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Art

来源 :疯狂英语·原声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
  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s is no disaster.
  Lose something every day. Accept the fluster
  of lost door keys, the hour badly spent.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Then practice losing farther, losing faster:
  places, and names, and where it was you meant
  to travel. None of these will bring disaster.
  I lost my mother’s watch. And look! my last, or
  next-to-last, of three beloved houses went.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I lost two cities, lovely ones. And, vaster,
  some realms I owned, two rivers, a continent.
  I miss them, but it wasn’t a disaster.
  —Even losing you (the joking voice, a gesture
  I love) I shan’t have lied. It’s evident
  the art of losing’s not too hard to master
  though it may look like (Write it!) a disaster.
  一门艺术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太多事物似乎本就怀有被失去的意愿
  因此失去它们并非什么灾难。
  每天都要失去。丢了门钥匙,
  虚度光阴,这份不安都要接受。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接着练习失去更多,失去更快:
  地点,名字,还有你计划去的
  地方。这一切没一样会带来灾难。
  我遗失了母亲的表。可还不止呢!三所钟爱的房子中,
  我最后的,或几乎是最后的一所也没了。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我失去了两座城市,可爱的城市。还有,更广阔些,
  我曾拥有的一些领域,两条河流,一片大陆。
  我怀念它们,可那并不是灾难。
  ——甚至失去你(你那戏谑的语气,以及我喜爱的
  一种姿态)我不该说谎。显然
  失去的艺术并不太难掌握。
  尽管它可能看起来(写下它!)像是场灾难。
  赏析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享有与狄金森一样的盛名。她父亲早逝,母亲则进了疯人院,童年时和祖父母住在加拿大。1934年,毕肖普从瓦萨学院毕业,之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生活,为其事业奠定了基础。她一生大多时候都在旅行,1950年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1979年去世。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1946年,诗集《北与南》使其一举成名。1949—1950年,毕肖普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北与南》和另一部新诗集《一个寒冷的春天》的合集——《诗集》(Poems: North & South/A Cold Spring,1955)获得普利策奖。诗集《旅行的问题》(Questions of Travel,1965,获国家图书奖)与《诗歌全集》(The Complete Poems,1969)牢固地奠定了她作为杰出诗人的地位。毕肖普的诗想象力丰富、细腻准确,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诗意,并借助语言的精确表达和形式的完美,把道德寓意和新思想结合起来。毕肖普写作较慢,她总是把诗稿钉在墙上,然后填进更合适的文字。她不是个多产的诗人,却屡获殊荣。
  《一门艺术》是毕肖普在一位亲密友人自杀后写下的,借诗纪念故人,纪念所爱,纪念所失去的。诗歌似以一种满不在乎的口吻表达对失去的坦然接受,但语句之外所流露的悲伤和哀痛却更显深刻。本诗与CE2011年9月号的《我将你的心带上》都曾在电影《In Her Shoes》(偷穿高跟鞋)中由卡梅隆·迪亚茨朗读过。片中,卡梅隆饰演的叛逆妹妹Maggie坐在白色的床单上,为满头银发的教授生平第一次完整读出一首诗,并且开始放下浮躁与任性去理解人生中那些关于爱的道理。
  理解人生的道理不太容易,而失去也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睁着眼睛说无论丢掉什么都不在乎,失去什么都无所谓,但每到夜深人静时,却难以掩饰那份心虚:那些失去的虽不是灾难,但也足够让我们伤痕累累。
其他文献
2009年首播的《摩登家庭》瞄准的是三个不同的美国家庭。三个家庭不同的组合折射出美国当今社会的现状,但剧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让人们不禁感叹:世界之大,人却是何其相似。  与兄弟姐妹订下攻守同盟太常见了,但并不是每次都成功,即使到了圣诞节的关键时刻也一样。    (The family is talking to Phil’s father via video.)  Phil: Hey, pop, h
期刊
他们天生就是八卦娱乐杂志的常客,天生就是“狗仔队”抓拍的对象,这不光是因为他们的爹妈都是好莱坞大红大紫的帅哥美女,还因为他们长得确实漂亮又可爱!    Celebrities always seem to have a better life than the rest of us; nicer houses, cooler cars and even cuter children. Just l
期刊
八个人,八十分钟,竞争一家大公司的一个职位——你的第一个反应很可能是真人秀《学徒》(又译;《飞黄腾达》)。确实,这部电影的海报上就写着“The Apprentice Goes to Hell”(让《学徒》见鬼去)。但这是一部远比《学徒》精彩的电影。  八位晋身最后面试的精英,被安排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密闭房间进行终极比拼。房内有八张桌椅,桌上各有一份试卷及一支铅笔,面前是装上了单向镜的墙壁,房间四处有
期刊
语音:英美发音 适合泛听  语速:150词/分钟  关键词:Australia, Prime Minister Julia Gillard, Independent MP    Australia’s 1)agonizing wait for a new government is finally over. Independent Members of Parliament have annou
期刊
这篇文章会让不少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文章里描述的邻里情谊也会让不少人嘴角泛起微笑。在当今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功利和淡漠的世界里,往日温情显得尤为珍贵。    On this summer day, we have a chance to think about American culture by looking at the way it differs with some pla
期刊
帕特丽夏·菲尔德,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可能还很陌生,但是她的作品你一定听说过:《欲望都市》、《时尚女魔头》、《丑女贝蒂》,甚至还有前段时间在中国刮起一阵时尚旋风的《杜拉拉升职记》。这些影视剧中的服饰和造型无不出自菲尔德之手。不论是演艺界,还是时尚界和文化界,这位年近70的红发女子都是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她影响力之深,足以直接推动时尚潮流,无怪乎大家都心悦诚服地称之为“时尚教母”。  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
期刊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认识世界的真相:从妈妈嘴里感受温柔的伤痛,从同伴身上感受成长的压力,从路人眼中感受心灵的孤独。  青春是体会人间的爱恨:对失去的感伤,对初恋的感悟,对沉沦的感怀。  青春是实现自我的理想:成为屏幕下的新宠,成为穿布鞋的文艺范儿,成为暂别校园的学子,甚至打破桎梏,写一本挑战世俗的书,走一条与父辈截然不同的路。  但是,亲爱的读者,我们要说,以上的版本都不适合你。你的青春,必须独
期刊
作者是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的MBA,后留校任教师。他迄今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四年。在华期间,他曾任上海交通大学MBA课程的全职老师,在纽约大学上海交流中心授课,并给在华的外国企业提供跨文化管理咨询。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对中国式教育的看法。    Only technical knowledge coupled with well-developed critical and creative
期刊
未出演《爱丽丝梦游仙境》之前,谁会想到这个青涩的85后女孩儿——米娅·华希科沃斯卡会成为时下好莱坞影坛风头正劲、潜力无限的“准天后”人选呢?她放弃了从小勤加练习的芭蕾舞从而奔向大银幕,出演“爱丽丝”之后一炮而红,并在接下来的电影中,塑造的角色好评不断,更力挑奥斯汀的经典角色“简·爱”。全身散发着强大气场的米娅似乎有着一股文艺女青年的范儿,在好莱坞刮起了一股清新风。人们喜欢她毫不掩饰的自然,喜欢她超
期刊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部,种族歧视依然很普遍。在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市,黑人妇女大多在一些白人家庭里当女佣,地位低下。22岁的白人女孩斯基特非常看不惯美国社会对黑人女佣的不公平对待,想通过写书来帮助这些女佣脱离困境,于是一个白人女孩和黑人女佣的故事由此展开:机灵能干、内敛沉着的黑人女佣艾碧莲,在斯基特的朋友伊丽莎白家当帮佣,照顾她两岁的女儿——梅伊·莫布丽。斯基特首先找到了艾碧莲,几经周折,艾碧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