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彬老师是一位爱动脑筋的语文老师,他教语文不愿意人云亦云,总要琢磨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做法成就了他的教育事业。他花了多年的时间做文本细读方面的研究并写了《经典文本细读津梁》一书,让我写序。写些什么呢?就写写我的心得吧。
文本细读,作为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在孙绍振、钱理群、王先霈等一批著名学者的大力提倡和率先垂范之下,俨然已褪去其枯燥玄奥的面目,并日益走进中学语文课堂,赢得了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尝试。对细读的认同,绝非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其本质乃是人们对以前粗疏、机械甚至错误教学观念的反思和修正,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由于上述名家多是在纯文学理论层面上介入文本细读,其目的是力求将作家的艺术创造力与文本的艺术奥秘揭示出来,较少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语境出发提出文本细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于是,如何将文本细读更加有效、深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便成为一线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
李彬老师在一线讲坛已躬耕30年,对细读教学独有会心。书名中的“津梁”二字,颇为恰切,体现出李老师对这一问题的性质,以及对这本书定位的认识是非常准确的。“津梁”,即连接两岸,助人渡河的桥梁。在书中,它连接的正是文本细读理论与具体教学策略,它欲探寻的是二者得以有机融通的逻辑接口。在这一定位的指导下,全书的筋骨、线索和具体章节的安排都始终体现出理论建构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理论的深刻性、系统性与教学方法的丰富性、灵活性相得益彰,这对于一线教师无疑具有切实的指导性。为搭建这一“津梁”,李彬老师做了大量追根溯源、归纳总结以及个案分析的工作,使得中学语文的细读教学不再尴尬地徘徊于各种细读理论与教学技法之间,渐趋于自成体系,这确是非常难得的!
上文指出,尽管有诸多名家对文本细读作了一定的研究,有的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细读方法,比如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错位法”,但其与语文教学毕竟属于两个体系。如将其直接植入中学课堂,难免会干扰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也将削弱以上方法的阐释效力。所以,建构一个较为完善的语文细读教学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为此,该书在纵向与横向两个逻辑层面切入,为细读教学廓清了理论背景。纵向,指的是在文学理论层面上,追溯文本细读的起源。该书从我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西方的新批评理论,以及当下的阅读教学三个维度,梳理了一些代表性观点,分别指出了它们之于细读教学的价值。这一略显枯燥、繁琐的工作对于奔忙在中学一线的老师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压力,但李老师在书的开篇用一节内容就较好地完成了,可见他已很明了自己的研究处于理论谱系的何种位置。虽然只有一节内容,它却足以告诉我们,中学语文的细读教学并非跟风、臆想出来的课题,它有深厚、丰富的理论传统,它是这些批评理论与当下中学语文教学视域融合之后,自然生成的一个问题。横向,指的是立足于教学活动本身,探寻实践文本细读的依据。这里,李彬老师从教育学、心理学、接受美学与高中语文新课标四个角度,来分析文本细读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展开的必要性和规律性。尤其是,将语文新课标列入其中,便将细读教学之根扎进了现行权威的教育理念之中,也为文本细读进入一线教学找到了抓手。于是,我们看到第二章,便从语文课程教学要求,教学文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整合六个方面,阐述了文本細读教学内容安排的几个原则。如此,相对玄奥的文本细读便以一线教师更为熟悉、更易驾驭、更具有操作性的面貌呈现出来。
如果说,宏观理论的建构与转换可见出一名教师的理论修养,那么,直面语文课本中大量的经典文本,对其作精雕细刻、细致入微地解读,则更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所言:“要想真正得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所谓“语文味道”,就是每一篇经典文本所内蕴的,源自文学艺术本身的魅力与奥秘。这一“味道”只有细品、细嚼方能感知,那种粗疏浅陋、大而化之,甚至先入为主的解读只能带给人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说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该书将大部分篇幅都留给了对具体细读教学内容、方式、策略、方法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见微知著的细读功力。
为了便于一线教师理解,也为了防止陷入琐碎细读方法的缠绕之中,李彬老师一反长期以来“淡化文体”的风气,坚持了文体导向,从而使文本细读在不同文体的视域内获得了各具特色、深入细致得展开。童庆炳先生指出:“文体是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形式,它折射出作家独特的个性特征、感觉方式、体验方式、思想方式、精神结构,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所以,不同的文体必然内含着各自文本细读的规律,将这些规律找出来,凸显重难点,对于一线教师的细读教学无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总体看来,该书对各种文体的细读是有针对性的。比如,面对文言文,便强调对语言的品味;面对古诗词,则强调对意脉的把握;面对小说,则强调对人物和情节的解读;面对新诗,则强调对现代意识的培养。可见,这些细读教学策略均是因体而设,抓住了该文体最需要中学生掌握的特质。这样的细读就是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真正地深进去、细下去。比如在分析《项脊轩志》时,作者抓住不为人所注意的“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一句,进行深入追问,发掘这一“闲笔”背后的情感逻辑。最终发现,文中的“阁子”应是“姐姐在家里经常提起,而且肯定是在姐妹们面前夸耀,反复描述南阁子中的甜蜜生活,引起了妹妹们的好奇与兴趣,甚至是‘向往’。”这一分析是符合人情事理的,深化了我们对这一名篇的理解,让人耳目一新。
对具体细读教学方法的介绍,既是全书逻辑结构的最后一环,也是我最为期待的部分,因为任何方式和策略最终必须落实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的方法上面来。在仔细阅读该书第五章后,我发现,李彬老师提炼出的十种细读方法,即诵读法、体验法、想象法、推敲法、 还原法、比较法、变形法、入境法、评点法、改写法,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细读法,而孙绍振等文艺理论家所总结的是学者细读法,二者各有擅长。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教师细读法无疑更为亲切、娴熟,因为它们是在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再经过理论总结和提升所获得的,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教学。尤为难得的是,李彬老师所总结的方法既吸取了学者细读法的有益成分,也接通了东西方细读批评的传统,将二者都化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而使得上述五种方法看似寻常,实则更为系统、深化、凝练、丰富。它将传统教学方法中有细读特质的成分去粗取精,会聚于此,并合理地融贯到具体教学主题的拟定、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场景的营造之中,使我们看到了细读教学法勃勃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实践前景。比如在介绍“评点法”时,李老师将其多年教学心得总结成一张表格,清晰地标示出运用评点法组织教学活动时,其内部环节设计的思路。不论是时间的安排,还是师生角色的分配,都井井有条、一目了然。可以说,参照这张表格,师生当可以在其引领之下,将教学活动较为理想地“细”下去、“深”进去。阅读至此,我感到,语文细读教学法真正地“落了地”,从高头讲章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散碎走向了规范。所谓“且把金针度与人”,当是如此吧!
掩卷之时,我的一个感受愈发清晰,即这本书可以说是为热闹多年的中学语文细读教学作了一个冷静、深刻的小结,也为李老师本人三十年的教师生涯划了一个逗号,更为以后的教研之路奠定了一个新的起点。凭着李彬老师在文中展现的才思以及对语文教学不竭的热情,我相信并且期待李彬老师在细读教学研究之路上收获更多硕果。
[作者通联: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本细读,作为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在孙绍振、钱理群、王先霈等一批著名学者的大力提倡和率先垂范之下,俨然已褪去其枯燥玄奥的面目,并日益走进中学语文课堂,赢得了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尝试。对细读的认同,绝非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其本质乃是人们对以前粗疏、机械甚至错误教学观念的反思和修正,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由于上述名家多是在纯文学理论层面上介入文本细读,其目的是力求将作家的艺术创造力与文本的艺术奥秘揭示出来,较少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语境出发提出文本细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于是,如何将文本细读更加有效、深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便成为一线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
李彬老师在一线讲坛已躬耕30年,对细读教学独有会心。书名中的“津梁”二字,颇为恰切,体现出李老师对这一问题的性质,以及对这本书定位的认识是非常准确的。“津梁”,即连接两岸,助人渡河的桥梁。在书中,它连接的正是文本细读理论与具体教学策略,它欲探寻的是二者得以有机融通的逻辑接口。在这一定位的指导下,全书的筋骨、线索和具体章节的安排都始终体现出理论建构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理论的深刻性、系统性与教学方法的丰富性、灵活性相得益彰,这对于一线教师无疑具有切实的指导性。为搭建这一“津梁”,李彬老师做了大量追根溯源、归纳总结以及个案分析的工作,使得中学语文的细读教学不再尴尬地徘徊于各种细读理论与教学技法之间,渐趋于自成体系,这确是非常难得的!
上文指出,尽管有诸多名家对文本细读作了一定的研究,有的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细读方法,比如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错位法”,但其与语文教学毕竟属于两个体系。如将其直接植入中学课堂,难免会干扰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也将削弱以上方法的阐释效力。所以,建构一个较为完善的语文细读教学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为此,该书在纵向与横向两个逻辑层面切入,为细读教学廓清了理论背景。纵向,指的是在文学理论层面上,追溯文本细读的起源。该书从我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西方的新批评理论,以及当下的阅读教学三个维度,梳理了一些代表性观点,分别指出了它们之于细读教学的价值。这一略显枯燥、繁琐的工作对于奔忙在中学一线的老师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压力,但李老师在书的开篇用一节内容就较好地完成了,可见他已很明了自己的研究处于理论谱系的何种位置。虽然只有一节内容,它却足以告诉我们,中学语文的细读教学并非跟风、臆想出来的课题,它有深厚、丰富的理论传统,它是这些批评理论与当下中学语文教学视域融合之后,自然生成的一个问题。横向,指的是立足于教学活动本身,探寻实践文本细读的依据。这里,李彬老师从教育学、心理学、接受美学与高中语文新课标四个角度,来分析文本细读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展开的必要性和规律性。尤其是,将语文新课标列入其中,便将细读教学之根扎进了现行权威的教育理念之中,也为文本细读进入一线教学找到了抓手。于是,我们看到第二章,便从语文课程教学要求,教学文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整合六个方面,阐述了文本細读教学内容安排的几个原则。如此,相对玄奥的文本细读便以一线教师更为熟悉、更易驾驭、更具有操作性的面貌呈现出来。
如果说,宏观理论的建构与转换可见出一名教师的理论修养,那么,直面语文课本中大量的经典文本,对其作精雕细刻、细致入微地解读,则更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所言:“要想真正得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所谓“语文味道”,就是每一篇经典文本所内蕴的,源自文学艺术本身的魅力与奥秘。这一“味道”只有细品、细嚼方能感知,那种粗疏浅陋、大而化之,甚至先入为主的解读只能带给人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说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该书将大部分篇幅都留给了对具体细读教学内容、方式、策略、方法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见微知著的细读功力。
为了便于一线教师理解,也为了防止陷入琐碎细读方法的缠绕之中,李彬老师一反长期以来“淡化文体”的风气,坚持了文体导向,从而使文本细读在不同文体的视域内获得了各具特色、深入细致得展开。童庆炳先生指出:“文体是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形式,它折射出作家独特的个性特征、感觉方式、体验方式、思想方式、精神结构,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所以,不同的文体必然内含着各自文本细读的规律,将这些规律找出来,凸显重难点,对于一线教师的细读教学无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总体看来,该书对各种文体的细读是有针对性的。比如,面对文言文,便强调对语言的品味;面对古诗词,则强调对意脉的把握;面对小说,则强调对人物和情节的解读;面对新诗,则强调对现代意识的培养。可见,这些细读教学策略均是因体而设,抓住了该文体最需要中学生掌握的特质。这样的细读就是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真正地深进去、细下去。比如在分析《项脊轩志》时,作者抓住不为人所注意的“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一句,进行深入追问,发掘这一“闲笔”背后的情感逻辑。最终发现,文中的“阁子”应是“姐姐在家里经常提起,而且肯定是在姐妹们面前夸耀,反复描述南阁子中的甜蜜生活,引起了妹妹们的好奇与兴趣,甚至是‘向往’。”这一分析是符合人情事理的,深化了我们对这一名篇的理解,让人耳目一新。
对具体细读教学方法的介绍,既是全书逻辑结构的最后一环,也是我最为期待的部分,因为任何方式和策略最终必须落实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的方法上面来。在仔细阅读该书第五章后,我发现,李彬老师提炼出的十种细读方法,即诵读法、体验法、想象法、推敲法、 还原法、比较法、变形法、入境法、评点法、改写法,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细读法,而孙绍振等文艺理论家所总结的是学者细读法,二者各有擅长。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教师细读法无疑更为亲切、娴熟,因为它们是在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再经过理论总结和提升所获得的,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教学。尤为难得的是,李彬老师所总结的方法既吸取了学者细读法的有益成分,也接通了东西方细读批评的传统,将二者都化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而使得上述五种方法看似寻常,实则更为系统、深化、凝练、丰富。它将传统教学方法中有细读特质的成分去粗取精,会聚于此,并合理地融贯到具体教学主题的拟定、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场景的营造之中,使我们看到了细读教学法勃勃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实践前景。比如在介绍“评点法”时,李老师将其多年教学心得总结成一张表格,清晰地标示出运用评点法组织教学活动时,其内部环节设计的思路。不论是时间的安排,还是师生角色的分配,都井井有条、一目了然。可以说,参照这张表格,师生当可以在其引领之下,将教学活动较为理想地“细”下去、“深”进去。阅读至此,我感到,语文细读教学法真正地“落了地”,从高头讲章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散碎走向了规范。所谓“且把金针度与人”,当是如此吧!
掩卷之时,我的一个感受愈发清晰,即这本书可以说是为热闹多年的中学语文细读教学作了一个冷静、深刻的小结,也为李老师本人三十年的教师生涯划了一个逗号,更为以后的教研之路奠定了一个新的起点。凭着李彬老师在文中展现的才思以及对语文教学不竭的热情,我相信并且期待李彬老师在细读教学研究之路上收获更多硕果。
[作者通联: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