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沧桑巨变,沐浴幸福之光

来源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爷爷奶奶们的生活,再重温一下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幸福时光。
  爷爷奶奶的年代,衣能穿暖就好。当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眼望去都是黑灰蓝三色的服装,色彩样式都很单一。一件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的我们穿衣打扮时尚前卫、个性分明,就连很多爷爷奶奶的服饰也是多姿多彩。以前能穿暖就行,现在不仅要穿暖,还要穿得舒服、美观,不单是身体的需要,还要精神上得到满足。
  爷爷奶奶的年代,食能果腹就好。至于鸡鸭鱼肉,对普通家庭来说,只有过年才吃得到。如今不但要吃好,还要讲究荤素搭配,吃出健康。以前市场物资短缺,能填饱肚子已是不易,日常生活用品全凭票供应,包括粮票、油票、棉花票等,不仅票种少,还限量供应。而现在,超市、市场、商店到处都是日用品,商品种类丰富,应有尽有。付款也走向现代化,不用现金,直接用手机扫码,几秒钟就能完成支付。
  爷爷奶奶的年代,屋能避雨就好。站在高处看城乡,看到的是土木结构的草房、土瓦房,看到的是一片片瓦片,即使城区也就是那么几座掰着指头就能数得过来的楼房。如今,人们居住的选择变多了,有高楼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独院落的豪华别墅。
  爷爷奶奶的年代,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很多家庭买不起自行车,出门办事大多靠步行。现如今,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早已进入百姓家,有的家庭还不止一辆车呢!公交车、出租车、各种打车软件让出行更加便捷。出远门除了选择飞机、火车、长途汽车外,还可以选择高铁和动车,“日行千里”不再是梦想。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仅仅从衣食住行的变化就能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穿衣不仅仅是为了蔽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果腹,住房不仅仅是为了遮风避雨,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日渐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坚信,我们伟大的祖國明天会更好!
其他文献
古代的孩子们没有手机、没有平板电脑、没有动画片,也没有高科技玩具,他们是怎么度過童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看!一个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都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听!牧童骑在黄
期刊
一身清新的国民装,两条长长的麻花辫 ,在诗词大会第三季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了。她以实际行动诠(quán)释了“胜败兵家事不期,卷土重来未可知。”虽然每次都没能成为最终的擂主,但凭借精彩的发挥,已经有很多人记住了她,她就是北大女博士陈更。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把这句话改改用在陈更身上应该是“流水的诗词大会,铁打的陈更。”从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一场与彭超的“狭路相逢”到第三季与彭敏“决战紫
期刊
小鹿啊!去后面抓一只鸭子,一会儿咱們炖了吃!
期刊
萌多多拿着张地图细细研究,“我要做完这张图上的题,找到找不到音乐学校,去那里学习音乐。”咦,到底是找到,还是找不到啊?萌多多说,要等我们做完下面的题才告诉我们,快动手做吧!  春秋时期,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xiāng)子学习弹琴。师襄子教了孔子一首曲子,孔子弹了十日,还在练习。师襄子说:“可以学另一首曲子了。”孔子说:“____”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可以学下一首曲子了。”孔子说:“____”
期刊
假如我是路灯,  我将照亮,  那些奋斗者成功的道路。  假如我是钢笔,  我會书写,  每个角落发生的动人故事。  假如我是棉被,  我将悄悄给,  忍受饥寒的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时间,  我将留住,  这个世界所有幸福的时光。
期刊
再堅持一会儿!我曾经来过这个地方,记得附近有一座梅林。
期刊
大亮大亮,我的新發型美不美?
期刊
冬风呼呼地吹,  吹过了松树,  松树变得肃然起敬。  冬风啊,  你带来的是傲然挺立的力量吗?  冬风呼呼地吹,  吹过了梅花,  梅花绽放了笑脸。  冬风啊,  你带来的是不畏困难的勇氣吗?  冬风呼呼地吹,  吹过了竹子,  竹子变得更筋(jīn)道了。  冬风啊,  你带来的是坚韧(rèn)不拔的意志吗?  冬风说:  我带来的只是寒冬的洗礼。
期刊
我就喜欢吃酸的東西。
期刊
“丁零零——”下课铃响起,我和几个同学飞快地跑出教室,来到学校的一个阴暗角落商议“大事”。参加此次“活动”共有七人,此时的情景就像各国首脑在参加国际军事会议一样。  “誰先出去?”领头的同学首先发话。  “就一个人去,集体行动不方便。”另一个同学发话,他说得好像真有什么“恐怖袭击”一样。  “投票吧!”一个同学提出了“高明”的方案。  于是,经过短暂的投票、选举,我们一致决定:由一人出校,身边安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