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组建职教集团是在新形势下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校企优势互补、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更加系统地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成了很多地区和学校探索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途径。对比区域型职教集团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确定区域型职教集团的发展策略,以此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区域型;SOWT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10006604
【收稿日期】20150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教学会2012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广州钟落潭地区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模式研究”,编号为11GJB125099
【作者简介】苏国晖(1982—),男,广东揭阳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①根据专家分析,实现社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其有效途径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十二五”重大教育政策及名词解释》,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
组建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有重要促进作用,能有效地推进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对更加系统地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迅速,对职业教育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同时,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模式所呈现出来的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也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大多数职业教育集团属于行业型教育集团,这是由于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很多是由行业办学,依托于计划经济体系中的某个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地的交通类、水电类、农业类等职业院校,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起步较早,与行业有着紧密的、传统的联系,以行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表现出的优势比较明显。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大多数行业已经弱化了行政管理功能,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在此背景下,区域型职教集团逐步壮大发展。区域型职教集团一般以地区龙头高等职业院校为基础建立,较为典型的有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09年11月)、嘉兴欣禾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1月)、四川广元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1年3月)。相比行业型职教集团,区域职教集团与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助于职业院校吸引、配置社会办学资源,促使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SOWT分析
1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Strength):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
目前,各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往往追求大而全,招生就业的热门专业几乎各院校都开设,导致办学力量分散,这种状况不利于职业院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区域型职教集团可以统筹安排区域内部的教育教学资源,各院校依据各自条件,结合院校办学历史、师资队伍、办学场地等实际情况,根据各学校的优势和特点,集中力量专注办好特色专业,做强、做精、做优院校自身的强势专业和专业群,从而避免学校之间在同类专业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达到院校内涵建设的目的。
区域内的集团化办学通过改变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改变顶层设计,尝试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职业院校之间的协同人才培养,探讨办学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尝试多元化和市场化,挖掘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形成区域内部政府主导、依靠企业的办学形态,充分调动院校行业企业、政府、个人和社会团体等办学力量的积极性。通过贴近市场,与属地政府、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以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建立与社会接轨的体制机制,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劣势(Weakness):职教集团内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一种较为松散的组织,一般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大多不由政府部门组建。只是由地区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积极带动组织,把相关行业企业、各类各级学校组织联合起来,许多职业教育集团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根据了解,很多职业教育集团制定了集团章程,成立了集团董事会、秘书处等组织机构,但是职教集团对成员约束作用十分微弱,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缺乏行政约束,更难以构建起有效的利益链条;很多职教集团只是停留在学校为成员企业提供实习学生、推荐毕业生等合作,未能使职业教育集团真正发挥调配、整合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统筹社会服务、开展产学研深层次合作等重要功能,导致不少职业教育集团“集而不团”。
3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机会(Opportunity):实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
经过对现有的各种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模式的比较,我们认为,在现有教育体制中,区域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对推进集团建设、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区域职业教育集团一般由该地区龙头学校牵头或参与,依托区域产业结构优势和区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将区域内的行业、企业、学校等资源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内部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对实现地区内部实验实训设备、校舍、师资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独特作用。建立集团共享的实训基地、图书馆、学生宿舍、活动场地等教育资源,能够较好地避免各个学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节约办学用地,进一步降低办学成本,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职教集团的大空间办学形式为师资队伍在学校、校企中的互聘互认提供了统一的平台;集团在自主招生、定向就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集团内部的院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便能更好地形成职业教育的合力。
通过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元素融合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集团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关系,从而适应新的标准,培育新的增长点,适应新常态,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
4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威胁(Threat):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完全互相适应
一方面,社会没有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的类型上有所不同,但并不是在级别上有所区别,更不能理解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依然存在着严重偏差。由于认识的不足,导致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也受到较大的限制,使高职院校在获取社会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限制。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限制,未能很好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中技学校升格而来,办学基础较为薄弱。几年来,通过办学规模的迅速的扩张,很多高职院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此过程中,很多学校忽视了内涵建设,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不但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无法得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三、促进区域型职教集团发展的对策
根据SOWT分析,我们认为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应该充分发挥内部优势、积极规避劣势,充分利用外部机会,从而促进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1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加强中高职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之间、职业院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办学,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这种制度优势,对于加强和提高中高职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连接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三二分段”、“自主招生”实现的,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地区内组建以高职院校为核心,将同类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联合起来的职教集团,对于聚集、提高区域内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为区域内中职学生到高职院校上课、实训提供了便利条件。纵观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最常见的是从中专升格,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不长;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办学时间则可能比较长,形成一个稳定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职教集团的内部,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沟通,能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探索之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能进一步推进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地区行业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集团体制、资源优势,从而推进集团内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区域型职教集团内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教学实训条件、培养标准等方面的延伸,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积极规避劣势,推动集团化办学中的产权制度改革
国家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和实践上,具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国家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②的文件中就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③会议提出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这为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集团内部理顺、完善产权制度建设十分关键。外部条件,则要求现代经济中明确的开放的教育产权体系、教育人才市场、良好的资本市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良好的教育产业环境。在现有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条件下,职教集团应该首先厘清各成员之间的经济、社会利益关系,明确成员之间的教学资源产权归属问题,才能形成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教育资源的集成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其中合作共赢是成员单位积极提供资源的基础。在职业教育集团教育资源的集成过程中,集团首先需要实现与集团内的各成员单位的有效沟通,并通过集团理事会集体讨论研究决定集团的发展。其次,对每个项目进行明确和详细的规划,以保证项目的完成,无论经济或社会效益,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教育提供方必须明确资源预期收益。这种回报不仅包括预期收益的增加,还包括投资减少的预期,以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减。再次,还需要注意,办学资源的共享,关系到资产的组合和共管共用,所以资产的产权明晰是资产管理的需要。办学资源在集团内部共享,但必须明确这类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同时要以协议的形式给予约定,这对于资产后续的管理与处理,对于调动成员单位参与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
3充分利用外部机会,通过经济杠杆、市场来配置职业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过程,伴随着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职教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约束关系,职业教育集团的成员之间包含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关系;而教育集团与外部的关系,最重要的则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时,我们认为职业教育集团也并非越大越好,有些职业教育集团片面强调“大而全”,目前职业教育集团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大多职教集团的运作经验不足,使很多教育集团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组织脆弱和管理混乱的情况,导致职教集团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限制,导致集团内部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④指出:“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为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利用经济杠杆、市场来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指明了方向。 大多学者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功的标志包含“办学活力”和“办学秩序”两个方面。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现有的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规范集团的资本运作,通过市场导向作用来确保其办学质量,确保集团的生存,提升集团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职业教育的有序竞争和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正公平,需要政策这个有形的手来调控,政府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的立场上,进行区域内部的合理布局、适时调控。因此,市场无形的调节和政府有形有序的管理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根据调查,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存在较高的重复率,根据国家这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市场营销、会计、国际贸易、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热门专业,在大多数院校都能见到,有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薄弱,基本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场地都不能满足需要;有些学校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但是人才培养理念不清晰,未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特点。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将区域内重复率较高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一规划,将实验实训场地、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调配,实现办学资源的共享共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通过加强与区域内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建立起众多的“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可能的融合企业、社会的办学资源。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内部的经济杠杆作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教育,真正在集团内部形成办学成本意识,尽最大可能发挥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讲,需要充分协调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让企业的资源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为教育教学所用,同时,要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加入企业的生产,进一步发挥经济效益,使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纽带,实现产学研高度结合。
4应对外部威胁,紧密结合区域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
职教集团的组建必须立足当地、与区域经济社会互相促进,互相支持,既服务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又受益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地方经济社会与集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讲,要重视职业教育集团的产业化思维模式,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战略调整,这对职业教育集团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也必将改变人才结构模式,改变人的知识结构。高职院校如果未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作用,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必将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所培养的人才也将与经济社会脱节,从而导致学校的竞争力下降,也导致地区的经济社会无充足可用的合格人才,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综观区域型职教集团的组建和运行情况,集团化办学具有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重大战略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属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积极鼓励校企之间、中职高职等办学实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找到各自办学需求的结合点,根据利益多方共赢的组建和运行原则,进行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互补利用。
区域职业教育集团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有效地形成自身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职业教育集团通过明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区域的技术要求,确定发展规划和自己的目标,重点建设区域及周边区域的行业对口的专业群;在人才交流方面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根据区域内技术、人才的供应和需求信息,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同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基金,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支持职业教育。通过职教集团的组建,构建起职业教育既受益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型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模式,从而使高职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积极探索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密切结合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实行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打破区域内校际之间办学的封闭状态,有利于开展专业、专业群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设备、师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同时,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可以发挥地区内的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各自的优势,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难题,使区域内职业教育更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注释】
①③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人民日报,20140227.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1109.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622.
【参考文献】
[1]高卫东.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8—11.
[2]冯象钦,段志坚,马仲明.集团化办学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30—32.
[3]方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6):50—53.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区域型;SOWT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10006604
【收稿日期】20150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教学会2012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广州钟落潭地区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模式研究”,编号为11GJB125099
【作者简介】苏国晖(1982—),男,广东揭阳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①根据专家分析,实现社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其有效途径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十二五”重大教育政策及名词解释》,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
组建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有重要促进作用,能有效地推进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对更加系统地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迅速,对职业教育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同时,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模式所呈现出来的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也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大多数职业教育集团属于行业型教育集团,这是由于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很多是由行业办学,依托于计划经济体系中的某个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地的交通类、水电类、农业类等职业院校,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起步较早,与行业有着紧密的、传统的联系,以行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表现出的优势比较明显。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大多数行业已经弱化了行政管理功能,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在此背景下,区域型职教集团逐步壮大发展。区域型职教集团一般以地区龙头高等职业院校为基础建立,较为典型的有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09年11月)、嘉兴欣禾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1月)、四川广元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1年3月)。相比行业型职教集团,区域职教集团与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助于职业院校吸引、配置社会办学资源,促使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SOWT分析
1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Strength):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
目前,各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往往追求大而全,招生就业的热门专业几乎各院校都开设,导致办学力量分散,这种状况不利于职业院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区域型职教集团可以统筹安排区域内部的教育教学资源,各院校依据各自条件,结合院校办学历史、师资队伍、办学场地等实际情况,根据各学校的优势和特点,集中力量专注办好特色专业,做强、做精、做优院校自身的强势专业和专业群,从而避免学校之间在同类专业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达到院校内涵建设的目的。
区域内的集团化办学通过改变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改变顶层设计,尝试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职业院校之间的协同人才培养,探讨办学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尝试多元化和市场化,挖掘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形成区域内部政府主导、依靠企业的办学形态,充分调动院校行业企业、政府、个人和社会团体等办学力量的积极性。通过贴近市场,与属地政府、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以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建立与社会接轨的体制机制,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劣势(Weakness):职教集团内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一种较为松散的组织,一般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大多不由政府部门组建。只是由地区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积极带动组织,把相关行业企业、各类各级学校组织联合起来,许多职业教育集团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根据了解,很多职业教育集团制定了集团章程,成立了集团董事会、秘书处等组织机构,但是职教集团对成员约束作用十分微弱,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缺乏行政约束,更难以构建起有效的利益链条;很多职教集团只是停留在学校为成员企业提供实习学生、推荐毕业生等合作,未能使职业教育集团真正发挥调配、整合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统筹社会服务、开展产学研深层次合作等重要功能,导致不少职业教育集团“集而不团”。
3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机会(Opportunity):实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
经过对现有的各种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模式的比较,我们认为,在现有教育体制中,区域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对推进集团建设、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区域职业教育集团一般由该地区龙头学校牵头或参与,依托区域产业结构优势和区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将区域内的行业、企业、学校等资源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内部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对实现地区内部实验实训设备、校舍、师资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独特作用。建立集团共享的实训基地、图书馆、学生宿舍、活动场地等教育资源,能够较好地避免各个学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节约办学用地,进一步降低办学成本,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职教集团的大空间办学形式为师资队伍在学校、校企中的互聘互认提供了统一的平台;集团在自主招生、定向就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集团内部的院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便能更好地形成职业教育的合力。
通过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元素融合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集团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关系,从而适应新的标准,培育新的增长点,适应新常态,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
4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威胁(Threat):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完全互相适应
一方面,社会没有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的类型上有所不同,但并不是在级别上有所区别,更不能理解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依然存在着严重偏差。由于认识的不足,导致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也受到较大的限制,使高职院校在获取社会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限制。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限制,未能很好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中技学校升格而来,办学基础较为薄弱。几年来,通过办学规模的迅速的扩张,很多高职院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此过程中,很多学校忽视了内涵建设,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不但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无法得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三、促进区域型职教集团发展的对策
根据SOWT分析,我们认为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应该充分发挥内部优势、积极规避劣势,充分利用外部机会,从而促进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1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加强中高职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之间、职业院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办学,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这种制度优势,对于加强和提高中高职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连接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三二分段”、“自主招生”实现的,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地区内组建以高职院校为核心,将同类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联合起来的职教集团,对于聚集、提高区域内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为区域内中职学生到高职院校上课、实训提供了便利条件。纵观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最常见的是从中专升格,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不长;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办学时间则可能比较长,形成一个稳定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职教集团的内部,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沟通,能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探索之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能进一步推进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地区行业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集团体制、资源优势,从而推进集团内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区域型职教集团内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教学实训条件、培养标准等方面的延伸,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积极规避劣势,推动集团化办学中的产权制度改革
国家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和实践上,具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国家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②的文件中就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③会议提出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这为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集团内部理顺、完善产权制度建设十分关键。外部条件,则要求现代经济中明确的开放的教育产权体系、教育人才市场、良好的资本市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良好的教育产业环境。在现有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条件下,职教集团应该首先厘清各成员之间的经济、社会利益关系,明确成员之间的教学资源产权归属问题,才能形成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教育资源的集成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其中合作共赢是成员单位积极提供资源的基础。在职业教育集团教育资源的集成过程中,集团首先需要实现与集团内的各成员单位的有效沟通,并通过集团理事会集体讨论研究决定集团的发展。其次,对每个项目进行明确和详细的规划,以保证项目的完成,无论经济或社会效益,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教育提供方必须明确资源预期收益。这种回报不仅包括预期收益的增加,还包括投资减少的预期,以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减。再次,还需要注意,办学资源的共享,关系到资产的组合和共管共用,所以资产的产权明晰是资产管理的需要。办学资源在集团内部共享,但必须明确这类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同时要以协议的形式给予约定,这对于资产后续的管理与处理,对于调动成员单位参与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
3充分利用外部机会,通过经济杠杆、市场来配置职业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过程,伴随着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职教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约束关系,职业教育集团的成员之间包含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关系;而教育集团与外部的关系,最重要的则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时,我们认为职业教育集团也并非越大越好,有些职业教育集团片面强调“大而全”,目前职业教育集团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大多职教集团的运作经验不足,使很多教育集团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组织脆弱和管理混乱的情况,导致职教集团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限制,导致集团内部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④指出:“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为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利用经济杠杆、市场来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指明了方向。 大多学者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功的标志包含“办学活力”和“办学秩序”两个方面。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现有的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规范集团的资本运作,通过市场导向作用来确保其办学质量,确保集团的生存,提升集团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职业教育的有序竞争和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正公平,需要政策这个有形的手来调控,政府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的立场上,进行区域内部的合理布局、适时调控。因此,市场无形的调节和政府有形有序的管理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根据调查,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存在较高的重复率,根据国家这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市场营销、会计、国际贸易、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热门专业,在大多数院校都能见到,有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薄弱,基本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场地都不能满足需要;有些学校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但是人才培养理念不清晰,未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特点。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将区域内重复率较高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一规划,将实验实训场地、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调配,实现办学资源的共享共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通过加强与区域内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建立起众多的“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可能的融合企业、社会的办学资源。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内部的经济杠杆作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教育,真正在集团内部形成办学成本意识,尽最大可能发挥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讲,需要充分协调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让企业的资源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为教育教学所用,同时,要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加入企业的生产,进一步发挥经济效益,使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纽带,实现产学研高度结合。
4应对外部威胁,紧密结合区域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
职教集团的组建必须立足当地、与区域经济社会互相促进,互相支持,既服务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又受益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地方经济社会与集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讲,要重视职业教育集团的产业化思维模式,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战略调整,这对职业教育集团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也必将改变人才结构模式,改变人的知识结构。高职院校如果未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作用,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必将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所培养的人才也将与经济社会脱节,从而导致学校的竞争力下降,也导致地区的经济社会无充足可用的合格人才,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综观区域型职教集团的组建和运行情况,集团化办学具有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重大战略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属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积极鼓励校企之间、中职高职等办学实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找到各自办学需求的结合点,根据利益多方共赢的组建和运行原则,进行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互补利用。
区域职业教育集团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有效地形成自身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职业教育集团通过明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区域的技术要求,确定发展规划和自己的目标,重点建设区域及周边区域的行业对口的专业群;在人才交流方面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根据区域内技术、人才的供应和需求信息,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同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基金,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支持职业教育。通过职教集团的组建,构建起职业教育既受益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型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模式,从而使高职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积极探索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密切结合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实行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打破区域内校际之间办学的封闭状态,有利于开展专业、专业群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设备、师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同时,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可以发挥地区内的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各自的优势,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难题,使区域内职业教育更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注释】
①③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人民日报,20140227.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1109.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622.
【参考文献】
[1]高卫东.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8—11.
[2]冯象钦,段志坚,马仲明.集团化办学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30—32.
[3]方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