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VP”一类句式近些年颇受语法学界关注,多数论者认为这类句式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通话,并形成新的语法变异。关于这一变异形式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王森等人认为,普通话中这一新兴的句式“与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有关”,近代汉语为普通话中这一句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历史依据”。①王森等所谓“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唯一的根据是孙锡信《〈老乞大〉〈朴通事〉中的一些语法现象》一文。②孙文中举例论证了《老》《朴》二书存在“有”“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确切性或可验证性”的“语法现象”,王森等认为普通话中的新型句式“有+VP”,是《老》《朴》二书中这类“语法现象”的“遗留”与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孙文的论点和例证到底靠不靠得住。如果孙文的论点和例证靠不住的话,王森等人立论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就彻底崩塌了。
为了验证孙文的论点,我们不妨先将它所举的例证全部照列于下:
你那里有来?这两日不见。你来怎么这般黄瘦?(《朴》81)
黑夜道场里你有来么?我有来。(《朴》343)
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老》143)
小人岂敢有违。(《朴》170)
想念之心,无日有忘。(《朴》281)
你高官里转除的有愁甚么?(《朴》230)
关于首例,杨联陞认为“有”表示“在”,“来”相当于“来着”,“你那里有来”意为“你在哪儿来着”。③孙文虽也注意到了杨的这一解释,但并不认同,而做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即:“‘你那里有来’意为‘你那里来的’,这个‘来’与后文‘你来怎么这般黄瘦’的‘来’同属动词,不作助词‘来着’看待。……按照这种解释,‘有+动词’相当于‘动词+了’或‘动词+的’。”
笔者认为杨释正确而孙释不妥。首先,“有”表示“在”于近代汉语中多见,即使在《老》《朴》二书中也不乏这方面的用例。请看:
“你那里有来?”“今日是圣节日,我在官里前面,百官礼毕后,看捽挍来。”(《朴》,p333;捽疑为摔字之误)④
二人到那门首敲门道:“编修相公有么?”小厮道:“我相公不在家。”“高丽来的秀才有么?”“书房里坐的看文书裡。”(又,p339;裡=哩)
三处问话中的“有”均用同“在”,其中问话“那里有来”与答话“在官里前面”、问话“有么”与答话“不在家”,“有”与“在”分别前后照应,二者同义愈加彰显。既然这里的“你那里有来?”等句中的“有”即“在”,孙文所举首例“你那里有来?”(还有第二例)也应同样看待。其次,孙文该例断句有误。“你来怎么这般黄瘦”费解,“你来”应从上,即该例应标点为:“你那里有来?这两日不见你来,怎么这般黄瘦?”用普通话说就是:“你在哪里来着?这两天看不见你了,怎么这样又黄又瘦?”其中“有”用同“在”,“来”相当于助词“来着”或“了”。⑤孙文的一系列的误释很可能就是由错误的断句所生发出来的。
至于第二个例子,“有来”更不可能如孙文所说,解作“动词+了”或“动词+的”即“来了”或“来的”,因为谈话时道场已经做完,说话人这时都不在做道场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不能用动词“来”而必须用动词“去”的。故该例正确的理解只能是:[问]“黑夜道场里你在那儿了(或:来着)吗?”[答]“我在那儿了(或:来着)。”“有”仍用同“在”、“来”仍为助词“了”或“来着”。
第三个例子,为便于理解文意,我们将有关的上文补引出来并注明说话人:
[牙家] 你卖主自家看,里头没有一锭儿低的。[卖主]这银子虽是看了,真假我不识。你记认着,久后使不得时,我则问牙家换。[牙家]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老》,p279;要字疑有讹误)
“我有认色了”,孙文解作“我认了色了”(“色”指银子的成色),即“有+动词(‘认’)”相当于“动词(‘认’)+了”。但这种解释跟上下文对接不起来,于文意不通。原来“认色”是个近代汉语词语,意思是可辨认的容色(指容貌)或成色(指银子),属偏正式的名词性词语,而非动宾式的动词性词语。如《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你两个今夜将我的头割了,埋在西湖水边。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 ⑥“没了认色”即没有了可以辨认的容色。同样,《老》中“有认色”即有了可以辨认成色的银子,而不是什么“认了色”。“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意即“我有了可以辨认成色的银子了,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换。”(这当然是牙家的推脱之辞)这样与上文也可以对接起来了。其中“有”表示领有、具有,“有认色”属“动+名”式的动宾结构。
四、五两例中的“有违”、“有忘”,实际上已经词汇化或半词汇化。这类由“有”打头的词语,古今汉语中并不鲜见。即以近代汉语而言,就有“有惊”、“有烦”、“有累”等,⑦保留在普通话中的则有“有劳”、“有请”等。胡竹安将这里的“有”视作“多含敬意”的“动词前缀”,《汉语大词典》视为“表示客气”的“动词词头”。⑧总之,此处“有”是构词元素,而非造句单位。
末例“有愁”不为词,“有”应断上。即该例应标点为:“你高官里转除的有,愁甚么?”《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即作如此标点。这句意思是说:“你转任升迁的机会是有的(即存在着),不用发愁。”“有”仍表示存在的意思。这种表示存在的“有”位于句末的情形,在《老》《朴》中并不鲜见。又如:
“店在那里?”“那西头有。”(《老》,p276)
综上观之,孙文所举六例中,“有”表示领有的一例,表示存在的三例,充当语素的两例,却没有一例是所谓“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确切性或可验证性”,即“有+动词”相当于“动词+了”或“动词+的”的。换言之,这些句子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有+VP”句。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在除《老》《朴》之外的其他近代汉语文献中存在“有+VP”句式的报道。王森等也没有向我们提供除此之外的近代汉语中存有这类句式的其他证据。如此看来,王森等所谓“有+VP”句乃“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以及近代汉语为普通话中这类句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历史依据”云云,也就站不住脚了。
退一步讲,在这种缺乏别的旁证材料的情况下,就算孙文的立论和例证没有问题,我们也还不能就贸然得出近代汉语存在“有+VP”句的结论来。道理很简单,恰如孙文所说,这是“由于此二书系朝鲜人所写,能否完全、准确地反映当时实际的汉语,似还存在一些疑问。” 王森等把能否完全准确反映当时实际汉语面貌尚有“疑问”的语法现象拿来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未免有失审慎。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赵元任先生,曾谆谆教诲他的学生、后来也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王力先生:语言现象、语法规律“言有易,言无难”。现在看来,语言现象、语法规律岂止“言无难”,“言有”也绝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掉以轻心的啊!
注释
①见王森、王毅、姜丽《“有没有/有/没有+VP”句》一文的“提要”和第3部分,载《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②见胡竹安等编《近代汉语研究》一书,商务印书馆,1992年。以下所引孙文语均出于此。
③见《老乞大朴通事中的语法词汇》(1957),《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本、《庆祝赵元任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
④本文所引《老乞大》《朴通事》例均据刘坚、蒋绍愚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其中所加页码即为该例所在的《汇编》的页数,例中引号、着重号均为笔者所加。下同。
⑤紧接该例的下文还有两处“来”,也都是用作助词的:“‘我这几日害痢疾,不曾上马。’‘咳,我不曾知道来,早知道时,探望去好来。你休怪。’”
⑥该例转引自《汉语大词典》第11卷252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⑦见胡竹安《水浒词典》515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下引胡氏语亦出于此。
⑧见《汉语大词典》第6卷1141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通讯地址:272100 山东济宁学院中文系,作者为教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特聘教授)
现在的问题是,孙文的论点和例证到底靠不靠得住。如果孙文的论点和例证靠不住的话,王森等人立论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就彻底崩塌了。
为了验证孙文的论点,我们不妨先将它所举的例证全部照列于下:
你那里有来?这两日不见。你来怎么这般黄瘦?(《朴》81)
黑夜道场里你有来么?我有来。(《朴》343)
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老》143)
小人岂敢有违。(《朴》170)
想念之心,无日有忘。(《朴》281)
你高官里转除的有愁甚么?(《朴》230)
关于首例,杨联陞认为“有”表示“在”,“来”相当于“来着”,“你那里有来”意为“你在哪儿来着”。③孙文虽也注意到了杨的这一解释,但并不认同,而做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即:“‘你那里有来’意为‘你那里来的’,这个‘来’与后文‘你来怎么这般黄瘦’的‘来’同属动词,不作助词‘来着’看待。……按照这种解释,‘有+动词’相当于‘动词+了’或‘动词+的’。”
笔者认为杨释正确而孙释不妥。首先,“有”表示“在”于近代汉语中多见,即使在《老》《朴》二书中也不乏这方面的用例。请看:
“你那里有来?”“今日是圣节日,我在官里前面,百官礼毕后,看捽挍来。”(《朴》,p333;捽疑为摔字之误)④
二人到那门首敲门道:“编修相公有么?”小厮道:“我相公不在家。”“高丽来的秀才有么?”“书房里坐的看文书裡。”(又,p339;裡=哩)
三处问话中的“有”均用同“在”,其中问话“那里有来”与答话“在官里前面”、问话“有么”与答话“不在家”,“有”与“在”分别前后照应,二者同义愈加彰显。既然这里的“你那里有来?”等句中的“有”即“在”,孙文所举首例“你那里有来?”(还有第二例)也应同样看待。其次,孙文该例断句有误。“你来怎么这般黄瘦”费解,“你来”应从上,即该例应标点为:“你那里有来?这两日不见你来,怎么这般黄瘦?”用普通话说就是:“你在哪里来着?这两天看不见你了,怎么这样又黄又瘦?”其中“有”用同“在”,“来”相当于助词“来着”或“了”。⑤孙文的一系列的误释很可能就是由错误的断句所生发出来的。
至于第二个例子,“有来”更不可能如孙文所说,解作“动词+了”或“动词+的”即“来了”或“来的”,因为谈话时道场已经做完,说话人这时都不在做道场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不能用动词“来”而必须用动词“去”的。故该例正确的理解只能是:[问]“黑夜道场里你在那儿了(或:来着)吗?”[答]“我在那儿了(或:来着)。”“有”仍用同“在”、“来”仍为助词“了”或“来着”。
第三个例子,为便于理解文意,我们将有关的上文补引出来并注明说话人:
[牙家] 你卖主自家看,里头没有一锭儿低的。[卖主]这银子虽是看了,真假我不识。你记认着,久后使不得时,我则问牙家换。[牙家]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老》,p279;要字疑有讹误)
“我有认色了”,孙文解作“我认了色了”(“色”指银子的成色),即“有+动词(‘认’)”相当于“动词(‘认’)+了”。但这种解释跟上下文对接不起来,于文意不通。原来“认色”是个近代汉语词语,意思是可辨认的容色(指容貌)或成色(指银子),属偏正式的名词性词语,而非动宾式的动词性词语。如《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你两个今夜将我的头割了,埋在西湖水边。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 ⑥“没了认色”即没有了可以辨认的容色。同样,《老》中“有认色”即有了可以辨认成色的银子,而不是什么“认了色”。“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意即“我有了可以辨认成色的银子了,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换。”(这当然是牙家的推脱之辞)这样与上文也可以对接起来了。其中“有”表示领有、具有,“有认色”属“动+名”式的动宾结构。
四、五两例中的“有违”、“有忘”,实际上已经词汇化或半词汇化。这类由“有”打头的词语,古今汉语中并不鲜见。即以近代汉语而言,就有“有惊”、“有烦”、“有累”等,⑦保留在普通话中的则有“有劳”、“有请”等。胡竹安将这里的“有”视作“多含敬意”的“动词前缀”,《汉语大词典》视为“表示客气”的“动词词头”。⑧总之,此处“有”是构词元素,而非造句单位。
末例“有愁”不为词,“有”应断上。即该例应标点为:“你高官里转除的有,愁甚么?”《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即作如此标点。这句意思是说:“你转任升迁的机会是有的(即存在着),不用发愁。”“有”仍表示存在的意思。这种表示存在的“有”位于句末的情形,在《老》《朴》中并不鲜见。又如:
“店在那里?”“那西头有。”(《老》,p276)
综上观之,孙文所举六例中,“有”表示领有的一例,表示存在的三例,充当语素的两例,却没有一例是所谓“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确切性或可验证性”,即“有+动词”相当于“动词+了”或“动词+的”的。换言之,这些句子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有+VP”句。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在除《老》《朴》之外的其他近代汉语文献中存在“有+VP”句式的报道。王森等也没有向我们提供除此之外的近代汉语中存有这类句式的其他证据。如此看来,王森等所谓“有+VP”句乃“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以及近代汉语为普通话中这类句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历史依据”云云,也就站不住脚了。
退一步讲,在这种缺乏别的旁证材料的情况下,就算孙文的立论和例证没有问题,我们也还不能就贸然得出近代汉语存在“有+VP”句的结论来。道理很简单,恰如孙文所说,这是“由于此二书系朝鲜人所写,能否完全、准确地反映当时实际的汉语,似还存在一些疑问。” 王森等把能否完全准确反映当时实际汉语面貌尚有“疑问”的语法现象拿来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未免有失审慎。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赵元任先生,曾谆谆教诲他的学生、后来也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王力先生:语言现象、语法规律“言有易,言无难”。现在看来,语言现象、语法规律岂止“言无难”,“言有”也绝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掉以轻心的啊!
注释
①见王森、王毅、姜丽《“有没有/有/没有+VP”句》一文的“提要”和第3部分,载《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②见胡竹安等编《近代汉语研究》一书,商务印书馆,1992年。以下所引孙文语均出于此。
③见《老乞大朴通事中的语法词汇》(1957),《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本、《庆祝赵元任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
④本文所引《老乞大》《朴通事》例均据刘坚、蒋绍愚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其中所加页码即为该例所在的《汇编》的页数,例中引号、着重号均为笔者所加。下同。
⑤紧接该例的下文还有两处“来”,也都是用作助词的:“‘我这几日害痢疾,不曾上马。’‘咳,我不曾知道来,早知道时,探望去好来。你休怪。’”
⑥该例转引自《汉语大词典》第11卷252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⑦见胡竹安《水浒词典》515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下引胡氏语亦出于此。
⑧见《汉语大词典》第6卷1141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通讯地址:272100 山东济宁学院中文系,作者为教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