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当年一大一小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交后70年友好交往中,有过大量的可歌可颂的事件。其中,二十世纪60年代,两国总理进行频繁互访。特别是,1963年末、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在历史性的亚、非、欧14国之行中,首次访问阿尔巴尼亚,并在阿“过年”。几十年来,此访内容在阿民间,一直被传为佳话。
笔者当年曾担任周总理的阿尔巴尼亚语主要译员,后来出任驻阿第十任大使。对于半个世纪前的这段往事,笔者记忆犹新,曾多次撰文刊登在媒体上。本文以下为读者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1964年第一缕晨曦刚刚洒上窗帘,给人以元旦的喜庆感。我一看手表,正是当地时间的清晨6时整,天刚亮。这时,楼下和各楼层的电闸已打开,灯光齐明。我以最快的速度穿上西服上装,系上领带,大步赶到本楼层的楼梯口。只见周总理服饰整齐,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步履轻松地沿着乳白色大理石的宽阔“玉阶”(昔日阿尔巴尼亚国王上下楼的台阶)而下。
一楼大厅一数小时前举行“跨年度’‘通宵舞会的地方,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顷刻间,大厅后侧,几扇门就像大幕一样,忽然自动地缓缓启开。眼前出现了一个同数小时前新年联欢迥然不同的动人场景:许多男男女女不声不响地拥了进来。他们的穿着,不是先前“前台”人们的晚礼服和节日盛装,而是各式各样的工作服:蓝布衫、白大褂、高筒帽、长筒靴……
厅内的人越聚越多,一下子多达七八十号,形成一场别开生面的元旦迎新聚会。这些没有回家过年、全心全意、日夜不息为中国贵宾服务的阿尔巴尼亚国宾馆的工勤人员,未经梳妆打扮,毫不拘束地从他们工作的后台,自发走出来。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1964年元旦第一时间,良辰吉日,一睹仰慕已久的中国总理的风采,领略他的个人魅力!
说起周恩来的风采和魅力啊,“版本”很多,远近皆知。那可不是一般的风采与魅力。它光辉照人,被许多国内外媒体广为宣传报道,它受到阿尔巴尼亚和许多到访国从高层到基层的广泛传扬,被视为一种神奇,被说成一种佳话。
请看他们是如何用口头语言与笔下文字来表达、形容周恩来及其风采与魅力的:堂堂的仪表,高雅的风度,过人的智慧,渊博的知识,流利的谈吐,缜密的思维,博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平等的待人,惊人的毅力,准确的判断……还有,他历来对劳动人民满怀的深厚的感情、无限的热爱和时刻的记挂。
地拉那国宾馆的工勤人员没有想到,實现同周恩来总理零距离接触的愿望,竟出乎意料地来得如此之快,近在眼前,就在身边!他们更没有料到,周恩来在阿尔巴尼亚新年的第一天竟起得这么早,而且主动下楼,向宾馆人员祝贺“元旦快乐”!
周恩来满怀真诚,满怀春光,气度从容地走向聚在大厅内的每一位阿国男女人员,包括那些衣衫不整、不修边幅、站在边角的人们。中国总理主动同大家一一握手,祝贺新年,这再次给1964年元旦的阿尔巴尼亚国宾馆营造了热烈、祥和、喜悦的气氛,使之倍增光辉。
作为总理的贴身翻译,我这才恍然大悟:两三个小时前总理对我说的“天亮后还有事呢”,原来就是他亲自安排的向宾馆工勤人员拜年。同时,我又注意到:总理会见的这些阿方人员,基本上就是我们不少中国人在20世纪中期所熟知的,甚至还歌唱过的《八大员之歌》中的主人公——炊事员、招待员、清洁员、洗衣员、理发员、汽车驾驶员、电话接线员和仓库保管员。
元旦大清早,“八大员”们围着中国总理,喜形于色,异口同声地表达出现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见总理,原是梦想;如此高朋,前所未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们总理的心里,总是装着广大劳动人民,包括被访国的普罗大众。正是由于他出人意料的主动出面,且时在清晨,恰到好处,阿尔巴尼亚的“八大员”们才得以从后台鱼贯走向前台,从地下工作间来到这地面上灯火辉煌的大雅之堂,同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的中国总理一道“过年”,度过这1964年新年佳节难忘的一刻。
这是一场中国总理亲自安排的1964年的新年“序曲”,一场周恩来式的史诗般的聚会,一场典型的中国领导人“走基层”的节日赞歌和全年上千场活动的首场活动,一场未列人正式日程的纯民间外交,一道稀闻幅罕见的亮丽风景线国际政治舞台明星与普通欧洲民众同乐的画面。
可惜,此时在阿尔巴尼亚国宾馆的大厅内,参加这场极富特色的“双边”活动的中方人员,仅有总理的阿语译员与卫士长伴随并为之服务。更可惜的是,这个难得的经典画面未有影视拍摄,未有文字报道,因为没有中外记者获得通知,从而使媒体丢失了可谓“千载难逢”的《周总理:海外过新年,会晤“八大员”》这条多么新鲜、多么罕见的头条新闻!
为弥补现场无文字记载、无图像记录这个空白,我作为当事人,在事后写了一首叙事诗,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减少了上述遗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我将上题原诗抄录如下:
异邦除夕夜,户外霜满天。
馆内已宁静,主屋灯尚燃。
工作又达旦,周公复未眠。
黎明即漱洗,拂晓到庭前。
热情向馆众,主动手伸先。
频频会工友,一一道拜年。
由衷表祝愿,握毕再寒暄。
晨曦染草树,旭日照清泉。
晤者感欣慰,激动乐难言。
笑容满脸露,亲切称良缘!
好语虽回敬,犹嫌未讲全。
早盼见总理,何期近身边。
生平庆幸遇,节日气氛添。
宾馆客常有,此举唯新鲜。
消息不胫走,反应好句联。
光阴如水逝,佳话传绵绵。
笔者当年曾担任周总理的阿尔巴尼亚语主要译员,后来出任驻阿第十任大使。对于半个世纪前的这段往事,笔者记忆犹新,曾多次撰文刊登在媒体上。本文以下为读者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1964年第一缕晨曦刚刚洒上窗帘,给人以元旦的喜庆感。我一看手表,正是当地时间的清晨6时整,天刚亮。这时,楼下和各楼层的电闸已打开,灯光齐明。我以最快的速度穿上西服上装,系上领带,大步赶到本楼层的楼梯口。只见周总理服饰整齐,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步履轻松地沿着乳白色大理石的宽阔“玉阶”(昔日阿尔巴尼亚国王上下楼的台阶)而下。
一楼大厅一数小时前举行“跨年度’‘通宵舞会的地方,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顷刻间,大厅后侧,几扇门就像大幕一样,忽然自动地缓缓启开。眼前出现了一个同数小时前新年联欢迥然不同的动人场景:许多男男女女不声不响地拥了进来。他们的穿着,不是先前“前台”人们的晚礼服和节日盛装,而是各式各样的工作服:蓝布衫、白大褂、高筒帽、长筒靴……
厅内的人越聚越多,一下子多达七八十号,形成一场别开生面的元旦迎新聚会。这些没有回家过年、全心全意、日夜不息为中国贵宾服务的阿尔巴尼亚国宾馆的工勤人员,未经梳妆打扮,毫不拘束地从他们工作的后台,自发走出来。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1964年元旦第一时间,良辰吉日,一睹仰慕已久的中国总理的风采,领略他的个人魅力!
说起周恩来的风采和魅力啊,“版本”很多,远近皆知。那可不是一般的风采与魅力。它光辉照人,被许多国内外媒体广为宣传报道,它受到阿尔巴尼亚和许多到访国从高层到基层的广泛传扬,被视为一种神奇,被说成一种佳话。
请看他们是如何用口头语言与笔下文字来表达、形容周恩来及其风采与魅力的:堂堂的仪表,高雅的风度,过人的智慧,渊博的知识,流利的谈吐,缜密的思维,博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平等的待人,惊人的毅力,准确的判断……还有,他历来对劳动人民满怀的深厚的感情、无限的热爱和时刻的记挂。
地拉那国宾馆的工勤人员没有想到,實现同周恩来总理零距离接触的愿望,竟出乎意料地来得如此之快,近在眼前,就在身边!他们更没有料到,周恩来在阿尔巴尼亚新年的第一天竟起得这么早,而且主动下楼,向宾馆人员祝贺“元旦快乐”!
周恩来满怀真诚,满怀春光,气度从容地走向聚在大厅内的每一位阿国男女人员,包括那些衣衫不整、不修边幅、站在边角的人们。中国总理主动同大家一一握手,祝贺新年,这再次给1964年元旦的阿尔巴尼亚国宾馆营造了热烈、祥和、喜悦的气氛,使之倍增光辉。
作为总理的贴身翻译,我这才恍然大悟:两三个小时前总理对我说的“天亮后还有事呢”,原来就是他亲自安排的向宾馆工勤人员拜年。同时,我又注意到:总理会见的这些阿方人员,基本上就是我们不少中国人在20世纪中期所熟知的,甚至还歌唱过的《八大员之歌》中的主人公——炊事员、招待员、清洁员、洗衣员、理发员、汽车驾驶员、电话接线员和仓库保管员。
元旦大清早,“八大员”们围着中国总理,喜形于色,异口同声地表达出现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见总理,原是梦想;如此高朋,前所未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们总理的心里,总是装着广大劳动人民,包括被访国的普罗大众。正是由于他出人意料的主动出面,且时在清晨,恰到好处,阿尔巴尼亚的“八大员”们才得以从后台鱼贯走向前台,从地下工作间来到这地面上灯火辉煌的大雅之堂,同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的中国总理一道“过年”,度过这1964年新年佳节难忘的一刻。
这是一场中国总理亲自安排的1964年的新年“序曲”,一场周恩来式的史诗般的聚会,一场典型的中国领导人“走基层”的节日赞歌和全年上千场活动的首场活动,一场未列人正式日程的纯民间外交,一道稀闻幅罕见的亮丽风景线国际政治舞台明星与普通欧洲民众同乐的画面。
可惜,此时在阿尔巴尼亚国宾馆的大厅内,参加这场极富特色的“双边”活动的中方人员,仅有总理的阿语译员与卫士长伴随并为之服务。更可惜的是,这个难得的经典画面未有影视拍摄,未有文字报道,因为没有中外记者获得通知,从而使媒体丢失了可谓“千载难逢”的《周总理:海外过新年,会晤“八大员”》这条多么新鲜、多么罕见的头条新闻!
为弥补现场无文字记载、无图像记录这个空白,我作为当事人,在事后写了一首叙事诗,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减少了上述遗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我将上题原诗抄录如下:
异邦除夕夜,户外霜满天。
馆内已宁静,主屋灯尚燃。
工作又达旦,周公复未眠。
黎明即漱洗,拂晓到庭前。
热情向馆众,主动手伸先。
频频会工友,一一道拜年。
由衷表祝愿,握毕再寒暄。
晨曦染草树,旭日照清泉。
晤者感欣慰,激动乐难言。
笑容满脸露,亲切称良缘!
好语虽回敬,犹嫌未讲全。
早盼见总理,何期近身边。
生平庆幸遇,节日气氛添。
宾馆客常有,此举唯新鲜。
消息不胫走,反应好句联。
光阴如水逝,佳话传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