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月,我还在感叹女儿贝贝对我念的书不感兴趣,这边让我给她念书,那边不是自己跑去玩了,就是开始驴唇不对马嘴地瞎提问,我实在怀疑小家伙是不是压根就对读书没开窍。不想这个月有天,贝贝让我刮目相看自己会读了,不光是学校老师给的英文小册子能读,中文课本也能读了;不光能读,而且兴致颇高,不让读都不成。
假期后,我和先生见贝贝在中文学校学得不错,就跟她的中文老师商量,新学年,让贝贝继续学中文。老师很赞同,根据贝贝的实际情况,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最终我和先生决定让贝贝先学汉字,过一段时间再学拼音。因为贝贝和她哥哥一样,写字写得非常慢,老师建议不如等贝贝大一点儿再学也不迟。而碰巧贝贝学校的老师这个月也开始了英文阅读课,就这样,贝贝同时开始了两种文字的阅读启蒙。我不仅担心贝贝把这两种文字混淆了,更担心她对中文阅读没兴趣。好在通过几周时间观察下来,贝贝的情况很不错。原来,幼儿自主阅读,真的耕是这么简单!
“听得懂,能说说”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基本条件
作为第一代移民,在语言上最不会放弃的是做自己儿女的母语教师。我和先生规定中文是家里的官方语言。这虽不民主,但至少现在两个孩子都听得懂,也能说说中文,虽然贝贝稍差,往往词不达意。至于英文,那是两个孩子的母语,宝贝俩只要凑到一起,我不干涉的话,嘀咕的肯定是英文,中文成了他们的第二语言。
正是因为“听得懂,能说说”,每当我给贝贝读书的时候,尽管她不识字,但故事的意思是明白的,所以,尽管提的问题千奇百怪,但我清楚地知道她的问题都是围绕着图片提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理解”。这个时候,贝贝读的是她对绘本的理解,而不是绘本上的文字。我认为这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关键一点。
“反复阅读”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必要条件
不知道妈妈们注意了没有,自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喜欢拿着一本书来来回回地看,有时候读得很顺,他们仿佛认识了书上所有的字,令人欣喜。而实际上呢,当你把每个字单独挑出来或是改变顺序,孩子就不认识了。这时有些家长就会很失望,认为孩子根本不识字,无法启动自主阅读。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幼儿自主阅读的初级阶段,美国老师叫“pre-reading”,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抽象的文字并没有很深的印象。但是,娃娃们的记忆力很好,会根据图片,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认字,且把不认识的字“猜”出来,这也是成人英文阅读常用的方法。我就有这种经验:一篇文章中,总有一些生字,如果一个一个查过去,那么阅读速度就非常慢,而且会影响阅读的兴趣,有时就会索性放弃;可是如果你跳过这些字继续看后面的,上下文通读过来,这个生词的意思有时就可以猜到,这样阅读速度就很快,文章的大意基本上也能了解。不仅仅是英文,中文的阅读也一样,跳过不认识的字,看上下文,基本上就了解了大意。对3~6岁的孩子来说,通读或背诵一段儿歌,远比认识某个字给孩子的成就感要大。所以他们喜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背下”一本书,然后读给大人听,这时候父母的一句鼓励就会让孩子自信心空前高涨,我们实在不需要过多纠缠于“这个词怎么念”、“你今天需要把每个字都记住”这种“小”事。
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关键
无论中英文,对幼儿阅读文章的选择都非常重要,一要有趣,二要简单,还要朗朗上口。这种小书,贝贝每周会拿回来一本,贝贝英文老师这周给他们准备的阅读材料是《Leaves》(树叶)。书的内容非常简单,树叶在大树上,在房子上,在小朋友的身上,在大南瓜上……孩子们只要认识“树叶”这个词,掌握句式,然后根据图片基本就能猜出后面的宾语是什么。熟能生巧,孩子多读几遍,看着图片,也就认识了单词。回想起来,我的大儿子也是从这种最简单的,几乎不像是书的书开始读书4这种书在美国不用买,在各大教学网站上就有,家长要做的就是直接下载后打印装订。
别看它简单,可是作用却不容小觑,它带给孩子的感觉是:我会读书了!想想看,还有比这更让一个需要父母帮助才能看书的孩子更骄傲的事么?老师选书的原则是:一本书里最好不超过5个生词,否则这本书就不太适合你家宝贝的水平。
“父母鼓励”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重要保证
都说美国家长以鼓励孩子为主,一点儿也不假,这也是我的亲身体会。老师更善于用这一点,每当孩子们在学校念完一本书,老师都会鼓励孩子把书带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我记得第一次听到贝贝完整地念完一本小书后的惊喜,这当然直接地鼓励了贝贝的学习热情,以后带回的几本小书她越念越开心,顺带着连中文识字与阅读的情绪都很高涨。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家贝贝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我念的那些亲子阅读的书籍对她来说,阅读难度太大!所以怎么能怪人家没兴趣々现在好了,每天贝贝缠着我给她念儿歌,念到她认识的字时,一定要停下来,留给她说,要不然就会不高兴地提醒我:妈妈,你要把这个字留给我!于是,我就又得从头开始了!
不过,开心归开心,做父母的还要注意一件事,就是孩子的记性好,忘性也比较大,不要指望她今天记住的字明天还认识。娃娃的记忆,就是在不断重复中加深的。对孩子自主阅读,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想方设法让自家宝宝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一旦宝宝厌倦了,不妨先等一等,过几天再开始。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令人欣喜的呢?
假期后,我和先生见贝贝在中文学校学得不错,就跟她的中文老师商量,新学年,让贝贝继续学中文。老师很赞同,根据贝贝的实际情况,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最终我和先生决定让贝贝先学汉字,过一段时间再学拼音。因为贝贝和她哥哥一样,写字写得非常慢,老师建议不如等贝贝大一点儿再学也不迟。而碰巧贝贝学校的老师这个月也开始了英文阅读课,就这样,贝贝同时开始了两种文字的阅读启蒙。我不仅担心贝贝把这两种文字混淆了,更担心她对中文阅读没兴趣。好在通过几周时间观察下来,贝贝的情况很不错。原来,幼儿自主阅读,真的耕是这么简单!
“听得懂,能说说”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基本条件
作为第一代移民,在语言上最不会放弃的是做自己儿女的母语教师。我和先生规定中文是家里的官方语言。这虽不民主,但至少现在两个孩子都听得懂,也能说说中文,虽然贝贝稍差,往往词不达意。至于英文,那是两个孩子的母语,宝贝俩只要凑到一起,我不干涉的话,嘀咕的肯定是英文,中文成了他们的第二语言。
正是因为“听得懂,能说说”,每当我给贝贝读书的时候,尽管她不识字,但故事的意思是明白的,所以,尽管提的问题千奇百怪,但我清楚地知道她的问题都是围绕着图片提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理解”。这个时候,贝贝读的是她对绘本的理解,而不是绘本上的文字。我认为这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关键一点。
“反复阅读”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必要条件
不知道妈妈们注意了没有,自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喜欢拿着一本书来来回回地看,有时候读得很顺,他们仿佛认识了书上所有的字,令人欣喜。而实际上呢,当你把每个字单独挑出来或是改变顺序,孩子就不认识了。这时有些家长就会很失望,认为孩子根本不识字,无法启动自主阅读。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幼儿自主阅读的初级阶段,美国老师叫“pre-reading”,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抽象的文字并没有很深的印象。但是,娃娃们的记忆力很好,会根据图片,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认字,且把不认识的字“猜”出来,这也是成人英文阅读常用的方法。我就有这种经验:一篇文章中,总有一些生字,如果一个一个查过去,那么阅读速度就非常慢,而且会影响阅读的兴趣,有时就会索性放弃;可是如果你跳过这些字继续看后面的,上下文通读过来,这个生词的意思有时就可以猜到,这样阅读速度就很快,文章的大意基本上也能了解。不仅仅是英文,中文的阅读也一样,跳过不认识的字,看上下文,基本上就了解了大意。对3~6岁的孩子来说,通读或背诵一段儿歌,远比认识某个字给孩子的成就感要大。所以他们喜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背下”一本书,然后读给大人听,这时候父母的一句鼓励就会让孩子自信心空前高涨,我们实在不需要过多纠缠于“这个词怎么念”、“你今天需要把每个字都记住”这种“小”事。
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关键
无论中英文,对幼儿阅读文章的选择都非常重要,一要有趣,二要简单,还要朗朗上口。这种小书,贝贝每周会拿回来一本,贝贝英文老师这周给他们准备的阅读材料是《Leaves》(树叶)。书的内容非常简单,树叶在大树上,在房子上,在小朋友的身上,在大南瓜上……孩子们只要认识“树叶”这个词,掌握句式,然后根据图片基本就能猜出后面的宾语是什么。熟能生巧,孩子多读几遍,看着图片,也就认识了单词。回想起来,我的大儿子也是从这种最简单的,几乎不像是书的书开始读书4这种书在美国不用买,在各大教学网站上就有,家长要做的就是直接下载后打印装订。
别看它简单,可是作用却不容小觑,它带给孩子的感觉是:我会读书了!想想看,还有比这更让一个需要父母帮助才能看书的孩子更骄傲的事么?老师选书的原则是:一本书里最好不超过5个生词,否则这本书就不太适合你家宝贝的水平。
“父母鼓励”是启动幼儿自主阅读的重要保证
都说美国家长以鼓励孩子为主,一点儿也不假,这也是我的亲身体会。老师更善于用这一点,每当孩子们在学校念完一本书,老师都会鼓励孩子把书带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我记得第一次听到贝贝完整地念完一本小书后的惊喜,这当然直接地鼓励了贝贝的学习热情,以后带回的几本小书她越念越开心,顺带着连中文识字与阅读的情绪都很高涨。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家贝贝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我念的那些亲子阅读的书籍对她来说,阅读难度太大!所以怎么能怪人家没兴趣々现在好了,每天贝贝缠着我给她念儿歌,念到她认识的字时,一定要停下来,留给她说,要不然就会不高兴地提醒我:妈妈,你要把这个字留给我!于是,我就又得从头开始了!
不过,开心归开心,做父母的还要注意一件事,就是孩子的记性好,忘性也比较大,不要指望她今天记住的字明天还认识。娃娃的记忆,就是在不断重复中加深的。对孩子自主阅读,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想方设法让自家宝宝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一旦宝宝厌倦了,不妨先等一等,过几天再开始。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令人欣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