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效果低于课改预期目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改遇到的突出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制造悬念、使用学具等方面要运用相关的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92-001
课堂观察和调研分析发现,当前某些小学数学教学仍然高耗低效,缺失高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了当今教育必须重视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巧创情境,激发学生互动探究
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是“死”的,它的简单积累既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又很难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我们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就能赋予“死”的知识以生命的灵性,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深刻的感情体验,从而引发学生深度的心理参与,进而促进学生有效互动探究。例如二年级“可能性”教学,教师先展示盒子里有白黄两种乒乓球后请学生第一次猜,教师任意摸一个球,学生猜想他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先猜,教师任意摸球后展示,验证猜想)多次试验后,教师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刚才的现象吗?”学生在交流中引出“可能性”,发现盒子里黄球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一些。第二次猜:教师出示第二个盒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人来摸球,规定:摸到黄色的得1分,否则得0分。当学生带着必胜的信心摸球时,却没有一个人摸到黄球。许多学生开始疑惑。猜想:盒子里可能没有黄球。此时教师展示盒子,学生发现一个黄球都没有,能摸到黄球吗?由此引出不可能。教师紧接着提出设想:“如果任意摸,要摸到黄球,盒子里应该怎么放球?”……摸球游戏中的学生在“迫切想知道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在亲自参与这一具体情境中积极猜想着、分析着、推理着、互动着。此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型、操作型的情境,引发了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将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互动探究。
二、巧设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得巧,能唤醒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如教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绝大部分教师在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就立即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进而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尽量让学生多思多问,教会他们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再进行质疑:(1)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呢?(2)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问题—提出,小学生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促使其激烈的思考,热烈地交流。学生有的在比划、有的在思考、有的在探讨。
三、巧制悬念,演绎智慧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制造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唤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投入对知识的探究中,真正做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如四年级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画图的策略帮助解题,初次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虽然只要画出草图,但应该让他们意识到所作的草图要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解题才有帮助。所以,画图时应依据题目中的数据确定所作线段的大致长度,这是学生画图的难点,也是纠正学生平时随意作图的良机。怎样让学生注意到这一问题呢?教师在指导作图时,应小步前行,可以试探地问学生:“原来的长和宽画出的线段是这样长,如今长增加了3米,画多长最准确呢?”“画这么长合适吗?”“谁能成为最精确的制图大师?”学生在这些悬念下急于渴求答案,人人参与操作,个个互相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得出:比8的一半短一点;正好是原来宽的一半。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先想后画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巧用学具,架设思考的支点
我们知道,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正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相当于为学生的思考架设一个支点。让学生操作学具,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有效的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如五年级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一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借助直观学具的实验探索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为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积累了足够的感性材料,教师稍加点拨便得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
五、巧破常规,体现思维深度
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往往表现为能用非常规方法解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这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如在教学一年级“位置”这一节课时,教师不再是按常规简单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谁在谁的上边、谁在谁的下边(左边或右边),而是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喜羊羊邀请小朋友们参观他的家来导入新课,当学生兴致盎然的发现喜羊羊客厅里的秘密无不欢呼雀跃。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如果你是喜羊羊,你会怎样去布置家里的客厅呢(家具不够可以补充)?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电视不要对着门口,应该面向窗口;有的说沙发的右边放一盆花就更美了……学生的回答无论是否合理,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本场景的设计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指定观察、换位观察、自由观察最后到发现自己的想象,使他们不仅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从而给学生充满幻想和尽情发挥的空间,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92-001
课堂观察和调研分析发现,当前某些小学数学教学仍然高耗低效,缺失高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了当今教育必须重视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巧创情境,激发学生互动探究
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是“死”的,它的简单积累既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又很难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我们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就能赋予“死”的知识以生命的灵性,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深刻的感情体验,从而引发学生深度的心理参与,进而促进学生有效互动探究。例如二年级“可能性”教学,教师先展示盒子里有白黄两种乒乓球后请学生第一次猜,教师任意摸一个球,学生猜想他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先猜,教师任意摸球后展示,验证猜想)多次试验后,教师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刚才的现象吗?”学生在交流中引出“可能性”,发现盒子里黄球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一些。第二次猜:教师出示第二个盒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人来摸球,规定:摸到黄色的得1分,否则得0分。当学生带着必胜的信心摸球时,却没有一个人摸到黄球。许多学生开始疑惑。猜想:盒子里可能没有黄球。此时教师展示盒子,学生发现一个黄球都没有,能摸到黄球吗?由此引出不可能。教师紧接着提出设想:“如果任意摸,要摸到黄球,盒子里应该怎么放球?”……摸球游戏中的学生在“迫切想知道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在亲自参与这一具体情境中积极猜想着、分析着、推理着、互动着。此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型、操作型的情境,引发了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将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互动探究。
二、巧设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得巧,能唤醒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如教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绝大部分教师在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就立即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进而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尽量让学生多思多问,教会他们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再进行质疑:(1)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呢?(2)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问题—提出,小学生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促使其激烈的思考,热烈地交流。学生有的在比划、有的在思考、有的在探讨。
三、巧制悬念,演绎智慧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制造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唤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投入对知识的探究中,真正做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如四年级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画图的策略帮助解题,初次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虽然只要画出草图,但应该让他们意识到所作的草图要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解题才有帮助。所以,画图时应依据题目中的数据确定所作线段的大致长度,这是学生画图的难点,也是纠正学生平时随意作图的良机。怎样让学生注意到这一问题呢?教师在指导作图时,应小步前行,可以试探地问学生:“原来的长和宽画出的线段是这样长,如今长增加了3米,画多长最准确呢?”“画这么长合适吗?”“谁能成为最精确的制图大师?”学生在这些悬念下急于渴求答案,人人参与操作,个个互相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得出:比8的一半短一点;正好是原来宽的一半。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先想后画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巧用学具,架设思考的支点
我们知道,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正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相当于为学生的思考架设一个支点。让学生操作学具,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有效的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如五年级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一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借助直观学具的实验探索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为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积累了足够的感性材料,教师稍加点拨便得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
五、巧破常规,体现思维深度
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往往表现为能用非常规方法解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这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如在教学一年级“位置”这一节课时,教师不再是按常规简单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谁在谁的上边、谁在谁的下边(左边或右边),而是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喜羊羊邀请小朋友们参观他的家来导入新课,当学生兴致盎然的发现喜羊羊客厅里的秘密无不欢呼雀跃。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如果你是喜羊羊,你会怎样去布置家里的客厅呢(家具不够可以补充)?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电视不要对着门口,应该面向窗口;有的说沙发的右边放一盆花就更美了……学生的回答无论是否合理,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本场景的设计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指定观察、换位观察、自由观察最后到发现自己的想象,使他们不仅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从而给学生充满幻想和尽情发挥的空间,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