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偏身舞蹈投掷症1例报道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治疗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方法(1)取临床用于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导丝SilverSpeed,以抗凝的新西兰大白兔离体动脉血液为介质进行体外电解产气实验,扫描电镜观察微导丝表面的血栓附着情况。(2)使用静脉袋移植法制作兔颈总动脉动脉瘤模型,将动脉瘤模型大白兔分为微导丝电凝治疗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采用SilverSpeed微导丝电凝模拟治疗(分别在6V、9V、12V、15V、18V电压下通电1min、3min、6min、9min、12min、15min)后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救治的235例伴MHD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仅接受标准化二级预防治疗)、rt-PA小剂量组(85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剂量为0.6mg/kg)和rt-PA标准剂量组(80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剂量为0.9mg/kg),比较各组患者间有效性指标(治疗后
目的观察Neuroform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短期效果及并发症,初步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3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Neuroform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单支架28例,双支架5例。使用Raymond分级评估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程度。术后3~6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同时行DSA复查以了解动脉瘤有无复发及载瘤动脉通畅情况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儿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颅骨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是否伴有脑组织高出骨窗平面1.5cm将患儿分为脑膨出组(28例)和无膨出组(32例),比较2组患儿颅骨缺损时间、缺损面积等临床资料。应用钛网或聚醚醚酮材料对患儿颅骨缺损进行修补,24例脑膨出组织中无神经纤维束分布的患儿同时行膨出组织切除术。所有患儿门诊随访3~10年,术后1年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
目的探讨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技术在治疗腰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骨科行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技术治疗的23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23个月,采用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X线片、CT及MRI结果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23例患者人均回植椎板数1~4个,平均2.2个。手术时间为(77.2±22.7)min,范围为67~146min;术中出血量为(127.0±32.6)mL,范围为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六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为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且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根据闭塞位置将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为Ia、Ib、L及T型4型。通过治疗90d后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患
目的系统评价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乌灵胶囊、失眠症、Wulingcapsule、insomnia"等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1月,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与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进一步根据设计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及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常规西药如苯二氮卓类或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单用乌灵胶囊或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合用乌灵胶囊为研究组;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匹兹堡睡
目的探讨培门冬酰胺酶(PEG-Asp)引起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血液科自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采用PEG-Asp化疗25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其中合并CVST8例。回顾性分析PEG-Asp引起的CVST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1)4例CVST发生在诱导缓解阶段,3例发生在再诱导阶段,1例发生在巩固阶段。2例患儿接受PEG-Asp化疗1次后发生CVST,1例接受PEG-Asp化疗2次后发生CV
目的探讨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RR-LSM)的临床及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氧酶(ETFDH)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焦作市人民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肌肉病中心确诊的26例核黄素治疗有效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及肌肉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提取外周静脉血DNA,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ETFDH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以肢体近端无力起病,17例有抬头费力,12例伴咀嚼无力,6例有吞咽困难,5例伴恶心呕吐,合并横纹肌溶解和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各一例。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1例血清和(或)脑脊液中GFAP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3岁10个月~1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头痛(5例)、呕吐(6例)、共济失调(2例)、肢体无力(4例)、颅神经受累(6例)、意识障碍(4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抽搐发作(1例)、自主神经功能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