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高应力富水黏土软岩大巷底鼓机理及控制技术

来源 :煤炭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n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深部高应力富水黏土软岩大巷强烈底鼓控制技术,以陕西蒋家河煤矿二采区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理论分析了大巷底鼓影响因素,采用UDEC-Trigon离散元方法研究了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及底板锚注支护机理;研发出适合于富水条件下锚杆(索)锚固的新型耐水锚固剂,并在井下取得良好锚固及拉拔效果;提出了先注浆封闭裂隙、后锚索加固的底鼓控制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大巷在高应力及水理作用影响下呈挤压流动性和水理膨胀性底鼓;锚注支护对于减小深部高应力围岩塑性区分布作用不明显,其主要作用在于控制底板围岩浅部张拉裂纹的产生和深部剪切裂纹的产生、扩展延伸及贯通,抑制导水裂隙带形成,避免围岩遇水泥化弱化岩体强度,底板锚索支护系统还可有效改善底板围岩应力状态,避免浅部近零应力区形成及深部围岩应力的进一步释放;锚注支护加固底板后,锚索支护系统与底板围岩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实测大巷最大底鼓量仅202 mm,有效解决了深部高应力富水黏土软岩强烈底鼓问题.
其他文献
矿井物探作为煤矿智能开采过程中一类重要的精准地质勘探及监测预警手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基础技术理论、软件模拟性能到装备研发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升,在当前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总结回顾了以矿井地震类、矿井直流电法类及矿井电磁法类等为主的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检索统计了近30年来国内发表的矿井物探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并从发表年份、论文作者、机构来源、高质量期刊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矿井物探发展规律及特征;面对当前国内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深部化、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的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经临床确诊的CPSF患儿32例。整理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及结果,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结果:①32例CPSF患儿中,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首次发病年龄2~17岁,病程1月~4年。所有病变均为单发,好发于左侧(96.9%)。临床表现以复发性颈部肿块、颈部脓肿及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为主。本病感染
目的:探讨3D-ASL及DCE-MRI序列获得的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HGG)与脑转移瘤(MT)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GG、MT的患者共61例(HGG患者22例,MT患者39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15~85岁,平均(53.33±17.63)岁。对受试者行颅脑DCE-MRI及3D-ASL扫描,测量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1 cm)各渗透性参数值(Ktrans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行宫颈病变筛查的94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获得确切病理检查结果,且均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及SWE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联合SWE成像在诊断宫颈癌中的价值。结果:病理检查提示94例受检者中宫颈癌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例,宫颈正常15例;SWE成像提示,53%的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内弹性图像填充颜色以红色为主,并夹杂着橙色与绿色;41%宫颈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