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次研究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特性加以分析,发现存在多样性和流动性的特征。然后。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实行刍议,可以不同的方向出发加以管控,比如: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以此切实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质量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75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性,因而需要正确看待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环境、风险及合同等不同方面加以管理、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管控的质量,满足企业方面的建设需要。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特性分析
1.1施工过程多样性特征
土木工程应用范围较广、涉及范围比较大,因而实行施工管理的过程有较多不同区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这就需要对施工不同阶段管理工作提出明确的规定。
1.2施工过程流动性特征
结合数据分析发现, 施工的过程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且无法避免,因此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进去,重点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安全常识等方面培训。施工期间施工的环境变化比较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作以科学调整,经研究发现65%左右工作人员均需在施工现场作业,剩余35%左右工作人员由于其对于操作基础条件较差、没有接受正规培训,因而流动性非常大[1]。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刍议
2.1施工人员管控对策
施工人员作为土木施工质量的主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作业进度、施工质量。所以,需要正确看待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管理,加大安全意识方面的宣传,定期组织技术方面的培训,促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施工的意义,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施工方面意识。新时期土木施工的过程,需满足浇筑、填挖,以及混凝土施工等相关技术标准,实行技能方面培训学习。除此之外,应该规范施工人员作业流程,不断加强其专业水平,使得所有工艺达到最佳的实施效果。此外,应该认真执行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定工作人员的施工职责、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然后在责任机制下约束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2]。
2.2施工材料及施工設备管控对策
土木施工的过程进行物料管理非常必要,主要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管理。其一,完善存储施工材料及设备的环境,对物料材质、性能、存储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创设良好的存储环境,防止存储的过程产生材料质量问题、设备功能故障问题。其二,在使用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前进行检测,投入施工前对物料外观的完整性、质量、设备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作以检测处理,以便及时将质量不达标材料筛选下去,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3]。其三,认真落实采购管理工作,采购作为物料管理的主要部分,关系到工程质量控制、成本管控、物料质量控制等情况。因而,要求在实际采购前认真完成相关准备工作,比方说:工程信息核实、施工标准、制定采购预算计划等工作。除此之外,应该深入到物料市场中进行调研,涉及物料规格、型号,以及质量、厂家信誉等相关内容,经数据统计以经济市场为背景,旨在选出最优物料、确保物料的质量。另外,大批量采购前需作以抽样检测工作,从而防止发生物料质量不达标的现象。
2.3施工现场环境管控对策
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加大,现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工艺类型更加多样,所以使得施工的难度系数增长、风险几率加大。针对于此,需要树立管理理念提高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做好环境监控工作,以此降低作业风险几率。这个过程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建专业管理部门,考虑到土木施工的规模、质量控制相关标准,明确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职责,以便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最大职能。除此之外,应合理的运用先进技术处理、定时更新监控系统,加强施工现场监控并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然后建立智能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相关需要注意事项:要求管理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对施工现场环境加以分析,在早期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比方说:设备功能故障、工作人员操作等隐患,实现远程调控的效果。
2.4施工技术管控对策
施工企业为提高土木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应加强技术管控、投入适量的资金,并且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比如:BIM、信息、其他现代等技术方法。同时应该不断完善施工作业的环境,合理应用并发挥出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2.5风险管控对策
在施工的过程认真施行风险管控工作,首先对成本风险进行管理、控制,这类风险的发生和采购预算设计不合理、物料安全不合理、工作人员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性。故而,应该根据以往工作经验作以深入研究,采用针对性对策处理问题。其次,需重视变更风险这一类型风险的出现,发现变更风险与多方面因素存在联系,比如:图纸设计、施工作业规范性、外界因素所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质量不达标等因素,所以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规范工作的人员的操作行为[4]。
2.6合同管控对策
合同,属于工程管控的过程中最主要部分,可为明确责任提供良好的支持,故而需发挥出合同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实际施工前结合工程项目信息,确定合同细则、管理内容,加强沟通后明确规定的范围,如此便于在日后发生问题时明确责任,更好的维护各方的利益,并对工程施工作业作以监督处理。
2.7编制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
施工前编制完善 质量管理机制极其关键,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可能避免在施工的过程发生相关问题。土木工程管理机制的实施,有助于为更好的实行基础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需要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图纸检查工作、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而且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工程细节作以全面了解,以便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标准。
2.8验收管控对策
验收主要工作为工程质量检验、检查,做好该阶段工作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针对于此,应由专业验收人员组织培训学习,加强验收实践、认真履行自身职能,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验收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应确定验收要求、验收流程,联系土木工程相关信息、工程要求进行工程量统计工作,对施工所有环节物料、施工技术及质量等进行评判[5]。以验收方式对工程中的风险加以全面评估,然后落实责任制在发生问题时追究责任人责任,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遇到的问题。
结语:
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响,会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及安全,因而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做好所有环节的管控工作,进而推动土木工程的良好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田兵.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消费导刊,2019,000(022):130.
[2]沈煌莹.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4(18):70.
[3]任天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20,046(005):200,212.
[4]周光华.关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居业,2017,000(008):141-142.
[5]张晓.质量控制措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1):327.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质量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75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性,因而需要正确看待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环境、风险及合同等不同方面加以管理、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管控的质量,满足企业方面的建设需要。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特性分析
1.1施工过程多样性特征
土木工程应用范围较广、涉及范围比较大,因而实行施工管理的过程有较多不同区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这就需要对施工不同阶段管理工作提出明确的规定。
1.2施工过程流动性特征
结合数据分析发现, 施工的过程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且无法避免,因此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进去,重点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安全常识等方面培训。施工期间施工的环境变化比较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作以科学调整,经研究发现65%左右工作人员均需在施工现场作业,剩余35%左右工作人员由于其对于操作基础条件较差、没有接受正规培训,因而流动性非常大[1]。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刍议
2.1施工人员管控对策
施工人员作为土木施工质量的主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作业进度、施工质量。所以,需要正确看待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管理,加大安全意识方面的宣传,定期组织技术方面的培训,促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施工的意义,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施工方面意识。新时期土木施工的过程,需满足浇筑、填挖,以及混凝土施工等相关技术标准,实行技能方面培训学习。除此之外,应该规范施工人员作业流程,不断加强其专业水平,使得所有工艺达到最佳的实施效果。此外,应该认真执行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定工作人员的施工职责、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然后在责任机制下约束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2]。
2.2施工材料及施工設备管控对策
土木施工的过程进行物料管理非常必要,主要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管理。其一,完善存储施工材料及设备的环境,对物料材质、性能、存储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创设良好的存储环境,防止存储的过程产生材料质量问题、设备功能故障问题。其二,在使用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前进行检测,投入施工前对物料外观的完整性、质量、设备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作以检测处理,以便及时将质量不达标材料筛选下去,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3]。其三,认真落实采购管理工作,采购作为物料管理的主要部分,关系到工程质量控制、成本管控、物料质量控制等情况。因而,要求在实际采购前认真完成相关准备工作,比方说:工程信息核实、施工标准、制定采购预算计划等工作。除此之外,应该深入到物料市场中进行调研,涉及物料规格、型号,以及质量、厂家信誉等相关内容,经数据统计以经济市场为背景,旨在选出最优物料、确保物料的质量。另外,大批量采购前需作以抽样检测工作,从而防止发生物料质量不达标的现象。
2.3施工现场环境管控对策
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加大,现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工艺类型更加多样,所以使得施工的难度系数增长、风险几率加大。针对于此,需要树立管理理念提高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做好环境监控工作,以此降低作业风险几率。这个过程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建专业管理部门,考虑到土木施工的规模、质量控制相关标准,明确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职责,以便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最大职能。除此之外,应合理的运用先进技术处理、定时更新监控系统,加强施工现场监控并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然后建立智能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相关需要注意事项:要求管理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对施工现场环境加以分析,在早期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比方说:设备功能故障、工作人员操作等隐患,实现远程调控的效果。
2.4施工技术管控对策
施工企业为提高土木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应加强技术管控、投入适量的资金,并且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比如:BIM、信息、其他现代等技术方法。同时应该不断完善施工作业的环境,合理应用并发挥出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2.5风险管控对策
在施工的过程认真施行风险管控工作,首先对成本风险进行管理、控制,这类风险的发生和采购预算设计不合理、物料安全不合理、工作人员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性。故而,应该根据以往工作经验作以深入研究,采用针对性对策处理问题。其次,需重视变更风险这一类型风险的出现,发现变更风险与多方面因素存在联系,比如:图纸设计、施工作业规范性、外界因素所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质量不达标等因素,所以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规范工作的人员的操作行为[4]。
2.6合同管控对策
合同,属于工程管控的过程中最主要部分,可为明确责任提供良好的支持,故而需发挥出合同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实际施工前结合工程项目信息,确定合同细则、管理内容,加强沟通后明确规定的范围,如此便于在日后发生问题时明确责任,更好的维护各方的利益,并对工程施工作业作以监督处理。
2.7编制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
施工前编制完善 质量管理机制极其关键,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可能避免在施工的过程发生相关问题。土木工程管理机制的实施,有助于为更好的实行基础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需要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图纸检查工作、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而且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工程细节作以全面了解,以便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标准。
2.8验收管控对策
验收主要工作为工程质量检验、检查,做好该阶段工作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针对于此,应由专业验收人员组织培训学习,加强验收实践、认真履行自身职能,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验收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应确定验收要求、验收流程,联系土木工程相关信息、工程要求进行工程量统计工作,对施工所有环节物料、施工技术及质量等进行评判[5]。以验收方式对工程中的风险加以全面评估,然后落实责任制在发生问题时追究责任人责任,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遇到的问题。
结语:
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响,会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及安全,因而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做好所有环节的管控工作,进而推动土木工程的良好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田兵.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消费导刊,2019,000(022):130.
[2]沈煌莹.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4(18):70.
[3]任天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20,046(005):200,212.
[4]周光华.关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居业,2017,000(008):141-142.
[5]张晓.质量控制措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