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妥善的医疗和护理,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每位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是我们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还未完全清醒的转运过程中,手术护士如何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手术成败最后的关键。根据我院近年来临床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分析其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规范。
1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1 呼吸系统
常见有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呼吸抑制是麻醉剂残余作用对呼吸的影响而致,主要表现在:肌松剂的残余作用,可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胸腹交替运动的呼吸;芬太尼麻醉后,虽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好转,但呼吸中枢还处于抑制状态,呼吸极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表现为呼吸遗忘。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急性喉头水肿;术后意识尚未完全复苏,舌肌松弛易致舌后坠;颈部敷料包扎过紧也易致呼吸困难,导致呼吸道梗阻。
1.2 循环系统
患者术后从手术间被搬运到病房需经过一段路程,搬运时体位的变动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正常人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可以代偿,但麻醉后患者由于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舒缩等代偿功能被抑制,因而改变体位所致的心脏功能变化更明显。突然改变体位,使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于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1.3 坠床
麻醉药物中枢性抑制作用消失后,患者意识虽已恢复,但部分麻醉药物的作用致使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完全复原,任何不良刺激均可引起躁动,尤其是使用了拮抗剂与催醒剂的患者可迅速引起躁动,或因其他不适而挣扎,在返回病房途中未将床档立起,对患者照顾不周极易造成患者坠床。
1.4 意外伤害
较大手术后患者往往带较多的管路(胸管以及各种引流管),手术后从手术床转到手术转运车上或转运车转到病区床位可能造成脱管的意外伤害,如移动患者时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最严重的是胸管脱落,许多时候需要重新手术方可解决问题。
2 护理对策及交接流程
2.1 防止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的护理对策
术毕应延长观察时间,待患者呼吸频率、幅度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稳定后再转送至病房,转运途中备简易呼吸器以备急用。全身麻醉及危重患者均应有护理人员同麻醉师一起陪同送回病房,运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为颈部手术应常规观察敷料松紧度,预防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道梗阻,转运途中备50ml大空针1副并接上吸痰管以备急用,对舌后坠患者用舌钳将舌体拉出。
2.2 防止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的护理对策
保持转运床平稳,避免颠簸振荡或急剧体位改变,以免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要求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转送患者前检查留置针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或渗出,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2.3 防止坠床的护理对策
每日术晨担架员彻底检查转换车是否安全可靠适用,发现磨损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与设备维修人员联系进行维修。术毕患者移至转运床后应及时立起床档,陪伴在患者身旁,尽可能周全的进行照顾,仔细检查,精确评估引起患者躁动的原因,如果原因明确应尽快予以消除,原因未明确之前要特别注意防护,不易强制制动以免引起逆反心理挣扎更加剧烈而造成坠床,此时应适当安抚患者,放松强制制动或约束带,患者会趋于安静。
2.4 防止意外伤害的护理对策
意外伤害最主要的是各种管路的脱落,我们要求搬运手术患者之前要做到一查二看三整理四搬运,从而有效防止了意外伤害的发生。
2.5 与病区交接流程规范、严谨
离开手术室前15min由巡回护士通知患者所要返回的病区,由病房护士为手术后患者准备床位、氧气、负压吸引装置、床边监护仪等,调整病房环境温度,防止患者回到病房更换一个较冷的床位,而加重患者低体温的状况。患者被安全护送回到病区并安置妥当、生命体征检测后,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床边交接,包括手术情况介绍、有无皮肤压伤情况、病历、CT片等物品的交接,并请病房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但要注意床边交接时,交接的内容对患者有无不良心理影响,注意交接转运前已输入药物或已执行的治疗措施。
3 小结
手术患者的风险,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做好预见性的应对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患者术后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安危,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而交接流程的安全、规范是医院护理安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手术室护士要始终关心患者,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达到持续维持患者手术安全的目的。
1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1 呼吸系统
常见有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呼吸抑制是麻醉剂残余作用对呼吸的影响而致,主要表现在:肌松剂的残余作用,可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胸腹交替运动的呼吸;芬太尼麻醉后,虽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好转,但呼吸中枢还处于抑制状态,呼吸极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表现为呼吸遗忘。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急性喉头水肿;术后意识尚未完全复苏,舌肌松弛易致舌后坠;颈部敷料包扎过紧也易致呼吸困难,导致呼吸道梗阻。
1.2 循环系统
患者术后从手术间被搬运到病房需经过一段路程,搬运时体位的变动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正常人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可以代偿,但麻醉后患者由于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舒缩等代偿功能被抑制,因而改变体位所致的心脏功能变化更明显。突然改变体位,使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于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1.3 坠床
麻醉药物中枢性抑制作用消失后,患者意识虽已恢复,但部分麻醉药物的作用致使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完全复原,任何不良刺激均可引起躁动,尤其是使用了拮抗剂与催醒剂的患者可迅速引起躁动,或因其他不适而挣扎,在返回病房途中未将床档立起,对患者照顾不周极易造成患者坠床。
1.4 意外伤害
较大手术后患者往往带较多的管路(胸管以及各种引流管),手术后从手术床转到手术转运车上或转运车转到病区床位可能造成脱管的意外伤害,如移动患者时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最严重的是胸管脱落,许多时候需要重新手术方可解决问题。
2 护理对策及交接流程
2.1 防止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的护理对策
术毕应延长观察时间,待患者呼吸频率、幅度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稳定后再转送至病房,转运途中备简易呼吸器以备急用。全身麻醉及危重患者均应有护理人员同麻醉师一起陪同送回病房,运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为颈部手术应常规观察敷料松紧度,预防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道梗阻,转运途中备50ml大空针1副并接上吸痰管以备急用,对舌后坠患者用舌钳将舌体拉出。
2.2 防止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的护理对策
保持转运床平稳,避免颠簸振荡或急剧体位改变,以免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要求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转送患者前检查留置针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或渗出,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2.3 防止坠床的护理对策
每日术晨担架员彻底检查转换车是否安全可靠适用,发现磨损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与设备维修人员联系进行维修。术毕患者移至转运床后应及时立起床档,陪伴在患者身旁,尽可能周全的进行照顾,仔细检查,精确评估引起患者躁动的原因,如果原因明确应尽快予以消除,原因未明确之前要特别注意防护,不易强制制动以免引起逆反心理挣扎更加剧烈而造成坠床,此时应适当安抚患者,放松强制制动或约束带,患者会趋于安静。
2.4 防止意外伤害的护理对策
意外伤害最主要的是各种管路的脱落,我们要求搬运手术患者之前要做到一查二看三整理四搬运,从而有效防止了意外伤害的发生。
2.5 与病区交接流程规范、严谨
离开手术室前15min由巡回护士通知患者所要返回的病区,由病房护士为手术后患者准备床位、氧气、负压吸引装置、床边监护仪等,调整病房环境温度,防止患者回到病房更换一个较冷的床位,而加重患者低体温的状况。患者被安全护送回到病区并安置妥当、生命体征检测后,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床边交接,包括手术情况介绍、有无皮肤压伤情况、病历、CT片等物品的交接,并请病房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但要注意床边交接时,交接的内容对患者有无不良心理影响,注意交接转运前已输入药物或已执行的治疗措施。
3 小结
手术患者的风险,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做好预见性的应对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患者术后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安危,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而交接流程的安全、规范是医院护理安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手术室护士要始终关心患者,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达到持续维持患者手术安全的目的。