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众所周知,大力提倡并推行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强林之中。而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实施心理教育。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和中小学校都普遍偏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只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部分中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轻生现象、攻击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此,我认为,家庭、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一定要搞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家长不是过分地娇宠溺爱孩子,就是“望子成龙”心切,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简单落后。这种娇宠溺爱或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不当的现象,无疑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之一。加上当今社会离婚率过高,单亲家庭日趋增多。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心理无疑是有阴影的。另外,为了生计,大多数农村家长都选择外出打工,致使留守孩子增加,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这样的孩子心理很难健全。于是,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性格孤僻、自私多疑也就在所难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一旦稍不顺心,学生就很容易走向极端。
  二、不当的教育方法
  应试教育只看重分数,这就导致了教师只看重尖子生和“双差生”。 大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是那些成绩优异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和那些调皮捣蛋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忽略了中间大部分学习平平表现一般的学生,从而造成了这些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
  1.教师的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使得这类学生因缺乏一份关爱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一个中等生在日记中写道:“有一次上课时,我肚子疼,我感到很高兴。因为以前老师总是关心别人,我羡慕极了。今天终于轮到我了,老师和同学都围过来询问、找药、倒水、送医院。我心里乐滋滋的。”从这篇日记当中,我们看到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博得老师的关爱,学生竟以病痛为乐。这的确令人深思。足见教师对学生的不闻不问,造成了学生多大的心理伤害。
  2.学校班组的奖励和评优与中等生毫不相干,导致他们缺乏上进心。我曾做过很多次谈话调查,大多数中等学生表示难度较大的任务自己鞭长莫及,难度较小的又不具备挑战性,努力与否一个样,反正优秀与我无缘。由于这种奖励机制的不健全,普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使得他们产生了努力也枉然的自暴自弃。所以,注重培养中等学生的自信心与上进心,给他们一种积极愉快的成长竞争环境已成为一种必然。
  3.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给“一般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一般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处处小心谨慎。他们怕老师批评,一旦受了批评,总认为自己不中用,老师看不起自己。这类学生时时背着心理包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例如:有一学生课堂上搞了个小动作,老师发现后,当众喝斥他:“看你那副德行”,就是这句老师认为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挫伤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教师批评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否则就可能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
  三、应试教育的弊端
  由于到目前为止,多数学校还实行着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和老师。使得我们的学生一味地沉入书海,我们的教师一味地关注成绩。这就造成了对学生心理教育的严重忽视。同时,学校和家庭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当他们的心理素质承受不了现实矛盾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于是,小学生喝鼠药自杀,中学生跳楼自杀以及中小学生互相砍杀甚至致人死亡的种种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四、交流倾诉的条件有限
  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由于没有心理咨询机构,加之与老师父母交流的机会又很少,所以只能憋在心里,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日积月累,必然产生心理疾病。多起中学生相互残杀的事件,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五、外界信息的耳濡目染
  如今是信息社会,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很多,而这些信息当中也有不少的“垃圾信息”,比如身边的黄毒,黑社会暴力,追星热等,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这些来自外界的有意无意地诱惑,学生盲目模仿崇拜,刺激与过瘾之后出现的往往就是悲剧。
  以上种种,无一不体现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的不被重视,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有意識无意识的忽略,导致了我们的孩子畸形成长,他们有的是高分低能,有的是暴力自私,有的是狭隘自闭,更有甚者伤害到了周围人的生命安全,血的教训是惨痛的,生活的考验也是真实的。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在一系列“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尝试教育”“成功教育”“情景教学”“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教育氛围之下、但在责任和安全的约束下、在文化成绩的压力下、在怕承担责任事故的畏惧之下,我们体育学科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呢?对此,我们在学校体育课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究。  我认为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坚持学科为本、以人为本,明确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教学,冷静思索、务实工作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实施,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故此,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突出。而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开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鉴于此,笔者从剖析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建设性探讨和探索
期刊
对于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目前尚无定论,也无评价标准,不同地域不同专家也各持各的观点,但我认为从教师的社会功能看,教师肩负的是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才的培养,为培养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这样的教师就是好教师。下面谈谈我对好教师的几点看法:  一、好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是吧事情做得最趋完美的前提,一名教师要做到兢兢业业,才能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事业才能有成就。2004
期刊
【摘 要】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倾向是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份。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绝非单边的知识传授,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情感因素)唤醒,使人得以成为自觉、自由活动的人。传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控制”者角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话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探索式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读、说、听、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学习理论,把握新课标精神,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同时,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其理念是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的环境并获得学习成功。下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探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与大家交流。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的教学实际充分发挥主导性。教师通过积极引导、疏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其创新
期刊
【摘 要】好的班级制度要便于班主任在管理任教学科时统一管理,同时也可以增加任课教师在班级中的威信。班级激励性评价机制来源于班规,他将班规与评价融为一体。班干部的选拔和管理要培训与轮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恰当的、充分的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各施其才。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理念;制度建立;班主部选拔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 班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是学生自我教
期刊
【摘 要】在不少人眼中,“创新”与班级管理无关,只与教学有关系。其实不然,创新教育不仅是渗透在课程目标体系和各学科教育之中,更体现于点点滴滴的班级管理中。本文从“观念的转变、环境的突破、教育的拓宽、家长的主动性”等方面,有力地对此观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班级管理;创新  在当今教育浪潮中,创新教育已成为主旋律,新的教育理念已充斥着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
期刊
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都需要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与时俱进地落实好小学教育管理,对发展教育事业、迈向现代化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世纪,科教兴国战略已进入崭新的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管理者的共识。因此,怎样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规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老师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也认为“管理班级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不管”,即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的班级。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品质乃至命运。班级管理已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班级管理已不全是班主任的职责,更多地则落在了班干部的身上。,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