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标下的概念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中,重视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概念形成的过程。首先,概念的引入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直观的教具,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其次,学生理解概念的关键是通过对具体事物感知、辨别和抽象、概括出来的;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
  【关键词】 亲历;概念;形成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经历数学、发现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讲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我结合听了北京特级教师杨少波执教的《面积的概念》一课,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下的进行概念教学。
  1情境引入
  许多教师认为数学课就是由复习旧知识到引入新知,这些知道都是书本上的概念、运算法则、计算方法及教师编写的应用题等,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抽象和难学,从而厌学。而杨老师的新课导入是由生活情境中引入的,是学生想探究的问题。
  片段一:
  师:我们祖国东到乌苏里江,西到帕米尔高原,南到南海,北到黑龙江,我们祖国的面积有多大呢?
  生:960万平方米。(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面积。拿出数学课本,说说各个面的名称(封面、背面、上面等),并用手摸一摸各个面。
  生;(略)
  师:这些面都叫书的(表面),接着出示练习本、树叶,说各个面并动手摸一摸,然后让学生说说身边物体的表面。
  2探究规律
  片段2:
  师:(通过举许多实物说说各个面之后,提出问题)谁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表面。
  生1:东西的表面。
  生2:物品的表面。
  生3:日常用品的表面。
  ……
  师:(小结)物体的表面。比较两个物体的表面,是比较谁重谁轻,还是比较谁大谁小?
  生:是比较大小。
  师:比什么的大小?
  生:面积的大小。
  师:什么是数学课本的面积?
  生1:数学课本表面。
  生2:数学课本表面的大小。
  ……
  师:除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还有什么叫面积?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媒体演示:
  比较它们的大小。
  生(略)
  师:谁能简洁准确地概括面积的概念。
  生:(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板书) 1、物体的表面和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面积的概念,比较同学们说的与专家写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为什么用“或”不用“和”?一字之差意思一样吗?
  ……
  杨老师十分重视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发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对于想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先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提出猜想;对于自己的猜想、设法进行验证,获得知识结论。尽管面积的概念是前科学家早已发现的知识,但是学生不是直接去接受,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实践重新发现,并被自己的实践后验证。相反,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思考、探讨、交流,而是不断提示或直接给出答案,这样违背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须是由学生自主活动,必须有深刻的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多层次的思维活动加入的规律。
  3灵活运用。
  片段3:师:(认识面积的概念后)出示(1)、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2)、分别比较甲和乙的周长、面积。
  这是知识的应用,也叫巩固新知。杨老师是通过两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把单纯的文字概念,变为现实生活中的情景问题,把解答书面的文字题,转化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参与课堂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合学生参与,学生乐于参与,并能在参与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数学课堂才能越来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家穷志不穷,人小志气大,从小想当教师的我家庭条件差,弟兄姐妹7个,我排行大大,快8岁了都未上学,看到人家孩子能上学读书,心里痒痒的非常羡慕。  60年的春季开学了,一伙同伴跑到我家来通知我去上学报名读书,我看了看大人的脸色当时到没说什么,算是勉强同意了,就这样我一路上连蹦带跳欢天喜地的跟大孩子们一起上学,由于想学习、爱学习,因此在学校学习进步很大,一至三年级任班长,后来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长,谁知6
期刊
【摘要】本文分别用常见的“从众心理效应”、 “木桶效应”、“蝴蝶效应”、“二八效应”和“非零和效应”,探讨实训室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实训室管理员、实训教师、实训学生和实训设备间如何充分认识、理解、应用这些心理效应,积极构造发挥作用的环境,让它在实训室管理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实训室管理  中职学校实训室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场所。使用频率较高,涉及学校管理者、实训室管理员、实训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对地方课程的建设,逐渐聚焦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被纳入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资源体系,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从“开发学生的经验资源、兴趣资源、差异资源”三方面阐述如何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1学生经验资源的开发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附着点和生长点,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最鲜活、最直接的课程资源。离开了学生的经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必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通过丰富、有趣、实用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加了,自然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物理来源于生活,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应用,物理包括很多方面,而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就是要促进师生、生生有效的互动,提高教学的效益,这就需要对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加以必要、合理的限制,课堂教学需要的是符合教与学实际需要的简单、朴素、直观的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 多媒体;限制;课件;制作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减轻了教师的课堂活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现代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但它仅仅是一种技术,
期刊
数学情景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情境教学的概述  情境教学在我国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早在1978年李吉林老师就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了探索,10
期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本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恬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借以表达自己对淳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古人写秋多是悲秋,然而这首诗却是颂秋。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
期刊
语感的培养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下面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语感。  1正本清源,准确界定语感内涵  “语
期刊
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参与能力?我在教学中采取的是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从兴趣入手,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学生进行互动等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
期刊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境创设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和主流。从各种版本教材的编写到各级各类公开课的设计,都非常明显地彰显了情境创设的优点与魅力。的确课堂上如果能紧扣教学内容把握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真实有效的生活情境,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等方面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断一:在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原型。  师:同学们,暑假快到了,你们喜欢出去旅游吗?  生:喜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