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中范仲淹家后院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刚脚快,一转眼已溜进范仲淹的后院,他好像有重大发现,高声招呼我们过去。
  范仲淹晚年任青州知府,且时间并不长。一千年之后,他的政绩已经模糊不清了,只给后人留下了一座有井的亭子“范公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至于他的办公间兼居室“范公祠”都是后人仿建的。
  我们循着二刚的喊声,穿过一个月亮门,来到范公家的后院,果然眼前一亮。院子不大,地势比前院高了丈余。院中虽然枯草萋萋,房子年久失修,但冬日的阳光照过来,感觉暖暖的,最让人喜爱的是院旁的一架古藤和南墙根的竹林,我们在古藤下的石桌旁坐定。整个小院非常宁静,掉一根松针都可以听到,像个“世外桃源”,又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宋代。与崭新整洁的前庭相比,这里好像离范公更近一些。
  二刚指着一排北房感叹:“要是能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画画写字,该多好!”“没问题,找人把院子收拾一下,明年你们就可以来画画了。”陪我们来的高先生很有把握地许诺。二刚喜欢范仲淹,一听明年就入住范公后院,立刻笑开了花。
  从范公家出来,我们来到对面居住的王老先生家喝茶。王老是前任青州政协领导,现退休在家写字画画。一杯台湾冻顶喝下去,主客聊起范家后院的事。王先生就语重心长地鼓励二刚说:“像你这样知名的画家,不能只考虑自己画画这点事儿,住范公后院也志向太小了。应放眼未来,造个传世名园,像网师园、拙政园那种,留给后人一份文化遗产。”王老谈得很严肃,很激昂,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架势,二刚听得很认真,不时郑重地点头,俩人都不像是在开玩笑。
  当下中国,个人造个园子传世,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先是要求爷爷告奶奶地找政府批块地,再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大老板化缘,其间还不知要送多少礼多少画。以我对二刚的了解,恐怕项目还未启动他就先烦了,就会关机逃掉。二刚的口头禅:“怕烦,怕烦。”
  中国的传世名园,大致是两类人所建,比如圆明园、颐和园、北海等等,都是“政府”行为,皇上有国库的钥匙,银子充足,盖得就比较气派。而像网师园、个园、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均为盐商、晋商的杰作,富可抵国,园子造得就比较考究。当然还有一些皇亲国戚贪官污吏造的园子,也还说得过去。
  画家造园子传世的不多,大概石涛、八大算是特例。二刚说,八大的“青云谱”很雅致,应算了画家造园之极品了。石涛的“片石山房”我去过,虽然假山、亭台、湖鱼可人,但依附在盐商之何园的东南角,只是个名园的附件罢了。画家靠卖画的那点“润笔”,要造名园传世,恐怕只是个笑谈。好在画家是用作品传世的,比如顾恺之有《洛神赋》、周有《簪花仕女图》、范宽有《溪山行旅图》传世,缺了传世名园,后人也不会怪罪他们。若如石涛、八大,又有名画又有名园,那就太两全其美了。
  可能是受到石涛、八大的启发,也可能是传世意识的觉醒,我们身边的很多画家开始造园子,他们排除万烦,“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励精图治,或造园于山顶或建堂于湖畔,总之,一场造园运动正在悄然复兴。我和二刚暗自担心,国家的土地只有70年的使用权,大限一到,民工只消在园子的墙上划个圆圈,在圈中写一拆字,推土机开过来,不用几个时辰,就“一片茫茫大地真干净了”。当然政府也不傻,不会一刀切,真出现石涛、八大级别的画家,那是不会“拆”的。
  我劝二刚,也许那政协王老说得对,你这级别的画家也该考虑建个“青云谱”传世了,二刚笑笑:“还是先计划一下明年到范公后院住住,画画的事吧。”
其他文献
姜來
期刊
蔡涵悦是我的学生,她是出生于80后的  代人,虽然没有她前几代人动荡,艰苦的生活经历,但却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过程的艰辛我是看着她步步走过来的。涵悦待人真诚,对待艺术认真、投入,踏实而又天资聪慧。自古有画如其人之说,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她的画中都有所体现。她在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严格、完整的中国画教育,打下扎实的传统功底和专业基本功,这为她今后的艺术创作道路奠定
期刊
韦红燕  1958年生于北京。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  绘画作品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全国美展”“第十届全国美展”“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中国画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全国壁画大展”“第一届中国工笔画学会全国大
期刊
1989年毕业干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胡伟工作室并获硕士学位。2013年于美国Pfeiffer大学访学。现为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海淀区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展览及获奖  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2007年,“巴黎印象——兰超绘画作品展”(巴黎)。2011年,作品《不能忘却的记忆》
期刊
合而为异
期刊
无论政治观点、伦理价值还是审美态度,我们都被自身的时代所襄挟,而不能超然自拔。  在今天,几乎每一个受过初中教育的人都知道苏东坡,知道苏东坡的“豪放词”,并对其“以诗入词”“开拓词之领域”的功绩大加推崇,稍微深入的还会加上“一扫西昆体注重形式,唯美的颓靡”之类评语。  我们对“东坡词”这个符号很少有过怀疑。  但是假如,假如这一切都是假的——我是说假如,“东坡词”并没有那么好,甚至“东坡词”根本是
期刊
圣徒  240cm×29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期刊
百子图之四 68cm×33.5cm 纸本设色 2014年(右图)  百子图之一 68cm×33.5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期刊
最初见到骏逸的画是一些意笔的人物,画得着实有些意思,有些小女孩梦境梦呓的感觉,在画面中全无世俗的喧嚣、沁染,看不见现实的苦难、无奈,有的是童稚的天真无邪。或许,这如梦的世界并非画家臆造的无边想象,正是现实的写照,有别的是骏逸那清澈的眼。  记不得什么时候,从前以人物画家自居的骏逸忽然拿出了她画的一批花鸟画示人,让人眼前一亮。画风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梦境之感,先前仅为画面配角的草木、鸟虫被作为重点,笔下
期刊
一九八四年生于天津。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七年六月,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二工作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至二〇一〇年六月,攻读国画写意人物专业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二〇一〇年七月至至今,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师从周京新先生。  参展经历:  二〇一三年,『「梦在春天的形状」个人水墨展』(九思英迪格文化艺术);『学院新方阵—中国当代水墨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