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测试的历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外语测试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在每个阶段中外语测试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外语测试 历史 语言使用能力
  1.引言
  语言测试,也被称为语言能力测试,测试的目标是人的语言使用能力。根据所测试语言的不同,可以分为母语能力测试和外语能力测试。在我国,外语能力测试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外语测试历史的第一阶段
  外语能力测试源于对外交流中选拔人才的需要。在对外交流活动中,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具备双语能力的人才是对外交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从双语人才中选拔优秀者,完成对外交流活动,这就是外语能力测试最初产生的背景。
  西汉时期,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先后到达大月氏(今中亚阿姆河)、大食(今俄罗斯费尔干纳盆地)和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等地。张骞在到达新的地方之后,首先要寻找通晓两种语言的当地人,并对其进行外语测试,选择优秀者,付以重金,委以重任,辅助完成对外交流的出使任务。
  至于具体如何测试,已无史料可查。根据猜测,测试情境可能是这样:选一房间为考场,考官为张骞等官员,考生为若干掌握双语的人才,考试内容并不是现在常见的语法、词汇、听力或阅读等,而是请考生分别介绍外邦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并完成简单的交流任务。然后考官们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人选。
  第一阶段的外语测试,伴随着对外交流中的人才选拔而应运而生,并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发展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这一阶段的测试的内容较简单,主要为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3.外语测试历史的第二阶段
  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外语教学随之出现。
  元代建立的回回国子学,是我国最早的外国语教学机构。根据《元史·选举志》记载:回回国子学,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始置。回回国子学是元代培养译员的学校,学成考试,派充各官府译史,精通者授予官职。至于回回国子学的兴衰始末、学制、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制度,尚待进一步考察。
  清政府开设俄罗斯文馆,这是我国的第一所俄语学校。1798年,康熙皇帝虑及中俄交往之事日增,应培养俄语翻译人才。俄罗斯文馆是一所通过学习俄语升官任职的学校。每五年考试一次,成绩分为三等,一等者授七品官。由于带有考试任职性质,考试的要求也特别严格,设月考、季考和岁考。考试成绩低劣者即被淘汰或留馆继续学习。
  1862年,清政府建立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一所以外语教学为主的学校,同文馆的考试分为四种:月考、季考、岁考和大考。同文馆第一次岁考与1865年10月11日至19日举行,历时九天,当时英、俄、法三馆学生均参加。初试是把国外照会译成汉文,复试是将某条约中的一个片段译成外文,最后是口试,密出汉语条子,令考生译成外语。后来随着课程内容的扩充,岁考还曾试了作文和其他内容。
  第二阶段外语测试仍具有较明显的人才选拔特征,但这个阶段的语言测试已经和语言教学紧密连接,测试内容和方法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测试的实施者为教学各教学机构,测试的参与者主要为语言学习者。
  4.外语测试历史的第三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有了空前的发展。1978年,教育部《关于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说明:“……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分文理两科考试。文科(含哲学、外语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科(含医农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这个时期,全国统一的大规模外语测试出现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外语教学成为各阶段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中学生要参加中考核高考的外语测试,大学生要参加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学生要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外语考试已经成为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1年,美国托福考试引入中国;1989年,英国雅思考试引入中国,随后,GRE,GMAT等国外考试登陆中国,标志着国外考试全面进入中国时代的到来。
  与此同时,国内外语测试的种类变得多种多样。就翻译考试而言,有全国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上海翻译资格考试和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等。就商务英语考试而言,有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和托业英语考试等。
  进入21世纪,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外语测试研究的快速增长,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外语测试与教学》标志着我国的外语测试研究进入新的时期。
  第三阶段的外语测试已经不再是人才选拔的直接方式。外语测试已经和教学紧密结合,成为基于教学大纲的测试。这个阶段出现外语类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涉及范围之广,考试人数之多,都达到顶峰。
  5.结语
  外语测试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其功能由最初的人才选拔转变为服务教学、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语测试已经成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外国语学院出版社,1986.
  [2]张美平.民国外语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杨满珍.20世纪90年代国外语言测试的发展.外语教学,2002,9.
其他文献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目前逐渐认识到上皮细胞(Epthelial Cell, EC)在外界条件刺激下分泌的细胞因子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和IL-33是关键的启动因子。)TLR(2、3、4、8、9)配体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可显著诱导TSLP mRNA的表达升高,同时上皮细胞间E-
摘 要: 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体制改革进程和经济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动,但是就业不稳定性仍然是制约和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问题,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路径。本文从造成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多方因素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稳定就业 对策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
摘 要: 统计监督检查是2009年修订的《统计法》新增加的一章内容,是使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当前统计监督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对规范统计监督检查程序的思考。  关键词: 规范 统计 监督检查 程序  统计监督检查指对《统计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可简称为统计监督检查。监督的含义就是监察、督促和检查。具体来
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作为现代化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的重要研究方法,已经在药物设计、环境污染预测评估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理的分子结构表征是决定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在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电拓扑状态指数是一类重要的2-D分子结构描述子,它能够同时表征化合物分子的拓扑结构及电性特征。在对电拓
摘 要: 文章结合机床企业在生产情况下对工艺信息系统的需要,给出了网络化制造工艺系统的体系框架,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并针对机床制造企业的工艺特点,构建了网络化制造工艺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网络化工艺系统的工作流程,开发了网络化制造工艺原型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工艺设计、网络化工艺标准化、工艺调整、基于工作流的工艺审批管理等工具集的开发。  关键词: 网络化 机床制造工艺 原型系统  为提高现代制造的
摘 要: 在飞机制造中,AO/FO设计是重要的生产准备工作之一,由于飞机零组件数量非常多,因此利用AO/FO设计的强度极大,AO/FO设计任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难以实现通用的工艺决策过程自动化,而且交互式、检索修订或创成式CAPP各有其特点和局限,因此本文通过对基于工艺知识库的快速工艺设计、智能辅助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研究,提出快速AO/FO设计技术——混合描述式工艺设计技术,该技术有效解决双语工艺
摘 要: 心率指人体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是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生理指标。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心率监测器的研制方法,主要包括设计原理、结构组成、技术指标等。  关键词: 心率 光电传感器 单片机 A/D转换  1.引言  心率指是人体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它是反映心脏是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综合反映了人体内各种生理变化的一扇“窗口”,通过它,能够比较准确地描
摘 要: 目前,现代文阅读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且具有利益和命题鲜明、区分度较高和选拔性较强的特点,因此,语文现代文阅读逐渐成为高考语文的重点考查内容。文章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与启示。  关键词: 高考语文 新课改 现代文阅读题 特点 启示  自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就在高考中被分为选考和必考两个考试部分,就体裁而言,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更加多样化,且打破了文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