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镜头式的插秧图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诗人杨万里现存诗歌4200多首,耳熟能详的诗多是他写“童趣”类的,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而杨万里的创作中也有不少田园诗,比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插秧歌》等。《插秧歌》作为杨万里“诚斋体”的代表作,洋溢着浓厚的田园气息。笔者在检索文献时发现,前人多从诗歌内容角度进行解读,而很少涉猎其他。解读《插秧歌》,笔者尝试运用影视学相关术语,从镜头构建画面的角度去鉴赏,力求有所突破。
  构造画面几乎是每个诗人的拿手戏。“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六十九》)是色彩的冲击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是动静的和谐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是视觉转换画。能融合多种方式,如摄影镜头般构造画面的,非杨万里莫属。
  一、远近镜头切换及快镜头的运用
  杨万里具有摄影师般的構图能力。这首诗先后写了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的镜头却不是单一的。诗人先用了一个远镜头,“远景镜头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镜头,它的取景中包含非常多的人、物、表演周围的环境的信息,并且能很好地展现它们在物理空间中的关系。”(罗伊·汤普森RoyThompson、克里斯托弗·J·鲍恩ChristopherJ·Bow《镜头的语法·插图第2版》)这个镜头描绘了一幅全家齐上阵的农忙插秧图:田夫将秧苗抛给田妇,田妇很熟练地接住,小儿拔出秧苗,大儿插进田地。为何是远景呢?从客观现实来看,四人的动作“抛”“接”“拔”“插”一气呵成,只有用稍远的景才能看出他们配合默契,且干得热火朝天。更何况,诗人接下来便交代了农忙的自然环境——雨天。别小看自然环境,它交代了人们这么做的原因。雨一出场紧张热烈的氛围立刻有了。与天抢时间,哪有不快马加鞭之理?接着,诗人走近了,向我们展现一幅雨中抢时插秧图,并进行了一个特写——湿漉漉的头发和肩胛。“特写镜头( close-up,CU)是比较亲密的镜头,表现的是某些人物或动作的放大影像,它可以给观众提供相当具体的细节信息。”(罗伊·汤普森、克里斯托弗·J·鲍恩,镜头的语法·插图第2版)头上有笠,身上有蓑,如何能看出劳作的人头发和肩胛都湿了,只有近距离观察。特写头发与肩胛的湿,既能看出雨水之大、密、急,连笠和蓑都无法挡住,又表现出插秧时间之久。再加上借助“笠是兜鍪蓑是甲”的比喻,将插秧比作战斗,紧张的气氛再次升级。
  除了镜头远近切换,杨万里的“快镜”也是有目共睹的,钱钟书《谈艺录》这样评价:“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简言之,杨万里善于“抓拍”,并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诗歌中如何塑造快镜头,我们看第三幅场景。有人(或是田妇)“唤”他歇一会吃个早饭,他(或是田夫)却“低头”“折腰”“不答”。一句中有三个动词,展现出“忙不迭”的状态。 诗歌一二句无景色渲染,上来就“抛”“接”“拔”“插”,直奔主题。中间不顾大雨,结尾又顾不得吃饭,一连串动词令这个画面更为生动、传神。
  二、画面与声音结合
   声音与画面配合,让影视作品极具表现力。诗歌也是如此。在《插秧歌》中,声音运用了韵字和人物对白。
  1.入声字的运用
  韵字像影视作品中的配乐一样具有韵律感。诗歌中的“平上去入”四声应该是交叉使用的,这样听上去会动听一些:“沈约的话中有‘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说法,意谓诗句中的平声字和仄声字要交错使用,方为动听。”(张海鸥主编《诗词写作教程》)但杨万里似乎没有考虑是否动听,而是将韵字全部用了入声。
  《插秧歌》中的韵字有“接”“插”“甲”“胛”“霎”“答”“匝”“鸭”,这些字全部属于入声韵。其中“答”和“匝”属于十五合(何同用),“接”“霎”属于十六(帖同用),其他属于十七洽(狎业乏同用)。(张海鸥主编《诗词写作教程》附录)入声字“只有很短促的发音,一发就收”,给人短促而急切的感觉。
  为何他如此钟情于入声字呢?那是因为杨万里深知韵律要为画面服务,不惜突破传统。“一般情况下影视作品的故事情绪与影视配乐会保持一致,即画面的情绪与乐曲协调。如欢快的画面配欢快的音乐,悲情故事配悲伤的音乐。”(纪欢格、程贝《影视配乐与数字音频技术》)热火朝天的劳作画面,当然要配急切的音乐,更加符合主人公着急干活的情绪。
  2.人物对白
  在影视作品当中“能用形象表达的内容尽量用形象表达,而不用对白……一般情况下形象永远是第一位的,语言位居其次。在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对白留到最后,在人物不得不张口说话时让他说出最精彩的话语。”(佟婷、王幼仪《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诗后四句里“渠”“半霎”“照管”词值得注意。
  相比“彼”“渠”更生活化些,常被用于日常书信或田园风格的诗作里,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渠从事东川,近得书,且知无恙矣。”“渠”译作第三人称,可以是“他”,如本诗,再如“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稚子想看只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杨万里《鸦》);还可以是“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半霎,可能从“霎时”演变而来,具体无从考证。现在鲁东方言里存在着“半霎儿”“一霎儿”的说法,意思即短时间。“半霎”常在元代戏曲中出现,屡见于人物对白。郑光祖《梅香》二折,白敏中说:“此事成与不成,小生之命,则在一事半霎。”
  “照管”,多出现在宋代人的书信中。但“‘照管’的对象是人(失意遭贬的人或者年幼子嗣或指自己)、坟墓(先人的坟域)、田产、房产等。”(郝桐《俗语词与诚斋诗风》)。杨万里诗句里“照管”意思却不同:“‘照管’的对象不再具有孱弱的性质,也不是不可迁移的地域。而是活泼生动,能够四处游走,甚至搞点破坏的小动物。”(郝桐《俗语词与诚斋诗风》)。杨万里不但在韵字上突破传统,口语词时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对话。田妇:“孩儿他爹,歇半霎儿,吃点早饭吧!”田夫:“秧根子还没牢呢,防着那些鹅鸭!”(此处应该用方言读,方便体会)“渠”“半霎”“照管”组成的对白非常契合人物的农民身份。
  三、结尾
  当诗人写田间插秧镜头时,连续动词仿佛开启连拍模式,具有场面感;八个入声字像配乐表现出人物急切情绪,而融入了口语、方言的对话体现出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性。大雨倾盆,他们可以为了抢时而不顾,这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鹅与雏鸭这种小动物,他们不能置之不理,这是收获的保障:他们辛勤的劳作,难免会有意外之灾,我们感到心酸的同时还有对他们的钦佩——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生活在底层的他们尚且怀揣希望全力以赴,我们呢?短短八句,三个镜头,两种声音,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山东省华侨中学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需要明确: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这三方面相对应的就是写作的兴趣、内容和技巧。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倾向于解决第一个方面,即“有写作动机”,其实这是不完整的教学。而第二个方面“有东西可写”是属于写作内容方面的问题,关涉学生的知识储备,这不是写作教学的独当之任。相比之下,第三个方面“能够写出来”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三个方面在写作
期刊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被列为课程的一部分。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被编入《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是高一语文的必读书。很多教师认为,此书学术味道浓厚,对于高一学生而言,这本书内容艰深,很难亲近。高中生往往习惯于感性的、形象的思维,对于此类理性的、抽象的论述有隔膜,阅读很难开展,因此,这种社科类著作的阅读也就
期刊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主要功能是引领学生学习写作知识与表达方法。如何凸显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直指习作”的特点,有效落实其独特的教学功能呢? 以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研读教材序列,聚焦单元重点  课标就第二学段习作方面的目标与内容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精心进行主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阅读中去。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特点提炼出主问题,能有效牵动全文,牵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促进文言合一。《周亚夫军细柳》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长于记人,其中写到的将军有很多,无一不是个性鲜明,写法也各具特色。作者通过正面侧面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它是传统小说三要素在人物、环境两方面的典型体现, 我们在教学时也多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分别展开教学,谈人物形象及其相关手法、环境特点及其作用,但是,这都不能体现曹雪芹谋篇布局的匠心,也难以见出本文所蕴含的审美韵味和作者的艺术功力。  本文的经典不只是以多样的笔法给我们隆重推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及介绍了贾府情况,还在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是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
期刊
想象思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它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而是一种复合思维方式,需在已有信息基础上,组织分离原有经验,再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信息序列,逐步建构为最佳模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语文学习深度发生。神话体现了人类奇幻的想象力,里面有神奇的情节、神奇的人物、神奇的力量等,能使我们洞悉祖先感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沃土。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我尝试通过多种方
期刊
《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教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在教读该课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朝花夕拾》的名著阅读,对该文本已有初步的理解和把握。《阿长与〈山海经〉》的教读课,其实是在名著整本书阅读基础上进行的一文多读教学。  一、统编教材一文多读的现状之思  一文多读,是指同一文本在不同课型中的多次阅读和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文多读往往存在两种误区: 一是忽视一文多
期刊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的作品,作为一篇抒情散文,被选录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1931年9月18日,日寇狼子野心,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从此处于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无数东北人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1941年,作为亲历事变的作者,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倾诉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压抑、痛苦之情;对美好故土的热爱;对收复故土的执着与坚定。  
期刊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我,一个初中生,已经度过十多个春节了。在这些佳节中,最快乐、最有意义的就数今年的春节了。  同往年一样,今年春节前夕我回到了老家。我的外公在“村小”当教师。放了寒假,村里办了个文化补习班,请他去给要到城里打工的青年农民补补必要的文化课。  这天,我看见外公在屋里踱来踱去,好像有什么发愁的事,连忙走过去询问。他说补课的农民年初就要进城了,但他们还有很多基础的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