粗浅体会。
  一、学会宽容,适时“糊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谓“宽容”,绝不是指班主任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和放纵,而是指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以教育从严、处理从宽为手段,做到严而有度、宽而有节。班主任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理解、尊重,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促进学生自省,增强改进的信心和决心。这种“宽容”是一个从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过程。
  上学期我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小张,从他的评鉴手册和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的身上存在着许多“陋习”,这也正是他转学的原因。开学初,我对他说:“小张,你以前是怎样的一个学生我不管,我只希望今天的你和今后的你都是一个遵规守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他充满自信地点点头。随后,我又鼓励学生帮助他适应新环境。后来,在他的日记中了解到:“老师没有计较我的过去,还送一件衣服给我,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她不送,却偏送给我,但我真的很感激老师,我要好好表现自己,不让老师失望。”栽树栽根,育人育心。对待违纪犯错的学生给予他们时间上的宽限,条件上的宽让,态度上的宽厚等“宽容”对策,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体现民主、科学
  违纪犯错的事大多发生在平时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身上,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好学生也会犯错。当好学生特别是得力的班干部犯错时,往往有些老师会给他们一些面子,庇护他们,装装糊涂就过去了。但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这种糊涂装不得。有一次,做完课间操后,有几个同学向我打小报告:“老师,我们班有好几个人没下去做课间操。”看着他们不时互相挤眉弄眼的幸灾乐祸的神情,我就知道不能小看这事。一上课,我便调查没去做操的同学,没想到站起来的竟是几名班干部。我了解到她们没去做操是因为帮英语老师检查家庭作业,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她们不是故意的,我们原谅她们一次,好不好?”我刚想叫她们坐下,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不行,老师你说过,没去做课间操就会被值日生扣分,影响评文明中队的。这样,拖了我们大家的后腿。她们是班干部,更需以身作则,负责任。”说完,他气呼呼地坐下了,同学们对他的发言鼓起掌来。后来,还是按照我以前说定的处罚方法,让她们上台重做一遍广播体操,再向全班同学道歉,并且给这些班干部记小过一次。从这以后,类似这样影响班集体荣誉的事便很少发生了。
  错误面前,必须人人平等,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
  三、方法灵活多样
  批评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两大类。
  直接批评一般是当面、针对性较强地指出受
  教育者的缺点、错误,进而指出缺点、错误的性质、根源、危害等。间接批评则是不直接指出受教育者的缺点、错误。如何批评学生应视学生犯错的性质而定,灵活地运用批评方法。
  有些学生犯了嚴重错误或表现极差而又屡教不改,教师就不能过于迁就,要坚持原则,对其进行公开的、严厉的批评。批评的措辞应明确清楚,表情应严肃认真,但不能伤害学生的人格。现阶段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较脆弱却又渴求进步,自尊心、好胜心较强,应尽量多采用间接批评法。间接批评的方法有很多,如示范批评法,即用好的示范和暗示学生缺点、错误。有一次大扫除,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缩手缩脚,嫌脏怕累,不是挤在一块说笑就是在玩水。见此情景,我接过学生手中的水桶,提水冲洗教室。见我如此卖力,站在一旁的学生再也不好意思闲聊了,纷纷加入到劳动的行列。这种无声的批评方法使我收到了言尽而意未尽、“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
  责任编辑李少杰
其他文献
“等量代换”是指用一个量取代与之相等的量。应用在数学中,其实质便是用已知的量代换未知的量,或按照已知的关系,代换推导出新的关系,使复杂题目简单化,抽象题目具体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这个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到了中學,使用更为广泛、频繁,如解多元方程、几何推理、函数等。因此,在
从透射平板的复透过率函数表达式入手,得出薄平凸透镜的焦距,等效地可得到其他薄透镜的焦距,避免了几何光学中对薄透镜焦距的繁琐推导.
2019年8月,亚马逊热带雨林一场持续数星期的大火把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日益困扰人们的、不容忽视的世界性问题,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课程作为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在生物课堂上渗透环保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必要性。  一、更新理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利用一切资源条件创设真实或者类真实的情境或问题,搭建支架式学习,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进行体验和思考,进而建构新的知识或意义。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生发自己对事物的原初性的感受,表达身体对事物的体验,激发他的感性思维和内在探究事物的渴望和能力,而不能用概念来代替学生的直觉,不能用语言来代替事物本身”。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
采用柱对称性和叠加原理讨论了均匀载流圆环、圆筒、圆盘的矢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