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已确立的汽车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政府着力打造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经济;混合动力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燃气汽车、生物乙醇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和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
纯电动汽车:是指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有的车辆将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有的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是直接采用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彻底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且零排放。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的。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整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
生物乙醇汽车:乙醇俗称酒精,用乙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活动历史已经很长,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应用上其技术都已成熟。在汽車上使用以农作物为原料生产的生物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有害物的排放。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尚不高。尤其是在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即使在发展较快的油电混合动车技术上也与美国和日本有一定的差距。集中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技术、电池系统技术、电机驱动技术、动力耦合技术、发动机及变速箱控制技术等等,这些都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进一步配套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就是说,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前,要建设足够的充电基础设施、氢燃料补给基础设施并解决氢燃料的生产等,充电站、加氢站、加气站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运行成本的高低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走多快、能走多远。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的时候,发展插电式作为过度,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标准化已成为一个行业是否成熟发展的方向标。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仅仅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稳定等相关方面的规定,其他方面如核心零部件的标准,电池的寿命,动力耦合技术的具体标准都亟待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四)分散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在政策导向和利益驱动下,国内不少企业上马新能源汽车,这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但问题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分头研究、各自为战,未能做到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管理,导致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浪费严重。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启动年,业内预期真正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在2020年左右。但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对《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落实,5~10年我国就会迎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为了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健康顺利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科技含量
与传统汽车发展水平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算太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说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二)提速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现“双向促进”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前提。2009年国家制定出台了“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等。配套政策和措施出台的初衷是,实现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同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双向促进。对此,地方政府在规划新能源汽车发展时必须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其中,统筹规划、统一协调,相互推进发展。
(三)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促进其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要进入快车道并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必须有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支撑。目前已出台的相关技术标准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限值和测量方法》等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十多项,加上2010年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此管理规则颁布,不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化分析,而且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服务等制定了详细的准入标准,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
结论
在新能源动力方面尚未制定和完善具体的技术标准,如电池的寿命如何考核评定,电池、电动机节能环保的要求等。总之,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的发展呼唤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标准。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经济;混合动力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燃气汽车、生物乙醇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和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
纯电动汽车:是指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有的车辆将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有的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是直接采用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彻底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且零排放。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的。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整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
生物乙醇汽车:乙醇俗称酒精,用乙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活动历史已经很长,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应用上其技术都已成熟。在汽車上使用以农作物为原料生产的生物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有害物的排放。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尚不高。尤其是在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即使在发展较快的油电混合动车技术上也与美国和日本有一定的差距。集中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技术、电池系统技术、电机驱动技术、动力耦合技术、发动机及变速箱控制技术等等,这些都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进一步配套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就是说,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前,要建设足够的充电基础设施、氢燃料补给基础设施并解决氢燃料的生产等,充电站、加氢站、加气站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运行成本的高低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走多快、能走多远。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的时候,发展插电式作为过度,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标准化已成为一个行业是否成熟发展的方向标。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仅仅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稳定等相关方面的规定,其他方面如核心零部件的标准,电池的寿命,动力耦合技术的具体标准都亟待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四)分散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在政策导向和利益驱动下,国内不少企业上马新能源汽车,这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但问题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分头研究、各自为战,未能做到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管理,导致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浪费严重。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启动年,业内预期真正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在2020年左右。但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对《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落实,5~10年我国就会迎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为了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健康顺利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科技含量
与传统汽车发展水平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算太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说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二)提速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现“双向促进”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前提。2009年国家制定出台了“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等。配套政策和措施出台的初衷是,实现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同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双向促进。对此,地方政府在规划新能源汽车发展时必须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其中,统筹规划、统一协调,相互推进发展。
(三)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促进其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要进入快车道并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必须有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支撑。目前已出台的相关技术标准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限值和测量方法》等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十多项,加上2010年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此管理规则颁布,不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化分析,而且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服务等制定了详细的准入标准,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
结论
在新能源动力方面尚未制定和完善具体的技术标准,如电池的寿命如何考核评定,电池、电动机节能环保的要求等。总之,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的发展呼唤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