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表现,也是其终生学习品质不可或缺的组成。在基础教学教育阶段,良好的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就此对我院五年高职前三年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成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学;学习习惯;成因;建议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在基础教学教育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在对我院五年制高职的学生07级到10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生源相对较差,分数偏低,年龄偏小(15—17岁),自主能力差,再加上教育背景差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也存在一些共性,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其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针对其不良的学习习惯,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望能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信息一共参考。
一、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
(1)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入学填报志愿时大多数是听从父母和初中班主任老师的意见,还有部分是随便选的,还存在有病乱投医的现象,就是只要有学校上就可以了,极少数的学生是自己的感兴趣,或者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去选择专业。这些说明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清楚本专业到底是做什么,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也就造成了他们的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
(2)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带书本或者带来书本当摆设,不认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占了绝大多数。课堂上不记笔记,认为记笔记对学习不重要。做作业时,投机取巧,极少数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为主,应付了事。
(3)玩心较重。现在的社会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电脑,上网本,ipad,智能手机等新时期的游戏玩具大量出现的90后的学生手里,促使了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中,有的学生这样讲:“只要让我玩游戏,我什么都听你的”“让我学习还不如让我去死”。在上课时学生也偷偷的玩手机,玩游戏,聊天,发信息,看电视剧,这些智能玩具对学生的门诱惑力要比老师教学的魅力高上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心不在课堂,不在学习上,只顾自己玩,不学无术。存在较重的玩心,甚至过于沉迷在玩中。
(4)考试复习提纲范围太窄。每逢期末考试,老师都会给学生划重点,列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大多数的复习提纲大于70%的试卷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就样成了不学习的习惯,只要最后把复习提纲认真背上一辈,保证考试过关就可以了,根本就不主动去学习,养成了一种懒惰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就等待学期末老师给划的复习提纲,不在去学习,复习,导致整个学期只要马马虎虎应付过关即可。
二、建议
针对以上不良习惯的成因以及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明确专业要求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条件。在当今产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的时代中,明确自己的专业要求才能是学生更快的步入大學生活,才能更好的步入大学的学习中来,因此在新生入学出就给予专业教育,让其明确自己所选专业的要求,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知道要学什么,该怎么去学习。
(2)端正学习态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客观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对养成一个好学习习惯的循环性和长期性是非常重要的。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养成上课记笔记的习惯,课后温习,才可达到温故而知新。例如:抄作业的现象在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识中都认为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让学生每次上交的作业上注明本次作业是独立完成、部分独立完成、抄的;不注明的作业退回让其注明后在批改;教师对每次上交的作业情况认真的登记、批改;同时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期总成绩。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一习惯中的满足感和愉快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一旦孩子上了大学,家长就很少过问,孩子需要什么家长就满足他的需要,促使家长不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定期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其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使家长及时跟学校沟通,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和解决办法。比如:可以制定玩游戏的具体要求,在完成作业无错误的情况下,给予一到二个小时的玩游戏的时间,如果错一题,减少一小时的玩游戏的时间,再外加多些作业。从而促使减少和降低学生的玩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管理,提高要求。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整个学期教育的过程中,每节课都强调重点,强调其可以作为考试内容。提高要求,让学生课上做好笔记,课后好好整理,下一次课检查课堂笔记。学期末时只给出50%以内的试卷内容,同时复习内容比例1:2至1:5之间。这样促使学生去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如不认真听课、不做笔记,就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考试要点。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在于行动。习惯对于人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生最大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想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其付出更少,收获更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则相反,往往与学习规律相违背。因此,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他们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可靠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林正范.大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启山.调动大学生的自控意识 客服不良学习习惯[J].2009.
作者简介:张之海(1981),男,江苏沛县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关键词:基础教学;学习习惯;成因;建议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在基础教学教育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在对我院五年制高职的学生07级到10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生源相对较差,分数偏低,年龄偏小(15—17岁),自主能力差,再加上教育背景差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也存在一些共性,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其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针对其不良的学习习惯,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望能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信息一共参考。
一、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
(1)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入学填报志愿时大多数是听从父母和初中班主任老师的意见,还有部分是随便选的,还存在有病乱投医的现象,就是只要有学校上就可以了,极少数的学生是自己的感兴趣,或者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去选择专业。这些说明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清楚本专业到底是做什么,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也就造成了他们的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
(2)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带书本或者带来书本当摆设,不认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占了绝大多数。课堂上不记笔记,认为记笔记对学习不重要。做作业时,投机取巧,极少数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为主,应付了事。
(3)玩心较重。现在的社会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电脑,上网本,ipad,智能手机等新时期的游戏玩具大量出现的90后的学生手里,促使了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中,有的学生这样讲:“只要让我玩游戏,我什么都听你的”“让我学习还不如让我去死”。在上课时学生也偷偷的玩手机,玩游戏,聊天,发信息,看电视剧,这些智能玩具对学生的门诱惑力要比老师教学的魅力高上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心不在课堂,不在学习上,只顾自己玩,不学无术。存在较重的玩心,甚至过于沉迷在玩中。
(4)考试复习提纲范围太窄。每逢期末考试,老师都会给学生划重点,列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大多数的复习提纲大于70%的试卷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就样成了不学习的习惯,只要最后把复习提纲认真背上一辈,保证考试过关就可以了,根本就不主动去学习,养成了一种懒惰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就等待学期末老师给划的复习提纲,不在去学习,复习,导致整个学期只要马马虎虎应付过关即可。
二、建议
针对以上不良习惯的成因以及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明确专业要求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条件。在当今产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的时代中,明确自己的专业要求才能是学生更快的步入大學生活,才能更好的步入大学的学习中来,因此在新生入学出就给予专业教育,让其明确自己所选专业的要求,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知道要学什么,该怎么去学习。
(2)端正学习态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客观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对养成一个好学习习惯的循环性和长期性是非常重要的。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养成上课记笔记的习惯,课后温习,才可达到温故而知新。例如:抄作业的现象在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识中都认为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让学生每次上交的作业上注明本次作业是独立完成、部分独立完成、抄的;不注明的作业退回让其注明后在批改;教师对每次上交的作业情况认真的登记、批改;同时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期总成绩。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一习惯中的满足感和愉快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一旦孩子上了大学,家长就很少过问,孩子需要什么家长就满足他的需要,促使家长不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定期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其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使家长及时跟学校沟通,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和解决办法。比如:可以制定玩游戏的具体要求,在完成作业无错误的情况下,给予一到二个小时的玩游戏的时间,如果错一题,减少一小时的玩游戏的时间,再外加多些作业。从而促使减少和降低学生的玩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管理,提高要求。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整个学期教育的过程中,每节课都强调重点,强调其可以作为考试内容。提高要求,让学生课上做好笔记,课后好好整理,下一次课检查课堂笔记。学期末时只给出50%以内的试卷内容,同时复习内容比例1:2至1:5之间。这样促使学生去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如不认真听课、不做笔记,就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考试要点。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在于行动。习惯对于人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生最大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想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其付出更少,收获更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则相反,往往与学习规律相违背。因此,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他们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可靠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林正范.大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启山.调动大学生的自控意识 客服不良学习习惯[J].2009.
作者简介:张之海(1981),男,江苏沛县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