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创新走向可视化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boy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末,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就要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赋予教育以创造性。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教育情境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而教学机智就是在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境中表现出的积极的状态,这是一种创新型行动,是智慧与艺术的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为教师教学机智的选择与创新提供广阔的路径和多样化的情境,使教学机智的教育价值和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关键词:教学机智;教育情境;课程改革
   一、教育机智在传统教学中的审视与反思
   教学机智是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敏感的、迅速的、准确的判断能力。它是智慧的体现,就像一朵鲜活亮丽的花儿,蓬蓬勃勃地生长在艺术之树上。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教师智慧及能力的体现,在它的背后,起着支配作用的则为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既影响了教师对教育情境的认知,又支配着教师对教学机智的灵活选择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師必须激活教学机智,进行创新教育,更新教学观念。因此,为实现对教学机智的优化、拓展与适应,我们必须要好好地检视传统教育。
   观察当前语文课堂,一些教学机智表现出来的局限和偏失:
   1.教育目标的狭隘性。传统的教育目标只关注智育,而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或者说,教学机智只为完成当下的学习任务。
   一位语文老师在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工作,为了能让孩子区分“u”和“ü”,就打了一个较为形象的比方:“ü”就像一条小金鱼,上面的两点是它的大眼睛,而“u”,则是挖掉头上的眼睛,不再是小金鱼了。有个孩子听了,在下面小声嘀咕:“可是这也太残忍了吧。”老师的反应很敏捷,就对孩子说:“我悄悄告诉你,这条小金鱼很神奇,它是变形金刚鱼,挖掉眼睛就变成小乌鸦了。”孩子们一阵嬉笑,老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的气氛,课堂得以顺利进行。值得关注的是,老师运用教学机智的焦点是在于知识的传授,目的始终是让孩子学会“u”和“ü”,而此时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不是指向知识,而是在道德层面上。基于这一点,老师并没有抓对教育时机,由此进行挖掘与教育。
   2.教学机智发挥与展开的被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偶发的意外事件一般被看成是消极事件,教师通常认为学生“乱说”,目的在于干扰课堂秩序。所以,教师往往会采取控制课堂的管理方式,让这样的意外发生的越少越好。如果发生了,教师则会采取疏导、消弭的“应急”手段,让事件化为乌有。
   另外,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封闭、自足的,强调的是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喜欢把课堂可能发生的意外纳入教学的预设中,不提倡“百花齐放”,而讲究“统一思想”,因此,即使有必要运用教学机智,也只是“请君入瓮”,将学生引入到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上或是认定的正确答案中。这正是陶行知先生谈的只死读现成的书,记现成的知识,即使“用心”,学到的也只能是“伪知识”。
   二、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的挑战
   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机智只是“雕虫小技”,仅仅成为一种技巧,毫无艺术的高度,也无思想的深度。新课程观认为,教学机智应承担更高更重的使命,如燧石,经过不断敲打,愈发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1.课程主体的重新定位,展开师生情感与智慧。在课程开发以及教材的处理上,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力,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灵感的生发和教学艺术的创造。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可以灵活调配资源,捕捉“意外事件”并进行深度挖掘。另外,不仅仅是教师拥有自主权,学生也成了课堂主体,学生的直接经验与课堂中生发的间接经验的紧密结合,共同构筑坚实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基础。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教学“蝶”这个字,他让孩子们按照早就编好的口诀识记,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之前读书的时候,读到‘小菜一碟’这个词,这里就是部首不一样,一个虫字旁,一个石字旁。”老师微微一笑,还没开口呢,又有一位学生说:“我家的墙上挂着一幅画,上面画着蝴蝶和花朵,那个‘蝶’字写得可好玩了。”这样的课堂缤纷多彩,老师运用自然无痕的教学机智将可爱的孩子们由编好的口诀吸引开来,使得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与课程完美融合,不仅进行了知识的传授,更可以通达人性教育的诸多层面。
   2.教学机智的功能转变,尊重学习人个性与多元。在新课程中,学生实现自主发现、自我探究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不再是默默地被动接受。同时,新课程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注重其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尽情展示其独特面、求异性。教师的职责则在引导启发上,鼓励学生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一次课堂上,教师将印发好的教材发给学生们阅读,这是一个小说,题为《在烈日和暴雨下》。阅读前,他并没有给学生提任何问题和要求,而是只说明这节课就读这篇小说。学生们高呼好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问有何感受,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可以说是点睛之笔,着实概括了主要内容;有人却说题目不够完整,改成《在烈日和暴风下拉车》更合适;有人则说题目中的“烈”和“暴”用得妙,小说是紧紧扣住这两个字来描写环境的;有人更是深深同情祥子,感叹人情淡薄……这样的课堂,教师成了顾问,成了参与者,并不是摆出现成答案的人,如此一来,教师才会真正了解孩子,进行激励鼓励,参与讨论,这正好给教师发挥教学智慧与教学机智创设了很宽大的空间和舞台。
   三、新机智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新创新
   教学机智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教育价值深远广大,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教师发挥教学机智也有了新的期待和更高要求。
   1.学会悦纳,敢于转换。悦纳,实际上就是教师能够用一种平和、友好的心态去接受和应对课堂上的学生事件。而转换,是教师将那些看似“无所谓”的小事进行转化、嫁接,使其变得不同寻常,变得有意义。
   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优秀作文——《荷花》,读完后,一个小手举起来说:“这篇文章是抄袭的,我读过。”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大家纷纷向那位受到举报的抄袭同学投去异样的目光……老师开口问:“文章读完了,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如何,写得好不好?”有人说好,有人却另有所思。老师又说:“那就请认为这篇文章不错的同学来谈谈好在何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分析、鉴赏,老师继续说:“像这样的好文章,在班上我们读得真不多,我自己以前也少读,这样吧,以后每周推荐一篇优秀作文,我们在班上朗读、学习,可以原创,也可以将你读到的好文章写到作文本上,不过一定得注明作者及出处哦!”大家纷纷表示赞成,那位抄袭的同学也笑了。纳悦,实现了资源的重组,这不是迁就,而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机智。
   2.善于介入,相机撤出。教学机智是需要善于介入的,这种介入是一种及时的、恰当的行为。在有的课堂上,老师变成了可怜的“局外人”,只要一有问题,便开始让学生讨论探究,自己退居二线,成为边缘人物;而有的课堂,老师为了体现尊重或鼓励,当孩子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时,统统给予“你真棒”“你真厉害”这样的评价语,这些情境,往往都是缺乏教学机智的表现。真正的教学机智是一种清醒,一种自觉,是悠然心会,是巧妙点拨,是有针对、有分寸的及时处理。从另一方面说来,教学机智有时一种有选择的忽略或是主动的撤出。它得学会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与空间,而使得教育获取更大的能量。一个教师能否善于介入并恰如其分地相机撤出,“解放”自己的同时也“解放”了学生,这是检验其教学机智的重要标志。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当然,教学机智也应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推向崭新的境界,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情感、智慧、艺术的创新融合体,应该成为智慧人生与激情人生的淬火,这一美妙境界的达成正是来自教学机智。
   参考文献:
   1.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第1期.
   2.祝智颖.智慧地面对课堂的生成[J]现代教学,2012,第3期.
其他文献
品质课堂是一种目标引领,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境界追求。“有品质的理想课堂应该是: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动。其框架主体由五部分组成:有深刻的教材及教材解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明确预习方向;有严谨的教学板块和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有教学反思。   品质理想课堂应在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师生生命活力而生成的务实高
期刊
有一次讲公开课,我选择了《失根的兰花》,是缘于对陈之藩散文的钟爱,喜欢他底蕴深厚的人文修养,喜欢他行云流水、清新雅致的文字,可以洗去世间的风尘,心中的浊气,山水花草的意象传递着作者的思想。   而身为语文老师,最想自己的学生能品遍天下美文,神交无数知音,心胸豁达,情操高尚,提笔能诉心中情感,通过文字净化心灵,启迪世人,展露才华,所以对学生“读、悟”“写、达”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借助语文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它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是种子素养。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重视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理解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把从材料中感知的信息和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结合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质疑,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一、用质疑法激活语文课堂   读书质疑,教师要示范引路。质疑实质上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备课时,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文,对有歧义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世说新语〉二则》中,提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培养,全面发展学生口语能力既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顺应社会进步发展需求,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创新目标的必由之路。不过,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仍旧存在着缺乏互动、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和能力,那么,如何采取有效路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
期刊
近年来,在各地各类试卷中出现越来越多含有交际语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我认为,这已成为高考作文的重要发展趋向。因此,熟悉其作文特點,探索其写作规律,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教学,可以帮助教师矫正传统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亦可帮助考生树立写作自信。   一、题型特点分析   (一)具体的情境性   此类带有交际情境的作文旨在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从而激发其感受体验,产生写作激情
期刊
【课堂速览】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叔叔阿姨,学校里的校长、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售票员、维护交通秩序的交警,以及报刊亭的老板、卖早餐的小贩……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走进课堂】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典型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
期刊
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写作教程应以训练学生写作叙事散文为主,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写作时“无话可说,无文可写”   也就是在写作时缺乏素材。例如,要求学生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小故事为素材写作一
期刊
创客教育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环境、资源和机会,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下面以《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下创客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与体会。   一、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背景知识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创客教育是一种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密不
期刊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存在的问题   文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道: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