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违纪者的“舌尖”真是像“吸毒者”那样愚蠢不可救药吗?
前一时期,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很是吸引观众的眼球。究其原因,那是缘于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民以食为天,“自然经手,文化过喉;舌品天下,胃知乡愁”,从历史、现实、人情世故中的美食寻找“舌尖上的中国”,感动读者的是中华大文化。正如广告词的描述:这本名为介绍美食、实则勾勒众生的著作之所以让人们流泪,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祖先、父母、兄弟、姐妹、妻儿、亲戚、朋友们以及自己。它最复杂,也最简单,“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至于编者说的——“只要这部史书还能流传下去,中国就会存在,中国人就会存在”——则另当别论。因为,“天亮不是公鸡叫的”!即使这部书稿不存在,中国人也要存在。当我享受这部美文的精神大餐后,却又生发“淡淡的哀愁”,那就是国人“舌尖上的愚昧”。
对“鱼翅”的偏爱是一种愚昧。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不仅善于“人物”打假,更长于科学知识纠错。在方先生的笔下,“不论是从营养的角度还是从保健的角度,吃鱼翅都没什么特殊益处;相反,吃鱼翅反而对健康有害。鱼翅中水银和其它重金属含量都比其它鱼类高很多。”然而,国之“富人”乃至“高管”“高官”对食鱼翅情有独钟,不仅满足口福,而且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更为费解的是“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鲨鱼可持续利用会议’上,主办方称‘拒食鱼翅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鱼翅消费是中国传统文化,非但不是对濒危动物的消费,反而是对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中国节约美德的体现”。所谓“业界”专家对鱼翅厚爱有加的情结实在是利令智昏,只为图利,“因人成事”也。有媒体预测:仅首善之区每天的“鱼翅”销售额就达一亿元,年销售额高达365 亿元。呜呼,该有多少鲨鱼倒在饕餮者的“舌尖”上啊!
对“茅台”的仰视是一种愚蠢。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茅台酒是佼佼者。关于“国酒”名号的激辩,实则是“符号”之争,潜台词是商业价值使然。国人从上至下嗤之以鼻的“三公”消费之“宴请篇”,“茅台”是餐桌上的老大,是“舌尖”上的阿娇,位居榜首。实际就是“敲门金砖”,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功能是“撑门面”。当然,“鱼翅”、“燕窝”、“普洱茶”也有这种特殊功能。日前又传来茅台酒提价的消息,实话实说,这对老百姓的家庭餐桌绝没有“菜篮子”、“米袋子”那样重要,对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指数也无足轻重。问题是在公款消费的“钱袋子”里又要多付出白花花的银子,说到底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国家这些年在廉政建设方面下过很大的力气,禁止公款吃喝的文件,几乎时不时地就重申,甚至明确规定不准用茅台酒宴请的条文。然而,禁绝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像“白盒”无标记的高等云烟,只是为躲过记者的“长枪短炮”罢了。难道那些违纪者的“舌尖”真是像“吸毒者”那样愚蠢不可救药吗?
“治愚先治官”,官聪必读书。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开学典礼上勉励我们的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养成宽阔的胸襟和眼界、高尚的思想情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窃以为,那就从“舌尖上治愚”开始罢,牢记“权系民所赋”的箴言,“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时下尽管论官德的书汗牛充栋,《史说官德》、《大道官德》、《为官史德》、《申论官德》……其实“半部论语治天下”,对体制内的为官者而言,读懂70多年前刘少奇著作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就够了,当然要身体力行。当下,不妨从“舌尖上治愚”起步。
前一时期,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很是吸引观众的眼球。究其原因,那是缘于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民以食为天,“自然经手,文化过喉;舌品天下,胃知乡愁”,从历史、现实、人情世故中的美食寻找“舌尖上的中国”,感动读者的是中华大文化。正如广告词的描述:这本名为介绍美食、实则勾勒众生的著作之所以让人们流泪,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祖先、父母、兄弟、姐妹、妻儿、亲戚、朋友们以及自己。它最复杂,也最简单,“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至于编者说的——“只要这部史书还能流传下去,中国就会存在,中国人就会存在”——则另当别论。因为,“天亮不是公鸡叫的”!即使这部书稿不存在,中国人也要存在。当我享受这部美文的精神大餐后,却又生发“淡淡的哀愁”,那就是国人“舌尖上的愚昧”。
对“鱼翅”的偏爱是一种愚昧。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不仅善于“人物”打假,更长于科学知识纠错。在方先生的笔下,“不论是从营养的角度还是从保健的角度,吃鱼翅都没什么特殊益处;相反,吃鱼翅反而对健康有害。鱼翅中水银和其它重金属含量都比其它鱼类高很多。”然而,国之“富人”乃至“高管”“高官”对食鱼翅情有独钟,不仅满足口福,而且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更为费解的是“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鲨鱼可持续利用会议’上,主办方称‘拒食鱼翅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鱼翅消费是中国传统文化,非但不是对濒危动物的消费,反而是对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中国节约美德的体现”。所谓“业界”专家对鱼翅厚爱有加的情结实在是利令智昏,只为图利,“因人成事”也。有媒体预测:仅首善之区每天的“鱼翅”销售额就达一亿元,年销售额高达365 亿元。呜呼,该有多少鲨鱼倒在饕餮者的“舌尖”上啊!
对“茅台”的仰视是一种愚蠢。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茅台酒是佼佼者。关于“国酒”名号的激辩,实则是“符号”之争,潜台词是商业价值使然。国人从上至下嗤之以鼻的“三公”消费之“宴请篇”,“茅台”是餐桌上的老大,是“舌尖”上的阿娇,位居榜首。实际就是“敲门金砖”,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功能是“撑门面”。当然,“鱼翅”、“燕窝”、“普洱茶”也有这种特殊功能。日前又传来茅台酒提价的消息,实话实说,这对老百姓的家庭餐桌绝没有“菜篮子”、“米袋子”那样重要,对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指数也无足轻重。问题是在公款消费的“钱袋子”里又要多付出白花花的银子,说到底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国家这些年在廉政建设方面下过很大的力气,禁止公款吃喝的文件,几乎时不时地就重申,甚至明确规定不准用茅台酒宴请的条文。然而,禁绝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像“白盒”无标记的高等云烟,只是为躲过记者的“长枪短炮”罢了。难道那些违纪者的“舌尖”真是像“吸毒者”那样愚蠢不可救药吗?
“治愚先治官”,官聪必读书。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开学典礼上勉励我们的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养成宽阔的胸襟和眼界、高尚的思想情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窃以为,那就从“舌尖上治愚”开始罢,牢记“权系民所赋”的箴言,“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时下尽管论官德的书汗牛充栋,《史说官德》、《大道官德》、《为官史德》、《申论官德》……其实“半部论语治天下”,对体制内的为官者而言,读懂70多年前刘少奇著作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就够了,当然要身体力行。当下,不妨从“舌尖上治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