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升初发榜,看见南外录取榜出现儿子的名字,我还真不敢相信。因为儿子成绩在班级一直处于中等,忍不住扫了一眼日历,想瞧瞧那天是不是愚人节。
儿子拿到通知书后给我写过这样一封信——
面对通知书,不少同学回想起几年的努力,哭了。我觉得这是个意外,因为我真正花的功夫不多。
你没给我太大的压力,常说要让孩子活得像个孩子。用不着在虚高的目标面前过于紧张,只要尽力就行。
周末,同学的妈妈都给孩子报这报那班,你老带我去上大地一课——在树林下看书、捉虫、捡树叶,或者与虫共眠……
朋友警告你:将为孩子童年的快乐付出惨重代价,会输在起跑线上。你为此犹豫过。但你爱引用那句话:不要站在高山,不要站在平原,最美的世界,是从半高处看。你也主张我努力攀登,可惜我途中贪玩,光顾看风景,望呆,忘了走脚下的路……
“半高处”不是一个励志的词。但我以为幽谷确实更好看——深泉可流出长河的开阔,也可飘出闲云的优雅。当然,这样教育男孩,会不会使他缺乏竞争力?
比如带他学琴。
二年级学校开设兴趣课,他自己报名学书法,我却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回家他问我:这是兴趣班吗?我说,是呀。他振振有词道:那就先得服从我的兴趣!书法练了一阵,他想学琴了。但拒绝学电子琴,原因是做过“实验”:他和同学捉了12只蚂蚁,放到电子琴的一个琴键上,结果琴键就往下沉,多吃不住劲呀。要学,就学有力度的钢琴!钢琴一学几年,我跟钢琴老师说好不考级。老师很奇怪,说没见过不要求考级的家长。
老师每次来家里上课,都会带不同的音乐会碟片。每次两个课时,一半弹琴,一半欣赏音乐。这是我家周末的开心节目。有一则儿子的弹琴日记——
我从书上看到:植物也会欣赏音乐。当人弹琴时,有的花草会“叶动如舞”。用音乐观察植物,结果发现:听激烈摇摆舞的植物,生长暂时停止了;听轻音乐的那一组植物,在拔节生长。我马上就跑到钢琴前,弹了几支轻松的练习曲,然后把我的脑袋伸出窗外,看看门前的小草是不是比人家的小草长得高?好像真的高一点。于是我的琴弹得更欢快了。
有一阵,儿子钢琴练得不耐烦,又怕我监视,干脆拉我一起学:我们可以四手联弹。就这样,我还真把“拜厄”的简单曲子弹下来了,也算一乐。
一次,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来宁演出,我买票去看。因为票太贵,没给儿子买,准备让他看碟。谁知他一定要去现场:妈妈,看碟和去现场太不一样了,你想想,一个浪头拍到你脑门上,是什么感觉?那就是音乐现场!这句“浪头”一样的话拍动了我。为这拍到脑门上的乐感,我花费几百元带他去了现场。
虽然没有钢琴10级证书,但钢琴成了儿子自得其乐的伙伴。太多课本砌成的围墙里,那叮叮当当的音符,像从墙上凿开的窗洞……
二
窗洞外有自己种的花草。一棵老树把我领回起点——有时候,童年印象会像血亲召唤一样忽然呈现,并悄悄潜伏,左右人的余生。
我多次给儿子讲过自己小学时的一段经历:老师在大树下开过一堂小课,强调回到土地的阅读。他说最丰富的养料不藏在书里,而是长在大地。有人看得见世界,看不见美。为什么?不接地气。“灵魂里不能没有树。”老师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观察视角——从树读起。
从此,树成了我默契的朋友。对美的感知,激发于对树的凝视。那每一片叶子,都像儿童简笔画,有着了不起的单纯。阳光不时更新树的姿态,最初读到它的葱茏,慢慢读出它的神秘,读出了它和生命的关联。
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复旦大学校长如是说。那棵树,真是超越了知识的一种教养,成为让我受用一生的书。
也曾有过失落的一幕:幽静的山林间,树木打开了初春景观。随妈妈春游的儿子,却照样打开他的手提电脑。静默中,有什么嗒一声在耳畔响起。妈妈仰起脸,一滴雨刚好落下,把眼睛洗得透明。于是看见一枚枚春芽,在张开。张开的还有小昆虫的翅膀,细草茸茸的,像婴儿的毛发……一回头,见儿子浑然不觉,仍盯着电脑一动不动,动的只是游戏里的怪兽。
妈妈有点悲哀:这春天是败给怪兽了。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已不再阅读土地了?鼠标一点就打开的世界里还缺少了什么?忙乱中如何将你还给自己?
小学的周末下午,我常带儿子在清凉山公园的树林里度过(不允许带电脑)。林中有石桌子石凳子,儿子的作业要不了一个小时,就在那上面完成。忽然发现一个鸟巢,里头钻出指甲盖大的几颗小脑瓜,新芽似的小嘴,开成一束豌豆花。一只鸟居然蹦到儿子肩头,和他叽叽咕咕交谈。
儿子把树叶画下来,还填进这样几行字:清凉山听起来很清凉,像含了一片西瓜霜。树枝把天空切成多边形,叶子飘下如一群逃学的小孩,满地打滚玩耍……
有一本书曾让儿子疼痛迷茫,是丹尼尔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内容有点残酷:智障者查理·高登接受一项研究,通过做手术改变自己的智能。手术后,查理智能急剧升高。随之发现世界那样复杂,查理跟同时接受实验的小白鼠阿尔吉侬同命相连。他留下的最后报告,是让人在阿尔吉侬的墓地,献上一束鲜花。智障的时候,他是个快乐的天才,一切多么简单。智商太高时,他成了一颗苦药丸。儿子为之困惑:“妈妈,这是一个问题:做快乐的小疯子呢,还是做痛苦的大天才?”
“接受你本来的自己。”我回答。看看《那些不结果实的叶子》这本书——大部分孩子就是普通叶子。成功的果实,鲜亮、稀少,给你圆满的感觉,但也可能把你轰出自身以外,变成转基因产品。
如今儿子已在读大学,依然是“半高处”的一片快乐叶子。2015年的母亲节,我在享受儿子送的礼物:一个草编的包,里面装着来自北美的玉米籽、红橡籽,插在草地的太阳能夜光灯,竹篮状的小小音响,正好悬挂枝头听。“老妈的气质,适合与草木为邻。”
哈,敦促我回到大地再“养育”呢,谢谢这份“懂得”。的确,我的人生美学建在橡树上——无用之美构成了生命底色。
回望中,又见柯罗画布上飘飞的叶子,古树阅尽苍凉后的天高云淡。“人活不过一棵树”,而灵性是可以不断生长的。
(作者系一级作家,其作品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及语文课本,获过“冰心散文奖”。)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小升初发榜,看见南外录取榜出现儿子的名字,我还真不敢相信。因为儿子成绩在班级一直处于中等,忍不住扫了一眼日历,想瞧瞧那天是不是愚人节。
儿子拿到通知书后给我写过这样一封信——
面对通知书,不少同学回想起几年的努力,哭了。我觉得这是个意外,因为我真正花的功夫不多。
你没给我太大的压力,常说要让孩子活得像个孩子。用不着在虚高的目标面前过于紧张,只要尽力就行。
周末,同学的妈妈都给孩子报这报那班,你老带我去上大地一课——在树林下看书、捉虫、捡树叶,或者与虫共眠……
朋友警告你:将为孩子童年的快乐付出惨重代价,会输在起跑线上。你为此犹豫过。但你爱引用那句话:不要站在高山,不要站在平原,最美的世界,是从半高处看。你也主张我努力攀登,可惜我途中贪玩,光顾看风景,望呆,忘了走脚下的路……
“半高处”不是一个励志的词。但我以为幽谷确实更好看——深泉可流出长河的开阔,也可飘出闲云的优雅。当然,这样教育男孩,会不会使他缺乏竞争力?
比如带他学琴。
二年级学校开设兴趣课,他自己报名学书法,我却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回家他问我:这是兴趣班吗?我说,是呀。他振振有词道:那就先得服从我的兴趣!书法练了一阵,他想学琴了。但拒绝学电子琴,原因是做过“实验”:他和同学捉了12只蚂蚁,放到电子琴的一个琴键上,结果琴键就往下沉,多吃不住劲呀。要学,就学有力度的钢琴!钢琴一学几年,我跟钢琴老师说好不考级。老师很奇怪,说没见过不要求考级的家长。
老师每次来家里上课,都会带不同的音乐会碟片。每次两个课时,一半弹琴,一半欣赏音乐。这是我家周末的开心节目。有一则儿子的弹琴日记——
我从书上看到:植物也会欣赏音乐。当人弹琴时,有的花草会“叶动如舞”。用音乐观察植物,结果发现:听激烈摇摆舞的植物,生长暂时停止了;听轻音乐的那一组植物,在拔节生长。我马上就跑到钢琴前,弹了几支轻松的练习曲,然后把我的脑袋伸出窗外,看看门前的小草是不是比人家的小草长得高?好像真的高一点。于是我的琴弹得更欢快了。
有一阵,儿子钢琴练得不耐烦,又怕我监视,干脆拉我一起学:我们可以四手联弹。就这样,我还真把“拜厄”的简单曲子弹下来了,也算一乐。
一次,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来宁演出,我买票去看。因为票太贵,没给儿子买,准备让他看碟。谁知他一定要去现场:妈妈,看碟和去现场太不一样了,你想想,一个浪头拍到你脑门上,是什么感觉?那就是音乐现场!这句“浪头”一样的话拍动了我。为这拍到脑门上的乐感,我花费几百元带他去了现场。
虽然没有钢琴10级证书,但钢琴成了儿子自得其乐的伙伴。太多课本砌成的围墙里,那叮叮当当的音符,像从墙上凿开的窗洞……
二
窗洞外有自己种的花草。一棵老树把我领回起点——有时候,童年印象会像血亲召唤一样忽然呈现,并悄悄潜伏,左右人的余生。
我多次给儿子讲过自己小学时的一段经历:老师在大树下开过一堂小课,强调回到土地的阅读。他说最丰富的养料不藏在书里,而是长在大地。有人看得见世界,看不见美。为什么?不接地气。“灵魂里不能没有树。”老师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观察视角——从树读起。
从此,树成了我默契的朋友。对美的感知,激发于对树的凝视。那每一片叶子,都像儿童简笔画,有着了不起的单纯。阳光不时更新树的姿态,最初读到它的葱茏,慢慢读出它的神秘,读出了它和生命的关联。
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复旦大学校长如是说。那棵树,真是超越了知识的一种教养,成为让我受用一生的书。
也曾有过失落的一幕:幽静的山林间,树木打开了初春景观。随妈妈春游的儿子,却照样打开他的手提电脑。静默中,有什么嗒一声在耳畔响起。妈妈仰起脸,一滴雨刚好落下,把眼睛洗得透明。于是看见一枚枚春芽,在张开。张开的还有小昆虫的翅膀,细草茸茸的,像婴儿的毛发……一回头,见儿子浑然不觉,仍盯着电脑一动不动,动的只是游戏里的怪兽。
妈妈有点悲哀:这春天是败给怪兽了。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已不再阅读土地了?鼠标一点就打开的世界里还缺少了什么?忙乱中如何将你还给自己?
小学的周末下午,我常带儿子在清凉山公园的树林里度过(不允许带电脑)。林中有石桌子石凳子,儿子的作业要不了一个小时,就在那上面完成。忽然发现一个鸟巢,里头钻出指甲盖大的几颗小脑瓜,新芽似的小嘴,开成一束豌豆花。一只鸟居然蹦到儿子肩头,和他叽叽咕咕交谈。
儿子把树叶画下来,还填进这样几行字:清凉山听起来很清凉,像含了一片西瓜霜。树枝把天空切成多边形,叶子飘下如一群逃学的小孩,满地打滚玩耍……
有一本书曾让儿子疼痛迷茫,是丹尼尔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内容有点残酷:智障者查理·高登接受一项研究,通过做手术改变自己的智能。手术后,查理智能急剧升高。随之发现世界那样复杂,查理跟同时接受实验的小白鼠阿尔吉侬同命相连。他留下的最后报告,是让人在阿尔吉侬的墓地,献上一束鲜花。智障的时候,他是个快乐的天才,一切多么简单。智商太高时,他成了一颗苦药丸。儿子为之困惑:“妈妈,这是一个问题:做快乐的小疯子呢,还是做痛苦的大天才?”
“接受你本来的自己。”我回答。看看《那些不结果实的叶子》这本书——大部分孩子就是普通叶子。成功的果实,鲜亮、稀少,给你圆满的感觉,但也可能把你轰出自身以外,变成转基因产品。
如今儿子已在读大学,依然是“半高处”的一片快乐叶子。2015年的母亲节,我在享受儿子送的礼物:一个草编的包,里面装着来自北美的玉米籽、红橡籽,插在草地的太阳能夜光灯,竹篮状的小小音响,正好悬挂枝头听。“老妈的气质,适合与草木为邻。”
哈,敦促我回到大地再“养育”呢,谢谢这份“懂得”。的确,我的人生美学建在橡树上——无用之美构成了生命底色。
回望中,又见柯罗画布上飘飞的叶子,古树阅尽苍凉后的天高云淡。“人活不过一棵树”,而灵性是可以不断生长的。
(作者系一级作家,其作品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及语文课本,获过“冰心散文奖”。)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