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注重,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透彻,不利于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本文主要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現状以及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详细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素养的措施,目的在于从理论层面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意识;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58-02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需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激发和调动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薄弱原因分析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现状
1.没有问题可提
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可提的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问题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交流能动性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创新方式方法,甚至有些教师直接照本宣科,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思维拓展和延伸。教师不提问,学生也更加没有主动提问意识,并且对于现成的问题书本上就有答案,学生无需提问。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问题思维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其在课堂中没有问题可提,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1]。
2.不会提问
笔者在地理教学中发现,学生不会提问的现象也比较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记忆地理知识,缺乏自我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索精神。如讲到亚洲与欧洲的面积、地形等问题时,学生并不会延展到两大洲的气候上来,只会提问两大洲的面积大小和主要地形,并且学生在提问时并没有把握要点,提出的问题和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匹配,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质量,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地理知识[2]。
3.不敢提问
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由于不敢提问,导致在地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很多时候部分教师因个人掌握的知识存在局限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会主动避开问题,这会打击学生提问的信心;有些学生由于个人对知识掌握不全面,担心提问会遭到教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歧视,自信心下降。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导致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不敢表现自己,从而造成了学生不敢问的现象。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学生地理基础不牢固
笔者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问题意识较薄弱与学生地理基础不牢固有着很大的关系,受此影响的学生很难提出问题。一旦学生对地理课程没有兴趣,在课堂中就不会主动提问,提问的意识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信心不足,加上对地理基础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同时随着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发展,学生很容易失去问题意识。
2.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
首先,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部分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敏感,在地理课堂中的问题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强化。其次,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提问空间,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没有提问的欲望和需求,主动产生的疑问越来越少,渐渐形成了“等靠要”的学习习惯,其地理学科素养和能力越来越弱,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比较低,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比较薄弱。
3.教师对现代教育手段的理解应用不够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有助于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多媒体教学在视觉呈现以及思维引导上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以往教学的短板。但目前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理解应用不够,对情境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导致解答与提问的矛盾产生,有些学生问题太少,有些学生甚至不会提问。以往的教学习惯与现代教育手段不相融,说到底还是教师观念的问题。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
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注重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下几点培养措施可供参考。
(一)聚焦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要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善于提问,才能真正对自身良好的学习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地理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从这些层面努力,才能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调动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让我们走进地理”时,这一章节当中的知识点主要是身边的地理知识以及怎样学习地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要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对身边的地理资源进行阐述,说说学习地理知识对自己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对身边的地理知识就会产生好奇心。教师再逐步深入就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解开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的疑惑。 (二)科学导入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通过科学导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探究,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科学的导入方法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讲述“中国的民族”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泼水节以及侗族大歌等内容,让学生对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产生兴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国其它民族的特色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学生在问题的调动下会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这一地理知识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对学生良好学习和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构建问题情境,优化问题意识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地理知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是比较丰富的,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优化,做好课程设计,充分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和学生实际掌握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兴趣有机的结合,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问题的生成,带动学生深入思考。如在教学“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自然灾害发生的视频,如展示汶川地震发生时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看直观的画面内容感受自然灾害的可怕以及危害。然后让学生思考本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状况。在学生对本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状况了解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自然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
夯实的基础是科目延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注重初中地理知识的讲解。一方面,教师在课程上需要进行合理设计,避免重主科轻副科的现象;另一方面,明确地理学科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研组对地理学科的研究时间和方向,如一周组织一次教研探讨,以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增加学生兴趣,优化问题意识培养环境。
(五)注重问题讨论环境优化
要提高学生整体的问题意识,还需要优化问题讨论环境。可以设立讨论小组进行团队化探讨,选拔队长,做好团队要求,提高学生的问题讨论和总结能力。还可通过组织有奖竞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情境理解能力,不断强化学生对小组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表现力等综合能力。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提出,可以逐渐强化学生的问題思维,解决学生不会问的尴尬。
(六)增加与学生的线上线下交流互动
在新体制和新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频率大大提升,建立有效的沟通媒介是有效解决学生不敢问的好方法。有些学生性格较内向,不敢当面提问,对此,教师需要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改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互助平台等,以问答、留言等方式进行问题解答,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问题意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和能动性,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加以强化,才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菊萍.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9(2).
[2]刘贵艳.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8(22).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意识;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58-02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需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激发和调动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薄弱原因分析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现状
1.没有问题可提
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可提的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问题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交流能动性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创新方式方法,甚至有些教师直接照本宣科,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思维拓展和延伸。教师不提问,学生也更加没有主动提问意识,并且对于现成的问题书本上就有答案,学生无需提问。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问题思维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其在课堂中没有问题可提,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1]。
2.不会提问
笔者在地理教学中发现,学生不会提问的现象也比较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记忆地理知识,缺乏自我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索精神。如讲到亚洲与欧洲的面积、地形等问题时,学生并不会延展到两大洲的气候上来,只会提问两大洲的面积大小和主要地形,并且学生在提问时并没有把握要点,提出的问题和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匹配,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质量,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地理知识[2]。
3.不敢提问
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由于不敢提问,导致在地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很多时候部分教师因个人掌握的知识存在局限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会主动避开问题,这会打击学生提问的信心;有些学生由于个人对知识掌握不全面,担心提问会遭到教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歧视,自信心下降。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导致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不敢表现自己,从而造成了学生不敢问的现象。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学生地理基础不牢固
笔者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问题意识较薄弱与学生地理基础不牢固有着很大的关系,受此影响的学生很难提出问题。一旦学生对地理课程没有兴趣,在课堂中就不会主动提问,提问的意识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信心不足,加上对地理基础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同时随着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发展,学生很容易失去问题意识。
2.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
首先,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部分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敏感,在地理课堂中的问题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强化。其次,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提问空间,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没有提问的欲望和需求,主动产生的疑问越来越少,渐渐形成了“等靠要”的学习习惯,其地理学科素养和能力越来越弱,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比较低,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比较薄弱。
3.教师对现代教育手段的理解应用不够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有助于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多媒体教学在视觉呈现以及思维引导上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以往教学的短板。但目前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理解应用不够,对情境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导致解答与提问的矛盾产生,有些学生问题太少,有些学生甚至不会提问。以往的教学习惯与现代教育手段不相融,说到底还是教师观念的问题。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
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注重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下几点培养措施可供参考。
(一)聚焦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要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善于提问,才能真正对自身良好的学习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地理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从这些层面努力,才能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调动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让我们走进地理”时,这一章节当中的知识点主要是身边的地理知识以及怎样学习地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要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对身边的地理资源进行阐述,说说学习地理知识对自己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对身边的地理知识就会产生好奇心。教师再逐步深入就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解开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的疑惑。 (二)科学导入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通过科学导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探究,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科学的导入方法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讲述“中国的民族”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泼水节以及侗族大歌等内容,让学生对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产生兴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国其它民族的特色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学生在问题的调动下会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这一地理知识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对学生良好学习和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构建问题情境,优化问题意识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地理知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是比较丰富的,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优化,做好课程设计,充分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和学生实际掌握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兴趣有机的结合,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问题的生成,带动学生深入思考。如在教学“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自然灾害发生的视频,如展示汶川地震发生时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看直观的画面内容感受自然灾害的可怕以及危害。然后让学生思考本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状况。在学生对本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状况了解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自然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
夯实的基础是科目延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注重初中地理知识的讲解。一方面,教师在课程上需要进行合理设计,避免重主科轻副科的现象;另一方面,明确地理学科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研组对地理学科的研究时间和方向,如一周组织一次教研探讨,以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增加学生兴趣,优化问题意识培养环境。
(五)注重问题讨论环境优化
要提高学生整体的问题意识,还需要优化问题讨论环境。可以设立讨论小组进行团队化探讨,选拔队长,做好团队要求,提高学生的问题讨论和总结能力。还可通过组织有奖竞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情境理解能力,不断强化学生对小组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表现力等综合能力。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提出,可以逐渐强化学生的问題思维,解决学生不会问的尴尬。
(六)增加与学生的线上线下交流互动
在新体制和新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频率大大提升,建立有效的沟通媒介是有效解决学生不敢问的好方法。有些学生性格较内向,不敢当面提问,对此,教师需要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改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互助平台等,以问答、留言等方式进行问题解答,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问题意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和能动性,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加以强化,才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菊萍.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9(2).
[2]刘贵艳.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