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关于改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策略,以期促进生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 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就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谈谈心得体会。
一、巧设导入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1]。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结合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提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用这样一个实例引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知识的渴望。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提不起兴趣。如何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是生物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师生互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你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知道多少有关癌症的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的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再做教学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式学习。不能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之处[2]。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指导者和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科学的热情。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3]。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运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播放有丝分裂的动画,将其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容易把握重点内容。因此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注重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还应加强对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全面落实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邬恒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1(50):34-38.
[2]李文兵.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理论导报,2011(06):46-48.
[3]尚继龙.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N].广元日报,2010(05):53-56.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 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就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谈谈心得体会。
一、巧设导入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1]。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结合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提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用这样一个实例引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知识的渴望。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提不起兴趣。如何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是生物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师生互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你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知道多少有关癌症的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的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再做教学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式学习。不能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之处[2]。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指导者和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科学的热情。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3]。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运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播放有丝分裂的动画,将其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容易把握重点内容。因此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注重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还应加强对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全面落实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邬恒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1(50):34-38.
[2]李文兵.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理论导报,2011(06):46-48.
[3]尚继龙.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N].广元日报,2010(0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