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乡朝阳中学为例,通过问卷、个案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初步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希望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以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本次调查对象为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中学6~9年级在校留守学生,年龄分布在13~17岁,重点访谈留守儿童15人。发放调查问卷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达84%。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家庭模式,加上农村学校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已产生情绪波动、焦虑、人际交往障碍、学习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让本已不公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
1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根据个案访谈和有效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卑心理和无望感严重。在调查中发现,90%的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和爸妈在一起时感到很羡慕。时间久了,对心理留下了阴影,一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也不善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合群,存在厌世疾俗的心理。
(2)焦虑心理。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看到自己父母在外创业,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过重,认为自己不好好读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挣钱的父母,特别是出现学习问题而寻求不到帮助时,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3)厌学心理。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有效的辅导孩子的功课,即使有父母一方在家的,因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田间劳作而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这样家庭氛围较差,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严重,进取心和上进心不强。
(4)人际交往障碍。由于远离父母,缺乏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这些情绪情感变化,常引发种种人际交往障碍, 如固执、孤僻、为人处事不合群、多疑敏感、同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仇视一切。他们自惭形秽,怕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2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儿童在农村寄养方式和监管方式主要有三种:隔代监管(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监管)、上代监管(即由孩子父母同辈照管)和自我监管。多数情况是几个孩子都跟祖父母生活,如果只有一个孩子,也有可能跟着外祖父母生活。如果将几个孩子分别放在两个家庭里生活,那么对于承担收养任务的家庭而言,照顾和教育孩子的压力可能小一些,但这种寄养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久而久之,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的空白。
2.2 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
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大多以隔代监管为主。由于祖辈文化程度较低、精力有限、对小孩大多持一种宽容或放任的态度,对留守儿童主要在物质上关心,很少关心其心理成长。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养成胆小怕事、内向、固执、任性、优柔寡断、自暴自弃、我行我素不良行为特征。至于自我监管,由于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爷爷奶奶的溺爱容易让他们养成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自由散漫甚至违法犯罪。
2.3 学校及教师教育责任缺失
按照苏霍姆林斯基将师生关系分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密型)和不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冲突型,依赖型)的理论,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性行为等,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现象。但在农村,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难做到。一方面,有些学校校长、老师尚未意识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其普遍低下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之无法和家访的老师形成有效的沟通,导致教师与家长交流少,与学生沟通难。
朝阳中学是一所非寄宿制农村学校,学生早上七点来学校上课,下午四点半就放学,各回各自的家。学校老师也是上完课就回家,很少有待在办公室或学校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与老师的关系并不太亲密。一些教师认为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即学习很差又不遵守学校纪律的学生。因此他们对这些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纪律,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态度,放任这些学生的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2.4 社区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落实力度不够
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教育资源依然匮乏缺乏,显然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在朝阳中学,因为没有晚自习,教室里的日光灯原来装了,用久了很多坏掉了,也没有人修,到了下雨天天气比较暗的时候,学生们只能吃力的看着书上的字,更别说看黑板了。由于学校面积不大,活动场地窄小,乒乓球桌都是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占有,虽然有两个篮球架,但缺少活动器材,大部分学生只有挤在教室里或有限的空间里玩,自制打平的啤酒瓶盖,弹球,跳橡皮筋及踢毽子。男孩子们追、跑、打、闹,几乎每天都有磕、碰伤的情况。社会对游戏厅、网吧不能有效的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3 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发,实现农村教育的相对公平
3.1 增进父母关爱,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健美的孩子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在那里母亲和父亲相亲相爱,同时并热心和尊重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的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物能敏锐感受。”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缺的,父母的教育仍是对孩子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1.1 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一,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差。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了解相关家庭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教育。
第二,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尽可能地与孩子保持联系。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教育。若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也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第三,强化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感。平时父母在外应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联系孩子,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等情况,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的多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开学之际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学习用品、衣物、食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体会到亲情,父母还应主动与孩子所在学校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定期保持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
最后,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的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外出务工,一方则可就近在本地务工,最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如果父母必须长期在外,就要多与孩子的实际监护人联系,与孩子的实际监护人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3.1.2 留守儿童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
首先是父母要加强同学校老师的联系。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每个月与子女就读的学校老师联系,掌握孩子的动态,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其次要与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着重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最后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此外,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节假日,回家探亲。父母若不能回家,可以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与父母同住,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3.2 改革和完善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丰富留守儿童校园生活
在农村地区,学校自身的特点使其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爱心,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与更多的关注。
(1)建立和完善寄宿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政府应吸引多方社会力量的介入支持在学校建立寄宿制,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的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对他们进行集体管理,增强其集体归属感,保证他们的安全。
(2)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学校可以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授课老师,由老师掌握孩子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担任孩子们的“代管家长”,“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倾诉渠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实现动态管理。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每周中午安排心理辅导老师或值周老师接待来访的学生。暑假利用一些高校师生前来搞社会实践或大学生来支教的机会,加强与当地老师的交流,提高老师的心理辅导素质。要加大教师的情感教育,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儿童,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中生活。
(4)在学校设立“亲情热线”,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 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借助“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话,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2]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
[3]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1).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本次调查对象为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中学6~9年级在校留守学生,年龄分布在13~17岁,重点访谈留守儿童15人。发放调查问卷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达84%。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家庭模式,加上农村学校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已产生情绪波动、焦虑、人际交往障碍、学习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让本已不公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
1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根据个案访谈和有效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卑心理和无望感严重。在调查中发现,90%的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和爸妈在一起时感到很羡慕。时间久了,对心理留下了阴影,一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也不善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合群,存在厌世疾俗的心理。
(2)焦虑心理。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看到自己父母在外创业,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过重,认为自己不好好读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挣钱的父母,特别是出现学习问题而寻求不到帮助时,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3)厌学心理。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有效的辅导孩子的功课,即使有父母一方在家的,因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田间劳作而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这样家庭氛围较差,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严重,进取心和上进心不强。
(4)人际交往障碍。由于远离父母,缺乏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这些情绪情感变化,常引发种种人际交往障碍, 如固执、孤僻、为人处事不合群、多疑敏感、同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仇视一切。他们自惭形秽,怕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2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儿童在农村寄养方式和监管方式主要有三种:隔代监管(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监管)、上代监管(即由孩子父母同辈照管)和自我监管。多数情况是几个孩子都跟祖父母生活,如果只有一个孩子,也有可能跟着外祖父母生活。如果将几个孩子分别放在两个家庭里生活,那么对于承担收养任务的家庭而言,照顾和教育孩子的压力可能小一些,但这种寄养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久而久之,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的空白。
2.2 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
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大多以隔代监管为主。由于祖辈文化程度较低、精力有限、对小孩大多持一种宽容或放任的态度,对留守儿童主要在物质上关心,很少关心其心理成长。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养成胆小怕事、内向、固执、任性、优柔寡断、自暴自弃、我行我素不良行为特征。至于自我监管,由于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爷爷奶奶的溺爱容易让他们养成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自由散漫甚至违法犯罪。
2.3 学校及教师教育责任缺失
按照苏霍姆林斯基将师生关系分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密型)和不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冲突型,依赖型)的理论,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性行为等,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现象。但在农村,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难做到。一方面,有些学校校长、老师尚未意识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其普遍低下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之无法和家访的老师形成有效的沟通,导致教师与家长交流少,与学生沟通难。
朝阳中学是一所非寄宿制农村学校,学生早上七点来学校上课,下午四点半就放学,各回各自的家。学校老师也是上完课就回家,很少有待在办公室或学校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与老师的关系并不太亲密。一些教师认为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即学习很差又不遵守学校纪律的学生。因此他们对这些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纪律,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态度,放任这些学生的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2.4 社区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落实力度不够
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教育资源依然匮乏缺乏,显然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在朝阳中学,因为没有晚自习,教室里的日光灯原来装了,用久了很多坏掉了,也没有人修,到了下雨天天气比较暗的时候,学生们只能吃力的看着书上的字,更别说看黑板了。由于学校面积不大,活动场地窄小,乒乓球桌都是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占有,虽然有两个篮球架,但缺少活动器材,大部分学生只有挤在教室里或有限的空间里玩,自制打平的啤酒瓶盖,弹球,跳橡皮筋及踢毽子。男孩子们追、跑、打、闹,几乎每天都有磕、碰伤的情况。社会对游戏厅、网吧不能有效的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3 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发,实现农村教育的相对公平
3.1 增进父母关爱,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健美的孩子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在那里母亲和父亲相亲相爱,同时并热心和尊重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的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物能敏锐感受。”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缺的,父母的教育仍是对孩子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1.1 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一,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差。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了解相关家庭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教育。
第二,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尽可能地与孩子保持联系。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教育。若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也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第三,强化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感。平时父母在外应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联系孩子,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等情况,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的多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开学之际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学习用品、衣物、食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体会到亲情,父母还应主动与孩子所在学校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定期保持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
最后,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的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外出务工,一方则可就近在本地务工,最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如果父母必须长期在外,就要多与孩子的实际监护人联系,与孩子的实际监护人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3.1.2 留守儿童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
首先是父母要加强同学校老师的联系。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每个月与子女就读的学校老师联系,掌握孩子的动态,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其次要与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着重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最后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此外,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节假日,回家探亲。父母若不能回家,可以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与父母同住,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3.2 改革和完善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丰富留守儿童校园生活
在农村地区,学校自身的特点使其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爱心,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与更多的关注。
(1)建立和完善寄宿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政府应吸引多方社会力量的介入支持在学校建立寄宿制,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的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对他们进行集体管理,增强其集体归属感,保证他们的安全。
(2)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学校可以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授课老师,由老师掌握孩子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担任孩子们的“代管家长”,“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倾诉渠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实现动态管理。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每周中午安排心理辅导老师或值周老师接待来访的学生。暑假利用一些高校师生前来搞社会实践或大学生来支教的机会,加强与当地老师的交流,提高老师的心理辅导素质。要加大教师的情感教育,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儿童,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中生活。
(4)在学校设立“亲情热线”,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 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借助“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话,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2]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
[3]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