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垃圾的概念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垃圾的排出量越来越大,成分也复杂多样。垃圾且具有污染性,需要无进行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的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影响人体健康。
2.我国的城市垃圾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總产生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2亿,居世界首位。城市历年的垃圾退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今后30~50年是我国人口和城市化的高峰期,可以预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能力都日益受到严峻挑战。
3.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填埋是一种极其消极、万般无奈、没有处理的处理方法。虽然该处理方法投资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但填埋的垃圾并没有实现无害化处理,更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堆填区中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城市地区,填埋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由此节约土地,降低垃圾污染的威胁。
4.国外垃圾处理案例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随着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本篇论文,汇集了美国、瑞典、德国以及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垃圾收集处理案例。希望这些相对成熟和先进的垃圾处理经验,能对我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4.1日本:严格进行垃圾分类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从1980年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标准严格而细致,包括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险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等。
日本垃圾的“生命”历程,从垃圾分类投放开始,居民把分好的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由垃圾车运往垃圾收集站,经过人工分选、压缩后再送往大型转运站。大型垃圾转运站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在这里通过机械与人工分选的方式,垃圾量进一步减少。下一步,在大型综合处理厂,分选预处理后的垃圾进入最后的处理阶段,要么直接焚烧发电,或者制成RDF(垃圾燃料库)焚烧发电,最终的残渣被送去填埋。
日本垃圾的处理方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处理方法也日趋多元化,主要运用气化焚烧、生化处理、综合利用等;处理方式因地制宜,方式灵活,较好地解决了无害化处理垃圾的问题。
日本的垃圾运营模式,完完全全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切实担当了应尽之责,垃圾处理的员工全部是国家公务人员。由此可见日本政府不仅仅重视垃圾处理,而且也为保护环境舍得投入,使岛国日本永葆靓丽的春色。
4.2美国:百分百被利用的建筑垃圾
据了解,美国城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25亿吨,经过分拣、加工进行转化,再生利用的约占百分之七十,其余百分之三十的建筑垃圾填埋在需要的地方。可以说,美国的建筑垃圾百分之百地得到综合利用。
美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是“低级利用”,如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等,占建筑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二是“中级利用”,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处理厂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三是“高级利用”,如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使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
美国城市对建筑垃圾减量化特别重视,从标准、规范到政策、法规,从建筑设计到现场施工,无一不是限制建筑垃圾的产生。这种源头控制方式可减少资源开采、减少建筑成本、运输、对环境的破坏,比各种末端治理更有效。
4.3瑞典:垃圾处理系统全球领先
垃圾分类回收是瑞典垃圾处理系统的一大特色。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垃圾筒,对应不同的垃圾分类。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基本分类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还设置了很多细小分类。譬如同样是纸,在垃圾回收的时候,报纸、打印用纸是一类,而牛奶、果汁的包装纸则是另外一类。
瑞典处理废弃物有四个层次,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回收再利用有困难的,尝试生物技术处理;生物技术处理不了的,焚烧处理;如果确实不适合焚烧的,再掩埋。由于在废弃物回收、生物处理、垃圾焚烧领域都技术先进,最后填埋处理的比例很低。
相比填埋垃圾,垃圾焚烧技术在瑞典的应用就广泛得多了。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能量大多用作取暖。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投入,目前瑞典垃圾焚烧厂的有害气体排放已大幅下降。全年瑞典焚烧垃圾排放的二噁英总量相比其他二噁英来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瑞典遍布全国的垃圾发电厂,每年要烧掉550万吨垃圾。由于本国垃圾不能满足需要,每年还要进口80多万吨垃圾,而且预计2016年这一数值还将翻一番。瑞典的垃圾发电,可供应25万户家庭需要。
4.4德国:首都生活垃圾变“绿色煤炭”
德国首都柏林市拥有两座“绿色煤炭”技术的生活垃圾处理工厂,处理着当地近一半的生活垃圾。
垃圾经过粉碎、分选、烘干等工序处理后变废为宝,整个过程只需约1个小时,其间金属、塑料等可回收材料被重新利用,不可燃的沙石、玻璃等成为建筑材料,可燃材料被制成替代燃料,即“绿色煤炭”。
“绿色煤炭”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垃圾中的热值,回收有价值的物质,同时可以通过多级分选技术将垃圾中有害物质提前分离出来,在对垃圾进行热利用时,直接从源头上遏制二噁英的生成,是一种零污染的生活垃圾解决方案。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垃圾的排出量越来越大,成分也复杂多样。垃圾且具有污染性,需要无进行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的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影响人体健康。
2.我国的城市垃圾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總产生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2亿,居世界首位。城市历年的垃圾退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今后30~50年是我国人口和城市化的高峰期,可以预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能力都日益受到严峻挑战。
3.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填埋是一种极其消极、万般无奈、没有处理的处理方法。虽然该处理方法投资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但填埋的垃圾并没有实现无害化处理,更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堆填区中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城市地区,填埋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由此节约土地,降低垃圾污染的威胁。
4.国外垃圾处理案例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随着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本篇论文,汇集了美国、瑞典、德国以及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垃圾收集处理案例。希望这些相对成熟和先进的垃圾处理经验,能对我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4.1日本:严格进行垃圾分类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从1980年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标准严格而细致,包括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险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等。
日本垃圾的“生命”历程,从垃圾分类投放开始,居民把分好的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由垃圾车运往垃圾收集站,经过人工分选、压缩后再送往大型转运站。大型垃圾转运站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在这里通过机械与人工分选的方式,垃圾量进一步减少。下一步,在大型综合处理厂,分选预处理后的垃圾进入最后的处理阶段,要么直接焚烧发电,或者制成RDF(垃圾燃料库)焚烧发电,最终的残渣被送去填埋。
日本垃圾的处理方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处理方法也日趋多元化,主要运用气化焚烧、生化处理、综合利用等;处理方式因地制宜,方式灵活,较好地解决了无害化处理垃圾的问题。
日本的垃圾运营模式,完完全全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切实担当了应尽之责,垃圾处理的员工全部是国家公务人员。由此可见日本政府不仅仅重视垃圾处理,而且也为保护环境舍得投入,使岛国日本永葆靓丽的春色。
4.2美国:百分百被利用的建筑垃圾
据了解,美国城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25亿吨,经过分拣、加工进行转化,再生利用的约占百分之七十,其余百分之三十的建筑垃圾填埋在需要的地方。可以说,美国的建筑垃圾百分之百地得到综合利用。
美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是“低级利用”,如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等,占建筑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二是“中级利用”,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处理厂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三是“高级利用”,如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使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
美国城市对建筑垃圾减量化特别重视,从标准、规范到政策、法规,从建筑设计到现场施工,无一不是限制建筑垃圾的产生。这种源头控制方式可减少资源开采、减少建筑成本、运输、对环境的破坏,比各种末端治理更有效。
4.3瑞典:垃圾处理系统全球领先
垃圾分类回收是瑞典垃圾处理系统的一大特色。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垃圾筒,对应不同的垃圾分类。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基本分类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还设置了很多细小分类。譬如同样是纸,在垃圾回收的时候,报纸、打印用纸是一类,而牛奶、果汁的包装纸则是另外一类。
瑞典处理废弃物有四个层次,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回收再利用有困难的,尝试生物技术处理;生物技术处理不了的,焚烧处理;如果确实不适合焚烧的,再掩埋。由于在废弃物回收、生物处理、垃圾焚烧领域都技术先进,最后填埋处理的比例很低。
相比填埋垃圾,垃圾焚烧技术在瑞典的应用就广泛得多了。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能量大多用作取暖。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投入,目前瑞典垃圾焚烧厂的有害气体排放已大幅下降。全年瑞典焚烧垃圾排放的二噁英总量相比其他二噁英来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瑞典遍布全国的垃圾发电厂,每年要烧掉550万吨垃圾。由于本国垃圾不能满足需要,每年还要进口80多万吨垃圾,而且预计2016年这一数值还将翻一番。瑞典的垃圾发电,可供应25万户家庭需要。
4.4德国:首都生活垃圾变“绿色煤炭”
德国首都柏林市拥有两座“绿色煤炭”技术的生活垃圾处理工厂,处理着当地近一半的生活垃圾。
垃圾经过粉碎、分选、烘干等工序处理后变废为宝,整个过程只需约1个小时,其间金属、塑料等可回收材料被重新利用,不可燃的沙石、玻璃等成为建筑材料,可燃材料被制成替代燃料,即“绿色煤炭”。
“绿色煤炭”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垃圾中的热值,回收有价值的物质,同时可以通过多级分选技术将垃圾中有害物质提前分离出来,在对垃圾进行热利用时,直接从源头上遏制二噁英的生成,是一种零污染的生活垃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