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贵州省遵义县第三小学申报的课题《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被省教科所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开始,学校就确定了“诵千古经典、做少年君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营造了“读好书,好读书,做真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全面实施“构建书香校园建设工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具体做法如下;
一、丰富图书资源,为师生创造读书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目前我校图书室的藏书虽比不上大型学校,但它一直在不断充实着。此课题研究以前,我校图书室内的藏书是很少的,仅2000册,远远满足不了师生的阅读需求。学校领导研究决定,自筹资金添置图书。一年来,在图书添置上投入5万元,新添图书17000册。目前,图书室内拥有图书45000余册,期刊170种。学校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明代于谦所说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读书可以使精神充实,可以使人远离蒙昧和低俗,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使人觉悟到人于人的根本,那么他们就会终生与书籍为伴。
二、精心设置校园文化。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书香大环境,学校对整体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按照学校“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要求,着力打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和高层次的人文环境。在学校的围墙上布置了图文并茂的教育内容:用神话故事讲述汉民族的起源发展;用正、草、隶、篆反映汉文字的演变;用从古至今的十大名人画像,渲染中国的人文精神;用梅、兰、竹、菊四君子诗配画倡导师生品德;用动漫象征未来。廊道上张贴了师生书画作品、名言警句、《三字经》、《论语》、温馨提示,更新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引领师生走进书海,品读诗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学校十分重视书香文化环境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教室外走廊壁悬挂图文并茂的优秀诗词五十多幅,同时展示了学生的书画作品;各年级教室外还更换了别具特色的书香味班牌:一年级“文津”、二年级“文舟”、三年级“书坛”、四年级“书园”、五年级“学林”、六年级“学海”,让学校处处有知识,处处有书香。
三、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语文课程标准》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对那些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虽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加以补充、归纳。就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平等的态度、亲切的微笑、积极的鼓励和真诚的点拨,加上流畅的语言,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生活中教师注重推荐一些内容简单、有趣、浅近的读物给学生阅读。如:通俗易懂的童话、寓事说理的寓言、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人物传记故事等;有时还利用活动课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汇报阅读成果。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讲一讲等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成功阅读的乐趣。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阅读愿望,让学生喜欢阅读,并使阅读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笔者觉得在小学的语文课里面,不但是要加强阅读,尤其要加强诵读,就是要加强朗读,要读出声来,一个学校要有笑声、歌声,琴声,更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朗读,读出声来,读得自我陶醉,读得出神入化,这样就好了。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么国民的阅读,社会的阅读也就有了很好的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引领师生共读经典
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塑人格。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怎样才能较好地达到课标的阅读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008年8月,我校申报的“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课题被省教科所确定为省级基础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立项后,学校把书香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日常管理之中,推行班级“四个一”活动,即做到每日一诗,每周一心得,每生一摘抄本,每班一记录本。以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为传承我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统一规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美文品读》活动;
1、由普通话荣获二级甲等以上的教师担任品读教师,利用每天第一节课前三分钟、课间操时间领读每周的阅读内容:《唐诗》、《宋词》、《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
2、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校利用每周三下午4;10分到5点开设一节阅读课,组织全体师生共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唐诗宋词》、《散文》、《名言佳句》”等,为强化阅读效能,落实导读措施,还规定每天“晨诵”、“午读”、“晚读”时间,在学生阅读时间,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巡视指导,做到专时专用。通过师生共读积累知识,丰富孩子写作及知识阅历。
3、每天晨读前十分钟,中午上课前20分钟利用广播播放经典品读内容。
4、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每月上一节“读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举办一次以“读书、读故事、品读美诗文”为主题的比赛活动。学校每月评选 两次“读书明星”(学生)、评选一次“特色书香班级”。
5、学校举办了书香校园建设“亲子诵读大赛”、“学生读书知识竞赛”、“学生美诗文诵读大赛”、“教师美诗文诵读大赛”、“红色经典诵读”、“师生讲、演故事”大赛等大型的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交流习惯。目前,教师向学生推荐、学生向家长推荐书籍,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已经蔚然成风。
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循循善诱,有目的读书
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地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转下页)
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
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由上述做法可以看出,阅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影响。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关键时期,阅读的确最关键的时期是在青少年,是在中小学时期,尤其是在小学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会形成好的胃口,读那些好的东西,就喜欢那些好的东西,那些好的东西就成为他判断的基础,鉴赏的基础,鉴别的基础,他就会选择。
现在世界上有个现象,发达国家一般来说阅读抓得都比较好,都受到民众自觉的推崇和跟进。所有发达国家在做阅读书目的过程当中,都是非常理性的,是非常科学的,也是积累了人类所有经验的。比如,北欧,从一个海盗国家逐步成长为现在世界上阅读最好的国家,最多的国家,他们对阅读的研究就十分深入,如果一个孩子12岁之前不养成阅读习惯,从概念上说,这个人一生就跟阅读失之交臂,他最终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他们把12岁之前的阅读,作为一个科学的规范。
世界上许多好的教育都是从阅读开始,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在学习中应该建立、养成和一生保持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要从阅读人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培养兴趣抓起。要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交流,逐步喜欢读书,持之以恒,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要重视中小学生的阅读,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改变社会,阅读提高国民素质,阅读会为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的长治久安打下结实的基础。
注;“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为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08A001号
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贵州省遵义县第三小学申报的课题《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被省教科所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开始,学校就确定了“诵千古经典、做少年君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营造了“读好书,好读书,做真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全面实施“构建书香校园建设工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具体做法如下;
一、丰富图书资源,为师生创造读书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目前我校图书室的藏书虽比不上大型学校,但它一直在不断充实着。此课题研究以前,我校图书室内的藏书是很少的,仅2000册,远远满足不了师生的阅读需求。学校领导研究决定,自筹资金添置图书。一年来,在图书添置上投入5万元,新添图书17000册。目前,图书室内拥有图书45000余册,期刊170种。学校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明代于谦所说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读书可以使精神充实,可以使人远离蒙昧和低俗,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使人觉悟到人于人的根本,那么他们就会终生与书籍为伴。
二、精心设置校园文化。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书香大环境,学校对整体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按照学校“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要求,着力打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和高层次的人文环境。在学校的围墙上布置了图文并茂的教育内容:用神话故事讲述汉民族的起源发展;用正、草、隶、篆反映汉文字的演变;用从古至今的十大名人画像,渲染中国的人文精神;用梅、兰、竹、菊四君子诗配画倡导师生品德;用动漫象征未来。廊道上张贴了师生书画作品、名言警句、《三字经》、《论语》、温馨提示,更新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引领师生走进书海,品读诗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学校十分重视书香文化环境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教室外走廊壁悬挂图文并茂的优秀诗词五十多幅,同时展示了学生的书画作品;各年级教室外还更换了别具特色的书香味班牌:一年级“文津”、二年级“文舟”、三年级“书坛”、四年级“书园”、五年级“学林”、六年级“学海”,让学校处处有知识,处处有书香。
三、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语文课程标准》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对那些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虽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加以补充、归纳。就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平等的态度、亲切的微笑、积极的鼓励和真诚的点拨,加上流畅的语言,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生活中教师注重推荐一些内容简单、有趣、浅近的读物给学生阅读。如:通俗易懂的童话、寓事说理的寓言、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人物传记故事等;有时还利用活动课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汇报阅读成果。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讲一讲等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成功阅读的乐趣。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阅读愿望,让学生喜欢阅读,并使阅读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笔者觉得在小学的语文课里面,不但是要加强阅读,尤其要加强诵读,就是要加强朗读,要读出声来,一个学校要有笑声、歌声,琴声,更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朗读,读出声来,读得自我陶醉,读得出神入化,这样就好了。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么国民的阅读,社会的阅读也就有了很好的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引领师生共读经典
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塑人格。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怎样才能较好地达到课标的阅读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008年8月,我校申报的“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课题被省教科所确定为省级基础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立项后,学校把书香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日常管理之中,推行班级“四个一”活动,即做到每日一诗,每周一心得,每生一摘抄本,每班一记录本。以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为传承我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统一规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美文品读》活动;
1、由普通话荣获二级甲等以上的教师担任品读教师,利用每天第一节课前三分钟、课间操时间领读每周的阅读内容:《唐诗》、《宋词》、《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
2、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校利用每周三下午4;10分到5点开设一节阅读课,组织全体师生共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唐诗宋词》、《散文》、《名言佳句》”等,为强化阅读效能,落实导读措施,还规定每天“晨诵”、“午读”、“晚读”时间,在学生阅读时间,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巡视指导,做到专时专用。通过师生共读积累知识,丰富孩子写作及知识阅历。
3、每天晨读前十分钟,中午上课前20分钟利用广播播放经典品读内容。
4、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每月上一节“读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举办一次以“读书、读故事、品读美诗文”为主题的比赛活动。学校每月评选 两次“读书明星”(学生)、评选一次“特色书香班级”。
5、学校举办了书香校园建设“亲子诵读大赛”、“学生读书知识竞赛”、“学生美诗文诵读大赛”、“教师美诗文诵读大赛”、“红色经典诵读”、“师生讲、演故事”大赛等大型的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交流习惯。目前,教师向学生推荐、学生向家长推荐书籍,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已经蔚然成风。
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循循善诱,有目的读书
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地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转下页)
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
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由上述做法可以看出,阅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影响。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关键时期,阅读的确最关键的时期是在青少年,是在中小学时期,尤其是在小学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会形成好的胃口,读那些好的东西,就喜欢那些好的东西,那些好的东西就成为他判断的基础,鉴赏的基础,鉴别的基础,他就会选择。
现在世界上有个现象,发达国家一般来说阅读抓得都比较好,都受到民众自觉的推崇和跟进。所有发达国家在做阅读书目的过程当中,都是非常理性的,是非常科学的,也是积累了人类所有经验的。比如,北欧,从一个海盗国家逐步成长为现在世界上阅读最好的国家,最多的国家,他们对阅读的研究就十分深入,如果一个孩子12岁之前不养成阅读习惯,从概念上说,这个人一生就跟阅读失之交臂,他最终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他们把12岁之前的阅读,作为一个科学的规范。
世界上许多好的教育都是从阅读开始,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在学习中应该建立、养成和一生保持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要从阅读人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培养兴趣抓起。要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交流,逐步喜欢读书,持之以恒,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要重视中小学生的阅读,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改变社会,阅读提高国民素质,阅读会为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的长治久安打下结实的基础。
注;“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为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08A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