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特色农业双轮驱动型扶贫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ut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讨了兴文县永寿村脱贫致富具体实施路径。第一,做大做强万亩翠冠梨特色农业生产;第二,通过“新农村建设+苗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第三,开发观光、餐饮、购物和采摘等基础性业态;第四,节庆赛事引爆,品牌化发展。成功构建了“民族文化+特色农业”双轮驱动型扶贫模式,总结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学和社区参与四大经验措施,以期对其它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建设小康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双轮驱动;扶贫模式
   一、研究背景
   贫困是人类一直面临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事业经历了一系列科学实践和发展——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被动式扶贫到参与式扶贫,从漫灌式扶贫到精准扶贫,均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人口众多,拥有特殊的历史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环境,因此民族地区扶贫事业具有其特殊性和特殊意义。从地域角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贫困地区一般就是民族地区,二者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从旅游发展角度看,民族地区文化绚烂多彩,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是旅游资源高地,但由于理念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旅游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又是旅游经济洼地。从农业发展角度看,民族地区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非常有限,但是其独特的气候优势和环境优势一般适合种植某些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且非常受城市消费市场的欢迎。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双重战略下,如何构建出适合民族地区扶贫的模式和路径,如何发挥民族地区高品质特色农业生产优势,如何挖掘、传承并活化民族文化并转化成旅游生产力,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永寿村扶贫概况
   兴文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边远山区,是四川省民族地区待遇县、四川省革命老区县、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省级规划县。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興、全域旅游及旅游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引下,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特色农业”双轮驱动型旅游扶贫道路,永寿村即为典型案例。按照年人均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列入扶贫对象的要求,2014年,永寿村贫困发生率达22.27% ;2016年底,经省市县逐户验收,永寿村高标准达到村退出、户脱贫指标,退出贫困村,村人均纯收入已经突破到了8900元。
   永寿村能够实现快速脱贫致富,得益于科学有效的扶贫模式。模式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用于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论。因此,模式将来源于实践并运用于实践,并将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提升和完善。关于扶贫模式的概念,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认为是指“扶贫主体提供生产要素及资源,采取具体方法及项目,对扶贫客体发生作用,进而带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政策、手段和项目的统一概括”。关于扶贫模式类型,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成果显著。但总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实践总结形成的模式;另一类是通过理论推导形成的模式。前者具有特殊性,因此很难在它地成功复制;后则虽然具有普适性,但一般难以落地实施。
   实践证明,不仅是永寿村,很多民族地区已经成功构建了一种“民族文化+特色农业”双轮驱动型扶贫模式,该模式不仅来源于成功实践,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文章以永寿村为例,阐述其旅游扶贫路径,通过对该模式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活化民族文化,构建“民族文化+特色农业”双轮驱动型扶贫模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奠定基础。简单描述为两个层面:一是回归特色农业生产,通过畅通的现代物流系统,迅速对接城市消费市场;二是对接国民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永寿村做法具体如下。
   (一)做大做强万亩翠冠梨特色农业生产
   充分发挥永寿村优越的气候环境和良好的土地种植条件,政府决定引种特色经果林——翠冠梨,成立翠冠梨农业合作社,并注册商标,为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然后,在“互联网+”理念引领下,通过村域电商平台和畅通物流系统迅速、及时、有效地对接城市消费市场;再者,通过“农业生产+旅游”,对万亩翠冠梨实施景观化和旅游化处理,打造体验农业,吸引区域游客观光休闲,其间把握一个重要原则,即“农业是根基,旅游是附属”。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苗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旅游
   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用够、用活相关政策,实现村域水、电、气、路、房等基础设施提升,苗文化物化、活化及乡风文明建设和传播。乡村旅游以“苗文化+旅游”为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对苗文化进行景观化和场景化处理,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传播和传承,铸造文化旅游形象和品牌。同时,村两委对村民进行乡风文明教育、农业技术和旅游技能服务培训,并形成常态化机制。
   (三)发展观光、餐饮、购物和采摘等基础性业态
   永寿村地势起伏,植被丰富,田园风光旖旎,后又通过苗文化元素的景观化点缀,更加具有一番风味。餐饮和购物是永寿村重要收入点。餐饮食材全部为本村生产,如乌骨鸡、富硒大米等,与苗族传统长桌宴结合在一起,民族文化与农业生产通过餐饮的方式进行融合。关于旅游购物,一是旅游超市与农村淘宝平台共建共享,二是结合节庆赛事进行旅游商品展销,既包括本村生产的乌骨鸡、富硒大米、翠冠梨等,也包括全县其它的特色农产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称为全县的旅游商品展销平台。为了持续发展,未来永寿村将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开发乡村民宿和康养度假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永寿村旅游品质,让村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节庆赛事引爆,创建A级旅游景区,实现品牌化发展
   永寿村深入挖掘苗文化和农业特色,策划并实施了踩山节(苗族传统节日)、梨花节、乌鸡文化美食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举办歌舞表演、长桌宴、商品展销、田园游乐等活动,聚集人气,引爆市场。永寿村重视品牌化发展,一是注重特色农产品商标建设,先后对富硒大米、翠冠梨进行商标注册;二是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按照相关标准提升村域整体环境品质和服务设施。
   三、结语
   通过特色农业产业植入和乡村建设,永寿村村容变得更加美丽,产业变得更加强大,村民变得更加富裕,为全面实现小康和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结其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几点:第一,政府引导。以村两委为平台,对村民发展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进行思想动员,指导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社会资本入驻乡村,同时纳入县域统一宣传促销系统,组织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对村民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对旅游服务进行业务培训。第二,政策扶持。政府对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一定的政策扶持,包括项目立项、土地指标、苗木补贴、基础设施、景观设施修建资金支持等。第三,科学规划。以村民为主体,一切以村民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农业生产、景观农业、乡村建设、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统筹规划;以节庆为引爆点,打造多个民族节庆赛事,以品牌创建为根本,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品牌。第四,社区参与。村民对政府和外来企业不能存在抵触心理,要打破小农经济思想,扶贫先扶志,树立利益共享、勤于学习、不怕吃苦的精神。通过构建“民族文化+特色农业”双轮驱动型扶贫模式,总结“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学和社区参与”四大措施经验,以期对其它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建设小康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沈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探析——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15(10):42-43.
   [2]彭焘,曹洋.宜宾“百企进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走进兴文县永寿村[EB/OL]. [2016-09-07].https://sichuan.scol.com.cn/ybxw/201609/55636038.html.
   [3]王东琴.云南传统农耕文明区的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大理巍山县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4]张佳敏.吕梁山区贫困县扶贫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
期刊
【摘要】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我研究和发现进行学习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初中生物应用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
期刊
首先,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当前,地理课堂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应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  其次,教师不能总是固守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堂堂用、年年用,而要追求教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不断变化的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接
期刊
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这就取决于如何改变那些制约课堂气氛的不利因素。  我们要想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应与学生搞好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放下架子,打破师道尊严,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业务水平,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工程师”模样,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时,教学有了成果,学生和我一样兴奋,那高兴的样子好像是他们得好奖一样
期刊
【摘要】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和利用情境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境运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大脑中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与思维的前提,挖掘学生潜在的能量,激发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一节英语课,
期刊
阅读地图就是学生能独立地对地图上所表示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地形、气候、植被、位置、河流等)进行积极的思维,分析它们的特征以及各种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影响;能对照几种不同内容的地图综合说明各种地理事物间(包括各自然要素之间、各经济部门之间、自然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归纳出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  读图能力是初中学生地图技能中重要一环。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学会读图方法  众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在上课时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然而学习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无不渗透于每一节课,每一次激励、每一个眼神之中;渗透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形象之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 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期刊
体育常态课是在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下,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按照教学计划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而进行的日常教学。简单的说是按照教学计划面对学生所进行的日常体育教学称为体育常态课。是让学生学会基本体育技术,提高技能,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会在活动中与他人交往,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常态课不同的公开课、展示课的目的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或是给其他观摩
期刊
【摘要】  主要选择有争议的话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愿意参与其中,有话可说,通过学生争论,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找到最理想的答案。  【关键词】高效课堂辩论赛思维能力摸索  2009年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积极报名参与,当时讲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知识点到底怎么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在备课时和试讲时我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愈来愈重要。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活动,因为有着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等特点,更易为幼儿接受和喜爱。因此,要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就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对此,笔者仅发表一下自己的管见。  1.更新观念,强化体育活动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更多教师更倾心于教学上的活动设计,或幼儿在艺术项目上的兴趣培养,往往忽视幼儿的体育教育。而实际上幼儿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