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发端者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cao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都北京城市化的进程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发端者是一位北洋大佬。他就是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
   朱启钤(1872~1964年),祖籍贵州,生于河南,自幼饱读诗书,涉猎广泛,尤其喜好古建筑。就任北洋政府要职后,朱啟钤对北京城古建筑的破败凋零和城市交通的囿闭痛心疾首,屡次上书要求进行修缮改造。1914年,他得到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首肯,对社稷坛进行修缮改造,并打造成有史以来第一个向民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当时的社稷坛破败不堪。进了南门是一大片空地,穿过戟门,便是社稷坛,再后面是拜殿,其他建筑很少。因为是皇家禁地,人迹罕至,这里杂草丛生,一些留守于此的太监干脆在里面放牛养羊,弄得满目狼藉。
   朱启钤首先动用民工和军队清理了场地,然后,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建筑理念打造这个公共园林。他在园林的西南部修建了水榭和花坞,周围建造假山,并在前面开挖了很小的湖,注入现代城市园林的概念。
   朱启钤还善于拼凑园林内容,他从被焚毁的圆明园中,将遗存的兰亭八柱搬迁到园林的西南部;从鸿胪寺将“习礼亭”整体搬迁到靠园林中轴线西南一点的地方;还从河北运来了宋代的石狮,置于园林门口。虽然是拼凑,但整体格调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突兀。为了丰富园林的人文气息,他还修建了仿西洋式的八角形大理石亭子,亭柱上镌刻有格言,称之为“格言亭”。
   1914年10月10日,这座取名“中央公园”(现称中山公园)的全国首家公共园林改造完成,向民众开放,一时游人如织。
   社稷坛的改造一炮打响之后,袁世凯十分高兴,亲赐一把特制的银镐,朱启钤拿着它于1915年6月16日拆下正阳门的一块砖,开启了北京旧城改造的序幕。在他的主持下,先后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南北长街、南北池子,修筑环城铁路,使得北京城有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朱启钤于1915年在内务总长任内又兼了一任交通总长。在修缮古建筑的过程中,朱启钤愈发感觉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萌生了深入研究古建筑的想法。但随着袁世凯称帝闹剧的结束,朱启钤也由北洋大佬变成通缉犯,不得不另谋生路。尽管世事变迁,但他依旧放不下这个念头。
   1930年,已经成为实业家的朱启钤,终于以一己之力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他亲任社长,网罗了梁思成、刘敦桢、李四光、杨廷宝、陈垣等建筑、史学、地质、考古界的精英,用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和建造技术,整理出版了一批古建筑学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摘自《文史博览》 刘志坚/文)
其他文献
我常常要么贪睡,要么忙着多看几页书,一家人的早饭总是被推到很迟才吃,那时个个饥肠辘辘,焦躁地转来转去,等着我在锅碗瓢盆间手忙脚乱地做一些饭菜来对付。   生活岂能是用来对付的?吃饭算得上人生大事了,是一切的根本。好好准备一餐饭,那是最基本的热爱生活。于是,我放下书本,推开了厨房的门。   在厨房里忙的时候,还可以忙里偷闲望望窗外的风景。   “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儿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
期刊
1952年4月,为了反制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在莫斯科成立了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同年5月,中国相应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从那时起,贸促会以办展览等方式搭台,在封锁之外打开了一条民间外交之路。  不对等的对等协议   贸促会成立后的第一次重要展览活动,是与苏联互办展览。   当时在贸促会工作的解建群说,中苏互办展览其实是一个不平等的安排。在苏联来华展览之前,1953年7月,先在苏联莫
期刊
依照香港国安法有关规定,国务院7月3日决定,任命现任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事务顾问。同日,国务院还宣布任命郑雁雄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任命李江舟、孙青野为副署长。为什么是这四位官员担当重任?多名香港事务专家作出分析。  驻港国安公署“一正两副”   根据国务院的消息,驻港国安公署的领导架构为“一正两副”,署长是郑雁雄,副署长有两人,李江舟、孙青野
期刊
近日,某地一小学老师因未收到鲜花,在毕业班会上谩骂学生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视频显示,该老师责骂学生长达10分钟,其间还多次爆粗口,向学生吐口水。据媒体报道,当地教育部門已撤销涉事老师的教师资格证和一切荣誉称号,同时将其降到最低岗位等级。   评价老师的素质,第一标准应是师德师风,一个老师好不好要看能否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期待处理结果能让该教师幡然醒悟,明白教书育人者更应懂法知荣
期刊
艺术家应以艺术为妻,实际上就是当一辈子光棍儿。在下闲暇无事,往往写些小说,虽一回还没自居过文艺家,却也感觉到家庭的累赘。每逢困于油盐酱醋的灾难中,就想到独身一人,自己吃饱便天下太平,岂不妙哉。   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先不用提教养的花费,只就淘气哭闹而言,已足使人心慌意亂。小女三岁,专会等我不在屋中,在我的稿子上画圈拉杠,且美其名曰“小济会写字”!把人要气没了脉,她到底还是有理!再不然,我刚
期刊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收到一笔20万元的捐款。這笔捐款来自该校83岁的退休教授肖鑫和,熟悉他的人常常笑称他为“抠门教授”。肖鑫和教授是一名老共产党员,196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本科医疗系,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兼任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教授。   7月10日,记者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见到这位精神矍铄、衣着朴素的老人,他正铆足了劲踏着一辆略带锈迹的自行车穿行于校园。“我这款‘
期刊
马斯克和SpaceX公司有很多太空计划,包括登月计划、移民火星,这些看起来好像科幻的梦想正是来自马斯克小时候阅读的科幻作品。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可以说是我创立SpaceX的灵感基础。”马斯克曾在登月计划的发布会上这么说。马斯克9岁时父母离异,他害羞孤僻,饱受校园欺凌,但是阅读拯救了他。他每天读10个小时的书,不仅看科幻、漫画,还阅读《大英百科全书》。马斯克的弟弟介绍说,哥哥阅读的书籍涵盖
期刊
6月19日,著名理论家、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长江去世,享年87岁。1978年,孙长江在中央党校积极参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他是掀开历史新时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作者之一。   微信号“北青天天”副刊6月27日特刊发由孙长江先生的两个女儿孙竞、孙凌口述,寇德印先生整理的悼念文章,以表怀念。   提到父亲,不能不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978年5月10日,此文首先在中央
期刊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翌日,《解放日报》创刊号即由报童送上街头。细心的读者发现,在第4版“解放副刊”的左下角,赫然刊登着几大京剧舞台的广告。在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的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天,戏院里京剧照样演出,爱好京剧的观众依然能够欣赏名角的表演。一些人不免惊奇。实际上,在这背后,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  知名京剧演员的去与留   1948年年底,中共上海地下市委文委考虑到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
期刊
7月以来,安徽铜陵枞阳县遭遇严重洪水,当地居民被转移到安置点。7月15日,记者走访安置点时看到令人动容的一幕。当时夜色已深,其他人已躺下准备睡觉,一位老人却端坐在床上。捧着自己随身携带的书静静阅读,这位老人名叫胡明瑚,今年81岁,安徽铜陵枞阳县铁铜乡人,他手上捧着的是一本医学通识讲义,上面还有他勾勾画画的记号。谈起读书,老人也颇有心得:“有的书要精读、有的粗读即可”。胡明瑚每月收入只有三百多元的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