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紧抓小学生作文教学效率的基本对策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及发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以及情感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通过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让小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记录下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和想法,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善于发现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师要创设写作的情境,作文题目的设置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让学生能够认真观察、活跃思维以及大胆想象。能够让学生根据提问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语言材料,可以从小说、报纸、诗集中来寻找,让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心理条件。同时写作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写作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的重要手段,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因此,教师要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写自己了解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
  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先观察,然后模仿或者思考,最后进行创新。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和步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并要留心事物的特点,做到有顺序和侧重,能够有所突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观察任务,比如观察“我熟悉的一个人”,这样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才能有话说。然后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要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观察的事物进行构思,要有合理的想象和模仿。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观察的内容进行构思后写下来。这样的教学步骤可以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恐惧,而且还能养成学生善于思考和观察事物的习惯,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三、做好对学生作文的评改
  小学生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做好评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进步。小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有基本的掌握,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作文评改方式来进行作文的评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作文定过高的要求,学生作文只是书面能力的考查,不是文学创作,只需要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即可。因此,教师在评改作文的时候要尊重学生,要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多对学生进行鼓励。
  四、培养学生作文的开放性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生写作的教学很多都是闭门造车,缺乏开放性。我国小学生对写作的对象,怎么写,写给谁看都没有明确的想法,再者由于我国的教育理念,不重视对学生交际应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作文的交际功能。没有把写作的教学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写作只是局限在课堂,让学生不明白写作的目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进行写作的练习,让写作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写作的主题。例如,学习写作人物的作文,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接触学生熟悉的亲人和朋友,要从各个方面来观察,认识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再如,记事类的作文,教师要让学生多开口,要能够通过和周围人的交流来掌握事情的发展,并要注意细节和背景,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好引导。教师要做到从宏观上把握作文的教学,做到提高学生整体的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具体上做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教师做到多方面的结合来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 陕西省略阳县城关镇白石沟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稳步增长,就业难和用工难问题备受关注。高校毕业生怀才不遇,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就业难和用工难成为结构性矛盾。文章立足利益相关者视角,将博弈论作为分析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起源可以追溯到传统手工业学徒训练制,传统手工业学徒训练制虽然对职业教育发生过影响,但从德国现代化进程来看,它难以作为职业教育的前身,德国职业教育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变革面临管制分权化、主体多元化以及办学自主化的发展趋势。实施高校教育综合治理机制应秉持信息公开透明、多方共同参与、互相沟通协调以及教育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