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朴通事》中存在“有+VP”句吗?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VP”一类句式近些年颇受语法学界关注,多数论者认为这类句式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通话,并形成新的语法变异。关于这一变异形式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王森等人认为,普通话中这一新兴的句式“与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有关”,近代汉语为普通话中这一句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历史依据”。①王森等所谓“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唯一的根据是孙锡信《〈老乞大〉〈朴通事〉中的一些语法现象》一文。②孙文中举例论证了《老》《朴》二书存在“有”“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确切性或可验证性”的“语法现象”,王森等认为普通话中的新型句式“有+VP”,是《老》《朴》二书中这类“语法现象”的“遗留”与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孙文的论点和例证到底靠不靠得住。如果孙文的论点和例证靠不住的话,王森等人立论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就彻底崩塌了。
  为了验证孙文的论点,我们不妨先将它所举的例证全部照列于下:
  你那里有来?这两日不见。你来怎么这般黄瘦?(《朴》81)
  黑夜道场里你有来么?我有来。(《朴》343)
  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老》143)
  小人岂敢有违。(《朴》170)
  想念之心,无日有忘。(《朴》281)
  你高官里转除的有愁甚么?(《朴》230)
  关于首例,杨联陞认为“有”表示“在”,“来”相当于“来着”,“你那里有来”意为“你在哪儿来着”。③孙文虽也注意到了杨的这一解释,但并不认同,而做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即:“‘你那里有来’意为‘你那里来的’,这个‘来’与后文‘你来怎么这般黄瘦’的‘来’同属动词,不作助词‘来着’看待。……按照这种解释,‘有+动词’相当于‘动词+了’或‘动词+的’。”
  笔者认为杨释正确而孙释不妥。首先,“有”表示“在”于近代汉语中多见,即使在《老》《朴》二书中也不乏这方面的用例。请看:
  “你那里有来?”“今日是圣节日,我在官里前面,百官礼毕后,看捽挍来。”(《朴》,p333;捽疑为摔字之误)④
  二人到那门首敲门道:“编修相公有么?”小厮道:“我相公不在家。”“高丽来的秀才有么?”“书房里坐的看文书裡。”(又,p339;裡=哩)
  三处问话中的“有”均用同“在”,其中问话“那里有来”与答话“在官里前面”、问话“有么”与答话“不在家”,“有”与“在”分别前后照应,二者同义愈加彰显。既然这里的“你那里有来?”等句中的“有”即“在”,孙文所举首例“你那里有来?”(还有第二例)也应同样看待。其次,孙文该例断句有误。“你来怎么这般黄瘦”费解,“你来”应从上,即该例应标点为:“你那里有来?这两日不见你来,怎么这般黄瘦?”用普通话说就是:“你在哪里来着?这两天看不见你了,怎么这样又黄又瘦?”其中“有”用同“在”,“来”相当于助词“来着”或“了”。⑤孙文的一系列的误释很可能就是由错误的断句所生发出来的。
  至于第二个例子,“有来”更不可能如孙文所说,解作“动词+了”或“动词+的”即“来了”或“来的”,因为谈话时道场已经做完,说话人这时都不在做道场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不能用动词“来”而必须用动词“去”的。故该例正确的理解只能是:[问]“黑夜道场里你在那儿了(或:来着)吗?”[答]“我在那儿了(或:来着)。”“有”仍用同“在”、“来”仍为助词“了”或“来着”。
  第三个例子,为便于理解文意,我们将有关的上文补引出来并注明说话人:
  [牙家] 你卖主自家看,里头没有一锭儿低的。[卖主]这银子虽是看了,真假我不识。你记认着,久后使不得时,我则问牙家换。[牙家]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老》,p279;要字疑有讹误)
  “我有认色了”,孙文解作“我认了色了”(“色”指银子的成色),即“有+动词(‘认’)”相当于“动词(‘认’)+了”。但这种解释跟上下文对接不起来,于文意不通。原来“认色”是个近代汉语词语,意思是可辨认的容色(指容貌)或成色(指银子),属偏正式的名词性词语,而非动宾式的动词性词语。如《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你两个今夜将我的头割了,埋在西湖水边。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 ⑥“没了认色”即没有了可以辨认的容色。同样,《老》中“有认色”即有了可以辨认成色的银子,而不是什么“认了色”。“我有认色了,不拣几时要换。”意即“我有了可以辨认成色的银子了,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换。”(这当然是牙家的推脱之辞)这样与上文也可以对接起来了。其中“有”表示领有、具有,“有认色”属“动+名”式的动宾结构。
  四、五两例中的“有违”、“有忘”,实际上已经词汇化或半词汇化。这类由“有”打头的词语,古今汉语中并不鲜见。即以近代汉语而言,就有“有惊”、“有烦”、“有累”等,⑦保留在普通话中的则有“有劳”、“有请”等。胡竹安将这里的“有”视作“多含敬意”的“动词前缀”,《汉语大词典》视为“表示客气”的“动词词头”。⑧总之,此处“有”是构词元素,而非造句单位。
  末例“有愁”不为词,“有”应断上。即该例应标点为:“你高官里转除的有,愁甚么?”《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即作如此标点。这句意思是说:“你转任升迁的机会是有的(即存在着),不用发愁。”“有”仍表示存在的意思。这种表示存在的“有”位于句末的情形,在《老》《朴》中并不鲜见。又如:
  “店在那里?”“那西头有。”(《老》,p276)
  综上观之,孙文所举六例中,“有”表示领有的一例,表示存在的三例,充当语素的两例,却没有一例是所谓“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确切性或可验证性”,即“有+动词”相当于“动词+了”或“动词+的”的。换言之,这些句子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有+VP”句。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在除《老》《朴》之外的其他近代汉语文献中存在“有+VP”句式的报道。王森等也没有向我们提供除此之外的近代汉语中存有这类句式的其他证据。如此看来,王森等所谓“有+VP”句乃“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以及近代汉语为普通话中这类句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历史依据”云云,也就站不住脚了。
  退一步讲,在这种缺乏别的旁证材料的情况下,就算孙文的立论和例证没有问题,我们也还不能就贸然得出近代汉语存在“有+VP”句的结论来。道理很简单,恰如孙文所说,这是“由于此二书系朝鲜人所写,能否完全、准确地反映当时实际的汉语,似还存在一些疑问。” 王森等把能否完全准确反映当时实际汉语面貌尚有“疑问”的语法现象拿来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未免有失审慎。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赵元任先生,曾谆谆教诲他的学生、后来也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王力先生:语言现象、语法规律“言有易,言无难”。现在看来,语言现象、语法规律岂止“言无难”,“言有”也绝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掉以轻心的啊!
  
  注释
  ①见王森、王毅、姜丽《“有没有/有/没有+VP”句》一文的“提要”和第3部分,载《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②见胡竹安等编《近代汉语研究》一书,商务印书馆,1992年。以下所引孙文语均出于此。
  ③见《老乞大朴通事中的语法词汇》(1957),《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本、《庆祝赵元任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
  ④本文所引《老乞大》《朴通事》例均据刘坚、蒋绍愚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其中所加页码即为该例所在的《汇编》的页数,例中引号、着重号均为笔者所加。下同。
  ⑤紧接该例的下文还有两处“来”,也都是用作助词的:“‘我这几日害痢疾,不曾上马。’‘咳,我不曾知道来,早知道时,探望去好来。你休怪。’”
  ⑥该例转引自《汉语大词典》第11卷252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⑦见胡竹安《水浒词典》515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下引胡氏语亦出于此。
  ⑧见《汉语大词典》第6卷1141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通讯地址:272100 山东济宁学院中文系,作者为教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特聘教授)
其他文献
在福建省漳浦县偏僻的山区里,隐匿着一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堡。那是赵宋皇族后裔流落闽南后建造的“微缩版”都城——赵家堡。令人更为惊喜的是,赵家堡里至今还保留着皇家内府当年不为人知的风俗习惯……  发现赵家堡  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  1982年,当时福建省漳州市正着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专家组在巡查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赵家堡”的古城。那里不仅保存有结
期刊
被叫做“寡妇村”的福建漳州东山县铜钵村,看上去与岛上其他村落没什么不同,却不寻常地承载着台湾与大陆的情愫。这是对亲人忠贞不渝的负责与期待,也是对两岸统一坚定不移的信念。  福建东山县铜钵村安静地坐落在面海的缓坡上,漂亮的洋楼错落有致,小学教学楼、戏院、敬老院等拔地而起;穿着时髦的男女青年驾驶着摩托车、小轿车不时奔驰而过。  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有谁会想到,1950年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人
期刊
我的专业方向是搞文学评论和写作的。积习难改,我常常带着写书评的眼光读书,不论读熟人的书还是读生人的书,都要说点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毛病,就常常得罪人。我又有两癖:一是爱收集有关写作的成语、谚语癖;二是藏书癖。例如,马国凡先生的《熟语丛书》;温端正先生的《谚语》、《歇后语》以及在上海主编的《语海》;武占坤先生主编的《中华风土谚志》、自著的《中华谣谚研究》、《汉语熟语通论》(修订本)等,我都有。最近又
期刊
在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中,林培松注重笔墨表现语言的丰富,且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追求和语言趣味,能在奔放中求宁静,粗犷中求精微,磅礴开合中显清秀飘逸。  认真品读林培松近期的作品,呈现给人的是一派祥和阳光的景象。作品流露出的是优美而抒情的意境之美:有烟云缭绕群峰之中的流动之美,有古道遥遥、古木参天的雄阔之美,有小桥流水渔歌唱晚的田园之美。小品雅趣古韵风雅,通景巨制开合大度、气势壮美,可贵之处给人以画外有画
期刊
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据说宋朝时,崇武就称崇武乡守节里。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崇武设小兜巡检寨。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 “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
期刊
闽南红砖厝有全国其它地区所没有的“皇宫起”体式,即仿照紫禁城皇宫的体式建造。闽南红砖厝还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这说的是闽南红砖厝“皇宫起”的建筑形式。  闽系红砖建筑,在闽南以泉州为核心,主要分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红砖建筑以三间张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对汉、英语之间的对称(或对等)与不对称(或不对等)现象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然而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现象的列举对比上,且多从语言外部追本溯源,很少从语言内部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汉、英语际交际中不仅存在一定数量的高度对称的对应语词,如“黑板”与blackboard,和少数谚语,如“血浓于水”与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更存在大量实际对称很
期刊
口福  福州地理位置优越,“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益”,拥有“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和“满城绿荫,暑不张盖”的山水城市景观,加之福州偏居东南,远离中原,避离了政治斗争和兵荒马乱,成为理想的安乐之所。  同时,这里海风浸润、三山遮蔽、气候宜人、物产丰饶,“逢兵不乱,逢饥不荒”,“丰年治世,气象闲暇”。加之南迁汉人带来的崇礼重教、和合儒雅的内陆气质,福州文教昌明、世风古
期刊
刘世儒先生曾经对量词“幅”作过论述,认为“幅”称量“布帛”是由本义而来,用于“纸”是取其平面作用[1]。因为刘先生主要侧重于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量词研究,受语料所限,对“幅”的演变过程描写得颇为简单,事实上,“幅”虚化为量词后经历了“度量量词—度量量词和个体量词—个体量词”三个阶段。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一、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时代    《说文
期刊
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学家在给文字下定义时都说,文字是传递信息的书写符号系统;只有中国当代辞书,无一例外,都把文字定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这种显然错误的定义,却是迄今统治着中国语言文字教学和研究的一整套基础概念。北大语言学教授苏培成竟然断言:这是一切文字的共性;还说,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所以,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把文字定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既不符合事实,也有悖于逻辑。因为文字,不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