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然而,在表象之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实践首先体现在单词的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而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在语音阶段不打下扎实的基础,单词的读音就有问题。单词不会读或读不准,直接影响到单词的记忆和积累,同时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阻碍。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能通过题海战术,而是要坚持在每一堂课上扎扎实实地训练。先听音,后开口,听清发准是单词教学的基本步骤,也是单词教学的根本方法。由于听音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所以教师的发音要正确、清楚,语速要掌握好,可先用慢速,再用正常速度。很多教师在呈现新单词后就急于让学生开火车练习朗读。“火车”开动时,多数教师位置会在车头处,操练的效果貌似不错,其实后排的学生吞音的现象很严重。在教授新单词时应该先发现学生的发音准确与否,有问题马上指出纠正,直到正确为止。虽然看起来“浪费”了时间,但为了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音基础,这是必要的,千万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学生的语音、语调,给他们今后的学习留下隐患。针对小学生急于开口说的心理,教师应在听音前先提出要求,要让学生反复静听,边听边注意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并在心中模仿,为正确的发音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为防止学生因听不清老师发音或看不清老师读音的口型而导致发音不准,教师应在课室的多个位置进行示范。复习环节欠扎实有效。在复习环节,教师要选择能为本节课新授内容作铺垫的单词或句型作为复习的重要内容,这样可为导入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还可以降低新授知识的教学难度。可以采用唱英语歌曲、问答训练、做游戏或角色表演等各种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想设计出有效的复习方案,就应该整体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各个模块和每个模块中的各个单元。要统筹安排,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只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活”。小学牛津英语教材中没有出现音标,只是通过认识读音规则来了解、掌握单词的读音。由于英语本身的历史原因,许多字母或字母组合并无固定的拼读规则可循,全靠硬记。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可让学生对同一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读音进行加以总结、归纳。很多开明的教师都很重视语音问题,在呈现新单词的同时,也呈现具有相同字母组合的单词。但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学生离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距离还很远。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发音试着拼写一个词的读音,效果就会在意料之中。其实,在这些细节当中,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教师的巧妙点拨结合起来了,发现式和接受式结合起来了,也能够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轻能力、重成绩。很多教师总是把练习变成衡量学生掌握能力的工具,在语篇教学中尤其严重。不能以题做题,要把练习变成交流的材料,提出英语的问题也要让学生去读,不要把教学变成测试,不要把交流变成朗读,不要把语言运用变成选择判断,不要把练习变成记忆力的考场而不是能力的考察。非常忽视语调语流。小学英语教学特色虽然是一个亮点,但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堪忧,很多教师在呈现新的句型时只注意操练模式,而对语调语流则非常忽视。教师往往是一带而过,让学生听一听,然后模仿一下。他们在进行对话教学时,重音、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等语流现象很少受到重视,致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缺乏语流音变,习惯把一句话中的每一个词读得响亮、清晰,听起来很生硬,读不出正确的意群,朗读和背诵只能达意不能表情。到了高年级,学生在听力方面感到很困难,也不能独立朗读所学范围内的语言材料。学习英语,一定要打好基础,尤其是语音语调,否则到了大学都很难改变。如果英语的语流语调掌握不好,学生就不会真正感受到所学英语的语音美,很难获得英语的真正语感,就会使英语的学习永远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浅层上,无法触及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底蕴,这也就很难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缺乏对语流语调教学的重视,更会为学生日后获取听说读写的能力种下暗疾。可想而知,一个习惯于以汉语的语流语调朗读英语的学生,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与速度将直接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的结果要么听不懂别人讲的地道英语,要么自己讲的英语别人听不懂。怎样才能让学生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在实践中听音和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语音的方法。学生在听音时,教师要放慢速度,充分调动口腔、喉头肌肉,使口型正确、发音器官到位。等学生发音正确了以后再以正常语速反复练习。但不能让学生单纯地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技巧,否则将抑制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讲解一些语音的知识,如音的连读、同化、失去爆破、意群停顿、句子重音、节奏、语调等。在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教师再让他们进行大量地模仿。模仿练习的重点放在熟练流利程度和句子的弱读等技巧。在学生提高了语速,熟练地掌握了技巧后,教师就会发现,不但学生的语音变得“漂亮”了,让他们听懂所学知识范围内的语言材料也容易多了。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这些操练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不会主动把文字变成脑中的画面,因此,以上的操练效果只是暂时的,在自由朗读或角色表演中仍会有大部分学生读的句子无轻重音,反而显得淡然无味,很难体现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引导学生进行操练,是很难解决的,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适当作些“反面”文章,则会事半功倍。其心理原理是:差异刺激的反应效能,即凡能引起差异的刺激都能唤起人们的注意。现代化的教育媒体也是最佳选择。在小学生能正确朗读每个单词后,适当地运用课件,利用课件的声音中重音、文字、图像、动画,通过动态和静态交替运用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知识。然后以多种模式让学生听、模仿录音,让学生对课文的语流语调形成整体地深刻印象,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地,如此坚持练习,才能突破朗读关,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其实,语音教学操作性极强,音素的发音技巧及其理论都可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语音教学用在听力、朗读教学中,能让学生注意到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有效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感能力。当然,要想让学生讲流利英语,教师还应该让英语成为课堂交流的主要语言,把他们“浸泡”在所要学的英文环境中,为学生增加习得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然而然中吸收英语的发音和句子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