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步入一个发展的春天,尤其是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对于高层建筑来讲,深基坑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隐蔽工程,具有事故率较高的特点。这主要取决于其的施工技术,事故的发生对工程进度影响重大。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必须对基坑支护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本文对高层建筑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探讨,结合实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基坑支护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部分在于其基坑工程,其实总结来讲,这两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其施工技术不到位,质量上的不足将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总会把基坑工程当作一个临时工程看待,忽略其的重要程度。在工程遇到较为复杂苛刻的施工环境时,由于技术不足,缺乏必要的施工管理,总会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十分恶劣。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要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将施工的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务必将所有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细节问题上仔细处理。本文结合实例分析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工程概况
本文以一項占地面积约107309平方米的高层建筑物为例。整个建筑为地上30层,高度为98.58米,包括两层的地下部分。在建筑的建设初期,经地质勘查得知,其所在楼址地表下五十多米的地层中,不仅含有砾砂黏性土的填土,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成分,它们主要是一些黏土、粉土、圆砾及泥岩。
2基坑支护方案
整个高层工程的基坑开挖的深度大约在10米左右,工程的难度在于在开挖的基坑周围存在其他的建筑物。制定整个基坑的支护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支护桩支护、土钉墙围护及井点降水三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支护桩支护用在基坑东北侧及西侧,支护桩规格采用Φ800@1200的支护桩,桩长为17.6m。桩径为设2Φ15.2预应力锚索长为30m,桩间土拱采用2Φ12挂16#钢丝网,喷注厚50mm的C20混凝土,土钉墙支护用在基坑东侧、南侧及北侧,内配钢筋网的规格为Φ8 @200×200,喷注厚100mm的C20混凝土放坡比例设定为1:0.25。沿着基坑纵向钉上七道土钉。土钉用M15水泥浆进行注浆,水灰比为0.5。
3工程施工技术
因为深基坑深度在5m以上,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都通过专家的审核,给出意见和建议。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督促监测单位设置规范合理的监测控制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检查类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容:首先,开挖原则定位“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边开挖变支护,严格遵照设计规定进行逐层分段开挖,每开挖一段,通过支护稳定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开挖,放坡的长度和角度必须依据设计要求确定。其次,从开挖面到喷射混凝土面预留土层,土层厚根据土质质量确定,土质越差,要求的预留量越大。但通常为150mm左右即可,以便进行人工整平。再次,开挖一层后一定要及时做好土钉注浆及混凝土喷射工作,符合要求的强度标准之后,就可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最后,在混凝土喷注工作没有完毕之前,需要临时对土坡进行掩盖,用塑料布或彩条布即可,以免尘土飞扬或雨水冲击。
冠梁及腰梁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类容:桩顶的冠梁施工时间要定在注浆孔和土方施工之间,进入冠梁的支护桩长度要控制在150mm以上,嵌入冠梁的支护桩钢筋长度要控制在30mm以上。土钉喷锚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钻孔时,孔位误差要控制在150mm以内,成孔倾角误差要控制在30′以内。锚杆的置入及注浆:注浆管的插入要和锚杆置入同时进行。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以内。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承压面要求和锚杆轴线保持垂直,平面要求平整。对土层锚杆进行灌浆之后,锚固体强度要求达设计强度的80%,待锚固体和承压面混凝土强度都超过15MPa后才能进行张拉锁定操作。喷锚混凝土面层施工:边坡修整完毕就可进行现场编网工作,需要先喷射一层混凝土,在铺设网片,在基坑边壁上固定好钢筋网,于每一边钢筋网搭接长度控制在一个网格边长以上,并配置加强筋。砼喷射距离最好控制在0.8~1.5m区间,喷射的顺序为由底向上,液体喷射方向以和喷射面保持垂直为宜,效果最好。喷射的水泥浆最大直径的骨料颗粒不得超过15mm,水灰比不得超过0.45。水泥∶砂∶石子=1∶2∶2,加入适量的速凝剂,保证混凝土初凝时间为喷射后约5min,终凝时间为喷射后约10min最好。在砼层要做好泄水孔,两孔间距为1.5m左右,均布插长控制在0.4~0.6m范围内,孔径要保证在40mm以上,以便插入排水管,外管口斜向下方,管壁上半部开设透水孔。
井点降水监理重点:放线: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对照剖面示意图,放出施工所需井点轴线桩,监理人员进行复测。成孔:根据成孔设备,分组施工。成孔质量达到要求:孔深超过设计要求0.5m,孔垂直度误差<1%。成孔完毕由监理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下管填料:成孔达到要求后,立即下井点管,管居中后立即往孔内填滤料,填至孔口。安装试抽:根据泵组机械性能和地下水情况,安装泵组。每组泵带40~50个小井点。安装
试抽,检查泵组连接是否正常,准备正常抽水。降水区域附近设置的沉降观测点及水位观测井,应定时的派人进行观测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降水系统接通以后,试抽水,若无漏水、漏气和淤塞等现象,即可正式使用。抽水开始后,无特殊情况禁止停泵和停停抽抽。施工现场需配备一台(套)90kW的发电机,保证发生现场停电时,降水能持续进行。
4开挖安全管理工作
开工前应测量原始数据,作为基坑监测的对比依据;检查监测单位是否按照要求布设观测点;明确监测预警指标:水平、垂直位移累计达到20mm或连续三天的位移速度超过3mm/d,日位移超过5mm/d;坑外地下水位变化超过500mm/d;确定监测频率:在报警值前为1次/天。接近报警值为2次/天。
另外,还要准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措施:第一,在进行基坑开挖时,要提前准备好水泥、草包、注浆设备等一整套抢险物资及设备,并且还要组织好好抢险队伍,现场实行值班制度。第二,观测工作要紧接着土方开挖进行,加强对观测质量的控制,观测人员要积极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探讨方案,若发现局部变形严重高于规定范围要立即进行信息反馈,和相关专业人士一道探讨抢险和应急处理的技术方案。第三,在基坑支护过程中,每天都要派工程安全人员进行现场巡视,主要观测坡顶及周围有无会发生异常的迹象,包括坡面裂缝、坡面渗水、地表塌陷或裂缝等多个方面,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项目部。如果发现发生较快的且严重的不稳定变形,必须立即对现场作业人员及设备进行紧急疏散,设置安全围护栏,封闭危险区域,通知有关人员,并将观测频率适当加强,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有回填土方、加强支撑、坡顶卸荷、坑外渗水封堵等措施。
5结语
本工程施工效果较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严格对重点问题进行了控制,保证了施工的质量,确保了工程安全。总之,对于像深基坑这类隐蔽工程,施工管理难度都较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做到科学管理、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景彦.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J].建筑安全,2011,(5).
[2]柴志光,吴才珺主编.深基坑工程质量与安全专项检查[Z].浦东年鉴,2010.
[3]卢梅珠.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4]吕辅明.浅谈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J].广东建材,2008,(6)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基坑支护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部分在于其基坑工程,其实总结来讲,这两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其施工技术不到位,质量上的不足将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总会把基坑工程当作一个临时工程看待,忽略其的重要程度。在工程遇到较为复杂苛刻的施工环境时,由于技术不足,缺乏必要的施工管理,总会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十分恶劣。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要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将施工的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务必将所有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细节问题上仔细处理。本文结合实例分析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工程概况
本文以一項占地面积约107309平方米的高层建筑物为例。整个建筑为地上30层,高度为98.58米,包括两层的地下部分。在建筑的建设初期,经地质勘查得知,其所在楼址地表下五十多米的地层中,不仅含有砾砂黏性土的填土,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成分,它们主要是一些黏土、粉土、圆砾及泥岩。
2基坑支护方案
整个高层工程的基坑开挖的深度大约在10米左右,工程的难度在于在开挖的基坑周围存在其他的建筑物。制定整个基坑的支护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支护桩支护、土钉墙围护及井点降水三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支护桩支护用在基坑东北侧及西侧,支护桩规格采用Φ800@1200的支护桩,桩长为17.6m。桩径为设2Φ15.2预应力锚索长为30m,桩间土拱采用2Φ12挂16#钢丝网,喷注厚50mm的C20混凝土,土钉墙支护用在基坑东侧、南侧及北侧,内配钢筋网的规格为Φ8 @200×200,喷注厚100mm的C20混凝土放坡比例设定为1:0.25。沿着基坑纵向钉上七道土钉。土钉用M15水泥浆进行注浆,水灰比为0.5。
3工程施工技术
因为深基坑深度在5m以上,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都通过专家的审核,给出意见和建议。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督促监测单位设置规范合理的监测控制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检查类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容:首先,开挖原则定位“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边开挖变支护,严格遵照设计规定进行逐层分段开挖,每开挖一段,通过支护稳定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开挖,放坡的长度和角度必须依据设计要求确定。其次,从开挖面到喷射混凝土面预留土层,土层厚根据土质质量确定,土质越差,要求的预留量越大。但通常为150mm左右即可,以便进行人工整平。再次,开挖一层后一定要及时做好土钉注浆及混凝土喷射工作,符合要求的强度标准之后,就可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最后,在混凝土喷注工作没有完毕之前,需要临时对土坡进行掩盖,用塑料布或彩条布即可,以免尘土飞扬或雨水冲击。
冠梁及腰梁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类容:桩顶的冠梁施工时间要定在注浆孔和土方施工之间,进入冠梁的支护桩长度要控制在150mm以上,嵌入冠梁的支护桩钢筋长度要控制在30mm以上。土钉喷锚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钻孔时,孔位误差要控制在150mm以内,成孔倾角误差要控制在30′以内。锚杆的置入及注浆:注浆管的插入要和锚杆置入同时进行。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以内。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承压面要求和锚杆轴线保持垂直,平面要求平整。对土层锚杆进行灌浆之后,锚固体强度要求达设计强度的80%,待锚固体和承压面混凝土强度都超过15MPa后才能进行张拉锁定操作。喷锚混凝土面层施工:边坡修整完毕就可进行现场编网工作,需要先喷射一层混凝土,在铺设网片,在基坑边壁上固定好钢筋网,于每一边钢筋网搭接长度控制在一个网格边长以上,并配置加强筋。砼喷射距离最好控制在0.8~1.5m区间,喷射的顺序为由底向上,液体喷射方向以和喷射面保持垂直为宜,效果最好。喷射的水泥浆最大直径的骨料颗粒不得超过15mm,水灰比不得超过0.45。水泥∶砂∶石子=1∶2∶2,加入适量的速凝剂,保证混凝土初凝时间为喷射后约5min,终凝时间为喷射后约10min最好。在砼层要做好泄水孔,两孔间距为1.5m左右,均布插长控制在0.4~0.6m范围内,孔径要保证在40mm以上,以便插入排水管,外管口斜向下方,管壁上半部开设透水孔。
井点降水监理重点:放线: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对照剖面示意图,放出施工所需井点轴线桩,监理人员进行复测。成孔:根据成孔设备,分组施工。成孔质量达到要求:孔深超过设计要求0.5m,孔垂直度误差<1%。成孔完毕由监理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下管填料:成孔达到要求后,立即下井点管,管居中后立即往孔内填滤料,填至孔口。安装试抽:根据泵组机械性能和地下水情况,安装泵组。每组泵带40~50个小井点。安装
试抽,检查泵组连接是否正常,准备正常抽水。降水区域附近设置的沉降观测点及水位观测井,应定时的派人进行观测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降水系统接通以后,试抽水,若无漏水、漏气和淤塞等现象,即可正式使用。抽水开始后,无特殊情况禁止停泵和停停抽抽。施工现场需配备一台(套)90kW的发电机,保证发生现场停电时,降水能持续进行。
4开挖安全管理工作
开工前应测量原始数据,作为基坑监测的对比依据;检查监测单位是否按照要求布设观测点;明确监测预警指标:水平、垂直位移累计达到20mm或连续三天的位移速度超过3mm/d,日位移超过5mm/d;坑外地下水位变化超过500mm/d;确定监测频率:在报警值前为1次/天。接近报警值为2次/天。
另外,还要准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措施:第一,在进行基坑开挖时,要提前准备好水泥、草包、注浆设备等一整套抢险物资及设备,并且还要组织好好抢险队伍,现场实行值班制度。第二,观测工作要紧接着土方开挖进行,加强对观测质量的控制,观测人员要积极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探讨方案,若发现局部变形严重高于规定范围要立即进行信息反馈,和相关专业人士一道探讨抢险和应急处理的技术方案。第三,在基坑支护过程中,每天都要派工程安全人员进行现场巡视,主要观测坡顶及周围有无会发生异常的迹象,包括坡面裂缝、坡面渗水、地表塌陷或裂缝等多个方面,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项目部。如果发现发生较快的且严重的不稳定变形,必须立即对现场作业人员及设备进行紧急疏散,设置安全围护栏,封闭危险区域,通知有关人员,并将观测频率适当加强,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有回填土方、加强支撑、坡顶卸荷、坑外渗水封堵等措施。
5结语
本工程施工效果较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严格对重点问题进行了控制,保证了施工的质量,确保了工程安全。总之,对于像深基坑这类隐蔽工程,施工管理难度都较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做到科学管理、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景彦.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J].建筑安全,2011,(5).
[2]柴志光,吴才珺主编.深基坑工程质量与安全专项检查[Z].浦东年鉴,2010.
[3]卢梅珠.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4]吕辅明.浅谈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J].广东建材,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