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末,韩国“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韩国“端午祭”成功申遗的消息传至国内,引发国人震动。虽有学者指出,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有所迥异,然作为“端午”故乡的中国人不免感慨万千。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延传至今已愈千年。不仅东亚各国受中华文化影响有过端午的习俗,且各国业已融入本民族元素,即便在华夏故土,各地对端午起源也各执一词。荆楚百姓过端午意在祭奠屈原;三晋人民过端午实则纪念介子推;吴越民众则认为端午与伍子胥有着深厚的渊源。闻一多先生曾撰写《端午考》一文,认为“端午节并非为祭祀屈原或介子推云云而沿袭,它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那么,吴越地区是否真是端午节的源头?伍子胥与端午起源又存在何种关联?
吴越传说与端午节的起源
吴越之地指的是今天的江浙一带,是古代农业最为兴盛的地域。当地百姓饭稻羹鱼,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因而对时令节气十分关注。阴历五月初五,是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应与农业生产有关。
另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原本是龙的节日。《战国策》中就载有吴越百姓多“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遗俗,可见龙是吴越百姓尊奉的图腾。端午节中最重要的节日项目——竞渡和吃粽子,都与“龙”相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被蛟龙所窃。据此,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应当是吴越百姓祭祀图腾的节庆。
上述两种起源说,虽不乏科学考证,但从民俗学的角度上看,民间似乎更愿意给端午节附上情感色彩。在江南众多的端午起源说中,以祭奠伍子胥的说法流传甚广。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兄因遭猜忌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为避祸株连,连夜逃至吴国。因伍子胥才华出众,很快便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他帮助吴王伐楚攻越,成就宏图大业。吴王在伐越中负伤而亡,其子夫差继位。两年后,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佑下为父报仇,大败越国。越王勾践一面栖兵会稽山,一面用重金贿赂吴国丞相请求议和。伍子胥深知越国必兴兵再起,遂力谏不可养痈遗患,理应乘势灭越。夫差偏信丞相谗言,同意议和,此后遂逐渐疏远伍子胥。越王深知伍子胥不除,复国必遇险阻。勾践在重贿吴王近臣后,夫差猜忌伍子胥,并赐剑令其自刎。伍子胥临终前断言吴国必亡于越。夫差闻言大怒,于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首投于胥江。吴国百姓十分敬重和缅怀伍子胥,遂将其尸首打捞上来,埋在吴县胥口。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记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百姓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此君便是伍子胥。
伍子胥虽为楚国人,但他忠肝义胆、有勇有谋,出将入相辅佐吴王阖闾灭越;而且他还“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按照天象风水筑造了苏州城,以致千年以来,苏州古城城址几乎没有发生变更。这样一位忠君爱民的臣子怎能不受吴地百姓的敬爱?此后,吴越人民奉伍子胥为江神、波神,还专门供奉有伍相祠。
独具意蕴的江南端午习俗
龙舟竞渡。据《荆楚岁时记》一书所载,荆楚地区的划龙舟习俗,“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可见,楚国百姓端午竞渡的风俗,追溯源头也与纪念伍子胥有关。吴越百姓自古有龙舟竞渡的遗俗。越王勾践灭吴后,十分敬重伍子胥的忠烈,对伍子胥的被杀表示深深的怜悯。他不仅立坛杀白马祭子胥、筑庙于江上,还在越国倡导竞渡,“盖悯子胥之仲而作”,以致原属越的地方都有祭伍之举。浙江上虞在汉代时已有端午祭“江神”伍子胥的风俗。杭州民间立伍子胥祠于吴山(俗称胥山),端午时年年祭祀,一些行业在民国时还专门放假1天,参与端午祭祀。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吴越竞渡的风俗随着楚国疆域的拓展,遂遍布南方。而荆楚人民借竞渡纪念屈原已是200年以后之事:
吃粽子。据三国东吴周处所著的《风土记》所载,江南“俗以菰叶裹黍禾,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粽子的最早的记录,这比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楚人哀屈原“每贮米竹筒报祭”的记载要早200多年。加之江南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糯米的栽培也甚早,因而江南有煮粽的传统也就不足为奇。至今浙江嘉兴的粽子仍是本地特色小吃,风靡海内外。
斗百草。所谓斗草,就是两人用草筋互相拉扯,被断的一端作输。《诗经》“国风·周南”篇中就有“芣菖”一诗,讲述了江南妇孺嬉戏斗草的风俗。在《中吴纪闻》一书中,则记载了“吴王与西施尝斗百草”的趣事。江南斗草常用“车前子”,吴方言称之为“打官司草”。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诵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子孙斗草来”的诗句。遍阅江南地方志,不乏斗草习俗的记载。
采草药、挂艾叶。江南百姓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要采集草药,攘除晦气,所以江南有端午挂艾草驱邪、祈愿身体健康的说法。吴国的太伯与仲雍两兄弟,为了治愈父亲古公亶父的疾病,前往湖州衡山寻觅草药。后太王亶父立王季为君,太伯遂入深山采药,以避王季。今浙江临安县百丈山上还存有“玉仙洞”、“太公潭”等遗迹,相传是太伯采药的地方。江南民间传说,制艾叶、制艾煎是太伯采药的遗风,艾叶能灸治百病,故端午挂于门前,可以驱散家中晦气,保家人身体安康。
百索。百索是用五色丝线缠于臂上以避邪。江南以盛产丝绸享誉古今,吴地很早就养蚕纺丝,五色丝线是一种材质较高的丝绸,端午节时百姓们将五彩丝系于臂,名日辟兵,祈祷人们不被病瘟纠缠。明代江南百姓在过端午时,儿女辈用五色彩索缠臂,长辈则簪艾叶、石榴花以驱邪。清康熙时,苏州百姓过端午,小儿髻簪五毒,将五色丝缠于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乾隆时,民间还用丝绸加蒜粽之类以辟邪。
喝雄黄酒。端午时,江南百姓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涂于小儿额头与耳鼻间。雄黄也称为鸡冠石,有光泽,呈橘黄色,中医常用此作解毒杀虫药,尤其可以驱逐蜈蚣、毒蛇之类的毒物。晋朝江南道人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讲述黄帝在炼丹成仙前,“圆丘出多大蛇,又生好药,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此后“雄黄祛毒”已渐成江南百姓的土药方。江南民间传说《白蛇传》,就有许仙在端午节与白娘子共饮雄黄酒,使白素贞现出蛇形的故事。明崇祯帝时,常熟、昆山县志中亦有“饮雄黄酒,遍洒室中,点小儿臂额,以去毒”的记载。
多姿多彩的端午风俗奇葩
除江南有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外,华夏各地均有别具一格的端午风俗。譬如唐代长安市民在端午时多互相馈赠坠扇,端午节期间东市竟成扇市。明代端午节时,北京人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打扮小闺女,戴石榴花,被戏称为“女儿节”;新嫁女子端午节前,还要回娘家,称为“躲端午”。
东亚各国受中华文明影响,也十分盛行过端午节。除保有中国传统的端午风俗外,还遗存有本民族特色的端午节庆仪式。古代日本在端午节时就有“打石战”的游戏,这是一种由几十或几百名相邻村落的男儿在野外分阵对垒、投掷石块以决胜负的打仗游戏。此外端午节那天,武士阶层的家中多陈兵器、竖军旗与摆设“武士偶人”。韩国江陵端午祭中则有跳神、假面舞、巫俗祭仪等带有萨满色彩的风俗表演。
时至今日,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祭祀的遗俗已消失殆尽。不论历史上对端午祭祀者的争议如何,端午节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不仅在中华文明圈中延绵不息,而更应当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 王凯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延传至今已愈千年。不仅东亚各国受中华文化影响有过端午的习俗,且各国业已融入本民族元素,即便在华夏故土,各地对端午起源也各执一词。荆楚百姓过端午意在祭奠屈原;三晋人民过端午实则纪念介子推;吴越民众则认为端午与伍子胥有着深厚的渊源。闻一多先生曾撰写《端午考》一文,认为“端午节并非为祭祀屈原或介子推云云而沿袭,它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那么,吴越地区是否真是端午节的源头?伍子胥与端午起源又存在何种关联?
吴越传说与端午节的起源
吴越之地指的是今天的江浙一带,是古代农业最为兴盛的地域。当地百姓饭稻羹鱼,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因而对时令节气十分关注。阴历五月初五,是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应与农业生产有关。
另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原本是龙的节日。《战国策》中就载有吴越百姓多“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遗俗,可见龙是吴越百姓尊奉的图腾。端午节中最重要的节日项目——竞渡和吃粽子,都与“龙”相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被蛟龙所窃。据此,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应当是吴越百姓祭祀图腾的节庆。
上述两种起源说,虽不乏科学考证,但从民俗学的角度上看,民间似乎更愿意给端午节附上情感色彩。在江南众多的端午起源说中,以祭奠伍子胥的说法流传甚广。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兄因遭猜忌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为避祸株连,连夜逃至吴国。因伍子胥才华出众,很快便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他帮助吴王伐楚攻越,成就宏图大业。吴王在伐越中负伤而亡,其子夫差继位。两年后,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佑下为父报仇,大败越国。越王勾践一面栖兵会稽山,一面用重金贿赂吴国丞相请求议和。伍子胥深知越国必兴兵再起,遂力谏不可养痈遗患,理应乘势灭越。夫差偏信丞相谗言,同意议和,此后遂逐渐疏远伍子胥。越王深知伍子胥不除,复国必遇险阻。勾践在重贿吴王近臣后,夫差猜忌伍子胥,并赐剑令其自刎。伍子胥临终前断言吴国必亡于越。夫差闻言大怒,于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首投于胥江。吴国百姓十分敬重和缅怀伍子胥,遂将其尸首打捞上来,埋在吴县胥口。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记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百姓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此君便是伍子胥。
伍子胥虽为楚国人,但他忠肝义胆、有勇有谋,出将入相辅佐吴王阖闾灭越;而且他还“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按照天象风水筑造了苏州城,以致千年以来,苏州古城城址几乎没有发生变更。这样一位忠君爱民的臣子怎能不受吴地百姓的敬爱?此后,吴越人民奉伍子胥为江神、波神,还专门供奉有伍相祠。
独具意蕴的江南端午习俗
龙舟竞渡。据《荆楚岁时记》一书所载,荆楚地区的划龙舟习俗,“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可见,楚国百姓端午竞渡的风俗,追溯源头也与纪念伍子胥有关。吴越百姓自古有龙舟竞渡的遗俗。越王勾践灭吴后,十分敬重伍子胥的忠烈,对伍子胥的被杀表示深深的怜悯。他不仅立坛杀白马祭子胥、筑庙于江上,还在越国倡导竞渡,“盖悯子胥之仲而作”,以致原属越的地方都有祭伍之举。浙江上虞在汉代时已有端午祭“江神”伍子胥的风俗。杭州民间立伍子胥祠于吴山(俗称胥山),端午时年年祭祀,一些行业在民国时还专门放假1天,参与端午祭祀。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吴越竞渡的风俗随着楚国疆域的拓展,遂遍布南方。而荆楚人民借竞渡纪念屈原已是200年以后之事:
吃粽子。据三国东吴周处所著的《风土记》所载,江南“俗以菰叶裹黍禾,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粽子的最早的记录,这比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楚人哀屈原“每贮米竹筒报祭”的记载要早200多年。加之江南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糯米的栽培也甚早,因而江南有煮粽的传统也就不足为奇。至今浙江嘉兴的粽子仍是本地特色小吃,风靡海内外。
斗百草。所谓斗草,就是两人用草筋互相拉扯,被断的一端作输。《诗经》“国风·周南”篇中就有“芣菖”一诗,讲述了江南妇孺嬉戏斗草的风俗。在《中吴纪闻》一书中,则记载了“吴王与西施尝斗百草”的趣事。江南斗草常用“车前子”,吴方言称之为“打官司草”。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诵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子孙斗草来”的诗句。遍阅江南地方志,不乏斗草习俗的记载。
采草药、挂艾叶。江南百姓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要采集草药,攘除晦气,所以江南有端午挂艾草驱邪、祈愿身体健康的说法。吴国的太伯与仲雍两兄弟,为了治愈父亲古公亶父的疾病,前往湖州衡山寻觅草药。后太王亶父立王季为君,太伯遂入深山采药,以避王季。今浙江临安县百丈山上还存有“玉仙洞”、“太公潭”等遗迹,相传是太伯采药的地方。江南民间传说,制艾叶、制艾煎是太伯采药的遗风,艾叶能灸治百病,故端午挂于门前,可以驱散家中晦气,保家人身体安康。
百索。百索是用五色丝线缠于臂上以避邪。江南以盛产丝绸享誉古今,吴地很早就养蚕纺丝,五色丝线是一种材质较高的丝绸,端午节时百姓们将五彩丝系于臂,名日辟兵,祈祷人们不被病瘟纠缠。明代江南百姓在过端午时,儿女辈用五色彩索缠臂,长辈则簪艾叶、石榴花以驱邪。清康熙时,苏州百姓过端午,小儿髻簪五毒,将五色丝缠于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乾隆时,民间还用丝绸加蒜粽之类以辟邪。
喝雄黄酒。端午时,江南百姓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涂于小儿额头与耳鼻间。雄黄也称为鸡冠石,有光泽,呈橘黄色,中医常用此作解毒杀虫药,尤其可以驱逐蜈蚣、毒蛇之类的毒物。晋朝江南道人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讲述黄帝在炼丹成仙前,“圆丘出多大蛇,又生好药,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此后“雄黄祛毒”已渐成江南百姓的土药方。江南民间传说《白蛇传》,就有许仙在端午节与白娘子共饮雄黄酒,使白素贞现出蛇形的故事。明崇祯帝时,常熟、昆山县志中亦有“饮雄黄酒,遍洒室中,点小儿臂额,以去毒”的记载。
多姿多彩的端午风俗奇葩
除江南有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外,华夏各地均有别具一格的端午风俗。譬如唐代长安市民在端午时多互相馈赠坠扇,端午节期间东市竟成扇市。明代端午节时,北京人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打扮小闺女,戴石榴花,被戏称为“女儿节”;新嫁女子端午节前,还要回娘家,称为“躲端午”。
东亚各国受中华文明影响,也十分盛行过端午节。除保有中国传统的端午风俗外,还遗存有本民族特色的端午节庆仪式。古代日本在端午节时就有“打石战”的游戏,这是一种由几十或几百名相邻村落的男儿在野外分阵对垒、投掷石块以决胜负的打仗游戏。此外端午节那天,武士阶层的家中多陈兵器、竖军旗与摆设“武士偶人”。韩国江陵端午祭中则有跳神、假面舞、巫俗祭仪等带有萨满色彩的风俗表演。
时至今日,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祭祀的遗俗已消失殆尽。不论历史上对端午祭祀者的争议如何,端午节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不仅在中华文明圈中延绵不息,而更应当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